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報告人:葉帥先生,欣勝資本集團董事局主席,欣勝商業集團董事長,麒麟大腦、麒麟智庫創始人,海德堡哲學博士,商業戰略研究者。
寫在前面的話
2019,在一個平淡無奇而暗潮湧動的年度里;我們以誠摯的敬意,回敬這個世界為我們帶來的一切驚喜與衝擊;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一個人類智慧高度開放的時代;我們應該恐懼,一切的發生有時並不盡如人意,一切的世物尚未呈現它的本來面目。
2019臨近尾聲,留下一些思考,供時間去校驗;我們的初衷,只是盡可能的引發思考,拓寬商業認知視界,我們希望和每個人一樣,都保留獨立思考的空間。
我們總是以為幸運會突然降臨,但其實所有的變化都蓄謀已久。
互聯網為人們打開了認知世界的一扇窗,技術為它插上了一雙翅膀。
正如當下,技術深深的植入我們的世界,已經改變我們的生活,它還試圖重構世界的運行軌跡。
只是大多數人沒有感受到而已,因為大多數人早已習慣被潛移默化。
我們多數時候都以為世界的變化與我們的生活無關,其實可能遠在美洲的一個偶發事件,都將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距。
蘋果可能是人類認知世界里最傳奇的水果,一個砸醒了牛頓,一個誘惑了夏娃,一個害了白雪公主,一個主宰了廣場舞,一個霸占了平安夜,一個成就了智慧型手機時代…….無出其右……
從喬布斯賣掉他那輛大眾小汽車,他只是與許多人一樣想掙脫命運的枷鎖,如果沒有被拋棄和苦難的底色,還能有什麼力量能讓一個人放棄一切的去尋找一個不確定的答案。
喬布斯或許也沒想到過,會被董事會趕出付諸一切的公司。
喬布斯那時應該也不知道,那個被他啃了一口的蘋果,會成為開創一個時代的先驅。那個蘋果,可能不過是他不小心創造的一個意外。
歷史開創者和傳奇人物,終將成為歷史泛黃的書頁;在不經意間成為大多數人企圖征服世界的素材。而只有親歷者才知道,那個所謂塑造傳奇的歷程,不過是條孤獨、苦難和掙扎的不歸路。
世間的萬物,從來都沒有標準的答案。誰也不能夠確定未來的某一時刻會發生什麼或者變成什麼樣。
其實我一直挺敬畏那些堅信付出一定有回報和生存在天道酬勤世界里的人們,但敬畏里有敬,也有畏的組成部分。
互聯網在中國已經歷經了20年的歲月,已經磨好了兩把劍,一把插在寡頭的光榮譜上,一把插在生活在城市心臟中的人們錢包里。
人類總是先天性的習慣創造故事,並為其附加意義;任何世物的到來和崛起,總是需要有人來呼喊,總是需要有人來墊底。
捕風捉影的激進派在搖旗吶喊,他們通過假設與想像的能力,帶著一些蓄謀已久的執念,沖進了他們的戰場,隨時準備革社會與競爭者的命;他們開始萌發征服世界的野心。
但許多人也許不知道,開始即意味著結束。在一個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操作系統中,當帶著碎片化的認知沖回戰場的那一刻開始,也沖毀了他們的人設與價值觀。
故作鎮定的保守派在靜觀其變。但迫於時代外部的壓力,保守派也終究壓制不住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生存的本能反應督促每個人需要活的更好,固守不過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反應。為了堅持既得利益不受損失而已。
但他們也許不知道,有些不經審視的堅守,只會帶來更大面積的崩塌,直至淘汰出局。
上帝總是很公平,為你關上一扇窗的時候,順便會把另一扇門也關上。
但時代的鐵蹄,從未給我們辨別和辯證的機會,它只會將歷史的洪流推向更遠更深的方向。
那些衝動的鏈接,撕開的是三里屯的內衣,彌漫著信任危機的星巴克,共享概念隱藏在城市的心臟中,像一條秋天的道路,還未來得及掃乾淨,又被乾枯的樹葉覆蓋。
出生在中國上世紀的人,大多數依舊堅持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在他們的意識形態里,是被貧窮和物資短缺時代場景經歷所造就的固態觀念。在一個並不完善的教育與社會環境里,並不能讓人具備其它選擇和認知的權力。
認知是一個人捕捉獲取外部信息、認識世界一種行為能力;認知是文明發展的第一生產要素。對於個人與企業來講,對外部信息與環境的認知判斷,決定了其所能夠上升的高度。
中國當前大部分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參與者,都是從市場經濟實戰中成長起來的,經歷與見證過野蠻生長。
連村口賣菜的張大嬸也懂得,城里貸款買套房,可以脫貧致富;村里開工廠的李老板認為,做生意誰都欠債,欠債的目的是為了擴大規模,工廠的規模決定了金融卡里的財富額度;住在縣城的劉阿姨,已經和她的廣場舞小姐妹開始謀劃狙擊下一支黑馬股。
張大嬸並不理解為什麼房價會漲的如此瘋狂,李老板也並不知道,他的貨最終賣給了誰,是誰替他的貸款買單,劉阿姨也不清楚是什麼人在幕後操盤股市。
他們更加不知道自己的一系列操作所產生的蝴蝶效應,讓他們曾經花2塊錢能吃好的早餐,現在需要花15塊錢才能吃上。
又或許,他們根本不想知道。因為他們所能計算的範圍,是進入口袋的數額,而非花出去的那些。
胡建人是有先見之明的,他們說:「是金子,總是會花光的。」
那時代的勇敢者基本都享受過時代紅利。再不濟的,也知道奔向大都市可以帶來更大的希望與憧憬,可以帶來比守著自家一畝三分地更高的收入。
那個時期,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下海。所需要的最大成本就是丟掉鐵飯碗的勇氣。
作為新中國第一批創業模範,他們在組織的角色即當爹也當媽,偶爾還客串下救火隊長。
在過去的商業世界里,他們不辭勞苦的生產產品、樂此不疲的鋪設管道、奔走於各大城市之間,在推杯換盞中試圖摘掉命運底色的標籤。
他們所接觸到以及所能認知到最大限度,是以自身為圓心的範圍。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他們為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貢獻的巨大價值。
但當時代發生改變、市場發生改變,當技術一次次的洗刷人們的認知,變革促使社會與商業結構發生重大調整,其中大部分人只能跟隨過去的那個時代隨波逐流。鮮有人能夠及時、積極的做出應對。
他們需要得到理解也應該得到理解,因為他們並不明白變化的本質是什麼,變化所給他們帶來的衝擊是什麼。
而大多數人已經被時代衝擊所帶來的結果,將他們牢牢的與企業生存與工人養家糊口的責任和義務綁架與禁錮,
同時許多企業徘徊在生存與死亡線上,處於尾大不掉的尷尬境況。於企業家個人而言,對於付諸多年的心血難以割捨,卻又對新變量無可適從。
在面對生存與發展的選擇中,難以權衡。由於互聯網對商業的衝擊和重構,致使大部分企業營收逐年下降甚至於虧損。
剩下的,不過是創始人一直還在不明所以的堅持和苦苦掙扎。
對於新變量的機會,他們難以看懂找到切入點,難以應用技術變革,難以找到新的增長點。
他們在張望著那些被新紅利擁抱的造勢者;他們想要,但因為某些功能退化而無能為力。
面對變化,有些人需要教育,有些人只能改造。教育是主動接受,改造是被迫改變。
人們為什麼不願意做出改變?因為人們害怕未知,未知意味著不確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確定就意味著風險。
參與確實有風險,但不參與是最大的風險。
2018年,存量的廝殺開始了。中國一二線城市的生意,基本做做什麼都虧錢。基本投資回報率呈現出了倒掛。
僅上海新開業的商場就多達70多個。而周邊每新開一個商場,就將分流掉20%以上的顧客。以目前的情況來說,一半的商業地產項目都要黃。
這一年,有一個叫做瑞幸咖啡的公司,異軍突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2019年登陸了納斯達克。有趣的是,他在上市前的布局大部分還是基本是中國的一二線城市。
