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要我把他拉的屎吃掉!」生了個高需求寶寶,每天都像在渡劫

  

  01

  這個學期,言寶在幼稚園第一次當了升國旗小旗手。

  臺上的他,面露微笑,用響亮的聲音說完了自我介紹,又字正腔圓地背誦了一大段《三字經》,贏來了家長們好評的掌聲。

  旁邊,一個同班孩子的媽媽也不住地誇獎說:「你兒子真不錯。」

  說了一聲「謝謝」,我就逃了,因為我哭了,這是喜極而泣的眼淚。

  都說小兒難養,可是,言寶卻是一個超級難養的孩子。

  我本以為,卸(生)完貨(言寶)後,我能像生完女兒一樣,做回我自己。事實證明,我想得太多了,也想得太美了。

  從我的子宮出來以後,他就開始「戀」上我的身體,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讓我摟著、抱著。

  言寶一個多月的時候,要一邊吃母乳一邊蘿蔔蹲,不然就不吃,每次把我都累得夠嗆,那畫面你能想像。

  五個月大之後,言寶開始不滿足我躺著陪睡,要坐著摟著陪睡,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等他睡熟,我才能像個賊一樣千小心萬小心地將他放到床上。可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他自己放個屁,也能把自己崩哭。

  八個月坐著哄睡也不管用了,要邊爬樓梯邊哄睡才行,嘴裡還要唱著他愛聽的小曲兒。往往爬二十分鐘樓梯,才能睡上十分鐘。

  他睡著以後,周圍必須是悄無聲息,不然腳步聲會驚醒他,說話聲會吵醒他。有次睡著後,我老公胳膊動了一下,關節響了一聲,就把他吵醒了。

  言寶不僅愛哭,還特別敏感,你稍微不耐煩,他的淚花就開始在眼睛裡翻滾,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懷疑自己生了一個「娘炮」。

  帶他出去玩兒就更鬧心了,別的小男孩滿地奔跑,呼喊打鬧,我這個只會抱住我的大腿,踢也踢不走,甩也甩不掉,就像塊小狗皮膏藥。

  直到一個朋友告訴我,言寶是一個高需求寶寶,好好養,可能會有大驚喜。

  她還告訴我,她兒子也是一個高需求寶寶,曾經指著自己拉的屎,非要媽媽吃掉,媽媽不吃,差點哭斷氣兒。

  只能說,攤上這麼一個「要命」的孩子,要舍命也要認命。

  有高需求寶寶的媽媽,家裡每天都像在過節——甭提多熱鬧了;每天又像在渡劫——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劫後餘生。

  02

  眾人對高需求寶寶是有誤解的,認為孩子的高需求是當媽的寵出來的「毛病」。我實名制發誓,高需求是天生的,不是慣出來的。

  看一下言寶的「同類」們,都是如何「作妖」的:

  • 睡著以後,樓下說話聲都能吵醒他,忘了說,我家住在八樓。
  • 我娃必須聽著水壺燒水的聲音才睡,一關掉立馬醒,娃爸幫忙燒水到懷疑人生。
  • 他連睡著的時候,都能準確判斷出你是坐著還是站著的,只要你屁股一沾床,他立馬睜眼,真懷疑親生的孩子身上自帶海拔儀。
  • 生了一個比502膠水都黏人的娃,不管是睜開眼,還是閉眼睡覺前,看到的人都必須是我;端茶倒水,必須是我;摔倒扶起,必須是我;拉屎擦屁股,也不會放過我。換個人如何?長城都能給你哭斷。
  • 我家寶寶每次拉完屎必須自己倒掉,自己按馬桶沖掉,有次他爸把他的屎倒掉了,他哭著把他爸的胳膊咬破了。
  • 兒子從一歲半開始,對卡有非一般的執念,走哪兒帶哪兒,睡覺也得拿著。老母親心疼他累,心想反正也不會數數,鬼迷心竅地拿走了兩張卡,結果玩命地哭,補卡都不行,上著班被叫回去還卡。
  • 兒子今年四歲,洗了四年澡,哭了四年,淚水、洗臉水,傻傻分不清。

  同一個世界,同一類高需求的娃。

  養高需求的娃,很累。但是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被摧殘的老母親們不被理解,被眾人說成「不會帶娃」、「寵娃」才讓自己過上了如此疲憊的生活。

  心理學家李玫瑾說「個性有先天的」,需求高也是天生的。

  高需求寶寶是天生的,並不是後天教養方式造成的。

  「高需求寶寶」是著名的西爾斯醫生提出的。他和太太生了第四個寶寶海登後發現,之前照顧三個寶寶的方法,在海登身上完全失效。

  海登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孩子,「需求無度」,需要父母「十八般哄娃技術」全部在線。

