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trigger與PAworks,是兩家風格獨特,甚至能夠形成「會社廚」群體的動畫公司。在這個改編動畫占據主導的時代,這兩家公司在原創動畫上的投入與重視,讓筆者相當佩服,兩家公司的原創作品也都曾經向筆者展現出那些更加充沛的屬於動畫制作者的想像力與感動。
但是,兩家公司在17/18年的節點之後帶來的原創TV作品,卻總歸相當程度的陷入令人遺憾的地步:trigger在《小魔女》之後與CW合作的《Darling in the FrankXX》中擔當陪襯,而後半程劇本一路向著奇怪詭異狂奔雖然和扳機關聯不大,卻總歸也算是間接風評被害,《SSSS.古利特》雖然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扳機這種全員特攝廚的公司的創作需求,但是對於非特攝廚來說,可能最能記住的就是新條茜的腳了;PA在《賽馬娘》的「站著把錢掙了」之後,後面就進入霍霍狀態,相較於《來自多彩世界的明天》屬實皮套主播,《天狼》從霸權到拉胯,《fairy gone》最大奇跡可能是這個企劃居然是半年。
兩家公司這兩年在原創作品中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是兩家公司傳統的腳本與系構問題的體現。這一點讓筆者在開播之前對於兩作的態度都頗為糾結:曜哥可能是今石以外我最喜歡的扳機監督,PV裡面女主又可愛,但是一個有強對抗性的原創作品隻放一季,真的有可能做的好嘛?《天晴爛漫》選的是我最喜歡的歷史背景,選的是我可能最喜歡的公路片與西部片類型,大概率變成單元劇形式似乎也算是揚長避短,但是pa做非工作少女系列的原創真的靠譜嗎?
而筆者從昨天晚上九點半到凌晨四點鐘不那麼連貫的把《天晴爛漫》的兩集點映和《BNA》的六集先行看完之後,最大的感覺大約是「雖然問題沒有解決甚至可能固化,但是確確實實都不會是糟糕的作品啊」。
從傳統的腳本系構問題方面來說,BNA可能比起出現了中段疲軟的小魔女可能雖然緊湊但不一定會更好,每一集高強度相似的劇情推開方式,主線劇情的俗套,明暗線明晰到除了「why」以外的問題基本上在半程的時候有了清楚的安排,部分集數節奏的控制和臺本設計的露怯簡直寫在臉上。本作作為一個頗有主線的超英系原創作品,居然半程能算的明主線(不包括前面任務裡面的可能的人情汲取)也就第二集和可能作為本作轉向主線的第六集,而讓整個前半程以一種單元劇的呈現當然減輕了前半程的敘事壓力,但是如安在後續半季度的內容完成主線,讓主線不只是一般路過少年漫(雖然很可能本身就只是想這樣),如何讓前面埋下的人情資本兌現地華麗,大約不去多期待可能會換來好一些的兩個月後的體驗。而只是放了兩集的《天晴爛漫》在這個方面與其奶一口問題小,現有節奏還可以,單元劇難度小一點,不如冷靜一點說「還沒法足夠檢測」。
但是另一方面,就筆者來說,兩作在制作方面倒是都達到或者超出筆者預期,BNA雖然有些地方分鏡確實奇怪,雖然某些地方的卡就像是從小魔女那邊移植,但是我屬實表面脫離噶黑,真搞了那些傳統藝能還是一樣「牛批,爽了」;而天晴爛漫之前pv感覺各種車體建模感太強,沒想到正片一開頭的賽車部分居然效果遠超預期,舒服了(即答)。後面要討論的幾個小話題出於結合與區分的目的,會設置好小標題
傳統藝能
一種對東方主義凝視的刻板回應
《BNA》與《天晴爛漫》兩部作品,一部由本就喜歡在作品中摻雜價值立場、隱喻、心理學要素的trigger制作,另一部選擇的時代背景,環境背景與人物設定都明擺著矛盾擺脫不了族裔,殖民等等要素,讓兩作很大程度上在都在當下的族裔矛盾與民族主義加劇的時代相當直接的直面於種族歧視與刻板印象。
