口碑和票房都不盡如人意。為什麼好萊塢電影不再暢銷了?

截至目前,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前十的好萊塢電影只有兩部,分別是《絕望9》和《哥斯拉vs孔》。即使把範圍擴大到前30名,好萊塢電影也只有6部。這令人驚訝,因為僅在4年前,中國票房前30的電影中,好萊塢電影就有18部。除了國產電影質量的不斷提升,還有哪些原因導致好萊塢電影停售?今天的影評為你找出答案。

11月18日,影評人石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除了細數好萊塢電影近兩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他還探討了好萊塢電影不再暢銷的奧秘。

好萊塢大片不再賣座好萊塢大片不再暢銷。

原創比例低,缺乏誠意

目前,好萊塢三部電影《007:死不了》、《沙丘》、《叢林大冒險》正在中國院線上映,但均未取得預期的票房成績。對此,向今日影評指出,這個結果並不意外。結合具體片頭,他繼續說,系列最後一章《007:沒時間死》的劇情不盡如人意,特效和動作也不出彩。《叢林奇航》已在北美上線,其套路也讓觀眾感到厭倦,而《沙丘》則引起了影評界的巨大爭議。它的講故事方式和過於宏大的背景對普通觀眾來說不夠友好。

此前,《今日影評》曾在官方微博中對「今年你在電影院看過多少部好萊塢電影」進行過投票,超過半數的參與者選擇了「0」,這意味著他們今年沒有在電影院看過任何好萊塢電影。這個結果略出乎石的意料。「沒想到比例這麼大。」他向今日影評坦言,「好萊塢」這個詞曾經是伴隨幾代電影觀眾成長的金字招牌,但近年來似乎已經審美疲勞。

2010年一票難求的《阿凡達》,經過今年的復映,依然火熱。現在的好萊塢電影創作是不是越來越不用心了?面對《今日影評》拋出的問題,石直言,老套的劇情確實是當下好萊塢電影面臨的重要問題。據報導,近年來,好萊塢電影越來越不怕原創,原創比例逐年下降,從1984年的60%下降到2000年後的40%和30%,偶爾可能不到10%。石東借用於冬的話繼續告訴今天的影評,好萊塢越來越不敢冒險,各大電影制片廠都由職業經理人掌控。所以為了票房和收入最大化,不斷延續IP和抄襲套路模式,讓觀眾看不到新意和誠意。大家自然不會為越來越重復套路的東西買單。

中國特供不再新鮮

套路輸給誠意。

據統計,2017年至2021年五年間,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30名中,好萊塢電影的占比也在逐年降低。對此,史對《今日影評》的分析表示,首要的影響因素是疫情和流媒體的變化。受疫情影響,很多好萊塢大片在海外選擇了流媒體同步發行的策略,對票房影響很大,中國電影市場非常有必要進行補充。結合前幾年一些有爭議的現象,比如很多好萊塢電影找中國演員客串,甚至所謂的「中國特別版」電影,只在中國放映中國演員,上映前請和中國歌手、明星站台領銜主演,石今天繼續向影評人指出,非常想要中國票房的好萊塢,對中國觀眾不夠尊重。此外,他還表示,好萊塢並沒有真正抓住中國這個下沉市場。就連《生活大爆炸》電影也沒能在中國三四五線城市取得高票房比,美國文化的輸出影響力也在減弱。如今,中國的年輕人會更加為自己祖國的文化感到自豪。

好萊塢電影現在「娛樂至死」嗎?在史看來,這對中國觀眾來說是真實的。他向今日影評坦言,中國的觀眾經歷了1998年鐵達尼號的震撼,看到了2010年阿凡達的極致視覺效果,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接受了越來越多的套路,而「吃過看」的觀眾整體審美也在上升。很難做出跨越式發展的好萊塢流水線特效產品,對中國觀眾來說已經不可能了。「所謂IP大片好,所謂套路好。那天大家都會吃膩的。觀眾不會為簡單的電影明星或者電影特效買單,依然會為好的故事和真正有誠意的作品買單。」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每日一檔節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在CCTV-6電影頻道播出。

(G)I-DLE將在線上演唱會公開新曲;BLACKPINK回歸D-1新曲海報公開

尋夢園

Radar公布榜單,BTS延續11周占據榜首,第12周呢?

尋夢園

王力宏李靚蕾離婚案已庭審結束,男方探視子女願望或可實現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