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原標題:銀行理財子周末緊急加班:超嚴新規如何影響數萬億理財?)
「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某大行理財子公司(下稱「理財子」)負責人上周五對第一財經記者感嘆。
被業界稱為「資管新規2.0」的《關於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12月27日發布,明確了現金管理類理財的定義,限定了投資範圍、比例、流動性和久期,其中包括該類產品僅能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且允許每日申贖等。
「我們周末也在加班研究新規的影響,」另一大行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規對現金管理類理財影響很大,尤其是理財子需要靠後者做大規模,而且什麼資產都放在里面,以後可能丟出一部分久期等不合規的資產,規模大概率要縮水。」
他所說的資產除了久期不符合要求的傳統利率債,還包括期限基本為5年以上的銀行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AA+評級以下的城投債和民企債等。
現金理財面臨「回爐重造」
《征求意見稿》此次明確了現金管理類理財的定義,這使得理財子公司目前已經完成設計的不少現金管理類產品面臨「回爐重造」的境地。
「這和貨幣基金的監管規則大同小異,但銀行卻不能享受公募基金的免稅優惠。」上述理財子公司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央行在2018年7月21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允許「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在嚴格監管的前提下,暫參照貨幣市場基金的‘攤餘成本+影子定價’方法進行估值」,但並未明確現金管理類理財的定義。興業研究表示,《征求意見稿》則進一步明確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定義應為「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每個交易日可辦理產品份額認購、贖回的商業銀行或者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除此之外,「在產品名稱中使用‘貨幣’‘現金’‘流動’等類似字樣的理財產品視為現金管理類產品」。
(來源:金融監管研究院)
具體而言,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可投於現金類產品,以及1年以內存款和回購,397天以內債券。AA+以下ABS、同業拆借都不能投資。
此外,平均剩餘期限不得超過120天,平均剩餘存續期限不得超過240天。記者發現,此規定比現有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嚴格得多。
「投資範圍和證監會的貨幣基金完全一致,這也是新規最嚴格的地方。當前,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投資範圍包含了大量同業借款,以及期限超過397天的債券品種,預計這一類產品會承受一些拋壓,對信用債利空。」上述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
理財子公司也可發行每周或更長周期開放頻率的定開類理財產品,只是此類產品不能再算作現金管理類產品。「一旦不被認定為現金管理類,那麼意味著管理人就不能用攤餘成本法進行估值,銷售難度大幅加大。」金融監管研究院院長孫海波分析稱。
所謂攤餘成本法,就是以買入成本計價,不考慮期間債券票面價格波動,將債券組合持有到期收益平攤到每一天。採用攤餘成本法計價,可以相對降低淨值波動,提升投資體驗。
對於銀行理財客戶,這一計價方法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因為銀行理財客戶的偏好與基金客戶是不同的。「我們還是盡量想把收益曲線做得比較平滑。個金管道都希望未來的產品(淨值)是穩定的,客戶也不會區分究竟是理財子發行的還是以前母行發行的產品,因此我們還是需要不斷加強和管道的溝通,未來客戶經理也要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某大行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此前對記者稱,「要考慮銀行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淨值化轉型的道路是比較漫長的。」
《征求意見》和貨基管理辦法類似的另一點在於,「一樣規定了正負偏離不超過0.5%和0.25%兩個閥值。一旦超過這個指標,需要公告甚至需要採取措施壓低偏離。正偏離可謂「幸福的煩惱」,但負偏離則易引起恐慌性贖回,金融監管研究院認為,管理人需要嚴格控制好偏離度,其實這和底層資產的平均久期高度相關,也和投資標的信用下沉有關。
結構性存款或接棒
根據《征求意見稿》要求,不符合相關規定的現金管理類理財應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進行整改。截至目前,最早一批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發行了數款產品,即使是一些尚未發行的產品也大致有了雛形,根據新規,未來很可能「回爐重造」。
目前,開放式理財占到所有理財產品總規模的60%以上,雖然其中大部分為定開型產品和其他類型的產品,但其中包含了不少現金管理類理財,而理財子公司此前打算靠這類產品做大規模,新規出台後,理財規模縮量、收益下行將是必然趨勢。
「銀行系理財降規模是大概率事件,未來看誰可能去承接這些資金。」某銀行系公募基金債券投資經理近期對記者表示。
「可能是公募基金,但事實上早前公墓基金專戶的很多資金來源也是銀行,未來委外的進一步縮量也會使整個市場的池子縮小。銀行結構性存款可能會把這些資金‘接回來’。」上述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告訴記者。
記者發現,近期各大銀行APP和簡訊開始大力推介結構性存款產品,例如某行近期主推掛鉤美元/加元貨幣對衍生品的產品。問題在於,其最高到期收益率高達5%,遠高於一般銀行理財產品,但保本收益僅約0.3%。「產品預期收益率的波動空間較大,投資者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普益標準指出,「但在保本屬性的加持下,結構性存款仍是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理想的投資選擇。」
10月以來,大額定期存單收益率明顯提高,相較於結構性存款中浮動的到期最高收益,這類產品更適合風險厭惡程度較高的人群。
「久期較長的一些股債混合定開類產品並不受此次新規影響,」上述投資經理告訴記者。例如,此前建信理財發行的「乾元-睿鑫」科技創新封閉式淨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交銀理財此前發行的「交銀理財穩享一年定開1號淨值型產品」、農銀理財發行的「農銀安心·每年開放」等,多為股債混合,固收部分包含了非標、信用債、利率債,而權益類投資多採取委外模式,FOF(基金中的基金)/MOM(管理人中的管理人)方式仍為主流。
>銀行理財子周末緊急加班:超嚴新規影響數萬億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