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過去的2018年里比亞迪發展迅猛,最新公布的2018年12月份銷售報告里我們可以看到當月銷量69637輛,同比增長31.2%。其中新能源車銷量達到46650輛,燃油車銷量為22987萬,新能源銷量已經超過燃油車的兩倍。放眼全年銷量,新能源為247811輛,燃油車為272876輛,新能源已經占據半壁江山。在國家全力推行新能源車普及的背景下,比亞迪取得了驕人成績,遙遙領先於其他品牌。當我們為比亞迪鼓掌歡呼的時候,我們需要冷靜下來,在筆者看來這里面其實暗藏著巨大隱患。
從一個小陣地的失敗 折射出問題所在
香港離比亞迪僅僅一步之遙,六年前比亞迪就已經開始進軍這個全球金融中心,但時間不意味著能換回增長,反而在2018年末尾香港最後一輛電動出租在退出了歷史舞台。
六年前比亞迪在香港投放了40多台國產E6電動計程車,高調進入香港市場,但最終因種種原因於2016年7月被迫停用。僅剩的一輛個人計程車也在兩年後,因保修期已過換電池成本過高,於2018年10月之前進行報廢處理。
比亞迪電動計程車為何會在香港落到如此淒慘結局,這還要從電動車本身說起。
本來新能源電動車是打著綠色環保,推進城市綠化有著積極意義的。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環境保護更是全民關注,所以比亞迪電動車以計程車的打入香港可以說是順水推舟。
但是新能源電動車在生活節奏飛快的香港,遭遇到了水土不服的各種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充電時長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電動車每充一次電,充滿至少要2個小時左右,作為高速運轉的計程車來說,這個充電時長無疑影響了其工作效率,與燃油車一比便知。
另外,香港全年大部分時間氣溫都相對較高,在乘車舒適性上的要求必然會全程打開空調。而新能源電動車的空調恰恰是電池電量殺手,筆者曾試駕過不少電動車,只要全程開啟空調那麼標稱的400公里續航的比亞迪E6必定減半,反復充電也會導致電池老化衰減。
最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過保後電池更換成本,要知道新能源電動車里成本最高的就是電池了。計程車行業使用汽車的頻次和時長遠遠大於普通用戶,車主反應兩年大約16萬至20萬公里就要換一次電池,而在2年保修期過後換電池的費用就得用戶自行承擔,費用約16萬港幣(約合14萬人民幣)。
以上原因導致比亞迪新能源車作為計程車在香港遭遇到了滑鐵盧,於2018年徹底絕跡。值得注意香港巴士仍有比亞迪K9電動巴士正常經營,這是僅存的碩果。
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中計程車行業占比巨大
雖然國內在車企的大力宣傳和政策的影響下,新能源電動車慢慢在消費者中開始普及,但是我們也可以在路上很直觀的看到燃油車還是占據了大部分。而除去一二線城市外,消費者購買新能源電動車更是寥寥無幾。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比亞迪新能源電動車其實有絕大部分銷售給了B端市場。最明顯的莫過於深圳和廣州,筆者去過深圳並在打車中與司機聊個這個情況。從反饋得到的消息深圳的計程車已經全部更替為比亞迪新能源電動車,而從網上可以查到一些城市比如西安等地的計程車市場也慢慢被比亞迪占領。筆者在深圳乘坐比亞迪新能源電動計程車還遇到頗為尷尬的事,從機場到酒店的途中計程車沒電了,被迫重新打車。
2019年比亞迪預期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5萬輛以上,基於公司當前的銷量,據國海證券就其主打新能源汽車車型做相應地銷量推斷:1)唐DM:目前單月銷量約6400輛,2019年預期月均銷量7000輛以上;唐EV 2019年預期月均銷量2000輛以上;因此,預期唐(DM+EV)在2019年具有10萬輛以上銷量。2)元(EV+PHEV)合計10萬輛以上(目前6~7000台/月,2019年3月產能開始釋放,放量後預期銷量10000以上);3)秦+秦Pro+宋改款合計10萬輛以上;4)e5:與滴滴及其它網約車平台合作,網約車銷量有望高達15萬輛以上。5)客車+泥頭車+清潔車+渣土車等:預期在1.5~2萬輛。
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2019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有三分之一的銷量將會被滴滴與其他網約車平台消化掉,也就是說B端商家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消費主力。那麼這就暗藏著巨大的隱患,因為在C端消費者購買乏力的情況下,所有新能源汽車廠商都在盯著這一塊大蛋糕,而這塊市場在多年耕耘下已經逐步的在趨於飽和。也就是說如果無法提振C端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那麼我們可以說這是在透支未來。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愛恨情仇
居住在北京的朋友們提會可能非常深刻,在燃油車搖號政策開始後,對於用車剛需的用戶不得以轉而購買了新能源汽車。首先不需要搖號只需要排隊就能拿到一塊車牌,再者新能源汽車不在限行政策內,以至於大家從開始的抵觸慢慢的愛上了它。
但是新能源汽車的日常使用卻讓購買的用戶有苦難言,觀望的用戶不敢出手。首先,里程焦慮讓很多購買電動車而無法安裝私人充電樁的用戶無法消除,每天都奔波在找公共充電樁的路上,不敢開車出京或更遠的地方。而在冬天或夏天這種痛苦更嚴重,為了續航不敢開空調車內跟車外一個溫度,甚至還會出現開車中暑凍傷的情況。蔚來還為用戶準備了保暖被,解決冬天車內不開空調保暖問題。
如何讓消費者真正愛上新能源汽車,而不是靠外因影響不得不購買,這是比亞迪們需要解決的問題。補貼固然為這個行業加了催化劑,發展速度驚人,但當各種優惠政策的大門關閉後,可能只剩下一地雞毛。
驕人成績無法掩蓋整個行業的寒冬
據中汽協數據,2018年大陸汽車銷量約為2780萬輛,盡管仍然占據全球市場30%的規模,但與2017年相比,減少了100萬輛,也是26年來首次出現下滑。並預測今年汽車整體銷量依然低迷,增長為零。
最近還網傳1月延續2018年補貼,2-6月退坡30%,7月起退坡50%。我不了解其準確性,但覺得這個版本的政策退坡對新能源車企業壓力雖然大,但屬於理性的政策考慮。
寒冬里比亞迪的驕人成績確實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一絲溫暖,不過暗藏在這背後的隱患不僅僅比亞迪需要關注,這也是整個行業所要面對的問題。新能源汽車固然是一個好產品也是未來趨勢,企業不能只關注銷量用戶的用車體驗提升,電池續航和維修成本等都是每一個車企需要去突破的。
消費者對產品都是用腳投票,看似興旺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在各種不得已的外因加持下而獲得的。當這些退卻之後,有什麼能拿出來與燃油車一戰高下這才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
文中數據及資料來源:
比亞迪2018年12月銷售快報
微信公眾號「汽車行業關注」文章《香港最後一台比亞迪E6計程車報廢處理》
國海證券《銷量快報點評:電動車與電池雙翼發展,二次騰飛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