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請你放過日本動漫!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好萊塢,請你放過日本動漫! 動漫 第1張

中國演藝圈之所以備受詬病,信念感的缺失是根本原因。比如誇一個年輕演員,不是說他演技好,而是說他很勤奮,有禮貌,什麼為了拍戲哪里受傷了,吃了多少苦頭。可問題是,一個演員的基本素養是演好戲,而不是成為「聖母」。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超模行業以及職業素養問題。

好萊塢,請你放過日本動漫! 動漫 第2張

《死亡筆記》(影視劇照/圖)

如今,好萊塢幾乎成了影迷們心目中優秀商業電影的代名詞。究其原因,除了成熟的制度,好萊塢電影人鍥而不舍的敬業精神更是為人所稱道。不過,萬事都有例外,當它鍥而不舍的對象是日本動漫時,觀眾們就有點坐不住了。

2017年9月,分別製作了《復仇者聯盟》和《星際大戰》系列的派拉蒙影業和J·J·艾布拉姆斯宣布將共同推出去年日本動畫現象級電影《你的名字》的真人版。消息一出,不少原著粉大呼:「不好!好萊塢又要魔改日本漫畫了!」

近年來,日本動漫屢遭好萊塢大手筆魔改,從不忍卒觀的真人版《七龍珠》,到Netflix漫改真人版《死亡筆記》(爛番茄26%的觀眾喜愛度、iMDb4.6),西方的真人版日漫改編作品天雷滾滾,綿延不絕。這讓許多動漫忠粉哀嚎連天,直呼作品魔性走樣。而國內劇粉們紛紛留下了鱷魚的眼淚——終於有人可以報團取暖了。

在好萊塢掀起的這股日漫改編風絕非偶然,它離不開近年在歐美興起的日本熱潮。不知何時起,西方人提起「東方」二字,最先想起的不是那神秘的故宮紅,而是神秘島國的東洋文化。

當英倫玫瑰遇上日本清茶

想要一睹西方人對日本的著迷程度,還是先從日本二次元產業說起。

在《你的名字》大熱之前,日本動漫便已贏得了歐美市場的不少關注。近年來,隨著西方禦宅族人數的增多,Crunchyroll、AnimeLab等動畫平台不斷擴大規模,他們與日本動畫製作方合作,引入大量正版動畫以滿足市場需求。2016年,日本動畫海外出售版權銷售額達7676億日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和德國進了簽約版權數排名前十,而美國更是以簽約298部的數量超越中國,成為日本動畫最大買家。

日本動畫並非西方人唯一著迷的日本文化產品。日本音樂,尤其是日本搖滾,是許多西方文藝青年的心頭好。近幾年,有不少日本搖滾樂隊被邀請到歐美澳著名的文青聚集地舉行演唱會,門票經常被一搶而空。唱了《叛逆的魯路修》《火影忍者》等不少動畫主題曲的日本搖滾樂隊FLOW,其於2010年發行的專輯《MICROCOSM》更是在包括歐美在內的44個國家發行,並於2011年在法國舉行的JAPAN EXPO中獲得最優秀J-Music專輯獎。

日本文化在西方國家的流行,無疑激發了西方人對日本這一國家的好奇心,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選擇親臨日本感受這神秘而富有魅力的東洋國度。據日本旅遊局的統計,2016年到訪日本的歐美澳遊客便達到近35萬人次,人數自2011年起穩定持續上升。截至2017年9月,美國以有10萬2百人次到日本旅遊領先其餘西方各國,是繼韓國、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後日本旅遊業最大的市場。

令人著魔的日本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文化產品具有相當高的地域性。無論是動畫還是音樂,日本文化產業都是以滿足本地市場需求為生產主要目的,甚少會像韓國音樂(K-pop)那樣會根據海外市場需求推出相應產品。

盡管日本文化產品沒有刻意迎合西方人的口味,但若深究,會發現蘊藏於產品的不少元素與西方傳統價值觀相吻合。以著名遊戲改編的動畫《Fate/stay night》為例,在這部以聖杯戰爭為背景的作品里,主角衛宮士郎的那句「我要成為正義的夥伴」不僅成了全劇最著名的台詞,還反映角色為人的獨立意志,甚至還帶有點個人英雄色彩。而這種個人英雄色彩,恰與西方文化作品中的價值取向不謀而合。

這種相似並非自然而為,而是經歷了長期歷史磨合的產物。二戰前,日本長期受「主君至上」的思想影響,視忠君高於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這種剝奪了人的獨立性的社會氛圍不僅導致日本的近代化存有缺陷,還間接引發了在二戰中發生的種種悲劇。二戰過後,日本在轉型過程中,政治經濟發展模式也在西方的引導下日益現代化。經濟社會結構的改變讓日本傳統思想受到改造,讓日本民眾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為「人」的獨立存在價值,在思想上逐漸向西方靠攏。