中國互聯網企業重鎮南亞和東南亞,一家叫傳音的手機公司拿下了非洲手機第一的寶座。
這意味著:中國商業進入了明顯的局部繁榮階段。同時意味著,數據化成為了企業增長的新引擎
2018年以來,跨境電商行業迎來利好,進博會及相關政策出台促進行業發展。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邁過10萬億大關,用戶規模超1億。
僅海外購物退稅這一塊,中國遊客每年就有幾十億美金的稅沒有退。這便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電子產品和服飾為跨境電商零售兩大領頭羊。其中,跨境服飾在過去 1 年內,做到高達 52% 的快速增長。2019年,40.7%海淘用戶因海外商品質量好而選擇海淘,比2018年增長了7.8%,超五成用戶每月購物一次。
用戶時間方面,與上一年相比,61%的消費者在3天內完成購物,現在這一時間變成了1-2小時。
說明用戶的耐心越來越少,購物的時間越來越短,在合適的消費場景中有效、精準、快速的吸引消費者變得更加重要。
隨著中國消費者購買力提升,消費升級的情況下,個性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突顯,海外留學、海外旅遊、海外文化輸入等都為新一代海淘創造了文化環境。
中國消費者旅行熱情非常高。2014年至2018年,中國城市消費者旅行支出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4%。80%的一線城市受訪者更青睞自助遊。
如果選擇團隊遊,越來越多的中國旅行者會選擇小型、高端旅行團。中國消費者出行時仍以國內遊為主。雲南和四川是最受歡迎的兩大旅遊勝地。相比低線城市消費者,一線城市旅行者出境遊和長線遊的比例更高。
2019國慶假期,出境遊達到了歷史新高。中國人對世界的興趣,從東南亞,轉移到了更遠的歐洲,乃至北歐。
但我們不能忘記的是中國仍有13億人沒有出過國,十億人沒有坐過飛機。
所謂品牌是用戶對品質、服務、體驗的綜合認可,同時高頻次的品牌復購率和口碑傳播,為品牌與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但是中國很多企業對品牌依然存在認知偏差,多數商家認為品牌,只是在產品或者廣告上打上名字,亦或在商標局登記註冊的商標,認為那就是品牌,其實那還算不上是品牌,不具備品牌的基本屬性,沒有生命力的名稱,頂多也就是個工商字號。
優質產品+標準服務+用戶心智+市場份額=優質品牌。
比如你想網購、想買車、想買房、想買空調、想逛商場,你會想起什麼品牌
品牌是需要通過有效的戰略經營與時間沉淀,加上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逐步被消費者與市場所公知和認可的。
品牌能夠為消費者,減少選擇成本、對比成本、信任成本等綜合成本,能夠為企業增加市場公信力,增加用戶的信任感,最終為企業獲得營收增長和市場議價權與商業價值。
在很多細分領域,單品牌的業績,基本可以覆蓋整個領域的總和。其中20%源自於產品的銷售利潤,80%源自於品牌溢價以及所衍生的價值收益。
為什麼需要走品牌化路徑?過去,企業只需要生產和設計足夠多的產品與品類,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就可以獲得營收;但如今各行業各領域產能嚴重過剩,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以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升級,對產品與服務的要求顯著上升。
當許多企業還沒有開始明白品牌的真正價值時,品牌化又產生了新的變量;過去消費者對品牌的需求是優質的產品和標準化的服務。
新消費場景下,消費者對品牌的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個性化服務、無縫的體驗、高效便捷、互動體驗以及價值認同。
品牌開始需要具備生命力,需要具備與用戶有共同的「語言」、具備在全套行銷與服務的流程中植入技術的能力。
品牌生命力考驗的是企業文化塑造的能力,而高效便捷的互動式消費體驗,需要企業應用相關技術,才能得以做到,因為傳統人工服務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
產品+經營+文化+技術=品牌=營收+份額+議價權+生存空間
極致,是品牌突圍贏得市場的最有效的途徑。每一個殺手級品牌的背後,都是極致的追求者。
蘋果把設計做到極致,贏得了時代,小米把價格做到極致,贏得了市場,微信把在線社交做到極致,贏得了用戶。
極致即是將圍繞產品與服務所有宏大的敘事,聚焦到一個突破點上,而這個點就可能成為成就企業的核武器。
在消費互聯網的大環境下,線上線下相互融合併不斷加速。從消費端來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行為偏好正在發生轉變。除了對商品的品質化、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消費者也更加重視消費過程中的購物體驗。
線下門店相比線上有服務與體驗的優勢,線下門店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以新零售的方式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對於企業品牌而言,線上線下的管道與資源整合,加上數字化管理與行銷是唯一的行進方向,不僅解決和降低了傳統門店產品品類、數量、管理,用戶維護以及經營成本問題。
通過數字化軟硬件和人工智能的應用,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購物場景體驗與客戶服務。
通過極致的產品、服務和消費體驗來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驅動復購率和用戶轉化,成為考驗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隨著國潮風的興起,融入中國文化元素的商品與品牌受到熱捧。創業公司應該賦權年輕團隊,讓他們有更大自由度和靈活性,最大限度的激發組織創造力。
而傳統企業具備更好的資源與基礎,更應該擁抱這一趨勢,將企業架構重新組合,以滿足新變量的發展需求,並需要極力將年輕、優質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經營和產品設計中來,從而滿足市場與消費者的需求。
與此同時,企業還應該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文化塑造能力,提高戰略的高度,打造出競爭對手難以超越的獨特價值主張。
基於品牌特徵的數字戰略布局優化將為品牌新布局提供嶄新思路:
-
品牌定制:品牌可以基於品牌特徵和發展願景進行優化,通過緊密聯繫品牌未來3至5年的增長願景進行前瞻性門店拓展步驟分析;
-
-
數據整合:通過多維度的大數據整合分析,依托大批量城市屬性與商圈屬性數據,輔助全局深度分析。同時,利用自動化工具支持數據更新,解決網點布局調研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的能力瓶頸;
-
-
模式創新:在全新模式下,品牌將基於市場真實需求進行戰略性布局優化;該模式創新也將推動經銷商開店方向,並幫助品牌方加強對自身品牌的管控力度。
-
中國消費支出的持續大幅增長,居住在生活成本較低的二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力量貢獻巨大。2019年消費支出增長貢獻了近60%。
