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華夏時報記者 於玉金 北京報導
4月20日,必將是載入原油市場史冊的一天。外盤時間4月2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暴跌305.97%,收於-37.63美元/桶,盤中一度觸及每桶-40.32美元的歷史低點。
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出現負值似乎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結果。「國際原油近期創紀錄的低迷表現背後有諸多問題,以持續爆發的國際疫情為主因,持續攀升的原油庫存為推助,包括美國對內外的政治考慮,美沙俄等石油輸出國之間的價格戰等,加上原油期貨合約的交割規則,共同導致了這次幅度為305.97%的歷史性暴跌。」中宇資訊原油分析師桑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國際油價低迷已有一段時間,對於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8%的中國而言,又會從中看到怎樣機與危?中國能源網首席資訊官韓曉平認為,低油價對中國的經濟影響要兩面看,可謂好壞參半,石油企業將面臨虧損,但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
原油價格戲劇性的變化對於中國普通老百姓而言最大的關註點是,「汽油、柴油能不能更便宜點」,能否將2016年國家發改委設定的40美元/桶的「地板價」調整?但在「三桶油」尤其是中石油承擔著能源安全使命而大虧的情況下,改變恐怕並不容易。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楊霞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的國際原油價格變動很大程度上受突發的公共安全衛生事件影響,如果僅依據今年的原油市場格局就要去改變或者調整成品油的‘地板價’,應該說是時機尚早。」
負值背後的供需矛盾
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跌入負值區域,創出自1983年WTI期貨在紐交所開始交易以來的最低值,也是自1946年以來美國原油有延續月度數據以來的最低價格。
對此,中宇資訊原油分析師張永浩分析認為,這一極端價格表現反映了在疫情背景下世界原油市場尖銳的供需矛盾,這一矛盾在金融層面又被極端放大。
「在美原油5月合約臨近移倉換月的最後時刻,因市場參與者主體中已經難以尋覓有足夠能力和意願在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存儲石油的對手方,市場的真實需求方即煉油商以及貿易商均拒絕接手更多原油,而大多多頭投資者無法滿足交割所需的管輸運力要求、長周期儲油空間要求、閒置資金成本要求,最終做多美原油5月合約的大部分交易者急於平倉以避免實物交割,加劇了油價的下行表現,甚至將盤面價格推向負值。」張永浩分析。
金聯創分析師王晶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美國大部分地區目前仍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而處於封鎖狀態,唯一潛在的原油買家是煉油廠或航空公司這樣需要實際交貨的實體,但在此前數周終端需求持續疲軟狀況後,這些大型實體企業的閒置儲存空間處於十分緊缺的狀況中,因此缺乏進一步購入石油現貨的意向,而在封鎖的背景下,市場石油儲存空間在經歷前期數周的持續累庫後也已逐漸接近極限,這就導致目前美國境內部分市場出現了近似於「將原油自產地運送到煉油廠或存儲地區的運輸成本已經超過了石油本身商業價值」的特殊情景。
4月20日,在當天的國際原油交易結束後,美國總統川普發言稱油價下跌是非常短時期的,川普稱負油價反映了金融方面的問題,並非原油局勢。
而目前更值得關註的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似乎也不妙。截至北京時間21日17點30分,WTI 6月活躍合約最低跌至16美元/桶;布倫特6月即期合約最低跌至18.94美元/桶,為至少是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最大跌幅超逾25%。
王晶分析,在經歷4月20日WTI 5月即期合約開創歷史的收盤跌至負值區間後,由於部分市場消息顯示,全球石油儲存空間仍處於「幾乎用盡」的緊缺狀況當中,從而刺激空頭湧入將於本月月底交割的布倫特6月即期合約中進行新一輪的「逼倉」。
「雖然基於布倫特期貨合約與WTI期貨合約的不同交割方式考慮,這一行為存在較大風險,但由於日內市場看空情緒仍沉浸於曾於昨夜創出的、超逾300%跌幅的斷崖式崩塌行情中,導致大量空頭在布倫特6月合約上跟進做空,從而打壓布倫特油價於今日亞市盤末起轉入下行行情並以罕見的速度迅速走低,而WTI活躍6月合約的價格在此行情帶動下也由漲轉跌。」王晶說。
低油價對中國影響如何?
