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岸 | 作者
樸素的樹、如歡 | 編輯
cottonbro | 圖源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母女共生」。
女兒的男友,
被媽媽視作母女關係中的「第三者」
25歲的美月,是一名高中英語老師。
母親顯子,50歲,家庭主婦。
在外人看來,美月和母親顯子間的感情十分親密。
已經成年的美月,還像個小女孩一樣迷戀著媽媽:
「媽媽是我最好的朋友。」
「相對於和朋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更輕松。」
但其實,母女兩人的關係一直是失衡的:
全靠美月一直對媽媽察言觀色、哄媽媽開心來維持。
女兒忠誠地扮演著媽媽滿意的角色,穿媽媽想讓她穿的衣服,做著媽媽向往的工作,甚至主動結束媽媽不想讓她談的戀愛。
這種對媽媽的討好已經深入骨髓,成為習慣。
但倆人,都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媽媽覺得女兒貼心、懂事;
女兒覺得自己是好孩子,只要媽媽開心,就夠了。
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和諧美好」,直到美月的身體,出了問題。
她濃密的頭髮下面,出現了一塊很大的斑禿。
身體誠實地表達了這份一直壓抑在潛意識深處的痛苦。
美月後來的男朋友松島,看出了這對母女的不對勁。
一次,為了給美月的新房間挑家具,三人一起逛家具店。
松島發現,只要母親顯子一托下巴,表現出遲疑的樣子,美月就會立刻改變自己的選擇,直到媽媽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他找了個機會,誠懇地對美月建議:
你無需處處迎合母親的喜好,自己的房間還是自己喜歡最重要。
美月很驚訝,居然有人能看透自己。
漸漸地,美月越來越信任松島。
有了工作上的煩惱也不再告訴媽媽,而是選擇和松島傾訴。
發覺出女兒變化的顯子,非常不安。
她開始跟蹤美月,偷聽美月的約會。
當發現美月的心越來越傾向松島時,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驚惶。
為了使自己的地位不被松島所取代,女兒結束約會剛回到家,顯子就對女兒說:
松島這個男人不靠譜,你以後不要再和他見面了。
沒想到,一直聽話的乖女兒,竟然堅決拒絕了她的要求,有生以來第一次頂撞了她。
顯子的世界崩塌了。
為此,她想出了一個荒唐而瘋狂的辦法:
勾引松島,促使他們的關係破裂,使女兒回到自己身邊。
這就是日劇《媽媽,不當你的女兒可以嗎》裡講述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十分困惑:
女兒長大了,終於有了自己喜歡的人,母親的反應為何如此激烈和不堪呢?
心理學有一個術語「共生」,很好地解釋了這一行為。
所謂共生,指兩個人無法離開彼此,他們之間或許有很多痛苦甚至仇恨,但就是無法離開對方,而是要緊密地、病態地糾纏在一起。
比較常見的共生現象,多見於情侶和親子這兩種親密關係。
不同的是,如果是情侶關係,它是相對平衡的,因為兩個成年人的力量是相匹敵的。
但如果是親子共生,常常是失衡的。
這種共生,更多時候是父母的需要,就像顯子。
一旦女兒離開了,她就像失去自我一樣,找不到存在感和活著的意義。所以,會死死抓住孩子不放。
顯子竭斯底裡的行為背後,潛臺詞其實是:
你撕裂了我們之間的共生,你背叛了我,讓我感到了被拋棄的恐懼和痛苦。
「無法推開的入侵者」:自戀型母親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母女共生關係中,一定有一個超級自戀型的母親。
她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能單獨呆著,一定要和孩子黏在一起。
同時具有以下兩個特征:
a. 意識不到孩子的存在,理所當然地把孩子視為自我的延伸
劇中有一個恐怖的細節:
顯子最大的愛好就是制作人偶,而且都是按照女兒的樣子制作的。
而在現實生活中,她也一直把女兒當成一個會動的人偶:
她喜歡碎花的裙子,就讓美月穿上碎花的裙子;
她覺得當英語老師很好,就讓美月去當;
她覺得哪個男孩子不錯,就讓美月去約會;
她看出男孩子的缺點了,就讓美月去分手…….
她幾乎沒有意識到:
我女兒想要什麼,她想穿碎花的裙子嗎?
她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嗎?
她覺得哪個男孩子不錯?
她喜歡什麼樣的人?