在知名度不高的三四線城市,中上層中產階級消費者數量快速增長。2010年至2019年,三四線城市中,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4萬至30萬元人民幣的家庭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8%,高於一二線城市的23%,這些較富裕家庭占到三四線城市人口的34%以上。
電商平台的崛起也推動了低線城市富裕年輕人增加消費支出。
下沉市場用戶規模超過6.7億,18歲以下、46歲以上用戶較多,白天刷手機的很多,終端價格普遍低於2000元,對現金獎勵、社交推薦、打發時間、實物觸感等等相對敏感。
自然而然,此前一再發生的增長奇跡,基本也就發生在這幾個領域了:社交、娛樂,資訊,以及移動購物等等,相當熱門。
具體到時間占比上看,2019年3月,社交仍是最多的,32.5%,但同比下降了不少;移動視頻增長迅猛,時長占比達到21.6%,特別是短視頻行業MAU淨增了1.27億,月人均使用時長淨增262分鐘。
不過,壞消息也有,短視頻行業競爭加劇,用戶平均打開短視頻APP3.4個,抖音、快手在下沉市場用戶重合用戶數增長了251%,存量博弈進入到拼刺刀階段了。
此外,主打低價+社交裂變模式,以及看新聞賺錢的模式,分別讓綜合電商、綜合資訊行業的MAU也有不小增長,分別達到13.2%、5.0%。
1、下沉用戶存在巨大紅利:用戶規模超過6.7億,占比超過一半,對移動互聯網人均使用時長超過非下沉用戶,且增長更快。
2、下沉用戶18歲以下、46歲以上用戶比重偏高,不排除是留守兒童和老人,手機成了其重要陪伴工具。
3、相比非下沉用戶,下沉用戶擁有更多閒暇時間刷手機,在醒著的時段(6-24點),活躍用戶占比都更高。
4、下沉用戶收入水平普遍低於非下沉用戶,表現在線上消費能力略低於全體網民,終端價格在2000元以下比重也偏高,這導致下沉用戶對於現金獎勵、價格等非常敏感。
1、下沉用戶移動互聯網應用典型特徵:殺時間需求突出,對價格和收益敏感、信賴線下、受他人影響大。很多應用正是抓住這些特點在下沉市場獲得顯著增長。
2、社交、娛樂、資訊是下沉用戶最常用的應用類型,其中,下沉用戶在泛娛樂類(移動視頻、移動音樂)、移動購物、金融支付的用戶增長尤其明顯。
3、下沉用戶的注意力分布:社交仍是花費時間最多的領域,但移動視頻、新聞資訊、移動購物搶奪了越來越多注意力。
4、下沉用戶增長最多的APP:泛娛樂類(短視頻、在線視頻)最多,同時,支付寶、高德地圖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也增長較多,反映出下沉用戶對於移動互聯網的依賴在加深。
5、泛娛樂行業:滿足了下沉用戶殺時間需求,短視頻成為下沉用戶規模、時長增長最為突出的行業,在線音樂、在線閱讀等也吸引了大量下沉用戶。
6、短視頻APP爭奪用戶的原因:填補了大量無聊時間,並且讓用戶在放鬆娛樂中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抖音短視頻、快手成為下沉用戶最喜歡的短視頻APP。
7、不過,短視頻APP在下沉市場的競爭加劇,用戶人均打開數量已經增至3.4個,抖音短視頻和快手下沉重合用戶大增251%,爭奪存量用戶對於短視頻APP的發展尤為重要。
8、移動電商行業:下沉用戶網購熱情越來越高,在移動電商細分行業用戶增速均較高,並且線上消費能力也在提升;目前下沉用戶的電商滲透率仍低於全網,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9、低價和裂變是電商獲取下沉用戶最為有效的手段,拼多多、淘集集、貝店等社交電商憑借社交裂變、低價等方式在下沉市場取得高速增長;手機淘寶的下沉戰略落地效果顯著,也獲得了2520萬的增量。
10、資訊信息流行業:瀏覽器、搜尋下載是下沉用戶最普遍的信息獲取方式,新增用戶最多,綜合資訊和體育資訊細分行業的時長增長突出。
11、在看新聞的時候順便賺零花錢,對於下沉用戶吸引力大,用戶增量較大的新聞資訊APP普遍加入了現金獎勵措施,趣頭條、微鯉看看通過現金獎勵和裂變方式,成為下沉市場新聞資訊增長典型。
12、金融支付行業:支付結算和網上銀行應用獲取了大量下沉用戶,但相比全網,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
13、線下場景重構、補貼、電商普及推動了支付寶、雲閃付下沉用戶增長,而銀行的大量的門店,保證了可信度,為網銀APP的獲客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沉網民網購普及率持續提升,同時網購頻率較高,半數以上下沉網購用戶每周至少網購1次,23.5%毎周網購3次及以上。
下沉網民網購頻率的提高為電商增長帶來新動力,但目前網購消費金額仍有提高空間。其中,下沉青年的網購頻率高於下沉中年,但網購花費略低於下沉中年。
下沉網民整體消費水平低於一二線網民,月平均消費支出約為3000元,10%的下沉網民月平均消費在500元以上。
下沉中年由於整體經濟實力和收入水平較高,加上家庭、子女等消費的拉動,月平均消費支出達到3230元,顯著高於下沉青年。
整體來看,六成的下沉網民在日常消費時,追求高性價比和價格適中,32%看中產品質量,能接受高價格,僅有8%追就便宜越好。在消費升級需求拉動下,同時滿足質量與價格的高性價比產品才能打動下沉網民。
同時,收入水平與消費態度密切相關,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下沉網民明顯更加看中產品質量,對價格敏感度降低。
國貨在政策推動、科技發展和新消費崛起的背景下,主動轉型升級、對接市場需求,掀起了新一波「國潮”。
下沉網民整體對待國貨的態度比一二線網民更為積極,69.2%非常看好並且支持貨,30.8%認為國貨一般,還需要進步。
其中,下沉中年對於國貨的認可程度要略高於下沉青年,70.2%的下沉中年非常看好國貨。
目前中國有約300個城市(含地級市、自治州、地區和盟),2856個縣,41658個鄉鎮,662238個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二線城市以外的人口占比高達77.55%。基於不同的生活方式、地區文化與消費習慣,中國市場早已分裂為無數層,只有少數市場接近中國的一二線城市,絕大多數市場仍然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碎片化且分散。
在2019年市場整體表現不佳的情況下,下沉市場融資規模逆勢增長。2019H1下沉市場融資金額環比增長311%,融資數量達到44筆,總交易金額13億美元。
電商領域,阿里、京東和蘇寧易購等頭部企業加速低線滲透,提升拉新效率,京東和阿里的新增用戶中超過70%來自下沉市場。專注下沉市場的拼多多則反向加速向一二線城市滲透,存量用戶競爭更加激烈。
1)全方位、專業化引流:京東家電線下專賣店、阿里和美團等本地生活服務平台補充消費場景、京東拼購和淘寶天天特價等特定行銷工具獨立引流;
2)產品結構優化:C2M定制和低價商品豐富度提升*。由於下沉市場具有價格敏感度高和熟人信任交易等特點,我們認為靈活的流量經營和高性價比供應鏈資源將成為企業競爭關鍵。
下沉市場中的行業存量改造與規範整合,也在加速進行。基於下沉人群閒暇時間多的顯著特點。
泛娛樂內容將在下沉市場中收獲紅利。趣頭條是專注於下沉市場的獨立信息流,在趣頭條平台,電影、娛樂、綜藝、遊戲、才藝、時尚、動漫等泛娛樂領域。趣頭條,通過「網賺」、「補貼」的方式刺激用戶、維持用戶忠誠度,以社交裂變的形式獲客,然後通過廣告賺流量低買高賣的差價。
目前每日生產約10萬篇圖文和視頻,閱讀和播放量合計達近4億次點擊,視頻的內容和消費占比均超過50%。
快手,展示的是最底層人民的最普通、最真實的生活,是這些百姓迫切渴望表達的自我。強調UGC的快手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也為自己帶來了巨大的群眾基礎。
