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1張

說起真菌,我們能想到的大概有那麼幾類:能涮火鍋的,食物上的白毛,發面釀酒的酵母,腳氣……實際上真菌是個多樣性很高的類群,還可以產抗生素,長成蟲草,做豆腐乳等等(??)。在分類學上,真菌是與動物界和植物界並列的一個「界」。和我們的直覺不太一樣的是,真菌們與動物們的親緣關係要比跟植物們的關係更近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2張松茸。圖片:Tomomarusan / wikimedia commons

真菌都是怎麼生活的

我們平常吃的這些美味蘑菇是真菌的子實體,也就是真菌用來散布自己生殖細胞(孢子)的結構,而菌絲體才是真菌賴以吸取營養的部分:長在朽木上的蘑菇,下面的菌絲體就深入朽木內部,靠分解現成的糖類等營養物質來獲得能量和養分,這就是所謂的營腐生生活。同理,長在爛水果上的黴菌也是腐生。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3張藍幹酪,製作過程就是青黴菌絲體在奶酪中愉快地邊爬邊吃。圖片:Dominik Hundhammer/ wikimedia commons

當然,作為一個巨大的類群,真菌們的生活方式五花八門,絕對不只是長蘑菇這麼簡單。有些真菌和其他生物發展出了互相幫助的「階級友誼」,各自給對方提供養料,這就是共生的關係。

但還有一類就不那麼和平了。說起來,長腳氣的人類和冬蟲夏草有什麼區別呢……這里的主角都是營寄生生活的真菌,和之前提到的腐生真菌也無非就是一個吃屍體一個吃熱乎的的區別。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4張蟲草,蟲草菌寄生蝠蛾幼蟲的產物。由你奸似鬼,成了老娘營養水。圖片:L. Shyamal/ wikimedia commons

寄生的真菌很多。但今天要說這種真菌,可不滿足於糊你一臉孢子然後鑽進體內長菌絲這麼低端的寄生,倒是有點兒像《西遊記》里的妖怪——見了唐僧,必須得先捆起來,「待天陰閒暇之時,拿他出來,整制精潔,猜枚行令,細吹細打的吃方可」。話不多說,先看圖: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5張「行者飛來後面,影影的只聽見唐僧聲喚。忽抬頭,見那房廊下四馬攢蹄捆著師父。」 (《西遊記》五十五回著名捆綁橋段)。圖片:apsnet.org

這真菌成精了

這張電子顯微鏡下的照片中,粗的蟲子是線蟲,線蟲是線蟲動物門的生物,蛔蟲就是一種巨大的線蟲。但我們這里說的線蟲都是非常微小的,大概不到1毫米長,在野外土壤中含量可以達到每立方米幾百萬條,(字面意義上)占到世界上動物總數的80%。而圖中勒住線蟲頭尾的環形結構,叫「限制環」,是由真菌的菌絲體產生的三個細胞。這種成精的真菌屬於子囊菌門(Ascomycota,包含了酵母、青黴、蟲草菌、羊肚菌等著名真菌)的Drechslerella屬。該屬的物種都有這個很厲害的箍兒。平常這個限制環是這樣的: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6張兩圖中短線的長度均為5微米。圖片:Nordbring-Hertz / Els(2006);Liu / Bmc Genomics(2014)

如果線蟲答應了一聲鑽進了限制環,細胞就會在0.1秒內吸水脹大: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7張注意右圖中細胞壁表面的裂縫,可能是為了釋放細胞壁對細胞的束縛作用,以便細胞迅速膨脹。兩圖中短線的長度均為5微米。圖片:Nordbring-Hertz /Els(2006);Liu /Bmc Genomics(2014)

結果就是線蟲被限制環緊緊勒住。在掙扎的過程中,線蟲很可能碰到另一個限制環,就會產生前面頭尾都被捆住的情況。抓住線蟲以後,真菌自然可以不緊不慢地伸出管狀結構刺破線蟲表皮,讓菌絲吸收、分解線蟲的組織,在其體內生長。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8張被抓住的線蟲。左圖短線長10微米,右圖短線長20微米。圖片:Nordbring-Hertz /Els(2006);Liu /Bmc Genomics(2014)

還有更多會捕獵的真菌

會吃線蟲或者寄生線蟲的真菌遠不止Drechslerella這一個屬,它們廣泛分布在從熱帶到極地的、世界各地的土壤中,捉蟲的工具也是多種多樣。Drechslerella屬這種緊箍兒算是個極端複雜的特例,很多其它類群的策略是用帶有黏性的結構來黏住線蟲:有長成蜘蛛網樣子的,有菌絲頭上長一個膠水球的;而寄生性真菌中有孢子本身就可以黏在線蟲身上的,還有孢子長著鞭毛可以追著線蟲到處跑的……Haptoglossa屬的真菌甚至把自己的孢子長成一個魚叉一樣的結構,如果碰到線蟲、輪蟲和水熊蟲一類的生物就直接髮射,注入這些寄主體內,開始寄生。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9張各種捕食/寄生線蟲的真菌:黏性的網子(Arthrobotrys)、黏性的菌絲頭部(Monacrosporium)、黏性的孢子(Drechmeria)、會動的孢子(Catenaria)。圖中短線長度均為10微米。圖片:Nordbring-Hertz /Els(2006)

捕食性的真菌很多是能夠依靠腐生獲取養分的,那些捕蟲結構大多是真菌在「有蟲子可吃/要吃」時才會產生,比如接觸到了線蟲特有的化合物,或者周圍環境的可利用養分顯著減少時。如此精巧的結構能夠在演化當中出現,一定是因為吃線蟲給予了這些物種演化上的優勢:

一種理論認為,這些真菌的生活環境中可能缺乏氮元素來源。雖然腐生能為真菌提供足量的含碳營養,但捕食線蟲能獲得蛋白質來補充稀缺的氮元素。即使如此,這種主要腐生但業餘開開葷的生活方式依然十分奇特,對真菌捕食線蟲行為的研究仍在進行中。欲知後事如何,讓我們期待專業研究者的結論吧。

正是:

又是網又是套,線蟲步步驚心心里好苦

要有碳要有氮,真菌樣樣要吃吃嘛嘛香

盧平的神奇生物

微信號:magic_bio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10張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11張

演化的魔法造就了神奇的億萬生物,盧平在這里,聊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生物學。快點擊二維碼關注吧!

今天的第一篇文章是會利用光合作用來獲取營養物質的動物——裸肋珊瑚科的標準蜂巢珊瑚。沒看的不要錯過喲。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12張

物種日曆

微信號:GuokrPac

有萌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現實版寄生獸!會下套的真菌有蟲吃 動漫 第13張

有話想說?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來留言吧

日曆娘今日頭像

裸肋珊瑚科 斜花珊瑚

本文來自果殼網,歡迎轉PO,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