筆者在看BNA第一集的時候,第一反應很大程度上是《Zootopia》,而本作之中的矛盾點很大程度上也和動物城一樣落在族裔問題之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第四集之中當獸人與相對不極端族裔傾向的人類接觸時的內容,簡直就像是過去幾百年中許多被開拓文學歌頌的故事的復刻:與「野蠻人」接觸,以文明的名義驅逐,再為了滿足人們對野蠻的固有印象而為「未開化」族裔固定好區域,規制好表演的角色,要求他們只能按照大眾幻想去展示(你可以回憶一下這裡的劇集,和許多強調原生態的旅遊景點是不是有一種高強度的復刻感)。
第四集在各集之中其實並不出彩,甚至隻討論故事劇情推進的時候會覺得本集裡面動機不足劇情推進不行,但是第四集有幾個地方設計的相當有後殖民視角的諷刺。第一個是劇情中海豚娘得到邀請參加「獸人聚會」時,她的身份是作為一個普通的人類(抑或說是許多開拓文學之中的文明人,教化者)得到邀請,這裡很大程度上就破除了這種視角的應然性,文明-野蠻的對應與對於「野蠻」的定式認知並不是某些人描寫的那樣「互利共贏」,而是本就不是必然穩固的歧視;第二個是海豚娘被送上臺前時,旁邊的主持者在無視獸人自身主體性下的「歧視控訴」,彈幕中不少人在這裡樂白左,我覺得這樣理解就有些淺薄,此處比起說樂「白左」,更大方面批判與揭示的,是東方主義審視下的外邦與異域,對於主體性的消解和輕視,在這樣的視角與話術之中,符號化的外邦,文明與野蠻塑造出的視角,又怎麼可能會不演化成對於「獵奇」「超自然」「純淨」的偏激看待;最後一個可能是我個人對此集話題有所不悅的地方,也就是歸程中的海豚娘對於這一次「出逃」的評價之中的過於強烈的調和感,讓本集之中本來相較於zootopia來說更加強烈而激進的諷刺與反思一瞬之間削弱成另一場模板演出,奉旨反思,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揭露並且反抗之後卻將立意又變成「常規的美好記憶與Kirakira」,實在是像飯團噎在喉嚨裡,一口氣硬生生摁回去了
對照上下兩個階段的人們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正是一種開化史觀與東方主義凝視的結合
而在這個方面,《天晴爛漫》這部背景設置在十九世紀末的美國,這樣一個排華法案與印第安保留地同時存在的時代之中,族裔問題與其說是還算被良化的東方主義,倒更不如說是歧視就是真理條件之中的作品,第二集之中通過來自日本的主角團,華裔少女車手和印第安小男孩的境遇也算是有所展現(其中特別是背負著復仇目的的印第安小男孩的部分在這個方面體現的相當強烈),而從全片可能的主題與第二集那一段頗有成龍電影風格的對打賣藝部分,我個人層面懷疑本尷尬刁難於族裔的問題也將亦如絕大多數作品一樣會一轉個人奮鬥到承認(畢竟這個是競賽撒)。正因如此,兩作在許多方面的立意當然相當正派(遠勝於大多數彈幕),但是這份對於社會沉重的回應,卻依然太過於調和與個人性了。(這一點也是我對於BNA後續相當擔心的一點,本作比起KLK與小魔女實在是太過於現實主義,而現實主義的東西如果只是promare的地火和打打打,是沒辦法給交代的啊(突然覺得小魔女把最深層次的放在心理學還挺好的,不用想怎麼樣現實矛盾,最後魔法反導還夠浪漫))
《天晴爛漫》第二集中在展現出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族裔問題倒是真的足夠真實了
模板的進步觀
此處內容某種程度上像是上一個話題的繼承,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凌晨被彈幕氣到之後的聯想。BNA和天晴爛漫都在已有的劇集之中相當程度體現出制作組相當正派的立場:例如對於我來說BNA除去確確實實夠trigger的第五集以外我可能最喜歡的第二集裡面對於貧窮,教育與性別觀念的展現;而另一個作品《天晴爛漫》之中的華裔女車手的部分之中帶有的平等觀念與對命運的不妥協,也展現了一種進步觀(事實上那些內容裡面我可能最敏感的一個是她們家是開洗衣房的,這個確確實實是一代華人在美國的一個主要營生,另一個應該是她在和父母商量接不接這個鋪子的班的時候,她父親那句「反正都是要嫁人的」,屬實夠把握關鍵)
