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1張

  新海誠的最新動畫電影《天氣之子》正在中國內地上映,目前累計票房2.53億元人民幣,不及三年前《你的名字。》5.77億人民幣票房的一半。

  中文終極預告;

  而在日本,《天氣之子》累計票房超138億日元,暫列日本影史票房第12位、本土電影榜第7位,目前是2019年度票房冠軍。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2張

  對比來看,新海誠前一部作品《你的名字。》日本總票房250.3億日元,位列影史票房第4、本土作品影史票房第2。《天氣之子》雖然也是一部大賣作品,單看各項「指標」亮眼,但是票房只有《你的名字。》一半,說明觀眾對待《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之間的熱情還是有差距。

  從口碑上來講,包括雅虎、Filmarks、映畫Eiga等在內的日本主流評分網站上,《天氣之子》的評價普遍不及《你的名字。》,呈現出毀譽參半的狀態,喜歡和不喜歡的都大有人在。

  《天氣之子》為何沒能復制”你的名字”的成功?

  其實新海誠對此早有覺悟,在公映前舉辦的製作報告會上,他就坦陳「我覺得這會成為一部有爭議」的電影,公映後的反響也印證了他的預想。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3張

  對於觀眾的爭議,比如未成年持槍、過於煽情、價值觀不「正確」等問題,他自己也做出過回應。「如果以現實世界為標準,主人公帆高無疑是脫離社會規範的。我也咨詢過律師,從法律上來看,是相當嚴重的犯罪……還有很多人受不了帆高在高空吶喊的台詞(‘相比起天晴,我更想要陽菜’),無法移入自己的感情,這我也是知道的。」

  「現在的社會,很難去呼喊不正確的東西。帆高呼喊的台詞,如果由政治家說出口,或者發布到網上,也許會被人暴打,甚至火燒也說不定。但是,如果是娛樂的話,應該是可以的。我想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新海誠說。

  新海誠堅持道,他想做的不是「展示正確事情」的教導式電影,而是「即使不讚同電影的人,也會不明緣由地忍不住流淚」的電影。

  【《天氣之子》在日本為何賣座?】

  如果不和《你的名字。》這樣的超現象級作品來比,《天氣之子》的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天氣之子》沿襲了很多成就《你的名字。》的重要因素,使其在受到輿論爭議的同時,還能保持票房堅挺——將奇幻情節與日常生活風景結合在一起,融入日本民間信仰或神話傳說,觸發日本民眾潛意識中普遍的災難意識。

  另外再講一個「無論世界怎麼樣,我的眼中只有你」的日式愛情故事。

  這樣的「套路」可謂是相當地成功。

  和很多作品追求視覺的陌生化奇觀不同,新海誠熱衷展現的偏偏是最日常、最大眾、最「庸俗」的風景。在《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中,出現最多的地點就是新宿。新宿作為目前東京的中心,只要去東京的人大概都會走過新海誠電影中反復展示的那個路口。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4張

  位於新宿歌舞町內的ATAMI大樓(照片來源為時光網)

  《天氣之子》中故事發生的幾個主要地點,包括新宿、池袋、台場等,都是東京最主要的商區。假設新海誠拍的是北京,大概相當於在國貿、三里屯、中關村取了景,二環胡同都顯得過於文藝小眾了。

  風景是普通的風景,但是新海誠用他的畫筆和奇幻浪漫的故事讓它們熠熠生輝。當觀眾在電影院里看到自己每天走過的街口,自然地會感到親切,能夠把自己代入其中。而看了新海誠的電影之後,再走過那個街口,也會生出很多想像。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5張

  新宿西武站附近的塗鴉牆,警察曾到這里打探帆高的下落。(照片來源時光網)

  這種現實和想像的聯動,激活了平日工作生活壓抑乏味的老百姓,也掀起大家的「聖地巡禮」熱潮。火到甚至《天氣之子》官網首頁顯眼的地方都貼出告示,提醒大家巡禮的時候不要打擾到附近的居民。

  為了再一次確認電影中描繪的場景和現實有何異同,為了再一次體會那種現實和虛幻交錯的想像,不少觀眾反復走入影院,成為電影票房大賣的原因之一。雖然影片的故事槽點滿滿,不過對於很多觀眾來說,他們看的並不是故事啊。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6張

  陽菜的住所所在地,也是最後帆高和陽菜相遇的地方。在JR山手線田端站南口出來的小坡上。(照片來源時光網)

  《你的名字。》的奇幻點在於男女互換身體和時空穿越,而《天氣之子》則借用了一個類似於都市傳說的「晴女」傳說,為日常生活賦予異色。另外,兩部作品也都出現了神社,提到「萬物聯結」的神道教世界觀,延續著宏大和神秘感。

  另外,「災難意識」這一點也是非常明顯。《你的名字。》中是隕石撞地球;《天氣之子》是異常天氣、東京沉沒,時間就在不久的將來2021年。作為一個災難多發的國家,日本人擁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從《日本沉沒》到《感染列島》甚至《哥斯拉》系列電影,日本在電影中早已被毀無數次。

  《天氣之子》在日本上映的時候,又碰巧遇上幾十年不遇的強台風,讓觀眾對異常天氣帶來的災難又多一層感受。

  【《天氣之子》意料之外的爭議】

  1.「世界系」還是「社會系」?

