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阿裡巴巴、京東、網易等中概股紛紛回歸之下,年內股價已跌去四分之一的攜程在美選擇退市,似乎變得順理成章。但退回國內與對手白刃相見,也並非攜程願意主動選擇的。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原
編輯|李薇
頭圖攝影|鄧攀
雖然攜程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直播4個多月來,為攜程帶來了超過11億GMV,但這顯然還不足以沖抵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東時間7月28日,據路透社報導,攜程正在就私有化交易與金融機構、戰略投資者等多方人士進行接觸,其中包括私募與中國國內科技公司,考慮從納斯達克退市。路透社稱該消息是從四名直接參與交易的消息人士獲悉的。
據報導,攜程可能選擇退市的主要原因在於,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疫情對旅遊業務的持續影響、以及中概股正在面臨美國監管機構更嚴格的審計要求。同時,消息人士也向路透社表示:關於退市的討論還處於早期階段,未來還有可能存在變數。
《中國企業家》就此消息聯繫攜程求證,攜程表示不予置評。
消息披露當日,攜程股價一度上漲超過10%,後回落至27.72美元,收盤市值為164.40億美元。
疫情重創
此次攜程被傳退市,直接原因自然是疫情的持續發酵。
2019年,攜程整體業績與股價尚處於上升勢頭,財報頗為亮眼。攜程2019年年報顯示,攜程當年收獲淨利潤69.98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538.50%。不過,2020年一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重創攜程。
2月,當「戰疫」重點還聚焦於武漢區域時,《中國企業家》曾採訪過梁建章,當時,他還樂觀地認為,與2003年非典相似,在政府的強勢干預下,疫情戰有望於5月取得勝利,旅遊業也將隨之復蘇。
始料未及,疫情的影響逐漸向世界範圍擴散,給全球旅遊業都帶來了致命打擊。2020年第一季度,攜程淨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2%,淨虧損為22億元。而去年同期,攜程的淨利潤為46.13億元。
除了攜程墊付的用戶退訂費用,合作方的困境也逐步傳導到攜程身上。梁建章5月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有些航空公司的財務直接崩潰,合作方出現問題。雖然我們的財務狀況健康,整體損失還是很大。」
2020年一季度,攜程的酒店、跟團遊、交通票三大核心業務營收分別同比下降了62%、50%、29%。同時,攜程預計第二季度淨營業收入還將同比下降67%~77%。
與財務指標相比,更大的危險還在於:疫情讓攜程近年來最核心的「國際化」戰略走向陷入迷霧。
2019年11月,在攜程創立20周年慶典上,梁建章表示,攜程未來要用5年時間,做到全球最大的國際旅遊企業;並提出了G2戰略,即Great Quality(高品質)和Globalization(全球化)。
從2015年開始,為了突破用戶與業務的天花板,攜程持續在全球市場中布局。2015年1月,攜程收購了英國廉航機票預訂平臺Travel fusion公司多數股份;2016年1月,攜程向印度最大在線旅遊公司Make My Trip投資1.8億美元,並在2019年8月通過換股交易成為其最大股東;2016年11月,攜程以14億英鎊收購了全球最大機票搜索平臺天巡(Sky Scanner)。
2019年,攜程國際化步調進一步加快。當年10月,攜程宣布與途易達成戰略合作;11月,又和Trip Advisor成立了合資公司。截至疫情暴發之前,攜程的國際化營收已經占到集團總營收的35%。
看似順風順水的國際化在疫情中戛然而止。彭博社7月20日報導,天巡正計劃裁員20%,並關閉部分辦事處。
今年以來,攜程的股價距高位已跌去了24%。疫情重創全球旅遊業,另兩大國際旅遊巨頭亦不能獨善其身:Expedia跌幅達23.6%,Booking跌幅達17.9%。
地緣風險
雖然疫情給旅遊業帶來的打擊堪稱摧毀性的,但如果單純因疫情導致業務收縮甚至停擺,攜程並不至於抬出私有化這樣的「重型武器」。
2020年初,攜程的主要資本運作關註點還停留於加速赴港二次上市。
2019年11月,阿裡回港上市後股價持續走高,給諸多頭部中概股帶來了示范效應。據彭博社報導,京東、網易、百度、攜程均在阿裡上市後與港交所及投行接洽,以期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
港交所也為這些明星公司打開了方便之門。2018年4月,港交所推出上市制度改革,在《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了三個章節,首次允許了同股不同權、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尋求在港進行二次上市的大中華地區和國際公司來港上市。
自新規實施以來,84家新經濟公司(包括醫療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共募資3023億港元。2019年,香港以募集總額3155億港元蟬聯全球IPO第一。
