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膽量。
一方面是今年新上映的60分鐘電影。
另一方面,有《雨中歌唱》、《獅子王》、《筆記本》、《鐵達尼號》、《星際大戰》等。被豆瓣top250和IMDb250人均。
1vs5 .
結果…
好像沒輸?
是大膽慫片?這是一部大膽的電影嗎?
還是被埋沒的吐槽大師?
正片:
好萊塢陳詞濫調大吐槽
好萊塢陳詞濫調的攻擊!
取名也不過腦子了,怎麼直白怎麼來。只是一個腦名。怎麼可能直截了當?
海報就更麻煩了。
魔法戰勝魔法。
好萊塢大片不是用來吐槽的,而是用來張貼創意的:
絕對位置C:爆炸後永不回頭的男人,筆挺的西裝,鋥亮的皮鞋。
經典劇情簡介:準確避開他的子彈和半鬆開的手銬,說明他剛剛經歷了一場血戰。
屢試不爽的結局:足夠刺激,足夠驚心動魄,但也必須在風險面前止步。
58分鐘,由網飛製作。
它由好萊塢電視明星羅伯特·勞里主演,並輔以對好萊塢影評人、演員和編劇的採訪。
主題再明顯不過了:吐槽好萊塢套路。
受害片包括但不限於《雨中曲》《獅子王》《戀戀筆記本》《鐵達尼號》《星際大戰》。受害者包括,但不限於,在雨中歌唱,獅子王,筆記本,鐵達尼號和星際大戰。
戳中好萊塢大片的痛處,好萊塢編劇被野蠻刨,粉絲被勾:
我厭倦了你那樣做!
痛苦1:故事
好萊塢大片的故事模式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打怪獸。
當然,漫威宇宙是個例外。
需要復仇的主角們,他們老爹一般都過得不太安生。需要復仇的主角,他們的父親通常生活艱難。
△ 《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地獄男爵:血色女王的崛起》
痛苦二:主角光環
這個光環包括但不限於:超強的體能+反應能力。
《拼命三郎》系列都不好,更何況《虎膽龍威龍威》。
普通中年男人可以上第五部電影里的外星人。
長得美,但性格怪異。很漂亮,但是性格很奇怪。
△ 《情歸新澤西》△愛到新澤西
好運,永遠活到最後。
△ 《德州電鋸殺人狂》、《準備好了沒》△《德州電鋸殺人狂,德州》《你準備好了嗎?」
當然,主角還得自帶罪惡淨化功能。
射火箭,沒關係,哪怕是對面的學生或者校車。
△ 《古墓麗影》△《古墓麗影》
痛三:配角活該。
而且只要你不是主角,你也有自己的配角「光環」:
如果你是演主角的反派,那就不能太好看。
還不如不做人類。
△ 上《歌劇魅影》,下《星際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歌劇魅影,星際大戰8:最後的絕地。
每次都有一個醜陋的傷疤。
△ 《007之雷霆谷》△《007的雷顧婷》
動畫片?不能少。
△ 《獅子王》△獅子王
長此以往,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先天或後天長相而不那麼普通的人會被誤解。
除了醜,反派一般都得有點話癆,不然沒法給主角機會讓他領盒飯。反派除了醜,一般都要說一點,不然也不能給主角一個拿盒飯的機會。
言歸正傳,如果你是主角這邊的朋友,那你可能命不太好。言歸正傳,如果你是主角那邊的朋友,可能命不好。
如果你想馬上體面地退休,下一秒你就得掛電話。
△ 《火線狙擊》△《火力狙擊手》
或者你兩邊都不是,只是有點lolo,所以想不太清楚。
挨打的時候一定要站在搭檔旁邊看著,排隊等著挨打,就是不一起走。
△ 《紅番區》△「紅粉區」
如果你是一個美女,當你被怪物或者男人追的時候,你一定不知道你要脫下高跟鞋才能跑得更快。
△ 上《侏羅紀公園》,下《越空追擊》△上《侏羅紀公園》,下《追越》空
痛苦四:大愛
作家選擇的愛情,一定有不尋常的遭遇。
這可能會令人驚訝。
在推擠的人群中,女孩蹲下身子去撿東西,被旁邊的人擠了一下,一頭撞進了男孩的懷里。
△ 《藝術家》△「藝術家」
令人嘆為觀止。
比如那個逃跑跳上女生車的副駕駛。
△ 《雨中曲》△「在雨中歌唱」
夠尷尬的。
男女在街角相遇,男生手里的咖啡碰到了女生的衣服。
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磁場,女孩居然對他「去我家換衣服」的猥瑣暗示輕輕一笑。
△ 《諾丁山》△《諾丁山》
看看正常女明星的反應。
不要!
