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七大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創作從來不是孤獨的閉門造車。從各類文化中汲取靈感,成為了越來越多創作者的共識。發端於天主教教義的"七大罪",本意是指嫉妒、傲慢、貪婪等潛藏在人性中的"原罪",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經過後人不斷對其加工修飾之後,七大罪"開始活躍於流行文化的熔爐之中。許多創作者通過將"七大罪"擬人化,賦予"七大罪"以人的特征,借用娛樂化的方式架起直抵人性本質的橋梁,引發個體反思。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七大罪"化身的角色,如何成為一面照進每個人內心的鏡子。

這些七大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動漫 第1張

  

  1-《鋼之煉金術師》——"人造人"

  在漫畫作品《鋼之煉金術師》中,"人造人"就是典型的"七大罪"化身。通過將奴隸23號身上脫離出來的七種負面情感,演化成七個符合其原罪特征的"人造人",比如,格拉特尼以"暴食"著稱,一個堪比無底洞的肚子,可以吃盡天下東西,包括人類;象徵"色欲"的拉斯特,美艷絕倫,能夠輕松割裂掉人們心中築好的屏障,趁虛而入侵入內心深處。這些源自於人類負面情感的"人造人",將"七大罪"發揮到極致,每一宗罪,都是一種"利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類應該克制自身的"原罪"。

這些七大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動漫 第2張

  

  2-《七人魔法使》——七位美少女戰士

  

  動漫《七人魔法使》將"七大罪"抽離成為七位美少女戰士,用一種相對委婉的表達來呈現"七大罪"。《七人魔法使》主要從性格、外貌、技能等方面揭示角色的"原罪"特性。比如淺見莉莉絲(色欲)容貌端麗、身姿曼妙;而不動秋音(暴食)在饑餓時會變成巫女模式……如果說《鋼之煉金術師》代表了現實中每個人"原罪"的"顯性",那麼《七人魔法使》則是對"七大罪"的一種隱性的演繹,巧妙卻不失趣味。

  

這些七大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動漫 第3張

  

  3-《七大罪》——七大罪人

  

  動漫《七大罪》講述了傳說中的"七大罪人"陰差陽錯踏上了幫助第三王女伊麗莎白拯救王國的道路。在這部動漫裡,"七大罪"則更為具像化對應了"七大罪人",從設定上就強調了他們與生俱來的罪惡。但這部作品並沒有對其自身地罪惡做過多延展,而是將"七大罪人"作為正面的拯救形象而存在,表達出對"原罪"的自我救贖,達到"以罪止罪"的效果。

這些七大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動漫 第4張

  

  4-《代號DB》——七位統領

  

  與上述不同的是,《代號DB》作為一款CCG手遊作品,根植於西方救贖文化,並與卡牌玩法結合,賦予七位遊戲角色以"原罪"的屬性,並使他們踏上救贖之旅。而這些角色皆因觸發了"七大罪",而被驅逐至惡魔雲集的"普爾加托山",接受七大惡魔的折磨。

  

這些七大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動漫 第5張

  這些統領們和前面說到的"七大罪"化身一樣,都有符合其原罪的性格特征。像是葛雷希爾(貪婪),從角色背景到性格、外貌,到處都散發著貪婪的味道,瞇瞇眼、為人圓滑、愛好"錢"等等,生動地演繹了"吝嗇鬼"地完美形象;東方遙音(色欲)則充斥著女性魅力,美妙的身材和動人歌喉,讓無數男子神魂顛倒……正是因為他們體內充斥著這些性格,從而無法抑制地觸犯"原罪",折射出人性裡根深蒂固的"罪惡"。

這些七大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動漫 第6張這些七大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動漫 第7張

  《代號DB》在對"七大罪"的處理上,用遊戲的藝術讓觀眾代入進去,參與互動,從而更加精準地感受"七大罪",帶來一些與眾不同的反思。

  

  總結:

  

  從漫畫、動漫到遊戲,創作者通過對"七大罪"具象化的處理方式,讓大眾由被動吸收到主動參與的演變,自然也會帶來對"七大罪"更深刻的認識,喚醒大家對"七大罪"的思考,從而激發人們探尋內心深處的人性之惡,實現自我救贖的更多可能性。

>這些七原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