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這些大市值公司分布在醫療、教育和科技等行業,總體來看和之前的市場喜歡有較大不同,而這其實正是市場新認知的體現。對應醫療科技生態,那些長期能漲價的、長期能升值的產品和公司,一定是戰「疫」的果實,投資者會倍感珍惜。
疫情下的市場新認知
來源:紅刊財經
原創 紅周刊
在疫情面前,中國舉國上下全民戰「疫」。資本市場也助力戰「疫」,更翻開新的一頁。創業板的市值老大寧德時代,已跨入三千億市值行列;老二邁瑞醫療也向三千億沖刺。再看看中國公司兩千多億市值和千億市值陣營,好未來、立訊精密、藥明康德、隆基股份、匯頂科技、金山辦公、用友網路、中公教育等,成就市場新景象。
這些大市值公司分布在醫療、教育和科技等行業,總體來看和之前的市場喜歡有較大不同,而這其實正是市場新認知的體現。
健康、自由、博愛
對應醫療、科技、生態三大方向
健康是生活的起點。這次疫情讓大家深刻感受到健康是錢買不來的。等到疫情過後,國家會加大醫療資源的配置能力,提高國家醫療免疫力;老百姓會注重個人清潔,會更加關注健康。在國家和民眾的雙重需求中,醫療健康大產業的需求會發生新的銳變。
「自由」就是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的自由、方便和高效。比如線上辦公、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線上會議、線上零售等,又如雲計算、大數據帶來的數字經濟。微軟之所以能成為全球市值數一數二的公司,就是其雲服務平台給了更多企業和個人以「自由」空間。華為雲WeLink助力眾多企業戰「疫」,其生態鏈企業包括金山辦公、視源股份、喜馬拉雅、為知筆記等。
「博愛」就是只有善待萬物,生命才能生生不息。善待萬物也就是敬畏生態,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生態好的企業,就是善待員工、客戶、股東和社會的四好企業,它們資源消耗少但盈利能力一點也不會少。
社會責任是企業價值的「稱重機」
今年澳洲大火、非洲蝗蟲、中國疫情,其實都是在告訴人們:地球是全人類共同的家園,任何一地兒有傷痛就會痛遍全身。
在公司層面,堅持和社會休戚與共的原則被稱作「社會責任」。比如全球市值標桿蘋果,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到中國、到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去種樹,以求彌補其產品包裝所消耗的森林資源。這樣的做法就是讓地球資源能生生不息,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幫助其股東履行了部分社會責任。
科技龍頭有實力這麼做,被看作是高消耗、高污染的造紙業也能這麼做。某造紙龍頭很早就意識到造紙業的環保和可持續性議題,並在10多年前遠赴東南亞大規模培育森林,這讓其在原料和成本方面獲得優勢,更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福耀董事長曹德旺在疫情中捐款1億元,圍繞其投資美國拍攝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也拿下了奧斯卡大獎。
越是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股東、員工、客戶價值一點都不會少,這跨越了國家和民族的界限。如果把利潤和現金流看做研究一家公司投資價值的抓手,那麼一家會創造利潤還有好的生命和靈魂的公司,則是頂級之選。
「醫德」「師德」
未來市場最精彩的兩扇窗
「師者仁心」、「醫者仁心」,兩者皆發「仁」於心。從古至今,教師和醫生這兩個行業永遠是以「德」為先,也永遠是朝陽行業。在資本市場,「醫德」和「師德」可能是投資者未來投資中最精彩的兩扇窗。
當前,資本市場的主角是科技和消費,如蘋果、微軟、Google、華為、騰訊和阿里火遍地球。而以德為首的教育和醫療還在等待頂級公司的出現,但這兩個行業涉及的是生命和靈魂,造就一家既能厚德載物又能引領市場的公司難度非常大。也正是如此,這兩個行業才更加值得期待。
尤其是這次疫情,凸顯了社會醫療資源的不足,也凸顯了醫療需求的巨大。對應醫療科技生態,那些長期能漲價的、長期能升值的產品和公司,一定是戰「疫」的果實,投資者會倍感珍惜。
投資是一件長遠的事,需要看得遠一些。投資中,要投那些「有血有肉有德行」的公司。在某種程度上,投資是一場自我教育的過程。讓我們一邊戰「疫」,一邊在資本市場去播愛的種子吧。
>疫情下的市場新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