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或許大部分朋友都還會記得在本世紀初的時候,一部改編自人氣少女漫畫「花樣王子」的作品·「流星花園」,曾創造了社會級別的效應。如今動漫的影響力早已趕超此前,「一周的朋友」、「火星異種」等人氣動漫都傳出將推出真人版的消息,而國內也有「葫蘆娃」會製作真人版的新聞。
就在最近,騰訊動漫也公布了幾部漫畫的真人改編計劃,「人皮衣裳」、「未來的約定」、「石更傳奇」、「看見」這4部漫畫即將與南瓜藤合作,共同推出真人影視劇。不過,與傳統的「漫畫-動畫-影視劇」開發模式不同的是,騰訊將直接把漫畫改編成影視劇。
日本真人電影曾在華表現欠佳
日前,日本人氣漫畫改編真人電影「寄生獸」自9月2日在中國上映以來,僅7天時間,就以超4028萬元人民幣成為日本真人電影在華上映的票房冠軍,排片率位居第二。
雖然有好萊塢大片「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這樣的強敵同期上映,但是「寄生獸」還是靠過硬的影片素質收獲了不少的票房,也順利打破了上一部日本真人電影「墊底辣妹」在中國的3758萬票房紀錄。
「寄生獸」是日本漫畫家巖明均於1990年至1995年間連載的系列漫畫,通過主人公泉新一與入侵人類的寄生獸進行搏鬥的故事,探討人類在極端環境下的求生與犧牲精神,在東亞地區擁有大批粉絲。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顯然「機器貓」、「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等這些日本大IP動畫電影在中國更具市場,但是有著獨特藝術風格的日本真人電影對於國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真人電影「寄生獸」能被成功引進中國,實屬不易。
實際上很多年來,曾引進的日本真人電影在中國票房表現都欠佳。2007年,「日本沉沒」在中國上映,這是一部災難大片,但票房僅收17萬人民幣;「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更名為「十個約定」,以催淚的寵物情為賣點,2009年初在中國上映,票房721萬。
同年,「我的機器人女友」登陸中國暑期檔,雖然在全國的拷貝投放量達到了100個以上,但大多數影院都將其排在上午和子夜前上映,在最關鍵的首周末3天,不少影院竟只有兩場放映。該片上映5天,總票房只有區區100多萬,而該片在日本公映時曾創下首周末超2000萬元人民幣的高票房,在韓國也是同類題材的票房第一。
海外漫改影視成熟度高
其實在海外,漫畫改編影視作品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不過有趣的是,美國和日本這兩個文化大國在漫畫IP改編真人影視這個事情上,其呈現出的市場形態卻不盡相同。
在美國,雖然也有「行屍走肉」這樣的漫畫改編成了電視劇,但總體而言,美國的漫改真人影視作品仍然是以電影為主,電視劇為輔。
而在日本,獲得市場成功的往往是那些由少女漫畫改編,或者是有明顯時代故事背景的影視作品。比如上世紀90年代拍攝的都市愛情劇「東京愛情故事」,曾掀起古典音樂熱的愛情偶像劇「交響情人夢」等。
相比起來,美國的漫改真人作品更傾向於好萊塢電影的生產,而日本的漫改真人作品雖然影響力沒有美國的那樣大,但是題材卻是非常的廣泛,也成為了日本國內影視劇和電影市場最為重要的IP來源。
而相比美國和日本,中國的影視劇市場則更喜歡選擇遊戲、小說這些較為成熟的IP來進行改編,畢竟遊戲、小說類IP已經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從市場環境上顯得更為成熟。而在「三毛流浪記」之後,由漫畫改編的真人影視作品已經很少能看到了,這個市場在中國目前仍然處於空白狀態。
甚至有部分人對二次元概念模糊人群認為,動漫作品絕對是屬於二次元的范疇。既然是二次元,就意味著這些作品跟現實有著次元的隔閡。那麼無論真人版做到了怎樣的極致,都不可能和原作動漫保持一樣的感覺。