  事實上,讓私人愛欲問題和地球存亡危機直接關聯,已經成為日本亞文化中的一種敘事類型,被稱為「世界系」。代表作包括新海誠動畫《星之聲》、高橋真漫畫《最終兵器彼女》、以及秋山瑞人輕小說《伊里野的天空、UFO的夏天》。

  「世界系」將男女主人公之間存在的小小問題,和世界滅亡等抽象的宏大問題直接相連,省去連接二者的中間項,比如國家、國家機關、社會、以及社會中存在的各種人。「世界系」產生的背景是現代年輕人社會意識的淡薄。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7張

  《天氣之子》公映後,不少觀眾將其歸入「世界系」——這是一個略帶有貶義的詞。但是新海誠自己進行了否認,表明《星之聲》或許可以被歸入「世界系」;但是3.11日本大地震之後,普遍來說,包括他自己,對待社會的態度已經改變。

  他強調影片的主題就是帆高和社會的對抗、個人幸福和社會大多數人幸福的衝突。不斷出現的警察、靠「晴天生意」賺錢等等,「社會」是切切實實存在著的。

  當然也是有不少觀眾認同《天氣之子》對於社會現實問題的反映,譬如離家少年、少年犯罪、貧困問題、單親家庭、孤兒問題等等。

  2.在中老年觀眾中評價更高?

  根據日媒的報導,《天氣之子》在中老年觀眾中的好評率居然高過年輕人。究其原因,有影評家指出,年輕人主要的「槽點」包括故事邏輯不完善、過於甜膩諂媚等等。而中老年觀眾並不在意這些細節,更注重的是情感的部分。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8張

  有不少影評家也指出《天氣之子》畫風屬於平成時代,劇情屬於昭和時代——老套煽情。而有一定年紀的觀眾已經習慣了昭和青春片中的「狗血」劇情,接受了「不符合常理才叫青春嘛」,因此態度寬容很多。

  3.不負責任還是反抗?

  《天氣之子》上映後,日本觀眾對於結尾「為了個人情感、犧牲絕大多數」的選擇也存在很多解讀。不少人批判影片缺乏社會意識和責任感,也是當下日本年輕人心態的反映——只要自己過著舒服,不在乎別人死活。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9張

  而也有人認為影片埋藏著更深層次的隱喻。有人解讀,影片中的「天氣」象徵著日本社會,不停歇的大雨象徵著如今問題重重的社會狀況;「陽菜」象徵著日本社會中被壓榨勞力者,以自己的血淚換來既得利益者的好日子。面對黑暗和瘋狂的社會,帆高和陽菜最終決定不再相信。他們最終的選擇,其實是充滿勇氣的反抗。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從氣象學、城市規劃、民俗學等角度來考察《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在日本引起大眾不同角度的解讀、討論,已經超越了作品的藝術創作,延伸到背後的現象和意識形態。就像新海誠自己所言,無論褒貶,人們願意關注、討論,就說明有所觸動。《天氣之子》成功引起了「爭議」,也是一種成功吧。

  【在中國為何沒能復制《你的名字。》的成功?】

  上映12天的《天氣之子》中國內地報收2.53億,尚不及《你的名字。》5.77億票房的一半。照理說,《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後三年磨一劍的最新作品,當初有多少人愛過或是重新認識了這位「壁紙狂魔」,這次就會有多少人期待《天氣之子》,為何它沒能復制《你的名字。》的成功?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10張

  一部中國本土電影《少年的你》制霸影市無法回避。

  《少年的你》歷經入圍柏林電影節、宣布退賽、改檔無法如期與觀眾見面等「波折」,其強大的神秘感早已吊足觀眾胃口;而影片10月25日上映後,質量不負期待、霸凌話題以及頂級流量明星易烊千璽破圈式的演技討論,都成為加持這部電影連續17天登頂日冠的原因。

  而從《天氣之子》本身的劇情故事上來講,未能與中國觀眾產生共鳴是主因。

  有影迷曾這樣形容日本動畫界兩大風雲人物宮崎駿和新海誠:如果說宮崎駿的作品是一個完整的蛋糕、老少鹹宜;那新海誠的動畫更像是單面塗了果醬的全麥切片麵包,如果正好切中觀眾內心的某個點,那他們就會覺得很香甜,反之則索然無味。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11張

