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看完之後,我覺得《天氣之子》沒有《你的名字》好看。」自上映後,阿魚已經聽到過不少這樣的評價。
而目前豆瓣上的評分,《你的名字》8.4,《天氣之子》7.1。
2016年,《你的名字》橫空出世、火遍全網,在日本本土攬下250億票房,在全球範圍內該片更是超越了大師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榮登日本電影全球票房冠軍,這讓大家知道日本動畫電影除了宮崎駿還有一個新海誠。
2019年,新海誠攜全新力作《天氣之子》重回螢幕,這部目前穩居2019年日本票房冠軍,並成為日本三年來唯一一部突破100億日元票房的動畫真的輸給了《你的名字》嗎?它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01 新海誠風格,世界系愛情故事
與《你的名字》相似,新作依舊走得是新海誠最愛的世界系故事,而且還是一貫的風格——愛情。
世界系,指的是「主人公與男/女主角為中心的小小的關係性問題,與世界的危機及世界的滅亡等抽象的大問題直接聯繫的作品群」。
純粹而天真的愛情、「對方」和「世界」之間非此即彼的選擇、人物社會背景的概念化,以及某種意義上的男性自戀:從早年的《星之聲》到君名,再到如今的《天氣之子》,新海誠始終執拗地重復著「世界系」的故事。
《天氣之子》講述了一個氣象變化混亂的時代中,受到命運擺布的少年少女相遇相愛以及「選擇」自己生存方式的故事。
16歲男孩帆高,離家出走到東京闖蕩。如同影片一直陰霾的雨天,帆高一開始在東京找工作並不順利,最後只能到麥當勞每餐都吃著最便宜的玉米羹,這時在店里打工的女主陽菜給帆高一個漢堡,成了帆高吃過最好的一頓飯。
帆高因找不到工作,身無分文,只能投靠路途中遇到的須賀先生,並在須賀的一家所謂的都市傳說撰稿小工作室打雜。於是,帆高在東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在某日,帆高再次邂逅陽菜,此時陽菜正要去做特殊成人工作,被帆高制止。
從那之後,兩人就此真正認識,帆高也發現陽菜是晴天女孩,只要陽菜祈禱天晴,在她的範圍內的雨天就會放晴一段時間。於是他們用這種「超能力」作為賺錢手段,有償去為想讓放晴的人服務。
但是作為「天氣之子」的陽菜也在為不斷使用自身能力而付出代價,她的身體逐漸透明如水,而以自己為「獻祭」能夠換來了東京的雨過天晴。最後,帆高不惜一切代價將他愛上的陽菜救了回來,永不停歇的大雨將東京盡數淹沒,這換來了兩人大團圓的結局。
《天氣之子》從故事脈絡來看,它就是一部純粹而唯美的愛情片,和新海誠曾導過的電影別無二樣。
說句題外話,其實一直以來,日式動漫給人一種執著的感覺,就像宮崎駿心里一直住著一個自在童真的孩子,新海誠心里則一直住著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無論什麼年紀,他們的作品,都很難逃脫這種標籤感。
02 非主流結局,刷出個體主義新高度
然而,《天氣之子》很難得的是,它一反常態地給了一個非主流的結局。
如果真的走「晨間劇」路線,結局就應該是女主角自我獻身,因此感天動地,得到了另一種新生。但《天氣之子》的結局是,男主角把拯救世界的女主角拉了回來,整個日本又開始暴雨連綿,三年後,東京幾乎被淹沒,男女主角歡喜重逢。
少年帆高來到東京,不僅找工作困難,而且處處受到擠兌、欺負,動不動被警察攔住要求看身份證,前期電影用了二三十分鐘來刻畫帆高東京立足的艱難和少女對他釋放出的善意——在他身無分文連續多晚坐在麥當勞饑腸轆轆等待天明之際時,在麥當勞打工的這位少女,偷偷遞給他一個漢堡包,並且送上了一朵溫暖明媚的笑容。
而陽菜即將消失的命運,對帆高來說不啻於晴天霹靂。選擇陽菜,東京將面臨降雨不止導致的末日災難,選擇拯救東京拯救世界,自己最心愛的人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全世界的文學和影視作品表達對這種命運選擇的態度時,基本上都不約而同地接受了一個悲壯的結果:失去心愛的人,成全這個世界。