拼多多,成立一年內GMV已經達到了淘寶5年、京東10年的成績,成功做到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計劃。並於2018年7月帶著3億用戶登陸納斯達克。
手機淘寶活躍用戶下沉市場占比 60.3%;手機淘寶新增用戶下沉市場占比 62.8%;2018年手機淘寶新增用戶下沉市場貢獻1.2億。
2017年7月,蘇寧率先推出零售雲模式,向加盟商賦能蘇寧資源。
2018年,蘇寧全年新開8000多家店,累計數額11064家,「萬店時代」提前到來。2018年,蘇寧易購全國布局超過4600家零售雲縣鎮店,覆蓋了超過1500個區縣和3100個鄉鎮入局社區團購賽道。
2019年1月18日蘇寧易購正式上線社區拼團服務,並在全國招募十萬個團長。
拼團項目有別於任何其他家的業務,是以線下門店為基礎、主打品牌和生鮮的拼團模式,未來不僅涉及實物商品的拼團,在虛擬商品如旅行等類目也會推出拼團服務
產品內容—偏重休閒娛樂型生活節奏普遍較慢,空餘時間相對較多,故而在內容上更加青睞休閒娛樂類型,比如情感、生活等泛娛樂的垂直內容細分領域,普遍都有著極大的市場需求和流量紅利。
產品質量—物美價廉受收入水平影響,高性價比的商品與服務更受下沉市場人群的歡迎,而那些具有品牌溢價的商品往往不受待見,但價廉也斷然不能與假貨市場劃等號,品質過關是王道。
產品設計—操作簡單由於下沉用戶「觸網」不久,故越是簡單的用戶界面越能激發出他們的使用意願,比如,拼多多首頁呈現的是多款生活必需品,用戶選擇起來簡單方便。
產品黏性—實質性利益驅動下沉市場居民是價格極為敏感的群體,這就導致他們對一點點收益都會格外重視。以趣頭條為例,在邀請好友模式的影響下,總有人會為了得到更多收益,而督促好友們閱讀。
隨著資本和巨頭的介入,下沉市場正在被逐步激活。目前,頭部玩家已經初步完成對下沉用戶和流量的積累,將提升用戶黏性作為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
但隨之而來,下沉市場粗獷式引流發展已經接近尾聲,行業發展初現瓶頸,很難再出現流量通吃型玩家。下沉市場正在向流量與管道精細化經營階段過渡,同時各品類間將產生分化。
下沉網民的消費水平超過儲蓄水平,「重儲蓄」的觀念瞬發生改變,下沉市場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日益成熟,65%的下沉消費者在購物時偏好性價比高的品下沉消費者普遍對商品的價格變動較為敏感,價格優惠與打折促銷最有可能改變其消費決策。
但價廉也斷然不能與假貨劃等號,半數以上下沉消費者在購物時會受到熟人口碑的影響,商品品質仍是重要考量。
更高品質的商品、更優質的服務是所有消費者的追求,隨著下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下沉市場也一定會迎來從拼價格到拼品質的進化。
值得關注的是,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下沉消費者中,過半願意為質量付出相對貴的價格,他們是下沉市場消費升級的覺醒者,也是中高端品牌行銷的重點人群。
以”中國製造”為核心,新一代國貨品牌以創新的產品設計和高品質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數據顯示,2019年下沉青年對中國品牌的下單金額同比增幅達到79% ,下單量同比増幅達到67% ,均高於都市青年。
七成下沉消費者非常看好且支持國貨,下沉網民最喜歡的TOP35品牌中,有21個都是中國品牌。下沉青年的中國品牌消費潛力較都市青年更高。
國貨的崛起與文化自信直接相關,在品類的擴張、行銷方式的變化上,其本質也需要回歸到文化自信體現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跨品類IP融合為國貨拉動口碑和消費。
在極其注重性價比的下沉市場上,國貨品牌需要在品牌溢價上保持冷靜,如何將情懷轉化為實用,如何將產品功能最宜觀呈現給消費者,可能是國貨品牌主需要思考的方向。
用下沉市場人群滲透率低且增速高的交叉高潛維度來看,下沉市場市場潛力巨大;區域特色明顯,作為企業與品牌需要進行不同區域特色與下沉用戶的習慣,結合品牌的自身優勢進行深度的研究分析,以達到最佳的品牌效果,贏得市場占有率,對消費者仍需要進行市場教育,優化購物體驗和場景,消費潛力有待激發。
移動支付是推動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核心力量,中國會做到科技平權和價格平權。
就是即使偏遠到大興安嶺的小店老板都能使用微信支付工具來收款和管理用戶。即使身處貧困縣,都能用快手把老家的土特產賣到全國去。即使你沒有太多的錢,都能買到足夠具有性價比的產品。
無縫的移動支付,讓商業流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移動支付支撐起了整個消費互聯網。
移動支付造就了電子商務,造就了網紅直播,催生了快餐文化等等產業領域,造就了中國龐大的互聯網網路基礎。如果沒有移動支付,你看到心儀的商品,如何購買?看到喜歡的網紅,如何打賞?訂個餐,如何支付?移動支付滿足了這些消費場景的需求。
移動支付同時也催生了超前消費的觀念,因為人民幣數字化,減少了付款時的思考空間。刷個臉、摁個手印就從一個帳戶到了另一個帳戶,享受豐富的物質獎勵的同時,也給人們養成多度消費的習慣。
從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來看,移動支付促進消費可主要概括為兩個途徑
其一是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關於用戶消費習慣的數據大量積累,平台便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對用戶精準畫像,進而精準行銷。
同時,這些數據反饋到生產端,也能讓產品和服務的製造和提供商更及時準確地感知到用戶的需求變化,從而調整產品和服務,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創造新的消費需求,為消費升級帶來更多可能性。
其二是移動支付促進了普惠金融發展,進而促進了消費。「數字金融開放研究計劃」最近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移動支付有助於釋放中低收入家庭消費潛力,促進中等收入家庭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數據顯示,在農村地區,移動支付使得消費增長22.10%,城市地區為12.97%;在農村地區,移動支付使得恩格爾系數降低2.28%,城市地區為1.20%。相對於城市地區,移動支付對農村家庭消費水平的提升和消費結構的改善作用更加明顯。
2012年以來大陸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消費取代投資和出口成為大陸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數據,大陸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在40年間由1978年的38.3%快速增長至2018年76.2%,尤其是2017-2018年,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大幅提高,對大陸消費金融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新興互聯網消費金融。參與主體通常包括互聯網小貸公司、電商平台、購物分期平台等。眾多擁有小貸牌 照和網路小貸牌照的公司成為新興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參與者。
