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深響原創 · 作者|鴻鍵
核 心 要 點
-
在1月陳歐再度提出私有化要約後,日前,聚美優品的私有化交易達成最終協議,將於二季度完成退市。
-
聚美優品曾是電商行業的明星,創立僅4年便赴美上市,但在遭遇假貨風波後,業績和股價大幅受挫。
-
從「創業偶像」到跌落神壇,這些年,輿論對陳歐的評價發生了大轉彎。
從扶搖直上到無人問津
聚美優品是幸運的,一誕生就踏中了兩波浪潮——電商和團購。當時中國電子商務正處於高速發展期,大小平台不斷出現。據商務部數據,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已達4.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同年,現在已成長為小巨頭的美團剛剛成立,不久後,移動互聯網史上著名的「千團大戰」即將爆發。
創立一年後,聚美優品的總銷售額就突破了5億元。聯合創始人戴雨森曾表示,早期聚美的成功,一是借著廣告行銷,趕上了團購大潮,之後又趕上了移動化大潮。
趕上大潮的聚美優品業績扶搖直上,三年下來市場份額增至22.1%,坐穩了中國美妝電商第一的位置。2014年5月16日,成立僅4年的聚美優品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報27.25美元,較發行價22美元上漲23.86%,市值達38億美元,風頭一時無兩。
聚美優品團隊在上市現場
好景不長,經歷過高光時刻後,聚美優品開始走下坡路。
上市後不久,聚美優品供應商禕鵬恒業被曝在多個電商平台銷售假冒服裝和手表。此外,聚美優品的主營業務美妝產品也被曝出存在假貨風險,對於聚美優品上的大牌美妝旗艦店,雅詩蘭黛、蘭蔻等品牌均表示未授權聚美優品銷售。
盡管陳歐強調服裝和手表只是邊緣業務,否認美妝產品存在問題,還表示「假一賠一百萬」,但市場和用戶並不認可。到2014年12月,上市僅7個月的聚美優品股價已不足13美元,市值縮水了一半。
「假貨」成為聚美優品揮之不去的陰影,為了挽回局勢,聚美優品砍掉了部分第三方業務,轉為自營,同時開啟了全球直采的「極速免稅店」業務。
「平台自營+全球直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聚美優品打消用戶疑慮,但新問題也隨之出現。在自營模式中,聚美優品的經營成本上升,從第三方業務中獲得的傭金減少,利潤也大幅減少,其201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營收3.08億美元,同比幾乎翻倍,但歸屬於普通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僅增11%,財報發布後的3天里,聚美優品股價從16.7美元跌到9.8美元。
2016年4月,大陸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實施新稅制,在聚美優品的「極速免稅店」全球買手制模式下,產品的通關成本將大幅上漲,價格優勢不再。對於準備押寶跨境電商的陳歐來說,無異於當頭一棒。
與此同時,電商行業的時勢也在改變,「小而美」的垂直電商規模效應不足,流量成本居高不下,面對著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的擠壓,差異化優勢不再。不利因素層層疊加,加上之後轉型」顏值經濟「失敗,聚美優品業績一路下滑。2016年到2018年,聚美優品的營收從63億元跌至43億元,活躍用戶從1540萬跌到1070萬。
根據易觀咨詢的數據,2019年第三季度,聚美優品在國內網路零售B2C的市場份額只剩0.1%。曾經的電商明星如今已毫無存在感,市值也一直停留在2億美元左右。
「網紅」陳歐跌落神壇
和公司的業績相似,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的個人聲譽經歷大起大落。在聚美優品火的那幾年,陳歐是公司的「流量擔當」。在公司行銷上,陳歐劍走偏鋒,拍了「我為自己代言」系列廣告片,在社交媒體上引發「陳歐體」模仿熱潮,也為聚美優品帶來大量流量。