價值觀的相似導致了文化內涵的相通,而普通西方民眾最先接觸的,自然是東方文化特色產品。日本文化在西方的流行和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界50年代。受電影和電視等媒介發展的影響,不少在日本本土創作的文化作品在西方得以發行和播放,讓當時對日本一知半解的西方民眾有了接觸日本的機會。在電影方面,黑澤明執導的《七武士》獲得了1954年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成為日本文化在西方流行的先導者之一。而在動漫方面,由手塚治蟲原作改編的《鐵臂阿童木》電視動畫憑借其極高的國內人氣,引起西方電視人的注意,成為歷史上第一部進入美國市場的日本動畫。1988年,大友克洋推出 《亞基拉》,這部以世界末日為主題的以其出彩的末日情節的科幻動畫電影正式在西方國家掀起日本動漫的流行浪潮。在90年代,《星際牛仔》《新世紀福音戰士》《精靈寶可夢》等著名動漫作品受不少西方青少年追捧,而以動漫、遊戲、輕小說為核心的日本禦宅文化也隨之在21世紀初開始在西方國家流行。

不過,即便日本和西方文化產品在價值觀上具有相似性,但最吸引西方人的依然是具有神秘異國氣息日本題材作品。著名少年漫《海賊王》和《火影忍者》同為《周刊少年Jump》的熱門長期連載漫畫,但《火影忍者》在海外尤其是歐美的銷量要比《海賊王》高。截至2014年漫畫完結之時,《火影忍者》海外發行量已突破7500萬冊,僅次於老牌漫畫《龍珠》。相比之下,《海賊王》的海外受歡迎度遠不及《火影忍者》,海外發行量僅突破4500萬冊。兩部漫畫在海外發行上的區別要歸根到兩部漫畫在故事設定上的區別。《火影忍者》立足於日本忍者文化,在人物和場景設定上引入日本古代神話傳說,以鮮明的東方風吸引了不少西方觀眾;而《海賊王》則以歐美觀眾熟知的海盜文化為基礎,因而對比起《火影忍者》其新鮮度和吸引力略遜一籌。

非獨日本題材受歡迎,有別於西方文化的日式表達也是吸引西方讀者的重要特色。作為日本漫畫里最具特色的一類,不少少女漫畫都以西方傳說或騎士文化為故事設定,但在表達女主角對男主角的朦朧感情時,會使用留白手法,通過將人物背景網點化,弱化人物動作的同時增強台詞在分鏡中的表現力,甚至出現僅有台詞的分鏡,來營造女主角怦然心動的心境。這種獨具日式「意境美」傳統的藝術表現手法,與西方傳統表現形式可謂大相徑庭。這種在核心上展現人類共同價值觀,但在形式上保留東方美的做法,讓不少西方觀眾在能讀懂作品的同時,也能被日本作品里的東方韻味所吸引,諸如《晨曦公主》《NANA》等在日本享有盛名少女漫畫均進入西方著名動漫排行榜「My Anime List」的前五十。

此外,日本文化產品還很注重講述在人類共同價值觀下的日本故事,反映日本社會風貌。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在西方如此流行,除了其文風偏西方外,還離不開他筆下形形色色的日本男女。通過他的故事,西方人得以了解甚至理解日本當下社會現實,這種在思想上的無障礙溝通無疑讓離日本遙遠的西方人得到一窺日本的機會和自信,也因此吸引他們深入了解日本。

進擊的西方,受挫的市場

既然日本故事這麼受歡迎,何不開拓東洋題材的市場,趁機大撈一筆?西方人也是這麼想的。目睹了日本文化產品在西方市場的潛力,以好萊塢為首的西方文化製造商自然不想錯過大好商機,卻屢戰屢敗,魔性的好萊塢漫改真人版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好萊塢真人版口碑差,問題還是出自海外作品本土化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首先,好萊塢做漫改真人版總是離不開「洗白」角色的爭議。在今年3月上映的真人版 《攻殼機動隊》里,片商在亞裔主角草薙素子在保留其亞裔設定的情況下安排史嘉蕾·喬韓森出演,這一做法引起廣泛批評。好萊塢從不缺優秀的亞裔演員,但好萊塢沒有意識到本土化與洗白角色並無直接聯繫,更沒有意識到即使亞裔角色都由白人飾演,影片也未必能成功本土化。以本土化為借口的洗白,實際上就是對原著粉最大的傷害。

此外,在本土化過程中被放大的日西在文化習慣上差異也讓好萊塢發愁。盡管當代日本文化深受西方影響,但兩者在文化習慣上依然具有相當高的差異性。在改編日漫作品時,倘若好萊塢不妥善處理兩種文化的差異,觀眾會對影片內容產生違和感。2009年的《七龍珠》真人版災難式差評,正是好萊塢忽視文化差異,在講述像《龍珠》這樣以東方武術為根基的作品時,沒有慎重處理電影設定的結果。

好萊塢,請你放過日本動漫! 動漫 第3張

《七龍珠》(影視劇照/圖)

日本故事不一定要日本人來講,但是不尊重他國文化設定,粗暴地用錢砸出來的「本土化」,則注定會迎來一個失敗的結局。

相關文章推薦

在英語發音被差評的日本,英語的「流行」程度,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

點擊藍字標題,即可閱讀《日本人連英語都說不好,居然還「崇洋媚外」?》 。

好萊塢,請你放過日本動漫! 動漫 第4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