就以「一周的朋友」為例,在全世界也不可能找到一個跟藤宮香織完全一樣的女生,因此必然會給原作粉絲強烈的違和感。實際上「違和感」恰恰就是很多漫改真人劇惡評如潮的原因。
毫無疑問,在中國漫畫的受眾群體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少,這些被改編成真人影視劇的漫畫IP,它們在市場上的覆蓋面其實並不廣。現在中國的漫改真人影視劇市場,漫畫IP對影視劇的帶動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完全得依靠漫畫題材本身以及故事內容來做到IP增值。
日漫IP的孵化模式
不過,漫畫行業正在經歷一個好時代,相較於過去紙媒時代的經濟窘迫,隨著騰訊動漫、有妖氣、快看等網漫平台的崛起和資本的進入,漫畫創作者受到了足夠的尊重:平台買單+用戶付費機制的成熟讓的創作者基本擺脫了過去的經濟壓力,同時也誕生了不少「有趣」的內容。
這些漫畫IP,不僅擁有相對應的人物設定,也積累了不少故事基礎,在選角和改編這個問題上,顯然更容易真人影視化。
伴隨著 IP 熱,漫畫 CP 還可以看到很多增量,漫畫既可以是IP 源頭又能為大 IP 做漫改試錯可能用戶培育。這些增量最大化的關鍵是:避免乙方賺代工費的局面。在原創作品形成品牌效應後,可以在全版權 IP 經營方面布局,而要想IP玩得好,或許我們還可以借鑒下日漫IP的孵化模式。
從1963年的「鐵臂阿童木」開始,日漫IP改編動畫似乎就變為約定俗成的規矩了,無論是90年代最出名的「灌籃高手」還是現在很火熱的「海賊王」、「火影忍者」以及「銀魂」等,都是先從漫畫連載開始,繼而動畫化,從此走上IP孵化的道路。
而從被判定為熱門到可以進行動畫改編,這主要是以兩點為依據:一是該漫畫連載時,讀者在雜誌上對其喜愛程度投票的數量;二是該漫畫的單行本銷售量。
當這些數值達到相關漫畫雜誌社所期望的數值後,動畫化的節奏就正式啟動了。不過,改編動畫僅是IP進行孵化的第一種形式,在動畫TV版反響不錯的情況下,大多數作品還會進行動畫電影製作。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傳統開發模式「漫畫-動畫-影視劇」。
如果說,改編動畫TV是為了實踐這部漫畫到底有多受歡迎,那麼動畫大電影的推出則是為了將漫畫被喜愛的程度更加擴大與鞏固。
眾所周知,日本的動畫TV是季播形式,有可能播完了第一季,它的第二季會在一年甚至幾年之後推出,為了避免這一動畫以及相關漫畫IP被粉絲遺忘,由它所改編的電影就會在一定時候推出,比如2009年上映的3D大電影「阿童木」和2015年上映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動畫電影。
同時,漫畫進行真人電視劇改編也是日本漫畫IP孵化的形式之一,由於電視劇的受眾人群大部分為女性,她們更加喜愛觀看愛情片。
除了經典的「東京愛情故事」,還有後續的「愛情白皮書」、「一吻定情」、「交響情人夢」等都有這樣的真人化作品開播。隨著漫畫改編真人大電影的流行,除去愛情漫畫外,日漫IP被真人化的作品類型也更加豐富,比如「死亡筆記」、「寄生獸」、「浪客劍心」等。
另外,在日本根據漫畫IP改編的PS2遊戲數量也很多。為了保證遊戲內容的質量,以及後續的系列產品研發,遊戲廠商將目光瞄準了漫畫這一產業,「火影忍者」、「網球王子」、「北斗神拳」等都有同名遊戲改編。
也因為遊戲廠商們實踐了漫畫IP所帶來的後續效應,因此隨著XBOX以及手遊、VR的流行,日本的遊戲廠商們也開始進行更為多元化的漫畫IP改編遊戲。
話說回來,騰訊動漫此次直接把漫畫改編成影視劇,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意外,畢竟動畫化並不是一個IP價值打造的唯一途徑,把適合的漫畫作品直接影視化,對於中國的漫畫IP來說也是一條不錯的道路。
「娛樂調查局」新銳娛樂產業媒體,聚焦影視、遊戲、網娛、IP、VR、動漫、音樂等泛娛樂產業資訊,並提供各種衍生服務。
娛樂調查局
你的過去我不願過問
那是你的事情
你的未來我希望參與
這是我的榮幸
公眾號版權歸娛樂調查局創作團隊所有
任何組織、機構及個人不得擅自轉載或二次修改
轉載或合作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