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稿:從濕地之美見證中國生態「典」,啟迪世界

新華社武漢/日內瓦11月8日電。特稿:從濕地之美見證中國生態「法典」啟迪世界。

新華社記者張曲

從濕地保護融入城市發展的典範——武漢東湖、青山河灘,到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屏障的「中華水塔」三江源,再到候鳥安全家園鄱陽湖…濕地之美已經成為美麗中國的一張名片。

《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第14次部長級高級別會議6日正式通過《武漢宣言》,展現了共同保護「地球之腎」的全球意願,向世界宣示了中國推動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多國專家學者表示,中國濕地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的背後,是推進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生態「法典」,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和經驗。

(副標題)保護中國濕地之美

保護濕地不僅是維護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國保護「青山綠水」的美麗詮釋和生動實踐。

1992年,中國正式加入《濕地公約》,成為第67個締約方。30年來,中國一步一個腳印地打出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濕地「名片」。根據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數據,過去十年,中國新增和恢復了80多萬公頃的濕地,有64處國際重要濕地。中國有13個地方入選「國際濕地城市」,是世界上入選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以占世界4%的濕地,滿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對濕地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的需求。

土耳其馬爾馬拉大學學者巴里斯·多斯特表示,作為《濕地公約》締約國,中國過去十年恢復、修復和新增的濕地無論從面積還是規模來看,都是令人矚目的成就,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

中國加入《濕地公約》以來,認真履行公約義務,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各方廣泛合作,為42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濕地管理者。

《武漢宣言》通過後,《濕地公約》秘書長穆松達·蒙巴說,「三十年不是一個短時間。我們見證了中國在濕地保護方面的能力。從30年來我國濕地保護的成就、設立的目標、濕地管理的方法來看,可以借鑒的很多,不僅有科學的方法,還有空之間的布局方案、立法框架等。相關經驗有助於促進全球協同。」

(字幕)保護濕地的中國之路

在中國古代,濕地被稱為「楚」、「澤」、「海」。《詩經》中「關關羽鴿子,在江島」的詩句描繪了濕地風光,可見中國古代人是用詩意的眼光看待濕地的。桑吉魚塘、甘蔗魚塘等我國傳統的濕地保護和利用方式,歷史悠久,至今仍光芒四射。

近年來,中國將濕地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逐步建立健全濕地保護法律體系,完善濕地保護管理、調查和監測體系,加強科技支撐能力,走出了一條可供世界借鑒的濕地保護和發展之路。

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盧倫炎表示,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於今年6月正式實施,中國從立法和行政的角度賦予濕地重要的保護地位,相關政府部門設立了濕地管理部門。這些措施是世界罕見的,是可供其他國家借鑒的中國經驗。

此外,我國濕地監測信息化建設、智能濕地管理平台等創新保護技術和手段,以及小微濕地理念和實踐的探索,也為其他國家的濕地保護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在締約方大會主會場武漢,法國總領事胡建一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古代哲學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濕地就是保護人類。這個概念在全世界越來越被接受。希望各國重視濕地的保護和修復,讓濕地造福世界人民。

(小標題)生態「密碼」啟迪世界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我們要牢固樹立和踐行山清水秀是寶貴財富的理念,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高度謀劃發展。

十年來,中國把生態保護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綠色發展奇跡,有力推動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化。中國也用實踐不斷彰顯大國責任,推動國際合作和可持續發展進程。

今年9月,中國向聯合國贈送了全球耕地、森林覆蓋等6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為各國更好做到糧食安全、土地生態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數據支撐。

《濕地公約》秘書處科學與政策主任蓋爾克·塔梅爾蘭德表示,中國已經制定了強有力的濕地政策框架。例如,中國2020年至2025年的紅樹林保護和恢復計劃包含非常具體的目標,這顯示了中國政府強大的技術能力。中國的濕地保護有很多經驗正在分享,可以持續分享。比如可以通過南南合作等機制與世界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

曾赴內蒙古庫布齊沙漠考察沙漠治理經驗的肯亞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表示,過去十年,中國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其成功有賴於政策支持、市場參與、科技創新等多方面。他說,清澈的水和鬱鬱蔥蔥的山是無價的財富,他們的想法和做法真正抓住了環境保護的本質,對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完)

加拿大300多年的巨大河流,4天內消失?科學家:不是好兆頭

tienliwen

iPhone12 屏幕發黃,還出現 “陰陽屏”

tienliwen

新華傳媒+|科技賦能守護「八桂糧倉」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