  如果你的寶寶對你放了以下大招:入睡難、容易醒、吃奶次數多、奶量需求大、身體接觸需求大、非常敏感、極度活躍、極度黏人、分離焦慮外加各種奇奇怪怪的需求,那麼恭喜你,你獲得了一個高需求寶寶。

  一個段子說,如果你的一個女性朋友失蹤了,別擔心,她可能是生孩子了。

  說得太對了,作為一個高需求寶寶的媽媽,舉雙手抬雙腳讚同。

  「同命相連」的一個朋友,說她和兒子就是「連體母子」,她兒子兩歲了,可她根本不可能在兒子醒的時候離開半步,在他兒子心裡,媽媽不是離開一下,而是「生離死別」。

  很多媽媽對自己的童年可能沒有什麼記憶了,可高需求的寶寶會讓你對他的童年記憶深刻,而且還會贈送一個驚喜的未來。

  03

  即使高需求寶寶很難纏,哭到讓你懷疑人生不說,還會讓你懷疑自己生的是否是人類的娃,可不管如何,自己生的娃,含淚也要好好撫養。

  有研究表明,高需求的寶寶在未來會更富有創造性,情感豐富,充滿愛心,懂得付出。

  不同於天使寶寶,高需求寶寶可能需要父母更多的愛和陪伴。

  ① 積極的回應

  高需求寶寶黏人也更敏感,所以需要時刻感受到媽媽的存在,從存在感裡找安全感。

  法國心理學家伊莎貝拉·費利奧沙告誡年輕的父母們:「只有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獨立。」

  孩子一出生就處在「完全自戀期」,認為自己對世界有掌控感,別人都是圍著自己轉,「我」無所不能。父母的積極回應,滿足嬰兒的「自戀」,可以很好地為孩子建立安全感,也為以後脫離自戀打下好的基礎。

  言寶小的時候,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他喊我,我都會答應。他喊多少遍,我就會答應多少遍。

  對於高需求的寶寶,「延遲滿足」這個方法是毫無用處的。你的故意延遲和不滿足,只會加劇寶寶內心的恐慌,可能會導致他們大哭,或者是不信任你,從而變得膽小、脾氣暴躁。

  ② 無條件的接納

  高需求寶寶經常會變換著花樣提要求。昨天你坐著抱著睡,他很舒服,可是,今天就不行了,必須站著抱才能睡。

  對於這些不斷變換的要求,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納,用老母親自嘲的方式說就是「認命」。

  言寶兩歲多的時候,清明節帶他回老家掃墓,一天玩得都挺好。晚上,親戚給準備好了床鋪,他哭著喊著要回家,死活不進屋子,要站在院子裡。沒辦法,我抱著他在院子裡坐了半夜,直到他哭累了,窩在我的懷裡睡著了。

  眾人都說我太寵孩子,可養了這麼一個孩子,我除了接納,別無他法,因為他是一個高需求寶寶,需要我更多的耐心去接納他的要求。

  ③ 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德國心理學家卡羅拉·舒斯特認為:「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家長的情緒。」

  因為家長只有自己心平氣和了,才有心情及能力去安撫一個哭鬧的孩子。

  媽媽不是超人,養了一個高需求的孩子,對媽媽的耐心更是考驗。能做到全日制的溫柔和善解人意,真的是太難了。有情緒是正常的,可以找一個門路去發泄,比如聽段音樂冷靜一下,到窗口欣賞一下小區的美景,甚至翻看手機裡孩子更小時候的視訊,都可以「治愈」暴躁的自己。

  高需求寶寶並不是「惡魔寶寶」,他們只是需要父母多一些的關註和愛。

  更多的陪伴和愛是孩子成長唯一可走的捷徑。

  高需求的寶寶是上天送給父母們一份特殊的禮物,只是得到這一份禮物之前,需要多費「一番周折」。正所謂只有經歷不一樣的風雨,才能看到最美的彩虹。

  那個「要命」的孩子,只有「認命」地去養,才會讓你在以後變得「好命」。

  

  —— END ——

>「兒子要我把他拉的屎吃掉!」生了個高需求寶寶,每天都像在渡劫

牙簽鳥在給鱷魚剔牙時,為何鱷魚不吞了它?

尋夢園

《當惡魔呼喊你的名字》劇情介紹

尋夢園

《初戀了那麼多年》王以綸化身鋼琴天才顏柯 猜一猜女主是誰評論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