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16年,《你的名字》席卷了整個日本動畫圈,一舉奪下年度日本票房冠軍。
3隔三年,新海誠帶著另一部作品歸來,注定是要掀起一陣風暴——
《天氣之子》
Part 1:
日本票房冠軍《天氣之子》×「100%晴天女孩」楊超越
11月1日,《天氣之子》在中國大陸上映,這是新海誠的第七部動畫電影,也是繼那部讓他取得巨大名氣的《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的又一部動畫電影。
不得不說,在《你的名字》累積下的名氣使得《天氣之子》一上映就取得了非常亮眼的票房。
在日本上映34天,票房就突破了100億日元,截止至10月末,影片總票房突破140億日元,繼2016年後新海誠的作品再次登上日本年度票房冠軍寶座。
《天氣之子》在國內同樣備受期待,上映兩天票房即將破億,預計後續的票房成績還是非常可觀的。
電影也請來了「全村的希望」楊超越為《天氣之子》拍攝宣傳海報和視頻。
楊超越化身「100%晴天女孩」,形象和氣質都和電影中風格十分契合,相信這次她的錦鯉屬性也會為《天氣之子》帶來一個好成績。
Part 2:
賣晴天的小女孩×彩蛋背後的故事
《天氣之子》講述了離家出走的少年帆高遇到了能控制天氣的少女陽菜,並產生命運羈絆的故事。
男主角森島帆高離家出走,從偏僻的島嶼家鄉來到霓虹閃爍下迷幻的東京,希望能找到生活的希望和夢想。
但東京並非他想像中的那麼美好,這個城市的上空永遠都是一大片陰沉的雲和連綿不絕的雨。
為了在東京生存,帆高四處尋找工作,卻由於沒有學生證屢屢碰壁,最後進了一家看起來就很不靠譜的超自然現象雜誌出版社工作。
女主角天野陽菜是個擁有超能力的神秘少女,當她向上天祈禱時,天氣就能瞬間轉晴,因此被人們稱為「100%晴女」。
由於一場意外,帆高與陽菜變得熟絡,並得知了她的超能力,兩人計劃在網上發起「晴天業務」,專門收那些祈禱讓天氣放晴的委托。
「晴天業務」讓陽菜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使命感,但是擁有超能力的同時,她身上也背負著悲慘的宿命。
意識到危機的陽菜決定不再接受「晴天業務」,但東京卻在這時遭遇了史上最強的異常天氣,交通陷入癱瘓,街道上的行人惶恐不安,一副末日情景。
為了使天氣恢復正常,陽菜決定承擔自己的使命,並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被卷入雲端之上的另一個世界。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天氣之子》中出現了許多彩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挑幾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來講。
正如《言葉之庭》的女主在《你的名字》中登場,新海誠作品下的角色非常喜歡相互客串片場,這次在《天氣之子》中也不出意外地出現了許多我們熟悉的身影。
帆高和陽菜發起「晴天業務」後接受了一位老人的委托,老人家的門牌上寫著「立花」,隨後《你的名字》中的男主立花瀧出現在家中,並在交談中讓帆高在陽菜生日的時候送上禮物。
帆高去買禮物時在百貨公司碰到了《你的名字》中的女主宮水三葉。
時隔三年,可愛的三葉已經成為了百貨公司的櫃姐,實在讓人唏噓。
帆高擔心自己選的禮物陽菜不會喜歡,三葉鼓勵他:「你猶豫了三小時才選出的禮物,對方一定會喜歡的!」
前作的男女主角間接助攻了《天氣之子》中的兩位主角,這個操作也是很騷了。
片中出現了兩位Cosplay玩家的委托,她們扮演的是《光之美少女》中的角色,據說為了這個新海誠還特地跑到人家公司去談授權。