  《秒速五公分》就是很好的例證,有人連刷N次,每次都有不同感觸,有的人卻連新海誠講了個什麼故事都搞不清楚。

  所以當三年前《你的名字。》上映之後,評論界有一種說法是:《你的名字。》是「最不新海誠」的作品。

  長期以來,新海誠在影迷心目中的特點除了畫面極盡「壁紙狂魔」外,電影中的情感則流露出「距離、思念、物哀」這種淡淡的情緒,頗有些中國古代詩句「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而這種哀傷與恰恰他唯美的畫面形成一種共鳴。

  在新海誠的作品中,常常是靠大段的心理描寫推進劇情,他尤其善於挖掘角色的內心。但相對來說,也不太善於用現實化的對白來完成角色塑造。

  所以在《你的名字。》問世後,人們才驚呼,擺脫敘事乏力詬病、有了「劇本」的誠哥真是無敵了。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12張

  《天氣之子》作為《你的名字。》後新海誠備受矚目的新作,最穩賺不賠的方式當然是要「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所以更加唯美華麗的畫面、RADWIMPS的歌曲、少年少女克服一切阻礙來相愛的故事,都是標配。但恰恰是這樣精心的「復制」,讓觀眾覺得少了些新意。

  尤其是如前文所述,觀眾批判影片缺乏社會意識和責任感,對於結尾「為了個人情感、犧牲絕大多數」的選擇存在極大爭議。更有人調侃這部電影大概是聽著蘇打綠的《小情歌》拍出來的,「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喜歡的人會被滿滿少年氣感動,不喜的觀眾則認為幼稚、中二、沒邏輯。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13張

  再來看中國大眾最買帳的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講的是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去你的鳥命,哪吒對抗的反派「命運」讓觀眾獲得自我認同、投射,最終產生酣暢淋漓之感。

  而《天氣之子》中的反派「天氣」歸根結底更像是為少年少女小情小愛服務的一個道具,創作者除了強調過一句「總下雨,是天神心情不好」之外,並未賦予它獨特的人格、意識或是內涵。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14張

  正如動畫研究學者宋磊所說,所以觀眾會看到《天氣之子》中一個最簡化的處理,男主人公最後十分輕易就踏過了兩界之門、那個神奇的牌坊。而作為一部影片,如果顛沛流離、苦澀嘗盡過後,結局沒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突破界限,最終男女主人公的重聚、團圓,在普通大眾看來,也就沒那麼動人。

  電影雖然叫做《天氣之子》,但它歸根結底還是一個人與人的故事,而不是人與天氣的故事,或許並不是新海誠想不到這層意思,而是作為他,壓根就不會往這個方向上去創作。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15張

  新海誠

  在此前新海誠就談過,他並不想做價值觀很強的電影,有人分析這與家庭成長環境有一定關係。

  中國很多影迷管新海誠叫富二代,說他活出了勵志日劇男主角的畫風,家境殷實但自小叛逆,不願聽從父母的安排。大學畢業後跑到和家中建築企業無關的遊戲公司工作,厚積薄發十幾年終於在 2016年夏天創造了奇跡。

  新海誠的父親很看重權威,但他一直很反抗來自父母的指手畫腳,也很討厭被說教,所以在他的電影里,從來不會告訴觀眾「少年和少女應該這樣成長」,「這樣的環境才能有利於人類成長」等,他只是想做面對多樣選擇有所迷茫的故事。

  此外,在歷經《你的名字。》、《天氣之子》兩部作品後,部分老粉對新海誠也信心下降。在他們心目中的新海監督更以文學性見長,如今過於商業化的表達已經將其作品中的文學性表達、情感深度上的挖掘降至新低。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動漫 第16張

  猶記三年前,《你的名字。》大賣後,「宮崎駿接班人」的新聞成為最賺眼球的標題。但新海誠明確表示:「我成為不了宮崎駿,也不想那樣。宮崎導演的電影無論是從幼兒園到成人都可以看得很開心,在我的作品里著重表現的是少男少女的情感。我覺得動畫在你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看就可以了,它存在於人生的某一段時間內,沒有二三十年之後一直看同一種作品的。」

  他在接受時光網專訪時也坦言:「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個藝術家,完全是個商業作者,說一句極端的話,我為什麼是商人呢?因為你完全可以忘記我的作品,它並非藝術,不需要留到十年二十年後。我只是為了現在的人,去創作這100分鐘的電影,離開電影院後你忘了無所謂,我反而怕大家看電影時不喜歡。」

  不管怎樣,新海誠早已邁出「小眾圈子」,歷經爆紅,又迎來爭議,下一部電影,他會怎麼拍呢?

>意料之外嗎?《天氣之子》沒能復制你的名字式的成功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