面對超低油價,長期依賴進口的中國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楊霞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單日的原油價格大幅下滑,對成品油市場、對國內原油購買的成本並不明顯。「當國際原油長時間處於20美元/桶左右的低油價環境下,國內的煉油成本將降低,對於煉化企業的煉油成本來說是有所降低。」楊霞說。
從目前看,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從1月初的68美元/桶,下探至目前的20美元/桶的邊緣,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導致的需求疲軟短期不會消失,改變低油價格局的強大因素還未顯現,低油價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成為大概率事件。
韓曉平認為,低油價對中國的經濟影響要兩面看,可謂好壞參半。
韓曉平分析,一方面從供應方看,如三桶油為了保證國內的石油安全,要進行勘探開發,但開采成本是比較高的,目前國內的成品油「地板價」定在40美元,中國的成品油是10個交易日作為一個周期來進行調價,而目前加油站的汽油、柴油可能是3個月前下單買入的原油生產,而當時的價格高於目前的40美元,中間的價差將由三桶油承擔,因此三家石油央企在石油板塊都出現了虧損。
由於中石油承擔著保證中國能源安全壓力,勘探開發力度在三桶油中最大。低油價對於三桶油中的中石油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
面對外部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中石油也在制定與油價聯動的資本開支方案。中石油財務總監柴守平在3月26日晚間的財報會議上明確表示,優化方案整體原則是堅持量入為出,努力實現自由現金流為正,堅持突出重點,有保有壓。
「另一方面從消費端來看,目前一些城市還在疫情的影響下,居民依然選擇減少出行,因此油價便宜對居民影響也不大,但好在4月開始春耕,對柴油的量加大,低價的柴油對農民、農業有益,與此同時,中國經濟開始從疫情中復蘇,由於國際市場的低迷,中國主要依靠國內拉動經濟,低油價對這樣的經濟轉變也有益。」韓曉平說。
《華夏時報》記者從卓創資訊獲得的數據顯示,據其對沿海以及內江周邊30家社會貿易單位調研發現,截至2020年4月16日,國內成品油貿易單位柴油庫存占庫容的比重在25.87%,較3月底下跌0.58個百分點。
楊霞分析,4月中上旬,國際原油價格整體呈現出低位震蕩走勢,雖然期間一度因為減產協議達成而短時大漲,但在全球石油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原油價格再次回落,導致國內成品油市場觀望情緒持續濃厚。此外,雖然4月份國內柴油需求繼續回升,但是同比依舊存在較大差距,故而業者進購意願較為低迷,僅在原油短暫上漲時出現過一波集中補貨。
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4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導致中央石油石化企業大幅度減利。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月初的每桶68美元跌到了3月末的每桶23美元,期間一桶跌了40多美元。盡管低油價對降低我國經濟運行成本是有利的,但是對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生產經營和效益產生較大沖擊。一季度國內需求下降,成品油銷量下降也超過了20%,勘探、煉化等業務收入成本倒掛,石油石化企業整體虧損,影響了中央企業的效益增速,影響了30個點。」
成品油「地板價」調整為時過早
國際油價一路下行甚至近來時常上演斷崖式下跌的情況下,普通老百姓最為敏感的還是能否買到更便宜的汽、柴油價格,甚至對2016年國家發改委設定的40美元/桶的「地板價」也頗有微詞,能否調整成品油「地板價」的聲音也開始浮出。
這首先要明確為何設定40美元/桶的地板價?「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在2013年修改完善的,直至2016年設定了‘天花板價’及‘地板價’,從2014年開始,國際石油格局出現了較大變化,從當時的110美元/桶快速下滑至40美元/桶以下的價格,國家發改委為了國內石油產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才設定了地板價及天花板價。」楊霞表示,設定40美元/桶的地板價,是綜合考慮到了國內的原油開采成本、國際原油市場的長期走勢以及國內的能源政策等因素而制定。
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當初設定40美元/桶的地板價有其道理,與抑制石油消費,向低碳、清潔能源轉型都有關係,中國原油70%依賴進口,如果成品油價格過低導致更多的消費需求,將引發能源安全的問題,而且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調控下限時,境內成品油加工企業,應該按照汽油、柴油的銷售數量所規定的征收標準繳納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如果政府能夠把這部分資金用於能源轉型也是很好的舉措。
「今年以來,因為油價大幅下跌,公司今年將上繳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從謹慎性角度考慮,公司目前不能將額外這塊利潤計入公司的收入,只能是作為一種準備金計入帳目。當然公司也在積極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爭取有力的政策。」柴守平也在3月26日說。
根據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帶一路能源貿易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編撰的《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19-2020)》顯示,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50572萬噸,增長9.5%,石油對外依存度為70.8%。
韓曉平表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維護國家石油安全,除了直接進口石油外,在海外也要進行開發,當時購買的區塊成本較高。「國內的開采成本也高,在國外打井幾百米就能出油而國內可能需要幾千米,最近幾次的報導都是需要在8000米以上的深度達能有石油出現。」韓曉平說。
2020年1月,中石油塔裡木油田宣布在新疆完成了國內乃至亞洲第一深井—輪探1井的深度已達8882米,折合日產原油超過100噸。
「今年的國際原油價格變動很大程度上受突發的公共安全衛生事件影響,如果僅依據今年的原油市場格局就要去改變或者調整成品油的‘地板價’,應該說是時機尚早。」楊霞分析。
林伯強也表示,要考慮目前的低油價是長期還是短期持續,目前看,調整40美元/桶的「地板價」規則早一點,如果長期原油價格維持在30多美元/桶,可以再考慮適當調整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