自2011年起,螞蟻金服、百度、京東金融、 蘇寧金融等多家科技公司均成立了小貸公司,並持有網路小貸牌照,為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消費金融服務。
此外,電商平台依托其龐大的在線客戶消費 群體、豐富的產品消費場景、平台分發與大數據沉淀 等優勢,發展消費金融
分期購物平台,不同於電商 平台,平台本身不直接提供商品與服務,而是將用戶的電商消費數據當作其授信和風控監測的基礎,代替消費者向電商完成支付,之後消費者需要向代支付平台分期償還。
而房產、汽車、旅遊、家電等垂直行業龍頭公司也利用其多年深耕優勢,發展自身基於場景類的消費金融。P2P網貸平台也在監管趨嚴的市場環境下謀求自身業務轉型,向消費金融業務靠攏。
目前從整體來看,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尚未形成壟斷局面。在傳統銀行、持牌消費金融、互聯網消費金融領域均有領先的優勢企業出現,各具特色,各有所長。
根據商務部有關報告顯示,2018年大陸消費金融市場(不含房貸)規模8.45萬億元,市場滲透率22.36%, 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滲透率逐漸提高至25.05%。
美國消費金融產業起步較早,經過70餘年發展,社會觀念發生轉變,伴隨科技發展與大數據風控的應用,以及法律監管措施漸趨完善,消費金融隨之普及。
目前,美國消費金融滲透率超過40%,大陸僅為22%,與美國相比,大陸消費金融市場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數據顯示,大陸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18311元增至2018年28228元,CAGR為9.04%。
同時,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13年24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38萬億元,CAGR為9.43%。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有關統計數據,2013至2018年大陸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餘額不斷提升,從2013年72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136萬億元,保持13.65%的年復合增長率。
與此同時,新一代年輕人逐漸成為社會消費主力,受西方提前消費的思想影響較大,且注重個性化展示與生活品質,今年來伴隨消費升級,消費信貸在總的貸款餘額中比重逐年上升,由2013年24%增長至2018年35%,消費信貸快速發展。
在消費信貸結構中,除了傳統的車房貸和中長期貸款,短期小額分散的普惠消費信貸顯著增多,由2010年占比12.7%增至2015年21.6%。
隨著社會發展,大陸居民的消費觀念發生深刻變化,超前消費逐漸為社會文化普遍接受。伴隨消費升級,90後等青年群體的消費能力大幅提升,消費金融滲透率與使用率不斷提升。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金融卡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截至2017年末,大陸信用卡累積發卡量7.9億張,當年新增1.6億張,活卡率達73.1%。
從目前持卡人群來看,80後用戶占比42%,90後用戶占比28%緊隨其後,70後用戶占比21%。
在持卡人群中,近八成用戶月收入在萬元以下,月收入5000-10000元用戶占比最高,達49%,接近半數。
月收入5000元以下用戶占比28%,月收入萬元以上用戶僅占23%。55%持卡用戶的平均月刷卡金額在5000元以上,月均消費5505元。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目前大陸信用卡消費群體以80後為主,90後市場增速快且增量較大,用戶消費偏理性。
Wind數據顯示,目前大陸央行徵信系統收錄信貸紀錄覆蓋率僅為27%,遠低於美國的75%,約有6-7億人尚未有徵信記錄。
未被計入徵信紀錄的人群包括老人和小孩、廣大藍領、年輕白領、學生和無業居民等。對於這些群體,薪水收入無法滿足日常消費需求,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為他們提供信貸服務,於是他們成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增量群體。
資金需求方、資金供給方、消費金融服務商、消費供給方、消費金融基礎設施共同構成消費金融產業鏈。在消費金融產業鏈中,上遊為資金需求方和資金供給方,中遊為消費金融服務商,下遊為消費供給方。
此外還有對產業發展起到監管與支持作用的消費金融基礎設施,包括銀保監會等監管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與徵信機構,大數據、雲計算及金融科技公司等。
金融科技用以解決消費金融領域借貸流程中的諸多痛點問題,智能風控將成為消費金融發展的關鍵。
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應用正在顛覆金融行業價值鏈。目前較為成熟的是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用以解決消費金融領域存在於貸前、貸中和貸後流程中的諸多痛點問題。
隨著國內金融行業監管收緊,消費金融領域歷經多年規範與洗牌,利潤空間收窄,對客戶需求和風險點識別要求更加精準,智能風控將成為消費金融發展的關鍵。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發放5G牌照,開啟了大陸5G商用元年。
3G時代,仍然是手機、PC、IPOD等數字終端獨立存在的年代。進入4G時代,開始出現如可穿戴設備、無人機等數字消費終端,但仍主要以智慧型手機為中心伴生,話筒、錄影頭、螢幕和傳感器也都還是以零件的形式存在於電腦和移動設備中。
隨著5G驅動泛智能終端加速普及,它們開始「脫離母體」,不再以智慧型手機為中心觸點,走入數字終端去中心化的「散生」時代。
時刻互聯,卻又隱身幕後――過去,服務消費者的方式一直受制於我們以智慧型手機為中心的觸點,過分強調通過螢幕帶來的數字體驗,導致人機互動時間過久,面對面交流嚴重匱乏。
在5G時代消費終端愈加多元化、去中心化趨勢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從單一觸點,進化到去中心化的全觸點,企業與用戶的互動也不再是定期通過螢幕交流,而演變為時刻互聯的體驗。
因此,企業開始打破數字螢幕的禁錮,重新回歸感官和人性化體驗,聚焦通過每一個觸點和管道打造個性化服務。企業的當務之急成為開發數字和實體深度融合的全新服務。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4G之後的延伸,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10GB,5G比4G網路傳輸速度快百倍,具有高速率、低延時、大連接等優勢。
與傳統通信技術相比,5G並非單一性通信技術,而是將多種通信技術融合在一起的綜合性新技術。5G的關鍵技術包括MassiveMIMO、SDN/NFV、全頻譜接入、網路切片、邊緣計算等。
5G通過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融合,在物聯網、車聯網、人機交互等多個領域加快布局。
5G技術將端到端之間延遲縮減為毫秒級,為自動駕駛及VR/AR的高質量圖像識別和高速數據傳輸判斷提供可能。此外,5G可支持的用戶連接數增長到100萬用戶/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滿足物聯網這樣的海量接入場景。
