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泰燊 片方供圖
《柳青》劇照 片方供圖
主創成員合影 片方供圖
「要想寫作,就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5月19日,匯聚陜西電影人力量、歷時6年創作打磨的人物傳記電影《柳青》在西安舉行首映禮,「柳青精神」又一次在觀眾心中點燃火種。
電影《柳青》生動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年作家柳青懷揣理想,放棄北京高級幹部待遇,深入生活,紮根農村,歷經半生書寫史詩巨著《創業史》的動人故事。首映禮上,該片主創悉數到場,分享影片拍攝幕後故事。據了解,《柳青》將於5月21日全國公映。
改編自劉可風著作《柳青傳》
《柳青》根據劉可風著作《柳青傳》改編,展示了人民作家柳青密切聯繫大眾,將自己的生活融入筆下的人物和環境中去,帶領皇甫村人民艱苦創業的歷史。與其他講述「柳青故事」的文藝作品相比,電影《柳青》選擇從柳青個人的角度切入,鋪展宏大社會主題,集中反映了新中國建設時期的洶湧澎湃,並帶領觀眾擁抱紅色浪漫年代的如詩理想。
銀幕上,柳青的故事,從他放棄高級幹部待遇,來到長安皇甫村,住進鄉下土屋講起。隨後的敘事鋪陳之中,不管是柳青從裝扮到精神開始真正融入農民群體,還是柳青與妻子經歷分離、重新和好,以及柳青將稿費全部捐獻而一家人生活拮據等情節,都深深觸動觀眾心靈。影片中,有柳青貼近人民、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偉大精神,也有當他因時勢而遇到挫折時,實事求是地對待社會思潮和創作時風,堅守一個作家為人為文的良心,當影片演至柳青與妻子的生死永別,王家斌背著柳青去醫院搶救等情節時,臺下許多觀者潸然落淚。
不只是柳青,銀幕上的每個人物形象都塑造得有血有肉。馬葳的賢惠善良、王家斌的耿直明智,無一不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摯」「感人」「震撼心靈」,成為觀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被高頻提及的觀影感受。
「我以前不太了解柳青,也不太了解那個時代,但這部電影讓我真正認識了柳青,更感受到他的精神力量。他信念堅定、心懷人民,不論遇到什麼艱阻,都執著守衛著心中的那團火,真正用人生實現了‘胸中有大義,筆下有乾坤’,這種精神太難能可貴了,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看完電影後,「00後」觀眾馬逢明的心緒久久難以平靜。
成泰燊演柳青「圓夢」
在一部電影中走進一段歷史,回望一個時代,瞻仰一段人生。
為了將一部精益求精的作品呈現給觀眾,更為了讓鮮活的柳青走入大眾心中,導演田波表示,《柳青》的創作拍攝歷經6年,劇本打磨20餘稿,邀請20餘位文學、黨史方面的領域專家作為顧問,為影片保駕護航。「柳青說過‘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我們拍這部電影的過程,也是踐行柳青精神的過程。歷史是由人創造的,我想通過柳青這樣一個令我感動的人物形象來反映偉大的民族精神,他能夠在歷史的大潮中始終堅持真理和良知,毫無疑問是民族的脊梁。」
在影片中飾演柳青的著名演員成泰燊在談及創作感想時表示,「拍攝讓我走進柳青的內心,他最讓我感動的便是那片赤子之心——柳青的一切歸結為一個字就是‘真’,作為黨員、作為作家、作為丈夫、作為父親,你都能感受到這份真實。」
西安首映禮現場,也是《柳青》拍攝完成後,成泰燊第二次觀看影片,「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我有一半時間都在流淚,這次我提前跟自己說要控制好情緒,但是在後半程的時候,我又一次流淚了——柳青真正寫出了‘大寫的人字’。」成泰燊透露,自己在做演員之前,一直有個成為作家的夢想,「這次能夠飾演柳青先生,我用另一種方式圓了自己的夢想。」
柳青女兒公布父親談話錄音
《柳青》在陜西拍攝,由陜西省紀委監委、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等聯合攝制,該片總監制、藝術總監霍廷霄,編劇指導蘆葦,編劇、導演田波等都是陜西人。
在這樣一部烙印著「陜西印記」的影片中,觀眾不僅能看到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同樣能領略壯美旖旎的陜西風情——有南山如黛,矗立著帝王陵石雕的廣袤田野;有金黃的稻田和碧綠的玉米地,宛若油畫;有蒼虯擎天的古槐下村民和作家談天的畫面,詩性湧動;更不乏土屋會場、豆腐坊、牲畜市場、曬谷場……洋溢著濃鬱的鄉村泥土氣息,引發人綿密的鄉愁。
作為我國重量級電影人,霍廷霄表示,自己非常滿意《柳青》這部作品,「從故事講述到拍攝手法,這部電影都是一部絕對真誠的電影,它的視覺呈現帶有陜西厚重的特色,也在現實題材中展現三秦大地的詩情畫意,有獨到的視覺手法和導演手法,實現了電影學派裡的創新探索。」
讓人尤其感動的是,在《柳青》西安首映禮現場,柳青女兒劉梅風也來到現場,並提供了一段柳青生前探討「生活是創作的基礎」話題的錄音,這也是該段錄音首度向大眾曝光。當穿透時光的聲音回響在影院之中,精神的力量,在所有人心中升騰。 記者孫歡 曾世湘
作者:孫歡 曾世湘
來源: 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