此外,「智障女神」阿庫婭和初音未來也在片中短暫露面。
帆高在網吧用來蓋泡麵的那本書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
書里描述了16歲中學生霍爾頓被學校開除後,因為不想回家而在紐約流浪的經歷。
電影中男主角帆高的設定和霍爾頓十分相似,都是16歲離家出走在城市中漂泊的少年,身上帶著一股子生猛的叛逆氣息,對世界懷抱著敵意。
在《麥田里的守望者》的結局中主人公霍頓回了家,而帆高最後也被送回了家鄉繼續上學,新海誠在《天氣之子》中致敬《麥田里的守望者》的意圖非常明顯。
有人覺得影片中缺少了對男主成長背景以及他離家出走原因的描述,其實新海誠已經給了充分的線索。
男主坐船來到東京時臉上帶著創口貼,很明顯在島上遭到了暴力。
而電影中多次出現男主夢回家鄉的回憶,他騎著車追逐著島上唯一的光芒,希望能站到那塊陽光下,嘴里念著:「我要離開這個島。」
尋求光明也是受創傷和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之一,在電影的同名小說中描述的男主被父親家暴的情節也證明了這一點。
Part 3:
《廣告之子》×這該死的中二
在畫面品質上,《天氣之子》一如既往地體現出了新海誠的「壁紙做派」,每一幀都細致精美。
而片中的場景絕大部分都來自於實地取景,還原度極高。
電影中的音樂由日本人氣樂隊RADWIMPS創作,這也是繼《你的名字》後新海誠與RADWIMPS的第二次合作。
幾首主題曲都準確傳達出了片中兩位男女主角的年輕熱血,同時由於樂隊在創作時是根據畫面來對於音樂進行調整的,這使得曲中的節奏和場景之間有著很高的契合度,容易調動起觀眾的情緒。
說完了優點,再來談談缺點。
很多人嘲諷《天氣之子》不妨改名為《廣告之子》更為合適,電影中以5秒一次頻率出現的硬核廣告實在很叫人頭疼。
兩位主角都化身成了帶貨大王,簡簡單單吃個泡麵、喝瓶水都能塞進各種廣告。
所幸對於中國的觀眾而言那些日語招牌還不會那麼顯眼,不至於讓人在看電影時屢屢分心,懷疑起究竟看的是電影還是2小時的廣告長片,但對於島國國民就沒那麼幸運了。
在整體劇情設計和走向上,《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十分相似。
男女主人公因為神秘原因而彼此牽扯的緣分、跨越兩個世界的苦苦追尋、在災難面前的執著信念,這些情節的設置都帶著前作《你的名字》中的影子。
這也使得看過前作的觀眾在看《天氣之子》時容易感到劇情老套乏味,缺少新鮮感。
更加致命的是,《天氣之子》的中二程度比《你的名字》實在高了不知多少個級別。
在結局中,由於女主被男主從天上救下來,所以天氣開始變得瘋狂,整整下了三年的雨,大半個東京都被淹沒在雨水中。
兩個高中生愛情毀滅世界聽起來十分天馬行空,這樣的設定確實過「大」了,讓人難以理解。
同時,電影中存在著不少台詞過重的問題。
比如男主角拯救女主角時的那句「天氣什麼的就讓它瘋狂下去也無所謂,我只要你!」,還有多年後重逢的「我們改變了這個世界!」等等。
這些咆哮式宣愛和新海誠一向細膩唯美的畫風完全處在兩個極端,滿螢幕的中二氣息讓人聽得一頭黑線,實在有點故事講不好,就靠台詞煽情的嫌疑。
如果單從畫面和音樂上看,這部電影做得很好,但嚴格要求起來,影片存在的改進空間還是很大,電影畢竟不是拍MV,劇情才是評判一部影片好壞的關鍵之處。
只是重復地走老套路,即使畫面再精美也總有一天會使人感到膩味,今天加上粉絲濾鏡的觀眾明天不一定還願意買帳。
《你的名字》後新海誠膨脹了嗎?
我不想妄下判斷,但這位大師確實該想想怎樣講好一個故事了。
青石電影編輯部丨Leslie
>《天氣之子》主角被嘲帶貨王,咆哮式宣愛、中二氣質讓人滿頭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