我們認為,從近期來看,自動駕駛和VR/AR領域將在2020-2021年5G商業化應用中率先受益;而物聯網將在遠期發展趨勢中分模塊逐步建設與受益
5G將物聯網納入基本應用場景,將為物聯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物聯網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協議,把各種物品與互聯網相連,進行信息交換與通訊,做到智能識別、定位、跟蹤、管理等。
5G技術優勢明顯,建設提速,產業聯動將帶來萬億級產業規模
5G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與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結合,將帶來從單一領域創新向跨領域協同創新轉變,由面向個人服務轉變為面向行業服務,為自動駕駛、 VR/AR、醫療、智慧城市、物流等行業帶來深刻變革。
因此,5G產業生態需要與各行業打破壁壘,聯合創新,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垂直領域共贏的商業模式。
物聯網是當今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在技術突破與政策支持驅動下,增長迅猛。2015年大陸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75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3%。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預測,到2020年大陸物聯網業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而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也將達到1.7萬億美元。
我們認為,5G作為人聯和物聯的分界線,將為物聯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終端市場將迎來形態多元化爆發。5G在標準制定方面將物聯網納入了基本應用場景,針對物聯網場景需求作出創新的技術架構與方案設計。
5G提出的三個主要應用,除eMBB外,mMTC和uRLLC都是與物聯網直接相關的新場景,將推動移動互聯向萬物互聯的轉變。
mMTC主要應對物聯網連接量較大的應用,如智慧城市、智能儀表(水表、燃氣表等)、環境監測、智能農業、森林防火等以傳感和數據采集為目標的應用場景。
uRLLC則主要面向車聯網、工業控制、遠程醫療等垂直行業的特殊應用需求。隨著5G應用的深化,未來物聯網終端模組和數據的單體價值都將大幅提升。
5G降臨,絕不僅僅是網速和容量的提升,而是將掀起一場顛覆式的產業變革,以及再一次的消費者數字生活大爆炸,從而為5G生態的參與者,乃至每一個垂直行業企業,帶來一場全新的變局。
消費者的數字生活也將跨入一個新時代:消費終端更加多元與去中心化,並將成為更加 智能與互聯的「生力產品(Living Product)」,消費者則更加追求數位技術隱身幕後的沉浸式感官體驗,服務與體驗將不再僅僅基於手機螢幕。
更加智能、隨時在線的「生力產品」――5G時代,伴隨著傳感器、物聯網、AI等技術的大規模應用,產品將更加智慧並且實時互聯,成為「生力產品」。
產品將不再是一次性的生產與銷售,而是貫穿全生命周期持續與客戶互動,反饋客戶個性化需求,持續升級產品設計與功能,為客戶提供前所未有的個性化體驗。
使得為每一位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的產品與服務體驗成為可能,帶動產品、服務、設計從「客群畫像」進階到「個體畫像」的新高度。
消費者也將更加強調數據的主權、安全、隱私,企業則開始同 步思考數字減法,如何避免過度打擾,成為消費者不可或缺,但更加安靜的存在。
這些來自產業端和消費端的變革,將驅動所有企業更加全面開啟數字化轉型之旅,而5G時代數字 化服務的主要增量市場,也將主要來自於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服務需求,而不再僅僅是傳統的通道服務。
企業的5G解決方案,將更加與所在垂直行業的痛點密切相關,並將嵌入到企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
綜合運用大規模傳感器、產業物聯網平台、數據采集和分析、增強現實,雲服務等技術,直擊行業痛點,通過捕獲和整合實時設備數據、環境數據,應用特定行業分析模型,生成實時的可執行洞察,並通過移動設備向現場工人提供支持,在此場景下,風險被及時預測,生產吞吐量、資產利用率和經營效率獲得大幅改進。
我們相信,5G時代,越來越多數字化服務將更加與垂直行業痛點強相關,通過為某一具體應用場景和相關痛點提供解決方案而創造價值。
除此之外,5G技術本身也深刻改變了行業生態,軟件定義、邊緣計算等5G技術逐步打破了網 絡――平台――計算之間的涇渭分明的邊界,競爭邊界也將逐漸模糊。
而面對這一生態變局,5G生態參與者的一系列核心能力需要更新,諸如對垂直行業的洞察力以及客 戶經營能力、對消費者未來數字生活旅程的洞察以及產品服務創新能力、應用場景的持續創新能力、駕馭商業模式變化的能力、乃至更多元的數位技術積累以及生態合作,都將成為制勝的關鍵。
對垂直行業的洞察與客戶經營能力――隨著企業客戶的數字化服務需求從網路連接/存儲,逐步過渡到圍繞具體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未來無論是電信經營商,還是OTT企業,均需要更加洞悉垂直行業,以客戶的業務訴求與痛點為始,提升產品與服務的定制化創新能力。
隨著行業定制化解決方案的增多,以體驗為導向的企業客戶經營與服務能力至關重要,包括基於行業洞察的企業客戶解決方案定制、行銷、全管道、全旅程的客戶服務與價值挖掘等能力。
對消費者數字生活旅程的洞察與創新能力――5G時代的消費者更加重視各種數字生活應用場景下透明、無縫的數字化體驗,對底層語音/數據通道的認知度及忠誠度則越來越低。
所有面向消費者的5G生態角色,均需要建立面向消費者的數字旅程設計能力,以及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核心關鍵在於:能否成為消費者每日數字生活中的高頻存在,以及關鍵入口之一。
應用場景創新能力――單純認為5G部署後應用便水到渠成是錯誤的,應用場景的持續創新在5G時代至關重要。
萬物互聯下,不同行業的應用場景必然爆炸性增長,應用場景無法窮舉,是一個持續創新的過程。創新將涉及不同的垂直行業、不同的數位技術或其技術組合、企業價值鏈的不同領域、不同的應用場所…等n維組合,產生無限可能。
而應用場景的設計,將是撬動5G時代顛覆式創新的發端和巧妙杠桿。
最重要的是,數字化服務提供商,需要與垂直行業、生態夥伴一起,建立圍繞應用場景的共同創新、快速創新、持續創新能力,並需要審慎地驗證應用場景背後的商業邏輯與商業模式可行性。
應用場景的持續創新,將成為在5G發展初期,先人一步的制勝關鍵。商業模式創新能力――5G對產業端和消費端的顛覆式改變也改變了價值創造模式,帶來商業模式的不斷改變,生態參與者需要不斷調適來自商業模式的變化,乃至主動擁抱商業模式的創新。
其中,B2B2C的賦能服務價值凸顯,是立志提供平台級服務的生態參與者需要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5G時代行業生態必將爆炸性增長,以垂直應用提供商為代表的諸多企業,對安全解決方案、應用間數據共享與分析、定制化網路經營等專業領域。