以及傳統的輿論聲音都喜歡定義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什麼是錯誤的價值觀,其實這種強制區分才是唯一錯誤的價值觀,價值觀根本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立場之分。
氣候變化、政治狀況、年金的去向。今後可能有些事會變好,但是變壞的事也很多。未來少男少女們如何應對?正如新海誠所說:「要照顧大多數、不能因為少數人的利益而犧牲大多數人的利益,要犧牲小我保全大我」等等思考方式,其實並不是天然的、並不是世界賦予的。世界所賦予的價值觀是什麼?世界什麼都沒有賦予,世界什麼都沒有訴說,世界沒有示出任何價值觀給人類。
《天氣之子》做了另一種選擇,在個體主義視角上,刷出了新高度。它告訴我們,犧牲小我成就大家的價值觀值得推崇,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沒有其它的選擇。
03 壁紙狂魔,也彌補不了劇情的缺陷
《天氣之子》帶有明顯的新海誠風格,影片鋪面而來的就是一股新海誠的「味道」。熟悉的影像色調以及360度的旋轉鏡頭,把觀眾一下子帶入了新海誠創作的影像世界。
除了愛情特徵之外,新海誠的電影還有一個特徵——壁紙狂魔。光怪陸離、海天一色、風暴降臨,場面震撼人心。據新海誠介紹,整部電影一共有1700多個鏡頭,比《你的名字》多了100多個。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以畫面唯美著稱,他十分注重影片畫面對真實場景的還原。不同天氣條件下天空的光影流動,連綿的雨季,雨滴的細部表現,畫面都做到了盡善盡美。繁華的都市,雨景,湛藍的天空的景色都能讓人身臨其境。
而全片一直出現的水的刻畫,更是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光雨水落在地上濺起的水花,每一個水花打開的形狀都不一樣。
以天氣起名的《天氣之子》,大自然的壯麗,被新海誠用他的畫風語言描繪得非常唯美,尤其是本片有很多的天空,每一幀都可以當壁紙用。
雖然《天氣之子》在製作上精良得無可挑剔的,但是劇情上有些稍顯不足。其實一直以來,新海誠在講故事方面比較弱,《天氣之子》少了經驗豐富的動畫導演安藤雅司、田中將賀的加持,其故事和人物的邏輯,以及感情的細膩又成為了弱項。
電影中有不少情節沒有交代清楚,有些角色的定位也顯得模糊不清。關於帆高離家出走的理由,電影中始終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釋。
其次,電影中大致有兩個矛盾衝突,一是離家出走的帆高與追捕他的警察之間的衝突,二是陽菜超能力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悲劇身份。然而關於第一個矛盾,電影里處理得還是顯得有些草率。警方和帆高之間的衝突,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小小的誤會。而對於陽菜的「晴女」身份,警方既不願相信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帆高也沒有告知),也不願相信帆高的決斷,甚至都沒能進行該有的交流,就同樣迅速地轉變成了完全敵對的關係。
這也是觀眾詬病的焦點,畢竟對於一部好的電影而言,講好故事是基礎。新海誠評價這部《天氣之子》為「一部充滿任性的電影」,確實,從這個方面來看,很任性。
而《你的名字》當時能夠成功,恰恰在於不論是畫面、劇作還是配樂都幾乎沒有短板,配合日本民眾面對大型天災的微妙心境更是讓主題得到了自然的升華。
或許,兩部電影的分差就在這里。
有人說,如果只看到了愛情,那這個電影是6分;如果看到了少年時期的煩惱和對世界的迷茫,是7分;如果看到了個體主義視角宣稱,是8分。
可惜,《天氣之子》對愛情的濃墨重彩和劇情上的無力,讓很多人只看到了愛情。
gongzhonghao同「深圳文藝公社」,進大本營一起聊電影聊生活聊藝術搶票
>《天氣之子》VS《你的名字》,究竟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