形象好、學歷高,還是紐交所史上最年輕CEO,2014年的陳歐是時人眼里創業偶像,但和他所創辦的公司一樣,在風頭最盛的時候,陳歐迎來了自己的名譽危機,其在新加坡的創業履歷被曝造假,明星光環開始暗淡。
受困於假貨和履歷造假風波,聚美優品股價一路下跌。
2016年2月,陳歐認為聚美優品被市場嚴重低估,於是聯同聯合創始人戴雨森、大股東紅杉資本等,提出以每股7美元將公司私有化,也是從這時開始,輿論對於陳歐的評價徹底走向負面。
當時陳歐給出的7美元/ADS私有化價格相比較當時聚美5.8美元/ADS的市場價格,溢價率約為21%。但由於當時距離公司上市僅不到兩年,而私有化價格僅為IPO發行價22美元的三分之一,IPO新增股東很難接受不到兩年時間損失近2/3的噩耗。
陳歐的私有化要求招來罵聲如潮,知名投資人朱嘯虎直接在朋友圈稱陳歐為「陳七塊」,憤怒的中小股東聯合抗議陳歐以及紅杉資本故意低價私有化,事情甚至鬧到了美國證監會。
盡管歷經波折,但那次私有化最後也沒完成,2017年11月,陳歐撤回了私有化要約。私有化風波讓聚美優品在資本市場上聲譽嚴重受損,但故事沒有到此為止。
今年1月,陳歐再次提出聚美優品私有化要約,計劃用每20美元/ADS的價格購買買方集團尚未持有的股份。但實際上,在陳歐1月12日發出私有化要約前的一個交易日,聚美優品收盤價為17.43/ADS,其溢價率僅為14.7%,甚至低於2016年那次私有化要約提出的21%的溢價率。
在輿論場上,陳歐再次遭受質疑,有股東稱其「開著聯合收割機割韭菜」,這一次,「陳七塊」變成了「陳兩塊」。
這幾年,陳歐受到的質疑不只是在私有化上,在電商業務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陳歐做影視劇、進軍智能家居、投資共享充電寶,涉足的領域與聚美優品的主營業務風馬牛不相及。雖然陳歐將這番操作稱為「多元化戰略」,但在投資者和市場看來,這更像是盲目追趕風口的「不務正業」。
不過,幸運又一次降臨到陳歐身上:在聚美優品電商業務失意之時,陳歐投資的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卻發展迅猛,這一業務在2018年5月做到了規模化盈利,且首次做到年度盈利。聚美優品2018年財報顯示,以街電為首的「服務與其他」部分收入,幫助公司做到營收9.29億元人民幣,在集團業務總營收中占比達21.7%,而這一占比在2017年還只有3.1%。
同樣值得注意的還有街電和聚美優品的關係,財報顯示,2017年5月聚美優品以3億元收購了街電的多數股權,隨後又從街電的非控股股東手中獲得了更多的股權,截至2019年3月31日,聚美優品持有街電股權達82.07%,較2017年5月投資之初的60%高出不少。
從收入結構看,聚美優品越來越不像一家電商公司,更像個共享充電寶企業,其擁有的街電是塊好資產。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份額,街電以40.5%占比排名行業第一,而小電、怪獸及來電占比分別為23.6%、20.9%和11.7%。
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預計將超過3億人,也就是說,街電帶來的營收占比可能會更高。
以電商概念上市的聚美優品,如今主要營收已經轉為共享充電寶業務,在這個時間點,陳歐私有化的動機更為耐人尋味。
可以預見,聚美優品私有化完成後,公司在新業務的投入和企業決策上將更加靈活。轉移業務戰場,或許是陳歐執意私有化的真正目的。
今年元旦,陳歐在零點的時候發了一條微博:「新的10年肯定會更好的,對吧?」
對於達成私有化協議的陳歐來說,答案或許是肯定的,但對美妝電商聚美優品和它的許多股東而言,好日子在上個十年已經結束了。
>【原】聚美優品再度開啟私有化,曾被奚落「陳七塊」的陳歐要轉移戰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