離我遠點!
愛情的浪漫,一定要伴隨多重阻礙。愛情的浪漫必然伴隨著多重阻礙。
比如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一開始訂婚或者另一半訂婚。
△ 《鐵達尼號》△《鐵達尼號》
多少恐怖情節,被愛情美化,變得浪漫。
比如盯梢,跟蹤,毆打。
這里@畢業生,筆記本和暮光。
第一次鄭重擁吻時,天氣肯定好不了。第一次接吻天氣肯定不好。
痛處5:尿點克星痛苦五:尿點克星
當劇情越來越無聊或者高潮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關鍵道具讓你不離開座位。
它們往往是10秒內爆炸的定時炸彈。
懸念在於能否在最後一秒拆解主角。
△ 《007之八爪女》△《007的八爪女》
或者是電池不足,信號不好的手機。
總是在受害者需要幫助的時候卡住。
痛處6:邪不勝正痛苦6:邪不勝正。
我曾經採訪過劉,為什麼好萊塢不拍《三體》?
因為不符合好萊塢科幻片的一個關鍵原則,黑白分明。
《套路大吐槽》里也提到這一點。《套路吐槽》里也提到了這一點。
在電影的最後,我們懷疑一個好人是否會贏,而我們卻100%確定他會贏。
開頭結局,人設動機,主配角設置,甚至條件反射般的感官反應……幾乎都能總結出套路。一開始的人的動機,主配角的設定,甚至條件性的感官反應……幾乎都能概括出套路。
其他的,先生,我不會告訴你。
「套路吐槽」有整整一個小時,絕對是吃飯的時間。
「懸疑、笑點、暴力、希望、溫情、裸露、性愛、大團圓結局」,這些關鍵元素催生了很多面孔相似的好萊塢大片。
盡管名字叫「套路吐槽」,Sir覺得好萊塢大片應該感謝這些套路。
正是在套路的形成中,好萊塢才得以持續繁榮。
而那些所謂的套路,就是誕生於一個敢於打破的創新。
1937.
迪士尼製作了白雪公主。
當時大家一致認為,電影觀眾的主力是成年人,兒童沒有市場。
所以動畫片一般長度不超過5分鐘。
但迪士尼不信邪,時長17次(83分鐘),成本翻了三倍。
由此,它創造了全球電影史上第一部收入過億的電影。
(那時,兒童的平均票價是25美分…)
1994年,《阿甘正傳》感動全國。
一個傻瓜。
成為美國人心中的英雄。
好萊塢的各大片廠的開山祖師,個個都是白手起家。好萊塢各大工廠的創始人都是白手起家。
有撿破爛的、賣毛皮的、跑腿的、屠夫和舊貨商。
後來,我成了電影人,但我無法定期從獨立制片廠獲得影片,所以我製作了自己的電影。
我被迫跑到遠離法人的農場去建好萊塢工作室。
誰也想不到,一百多年後,洛杉磯的遠郊成了美國電影的目標。
從最初的16個工作室到今天的600+,好萊塢不再只是一個地名,更是成熟的美國電影業的名字。
不知不覺好萊塢已經110歲了,可以說已經足夠成熟了。
但在這背後,代價也逐漸顯現——成熟意味著熟練,熟練意味著重復,重復也讓好萊塢電影滑向平庸。
單從中國電影市場就可以看出這種變化。
2017年年度票房榜前20,7部國片,12部好萊塢大片。
2018年,數字發生了變化,11部國家片,9部好萊塢片。
2019年中國院線總票房642億元,國產電影收入首次突破400億元,占比超過60%,取得壓倒性勝利。
CNN也感慨好萊塢在中國要失敗了。
名利場今年更是發文,唱衰好萊塢已死。《名利場》今年甚至發文,稱好萊塢已死。
「第一個把美女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重復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個重復這一比喻的是蠢材。」「第一個把美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重復這個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個重復這個比喻的人是傻瓜。」
不了解自己的人是愚蠢的。
希望從套路中另辟蹊徑的人越來越多。
本文來自網路。
藝術經緯:莉拉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