在她的心裡,只有自己:我怎麼想,我就很自然地在你身上隨意發揮。
對於深度自戀的母親來說,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孩子只是按自己需求設置好的機器人。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社會功能是存在的,能工作,能生活;但身體,卻像是飄著的,踩不到地。
因為從小總是被否認,那個「自我」早就消失了,所以常常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裡,更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感覺。
就像一個被設定好程序的玩偶,該笑了就笑,該哭了就哭,但就是覺得「那不是自己」。
像身處於死水一般虛無。
長期浸泡在這種感覺裡,人會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即我們常說的「空心病」。
b. 不允許,也接不住孩子任何的攻擊性
自戀型母親的特點就是:既強勢,又脆弱。
強勢入侵孩子的意志,又脆弱得不允許孩子有一丁點兒反抗。
孩子一旦反抗,立刻就崩潰瓦解。
劇中,顯子要求美月離開松島、被美月拒絕後,第二天就在外面暈倒了。
美月得知後非常自責,因為她知道,這是自己沒聽媽媽話的緣故。
美月回想起來,從小只要不聽媽媽的話,媽媽就會身體不適。說要去外婆家住也是,想申請出國留學也是,只要媽媽一病,美月自己就放棄了。
到後來,美月只要看到媽媽傷心的表情,就什麼話都說不出來,連身體也動彈不得。
現實中這樣的母親很多,孩子稍微一表達攻擊性,想捍衛自己的意志,媽媽就搖搖欲墜,傷心難過,甚至病倒在床。
孩子不但攻擊被堵住,還要承擔「對不起媽媽」的內疚。
時間長了,孩子由於不忍心對父母釋放攻擊性,轉而向內攻擊自身:我不懂事,我不能理解父母,我不是好孩子。
把情緒和感受都生生壓下來。
這樣的孩子就像一個容器,只能幫大人分憂,只能往裡裝,卻不能向外釋放。
背後默默付出了什麼代價,或許只有孩子的身心知道。
就像美月,光亮的短髮下,那個醜陋的斑禿一樣。
那是美月的身體在幫她的心靈訴說著強烈的痛苦。
卸甲前行,活出你自己
這部日劇的最後,美月在松島的鼓勵下,買了自己真正喜歡的茶具回去,告訴媽媽這才是自己喜歡的。
自己真正喜歡的是破洞牛仔褲,而不是碎花裙。
自己也不喜歡當老師,一點都不喜歡。
這是美月第一次對母親展現真實的自己。
母親的情緒非常激動,甚至動手打了美月。
但最後,她還是和女兒道歉,並且和丈夫去了別的國家,把自由還給了美月。
不得不說,這個結尾非常理想化,現實中很多母親未必做得到。
所以,如果你有一個這樣的「自戀型母親」,強烈要求孩子要忠誠、不分離,且自認為對你有絕對的權力。
下面有兩個建議,可以幫你慢慢找回自己,僅供參考:
a. 物理隔離:
如果說自戀型母親是「不可推開的入侵者」,那麼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就是在母親和自己之間設立了一道界限。
現在很流行與父母和解,但如果到了「一和父母接觸,焦慮和恐懼就撲面而來」的地步,可以暫時不用和解,甚至不用見面。
與父母達成和解,可以幫助我們完成自我的接納和整合,對自己是有益的;
但對於力量還不足的人來說,不和解會是一種自我保護,可以遠離父母的吞噬和傷害,隔離出獨立空間完成自我修復。
b. 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別人的
如果你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是為別人活,那麼,開始為自己活會非常難。
你可以試著從每件小事做起,尊重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總是考慮別人的感受,就等於你的身體裡住著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以前住的是父母,後來可能會變成愛人、朋友、同事,甚至是不相幹的人。
你習慣性地以他人的感受為重,甚至當他人的感受與你的感受相沖突時,你第一時間會放棄自己的感受。
現在,你可以試著拿回自己的地盤,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但這個自私同樣是別人的聲音。
只有當你屬於你了,才有多餘的溫暖給到別人,否則給出來的也不是愛。
對於從小以父母感覺為重的孩子來說,這很難,但仍值得你去做。
正如阿爾貝·加繆所說的那樣:
只要我能擁抱生活,那擁抱得愚笨又有什麼關係。
一點點來。
不用著急。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作者簡介:晴岸,心理學碩士,年輕媽媽,大千世界裡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記錄者。
>女兒的男友,被媽媽當作第三者:病態母女共生,讓她痛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