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中國金融》|國際產業轉移的影響分析
作者|王曉‘絲元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戰略研究部(國際事務部)負責人’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4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回顧歷史上發生的各次國際產業轉移,可以發現國際產業轉移與接續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做到產業蓬勃發展與經濟騰飛的關鍵因素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大陸的許多產業已在國際競爭中具有明顯優勢,部分產業成為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但是,這其中的一些產業受國內部分生產要素稀缺的影響,在國內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客觀上存在將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以求更好發展的需要。
國際產業轉移的歷史演進
所謂國際產業轉移,是指一國或地區通過跨境資本轉移或跨境投資將產業資本轉移到另一國或地區的經濟現象。在本文中,轉出產業的國家或地區簡稱「轉出國」,轉入產業的國家或地區簡稱「承接國」。
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出現過五次大規模的國際產業轉移,每一次都不同程度受到當時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這五次國際產業轉移的動因、產業類型及流向也存在差異,展現不同的特徵。
第一次國際產業轉移始於19世紀中葉,此時英國工業部門的GDP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英國工業經濟發展使生產要素的需求增加,導致生產要素供不應求。英國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自發地將生產轉往法國、德國、美國等地進行,形成了第一次國際產業轉移。
第二次國際產業轉移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此時美國的科技水平全球領先,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美國企業將國內沒有比較優勢的勞力力密集型產業的生產活動移往日本、加拿大和前聯龐德國,而在國內發展高科技產業。這次產業轉移的承接國通過產業轉移獲得了先進技術,做到了經濟快速發展。
第三次國際產業轉移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日本做到經濟崛起後,勞力力價格不斷上漲,國內的勞力力密集型產業喪失了比較優勢。因此,日本的勞力力密集型企業紛紛把生產轉移到中國、韓國等。中國、韓國等憑借生產要素的價格優勢,大力發展本國的製造業,成為了新興工業化國家。
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發生在20世紀末。這一時期,英國、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產業資本重點投向了信息技術等高端產業,其國內一些原本技術領先的產業以及部分資本密集型產業也逐漸喪失了比較優勢,被轉移到了中國等一些具有良好工業和科技基礎的國家或地區。
第五次國際性產業轉移發生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這次產業轉移出現了高低端產業之間雙向交互的現象,即在附加值較低的產業群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地域轉移的同時,高技術產業向發達地區回流。本次轉移呈「梯度轉移」,即輻射式的轉移,由一個集中區向外發散,轉移方向遵從一定的優先順序,具備優勢的國家先接受轉移,當該國優勢消失時,其餘具有相對優勢的國家再接受轉移。
從各國歷次產業轉移的情況看,產業通常按勞力力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次序發生轉移。但應當指出,發達國家的歷次產業轉移很大程度上是轉出國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盈利而自發進行的,同時也受到轉移時特定的要素稟賦和歷史因素影響,其產業轉移的順序並不必然適用於世界各國,不是「金科玉律」。
國際產業轉移對轉出國的影響分析
國際產業轉移對轉出國和承接國經濟社會均會造成多方面影響,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就業民生等方面。
產業轉移對產業轉出國的影響
產業轉移有助於增強轉出國企業實力,促進轉出國相應產業的技術升級。產業轉移將企業的經營地域由國內拓展到了國外,國內外產品需求、競爭環境的差異,要求轉出國企業進一步提高技術研發和管理水平以贏得國際競爭,同時這也為轉出國企業在本國展開產業升級提供了空間。
產業轉移有可能減少轉出國的就業機會。從既往的國際性產業轉移看,首先被轉出的產業一般為勞力力密集型產業,而後本國升級的產業多為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資本構成高於勞力力密集型產業,所能提供的就業機會相應較少,進而可能導致失業。
產業轉移引發產業空心化效應。產業空心化,亦稱產業空洞化,是由於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企業根據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跨國轉移企業資源,造成轉出國產業結構失衡的經濟現象。產業空洞化的實質,就是資本等生產要素不平衡地流往境外,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也相應移往境外,國內工業產業收縮,國內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產業轉移對產業承接國的影響
產業轉入往往能夠增加就業機會。對承接國而言,產業轉移對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首先轉入的產業大多是對勞力力需求量較大的勞力密集型產業,勢必為承接國增加就業機會。
產業轉移將促使承接國形成符合國情的優勢產業,降低產業不確定性,形成規模經濟效應。為了確保產業轉移的進行,轉出國企業傾向於選擇承接國具有比較優勢、技術上相對易於承接的產業進行轉移。這客觀上將可以促使承接國形成符合國情的優勢產業。同時,同產業企業區域聚集,可以使產業活動中的不確定性降低、減少企業獲取資訊和進行交易的支出,還可有效地開展聯動,形成產業鏈體系,從而產生規模經濟效應。
產業轉移有可能對承接國的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發達國家出於對環境保護以及社會福利的考慮,將高污染企業轉移到環保監管機制不健全、盛產原材料的發展中國家的案例不勝枚舉。這些產業在承接國的發展,不但會對承接國的環境造成持續的污染,更會成為當地居民健康的潛在威脅。