相比4G時代,均會有更複雜、更加個性化的需求,經營商或OTT頭部企業可利用其靈活的泛在網路及平台數據積累,將平台能力產品化,為其提供B2B2C的賦能服務。
除此之外,圍繞某些場景下(如數字家庭),通過一個集成的、安全的平台,匯聚自有或獨立的第三方應用,為消費者提供整合的、無縫的、安全的一體化體驗,也可能會成為潛在的一種消費需求,而經營商或OTT,則可能成為最具潛力扮演這一角色的參與者。
其次,垂直行業內部的5G先行者,也可憑借創新的解決方案,向同行業輸出產品化的解決方案或數據洞察,帶來新的收入來源。
數位技術「組合拳」――如前所述,5G網路需要更多數位技術的加持,諸如物聯網、邊緣計算、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等一系列數位技術,共同為企業提供端到端集成的解決方案。
因此,無論是經營商、OTT、終端設備提供商、垂直應用提供商等各種角色,建立一個更加生態化、多元化、開放式的「數位技術棧」至關重要。生態合作成為必選――無論是5G+其他數位技術的融合創新,還是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的創新,任何一個生態參與者都無法單打獨鬥,欲形成端到端的交付能力,生態合作成為必選。
因此,5G對於通信經營商、互聯網企業、其他5G生態角色,乃至5G生態之外的當今每一個企業自身,都將成為企業主管者需要關注的首要戰略議題,
大家需要結合5G帶來的顛覆性變局,重新擘畫數字 化轉型戰略,以變禦變,贏在5G時代。
人工智能已從導入期進入快速成長期,將成為經濟增長動力之一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變化與發展,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已逐步在底層基礎支撐、核心技術創新、上層行業應用之間建立初步產業鏈條。
其中,底層基礎支撐包括數據、基礎算法、智能硬件(如晶片、傳感器)等 ;核心技術層典型的有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計算機視覺技術、智能語音技術、自然語言處理等
上層行業應用層則涉及到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諸如 AI+ 安防、AI+ 醫療、AI+ 金融、AI+ 零 售、AI+ 教 育、AI+ 家 居、AI+ 農業、AI+ 製造、AI+ 網路安全、AI+ 人力資源、AI+ 知識產權、智能駕駛,智能機器人等。
伴隨著技術的創新和行業應用的拓寬,人工智能領域核心技術的全面戰爭布局已經悄然發力,態勢將會愈演愈烈。
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不僅要求技術過硬,也要求深耕行業的理解能力與服務能力。
例如,圖像識別公司,需要對行業理解與洞察,才能為零售行業提供選址和客流管理等解決方案。
技術層的通用技術和算法框架則對技術要求較高,適合中長期布局。基礎層中的計算能力,則主要為體量較大公司所布局。
人工智能正全方位商業化,加速企業數字化、改善產業鏈結構、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改變各行業生態。
AI全面進入機器學習時代,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是關鍵技術與產業的結合。
人工智能投資趨於理性,底層技術和易落地領域更受人工智能領先機構青睞,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在人工智能業務關聯產業進行戰略布局。
作為未來的新型行業,人工智能企業呈現出高增長的特徵。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資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發展迅速,某些關鍵技術已位於世界前列。
根據不完全的公開信息,我們對人工智能企業進行了梳理,以人工智能教育、商業智能和人臉識別細分領域內的中國企業,其增速分別超5000%、700%和600%,表現非常搶眼。
城市是承載AI技術創新融合應用的綜合性載體,也是人類與AI技術產生全面感知的集中體驗地。
政策與資本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為人工智能企業分布最多的地區,北京、上海領跑全國。以上海和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在人才數量、企業數量、資本環境以及科研能力長期處於第一梯隊。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各個行業,引發社會深刻變革:
-
人工智能推動金融行業構建更大範圍內的高性能生態系統,提升金融企業商業效能並變革企業內部經營全過程。
-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業的應用逐步深入,應用場景向覆蓋教學全流程方向變革。
-
數字政務的建設主要依靠自上而下推動,構建政務數字化目標加速政府智能化變革。
-
以無人駕駛技術為主導的汽車行業將迎來產業鏈的革新。
-
人工智能在製造業領域的應用潛力被低估,優質數據資源未被充分利用。
-
零售領域應用場景從個別走向聚合,傳統零售企業與創業企業結成夥伴關係,圍繞人、貨、場、鏈搭建應用場景。
-
醫療行業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快速,但急需建立標準化的人工智能產品市場準入機制並加強醫療數據庫的建設。
百度核心布局在於智能語音、圖像識別、無人駕駛等領域 ;騰訊更側重場景應用,側重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以打造領先的人機交互應用場景 。
阿里巴巴專利技術直接跟智能零售關聯起來,智能機器人、智能搜尋、智能語音、人像識別、智能物流等都是圍繞智能零售和物聯網打造的人工智能生態體系 。
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內高等科研機構的代表,重點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人工智能晶片與系統構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國家電網積極建立電力系統人工智能生態,AI 配電變壓器、AI 智能算法、智能機器人、AI 語音、圖像等識別技術和應用,做到能夠在各種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完成人工很難完成的作業。
產業互聯網是消費互聯網的延伸與深化,對供給側進行升級重構
中國GDP已經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隨著經濟體量的增大以及人口紅利的日漸枯竭,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
此 外,2018年以來,複雜的國際局勢也為大陸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因區域經濟由產業構成,故經濟發展需要產業調整與升級來催生新的動力。
經濟新常態下的互聯網行業,正處在一個大型泡沫當中,消費端的互聯網滲透率逐漸提高,天花板已現,資本端日趨收緊。
歷史機遇紅利與野蠻生長式的人口紅利不再,流量入口被互聯網巨頭把持,碎片化流量呈分散狀,獲取難且成本高,諸多需求及商業模式被證偽,創業公司盈利及融資困難。
因此,互聯網的增長點自然將轉向產業端,即對供給側升級重構
