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提起日漫神作,除了三大民工漫《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 ,我們肯定還能數出更多,《七龍珠》、《幽遊白書》、《名偵探柯南》、《銀魂》……停停停,這都是上個世紀的神作了,一個世紀都過去了,難道就沒有點新鮮的嗎?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1張

  提起現在的日漫作品,很多人在熱捧的同時,也不由得產生了很多疑問:

  「賣胸露肉博眼球的作品越來越多,日漫是沒有新內容了嗎?」

  「過去那種正能量、鼓勵人心的動漫作品好像越來越少了?」

  「日漫數量越來越多,但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好作品越來越少了,質量也越來越低了。」

  「全都是快餐式的動漫作品,看過就忘了。」

  「有些原著輕小說明明就是垃圾!為什麼還能做成動畫?」

  ……

  那麼事實真相是這樣嗎?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2張

  首先明確一個問題,不管是在哪行哪業,優秀的作品本身數量就比較少,貴精不貴多,而且還需要時間和口碑來驗證。相信你們也一定看過很多作品,明明很棒但就是很冷門,讀者緣很淡,你單方面想為它封神,那也不現實。

  不過和上世紀80、90年代相比,現在能稱得上里程碑式的神級作品總量確實遠不如上世紀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3張

  一、利益驅使

  社長在《火影、死神、海賊王,超長動漫為什麼總是容易爛尾?》一文中提到過,出版社和漫畫家都不靠周刊、月刊這類雜誌和動畫化發大財,真正賺錢的是匯編成冊、一版再版的漫畫書(或輕小說)。原著雖然可能很爛,但動畫還有改進空間,只要動畫做得還說的過去,那麼動畫化一部漫畫或輕小說,就會為原著作品帶來銷量。

  比如《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自動畫開始播放以來,原著銷量翻了一倍,首卷銷量就增加了42962部;《青之驅魔師》動畫前第五卷,累積銷量81565部,動畫後第七卷累計銷量601837部;最近還在播放《盾之勇者成名錄》,雖然作品質量爭議很大,但其輕改漫畫銷量也受益於動畫化,有一定提升。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4張

  (圖源貼吧@盾之勇者成名錄吧)

  雖然動畫化能帶動原著和周邊產品銷售,但對於投資動畫的日本製作委員會來說,為了確保不會虧本,他們是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這里就先要簡單說一下日本的「製作委員會」是什麼了?

  眾所周知,國漫發展緩慢一直虧在沒錢沒人的問題上,動畫產業一直在虧本,很多投資人也不敢輕易涉水。而日本的「製作委員會方式」就幫助日本動畫製作公司解決了沒錢的問題,多個公司出資分散資金風險,但大前提是要確保收益。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5張

  因此日漫一些質量參差不齊的作品也是拜這種制度所賜。為了盈利,製作委員會會選擇更容易受大眾歡迎的作品,而且會投很多部作品,只要有一部作品能紅,其他都虧了也是穩賺不賠。因此,製作委員會在分散風險的同時,責任也被分散了,沒能紅起來的作品質量再差,也沒有人會負責和修正。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6張

  二、人才斷層

  很稀罕嗎?日本這樣的動漫產業帝國竟然出現了人才斷層。其實也很正常了,動畫產業的不斷發展,就意味著對動畫人才的需求也就更大。而日本動畫行業其實年年都在遭受人才危機,動畫產業專家增田弘道就曾發表文章稱,「近100年間,日本動畫人才的需求從未得到滿足。」

  因為不論在哪個國家培養2D動畫的人才都是極其消耗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在《2D都沒搞明白,為什麼國漫總是出3D動畫?》一文中,社長就闡述過這個問題。即使日本動畫產業非常成熟,在人才培養的問題上也沒有辦法揠苗助長和大批量產出。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7張

  首先從國家和社會角度來講,日本政府和民間其實已經出台了多種政策和方法協助動畫人才的培養,通過各種個人與團體舉辦的講座,向民眾傳播動畫專業知識。

  其中最常見培養人才方式就是在動畫製作公司就職和在各院校專業科班學習。然而正像社長我前面說的,培養動畫人才太耗費時間和金錢了,而且動畫行業競爭激烈,公司本身的經營壓力就非常大。動畫製作公司是為了盈利,又不是免費的培訓機構,因此很多動畫製作公司根本不願意培育新人,更擔心辛苦培育的人才被更大的公司隨意挖走。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8張

  那麼高校動畫專業培養的情況又怎樣呢?20世紀90年代以後,高等教育開始涉足動漫人才培養,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許多大學開始設立動畫專業。但學校教育傳授的更多是理論和學術,與社會要求的專業能力嚴重脫節,很多畢業生缺乏實踐,專業技能不過硬。進入社會後再遇上不願意培養新人的動畫製作公司,被排擠得連就業都成問題。這樣的惡性循環也導致日本動畫人才的新生代力量成長緩慢,數量堪憂。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9張

  而從個人角度來講,也有一些動畫人才是通過自學成長起來的,但這種方法非常困難,還可能會走很多彎路,浪費更多時間,最後若是還一事無成就非常可惜了。

  而且無論是自學還是科班出身,動漫這方面都很講求實力和天賦。在日本很多人通過做漫畫助手,想來達到做成功漫畫家的夢想,但是由於缺乏天賦、雄心和機遇,不少人往往是做了一輩子的助手,看過也臨摹遍無數大師的作品,但仍無功成名就的機會。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10張

  利益驅使加上新生代漫畫家培養困難,我們看到的日本動漫現狀就是:要麼啃老本(榨乾經典IP剩餘價值),要麼就是生產一堆質量參差不齊、快餐式的動畫。

  三、市場需求

  動畫製作公司既然是為了盈利,那麼就不會無緣無故的生產一堆毫無賣點的動畫作品,這樣的操作也是基於市場的需求和大部分觀眾的選擇。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11張

  現在生活壓力那麼大,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年輕人對於生活的熱情也實在高漲不起來,快餐式的動漫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精神食糧的需求。畢竟每天經歷過繁重的課業、數不清的加班、間歇性老板的語言抽打後,我們實在提不起熱情去追一部上百集、還沒有結局、對人性刻畫鞭辟入里、內容十分沉重的動漫作品。

  而且現在的動漫作品種類越來越多,供讀者選擇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你願意看經典就去看,我想選擇輕鬆愉快的泡麵番你也別來叨叨是「垃圾」。雖然神級作品很棒,但也不意味所有人都喜歡,相信總有一些別人力捧,但我們卻無論如何都看不下去的經典作品。白菜蘿蔔各有所愛,管它是經典還是平庸,開心就好~

數量上升質量下降?為什麼現在日本動漫神作越來越少了? 動漫 第12張

  參考資料:

  本文內容參考《日本漫畫60年》(英)保羅·格拉維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三文娛:《日本動畫行業如何培養人才?方法和問題都很多》,作者:K醬

  成為ACG大神第一步從關注【吸鐵石動漫社】開始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