任何一部作品,都像是一面鏡子,映照著制作人員甚至更廣闊的社會群體價值,而這兩部作品在我看來也映照出一種頗有當下特點的進步觀念,一種「溫和」的進步(當然我是希望後續能夠好好打我一下臉的,因為我個人覺得,BNA這樣的設定,如果後續依然只是依靠著這樣投射到個體的立意,總歸覺得雖然不出所料但是肯定會覺得遺憾)。就現在這兩部作品進行的內容來看,對於現實之中的矛盾,惡劣,制作組確實相當準確的把控到問題的存在,從表現方式上也相當現實主義。
但是在這幾出問題的解決後的內容,甚至談不到「娜拉走後怎樣」,畢竟就現在來看,前半季最優秀也最可能沉重的第五集最後也以一種略微歐亨利的方式完成了軟著陸,第二沉重的一個是刀子插半截的第六集難以預料,一個是第二集的人口販賣在現階段也似乎無事發生(當然我高度懷疑市長次等boss),最後在一片比起klk的貧民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的條件之中,依然也只能落在個體上(對我來說,第五集最有感染力的地方就是決賽的時候全市市民雲集於此,並且受眾目的從污垢泥沼之中的賭球轉化成對於競技體育帶來的無限空間的向往,這一部分可能是前半季中最能夠將這種進步與社群力量的內容)。
對於當下這個可能正在轉向的世界,這樣一種混雜著調和,經營,風評的總歸返回自身的進步確實是並不足夠的,面對這樣的架構說什麼「至少已經注意到了」倒也是太中道,但是最後看到的時候,想到現實裡面一堆糟透的事情,這種不頂飽的進步似乎也像是構建了一個有希望的夢一樣,眼角的濕潤只剩下更久的空蕩蕩
不說取向的隨便後日談
前面兩部分談的太過於個人取向而不夠像是扯動畫,這一部分就一邊當做ACG部分結束,一邊隨便聊一聊兩部作品。
《天晴爛漫》對於筆者這種凡爾納廚,最關註的歷史階段也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潛在蒸汽朋克愛好者來說,實在是話題好球區的作品,昨天看點映的時候最大的感覺大約就是「這PA還真的是夠認真的」,不管是出現半集的明治日本還是大洋彼岸的Los,都相當精準的體現出了時代與空間特點,真的很有點看時代劇的感覺。兩集動畫中相當對胃口的小點就是那種可以從螢幕裡面溢出來的不同濕度:江戶的泥濘潮濕,大洋的曝曬炎熱,Los的幹爽與塵土,那些曾經在80天環遊世界之中顱內雲過的環境,都被本作給予了具象的感受與體驗,那種曾經反反覆復看《海底兩萬裡》時那種世界緊密相連,天地如此寬廣的感覺也與作品中主角的臺本和背景的改變而如此真實地讓我復健了一下那種遙望遠方的自由感。
另一方面,從我個人的動畫進階過程中,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動畫不只是娛樂或是生活的投影」的也是一部頗有公路片的17年的作品,對於我來說,單元劇格式與公路片形式,實在是相當適合於讓充滿私貨的作品平穩降落,而這份穩妥的卻可以觸及創作者內心的體驗,真的是讓人愉悅不已。從我個人來說,我會相當相當希望本作不要只是一張簡單的明信片,而是一個能夠更加具有個性的作品,畢竟,公路片如果不能保持住新花樣,那樣子觀眾的耐心可有點難維持了,希望不要被我一口奶死。
有一說一,沒有包子頭是不是也能算是一種刻板印象人設
而BNA對我來說除去之前想法提到一些點,可能本作某種程度上真的獨一無二的,倒是本作之中各種各樣的「我致敬我自己」,第四集換帽子那一段不管是演出風格還是裡面突然出現的klk與小魔女的要素,都真的是讓自己忍俊不禁起來,大約對於動畫公司來說,底蘊這件事情似乎比起足球俱樂部來說更具有實效。
另外,本作前半季之中諸星堇的表現真的是越來越出色,99三傑這兩季度之中真的是表現的相當出色,之前《約定的夢幻島》的時候還只是覺得「童星堇」前途光亮,這一次當主役+op曲演唱真的是可愛,帥氣集於一身,真該推了。
文:Ako的紅
>解析原創動畫《BNA》與《天晴爛漫》共同的魅力與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