消費互聯網完成了人與人、人與企業的連接,完成了消費者網路構建。
產業互聯網是消費互聯網的延伸與深化,進一步將連接從廣度上擴展到不同企業間、產業間、企業與公共服務組織間的連接,從深度上深入到企業內部,圍繞用戶需求組織與重構生產要素,升級經營模式,提升企業生產效率與服務體驗。
產業互聯網不是指某向單一技術,而是以海量數據為基礎,對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信息技術進行綜合運用,促進農林牧漁、電子汽車、紡織服裝、商業貿易、電氣機械等各行業產業建設與升級,同時帶動新興產業發展。
對於傳統產業,數據變成了新的生產資料,成本、效率以及客戶服務能力,都將被重新定義。受益於產業互聯網發展,挖掘傳統企業的深層服務與連接需求,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並提升經營效率,成為一大趨勢,這意味著企業服務市場擁有巨大潛能。
隨著數字化技術迅速發展,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業借助SAAS服務,雲服務,企業智能化經營,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產業互聯網時代,SAAS服務不僅只是傳統行業的互聯網化和線上化,而是要切實給企業帶來實際利益和價值,幫助企業改造供應鏈,優化現有業務流程,構成自身競爭壁壘。
同時,高頻企業服務項目更具優勢,例如管理、合同、招聘、報銷、銷售、客服等都是高頻行為,而註冊公司與商標等則屬於低頻行為,高頻SAAS黏性大於低頻SAAS。
企業級技術服務商因其多年技術研發和數據沉淀形成競爭優勢,通過在線業務中台和數據中台服務,做到產業與技術及產業間融合。
產業互聯網內涵廣泛,包括第一二三產業的互聯網技術信息化,工業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重要板塊,也是國家首先提出「智能製造」的政策收益板塊,具有先導性作用。
產業互聯網涉及多個行業及部分交叉行業,覆蓋計算機、通信、機械裝備等多個行業,預計2019年大陸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6557億元。
產業互聯網從數據、連接和體驗三方面為服務業帶來變革
隨著時代的轉型升級,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目前服務業占GDP比例超過50%,相比發達國家70%比例,仍有發展空間。
1)更好地協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借助數據洞察,使服務更加個性化與精準化;
2)通過機器與數據化運作,擴大服務半徑,提高營運效率,推動產業擴張與產能升級;
產業互聯網將會持續很長一個周期,因為當前社會還有80%的生產數據依然存留在企業內部,依然延續傳統原始的方式在維持經營生產。
雖然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但真正找到智能化轉型良性路徑的企業仍是鳳毛麟角,大部分企業受制於成本與認知等諸多因素,尚未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的系統升級與戰略布局。
而在推進智能化能力建設的企業中,有40%的企業處於良性的建設階段。其中,僅有13%的企業處於領先者地位,在建設規模和成效上取得可觀成就;其餘為跟隨者,在建設規模和收益方面雖有成果,但也有明顯的差距。
受制於自身與外部的困境,有60%的企業尚未找到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的方向與良性路徑,這60%的企業中包括:損耗者、停滯者與落後者。
對於占比為22%的落後者,其智能化建設相對緩慢,成效甚微;而停滯者則在某幾個項目取得成效後,無法將建設成果擴大,智能化僅停留在企業的某些部門或業務環節。
最後,對於26%的損耗者,由於缺乏正確的建設方法與路徑,智能化建設則成為了一個吞噬企業資源與機會的陷阱,無法為企業帶來應有的價值與貢獻。
區域方面,華東和華南將呈現不同的發展態勢。珠三角作為生產製造聚焦區,形成了完整的製造產業鏈與基礎設施,長三角作為新秀,在數字科技與技術運維上取得了歷史性的優勢,優勢互補,將促使中國智造、中國技術、中國產業、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成為推動全球的核心力量。
近二十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潮起潮落,各種風口與概念層出不窮。自2010年回顧至今,團購、自媒體、大數據、互聯網金融、O2O、直播、共享經濟、短視頻、小程序等都是我們經歷過的「風口「。
然而,大浪淘沙始見金,有些風口得以蓬勃發展,延續至今,從一級市場滲透至二級市場,且不斷被豐富認知;有些風口和需求則曇花一現,迅速被證偽。
那麼,什麼是風口?如何看待並把握風口?值得我們去探索。
對於風口一詞,我們一直是偏謹慎的,有人認為風口是資本和投資人造出來的,而我們則對於風口持中立態度。從表面來看,風口是一種共識,是一級市場投資人形成的價值共識,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投資與估值。
有些風口從一級市場傳導至二級市場,持續得到投資人認可。然而很多風口,在未到達二級市場前就戛然而止了。
我們認為,從本質上來說,真正的風口不僅是一種估值共識,而是能夠穿越周期,帶來長期收入與利潤增長的行業與項目。
這些行業與項目具備長期價值投資要素,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其產品與技術能夠廣泛滲透與應用,引領時代發展。
我們將「風口「總結為如下關鍵詞:穿越周期、可持續、穩定盈利預期、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廣泛滲透、引領發展。
基於這一邏輯,我們預判出五個未來風口與趨勢,即產業互聯網、5G、下沉市場、人工智能、金融科技。
人一旦迷醉於自身的軟弱之中,便會一味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有人試圖用手中僅存的武器,試圖敲開新世界對他們的禁錮之門。當發現無濟於事時,他們在歇斯底里的呼喊。
但新世界的依舊無所顧忌,一切依然在毫無意外的發生。
今年有人問我:為什麼時代總是不按規矩出牌?總是讓我們無所適從
我說:按規矩出牌的只有生產線上的機器,世界的真身就叫變化,宇宙自然法則的規律就是更替,更替意味的結束和新生。不破不立,不能打破舊的規則,便無法建立新的次序,無法適應自然法則的更替。
2019帶著過往的繁榮即將逝去,2020帶著未來的希望已然降臨。
我們認為,這一次的跨越將不同尋常、不合邏輯、不合規矩的全新態勢,將人類帶入一個新的時期。
一切都非井然有序,所有進程的發生也絕非涇渭分明,而是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了一起,但今天的我們,多少已經能夠把以上一個一個的進程區分開來、並在一個大時代轉變的視角下,把它們組合為一個整體的認知框架。
既然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那讓我們擁抱變化、享受變化、成為變化。
我們滿懷期待,我們願意協同更多具備遠見的企業家與企業,共同探尋未來的無限可能。我們將以最大限度的戰略與產業優勢,為商業與夥伴提供最好的幫助與價值。
本報告部分參考資料來源:麒麟智庫、統計局、商務部、工信部、人民銀行、德勤、36氪、麥肯錫平台等
>【原】2019商業洞察:舊世界與新變量的衝突,2萬字解讀未來新紅利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