大陸產業轉移對國家利益的影響分析
一是有利於配合做到國家戰略意圖。中國一貫秉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倡議就是這一戰略的標誌性組成部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將大陸的富餘產業產能向有需要的「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進行轉移,有助於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形成更加緊密的經貿聯繫,有助於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構建政治互信、經濟一體化、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助力國家戰略意圖的做到。
二是有利於解決國內企業產能過剩、經營資源不足的問題,提高企業利潤水平,增加稅收收入。大陸鋼鐵、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鐵礦石、有色金屬等行業在2013年後的兩年內產能利用率發生迅速下滑,其原因在於大陸國民經濟的供給側出現了結構性過剩的問題。從2016年起,國內企業通過將國內產能過剩的產業轉移到國外,一方面逐漸改善了產能的利用情況,助力提高生產效率,改善行業整體生態;另一方面,解除了部分國內經濟資源的占用,使急需更多資源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能夠更容易取得相應資源,加速國內產業的更新換代,國內企業的總體質量、利潤水平和實力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稅收增加。
三是如果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對外轉移,可能損害本國的國際形象。過去很長時間內,大陸一直憑借勞力力成本優勢並大量投入自然資源,通過發展高耗能、高污染產業以換取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這種發展模式給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如果中國在實施產業轉移時,把高污染、高耗能產業轉移到境外,勢必會讓承接國同樣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顯然會損害中國在國際上所樹立的「有擔當,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四是勞力力密集型產業對外轉移,有可能影響國內就業,造成社會問題。中國目前仍然是全球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勢必需要大力發展可以大量提供就業崗位的勞力力密集型產業。若中國企業大量將勞力力密集型產業轉移到境外,一則有可能影響國內的經濟發展,可能造成產業空心化;二則有可能影響國內的就業,進而影響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對產業轉移的政策建議
第一,產業轉移應配合國家頂層戰略的貫徹落實。2015年5月,大陸政府發布了《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這一文件對於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具有重要指導性意義。鑒於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已經成為中國國家頂層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產業轉移問題上,勢必需要出台支持以國際產能合作為表現形式的國際產業轉移政策,如國家出資成立產能合作投資基金對產能合作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等,以助力國家頂層戰略的貫徹落實。
第二,產業轉移應當統籌兼顧政府、企業、勞力者的利益。產業轉移會對政府、企業、勞力者三者的利益造成影響。政府希望行政區域內的產業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利潤水平高、能夠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企業希望將生產部門設在利於取得更高盈利、便於獲取生產原材料的地點。勞力者則希望找到收入可觀、安全、穩定的工作。為此,政府在制定產業轉移政策時,應當統籌考慮政府、企業、勞力者三方的利益訴求,兼顧三者的利益,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尋求三者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避免對國內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不利影響。
第三,產業轉移應有助於中國樹立良好國際形象,不應鼓勵高污染、高耗能等可能給產業接收國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的產業轉移。中國對外產業轉移應當秉持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助力中國樹立良好國際形象。不應鼓勵可能給產業承接國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的高污染、高耗能產業轉移。否則,將授人以柄,對「中國製造」「中國品牌」帶來無形損失。
第四,優先支持國內發展空間有限、對國內就業影響輕微的產業轉移。在當前生產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大趨勢下,如果效法歐美國家,將本國勞力密集型產業大規模轉移至他國,將會引發嚴重的就業問題。因此,大陸在制定產業轉移政策時,應當優先支持國內發展空間有限、對國內就業影響輕微的產業(如電力生產、礦產開發等資源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產業)向國外轉移。例如,三峽集團在大陸國內水力發電業務積累了大量富餘資金、基本完成三峽電站建設後,從2011年起開始探討進入巴西市場的可能,其後在2013年出資成立三峽巴西公司,積極參與巴西發電業務的經營,已做到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三峽集團在巴西發展業務未對國內電力生產行業的就業機會造成負面影響,還帶動了大陸一大批電力設備的對外出口,產生了正外部性,成為大陸國際產業轉移的優秀范例。大陸政府應當通過出台綜合性的政策支持措施,盡可能多地鼓勵此類國際產業轉移。■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中國金融》|國際產業轉移的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