2020年4月,瑞幸曝出財務造假事件。5月21日,美國參議院全票通過了一份《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對公司年度審計報告增加了多項嚴格的披露條款。6月,網易、京東先後赴港二次上市,被外界解讀為中概股回流加速。
近期,隨著美國總統大選臨近等種種龐雜因素,中美摩擦不斷加劇,不確定性陡增。
7月14日,路透社援引一位美國國務院資深官員的表述,稱川普政府計劃單方面取消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與中國證監會、中國財政部,在2013年簽署的執法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下簡稱為「備忘錄」)。
在這份備忘錄中,中方同意按照相幹流程向美國證監會和PCAOB提供經審核不涉及國家秘密的審計底稿。美國政府單方面的行動被美國媒體解讀為,美國和中國正在幾條戰線上展開外交鬥爭,這可能會攪亂金融市場。
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直接阻斷了中國頭部互聯網公司們布局多年的海外擴張之路,一場巨頭「撤退」行動隨之展開。
6月底,字節跳動旗下的明星產品TikTok、騰訊微信被印度政府宣布封殺。微信在印度已無法使用。同一時間,阿裡也宣布關閉了UC瀏覽器在印度的運營。
7月20日,美國眾議院以336比71票通過了一項專門針對TikTok的法案,禁止聯邦政府雇員在政府的設備上使用TikTok,受影響群體包括美國政府高官、美國眾議員、美國國會員工,以及政府公司的官員或聘員。
7月27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表示,北京將對赴美中概股進行梳理,對於符合回歸條件的,支持其回歸A股或回歸港股發展。
可想而知,接下來海外市場針對中國公司的禁令及限制可能將繼續升級,而中國也將拿出相應的應對手段。
攜程的國際化業務拓展,以及未來的資本市場布局,也需要充分考慮地緣政治的風險,順勢而為。
回歸挑戰
那麼,面對國際環境的凜冽局面,攜程的國際化腳步是否會就此逆轉呢?梁建章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多次表態:「攜程的長期戰略不會改變。」
不過從短期看,攜程是否會最終選擇私有化,或是繼續回港二次上市的步調,則還需要綜合考量與觀望。對攜程來說,繼續選擇回港二次上市或是外界比較容易預期到的動作。
囿於國內外用戶對OTA產品不同的偏好與使用習慣,目前直接使用攜程APP進行酒旅預訂的海外用戶並不多。攜程的國際化戰略更多依托於投資、並購、換股等資本合縱連橫手段,其本身35%的國際化業務,有25%亦來自於國內用戶在海外的購買。整體看來,國外用戶對於攜程,仍處於了解、熟悉階段。
攜程的骨子裡「流淌著盈利的基因」,常年保持著超過50%的毛利率。2019年,攜程營收357億元人民幣,淨利潤69.98億元人民幣,對應當年美股市場給出的200多億美元的市值,可以說攜程的估值仍舊偏低。
與之相對,國內A股市場對明星公司的追捧、市場活躍度明顯更利於融資計劃開展。
同屬遭到重創的旅遊業,在A股上市的凱撒旅業雖2020年半年報預虧1.45億,受益於海南免稅概念,在近期連拉9個漲停板,市值一度突破200億元,市盈率亦超過了500。資本炒作熱度,以及近期官方對資本市場的支持力度,可以說對中概股回流國內無疑構成了重大的吸引力。
不過,即便攜程正式決定「斷腕」、拆分私有化,而非選擇「美股+H股」的常規操作,要徹底走通這條私有化道路,也要花較長時間,絕非易事。
通常來說,在美國主板掛牌的上市公司,從提出退市申請,到正式停止交易,最快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同時,攜程的股權也勢必要因私有化過程中的資本運作而發生變化。
在頭部公司的橫向對比中,攜程的高管持股比例偏低。截至2020年2月29日,百度是攜程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1.7%。梁建章個人持股為2.3%、攜程聯合創始人范敏持股為1.9%、攜程CEO孫潔持股為1.2%,高管團隊加起來也只有5.4%。
此外,攜程若決定私有化,回歸內地證券市場,還將直接面對更多與美團酒旅及飛豬等競爭對手業務的直接對比。
近年來,美團依托發源於外賣業務的地推「鐵軍」及生態協同力量,酒店間夜數及低線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整體份額持續增長,快速蠶食著攜程的陣地。攜程的做法則是避其鋒芒,重點發展異地遊產品,推進國際化進程。
可以想見,從走向世界的星辰大海退回到與國內對手白刃相見,並不是攜程願意主動選擇的。
2003年攜程上市後,梁建章認為已「打著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意興闌珊,轉而赴美讀書。而此刻,攜程面臨的危險,已經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刻——遠遠比他二次回歸、打敗去哪兒網等對手的純商業作戰要龐雜得多。
除了持續尋求在業務層面復蘇國內外旅遊市場,如安在大國博弈的歷史環境中順勢而為、攻守得當,需方法導者具備高度的戰略思維與決策遠見。
這對梁建章個人和成立了20年的攜程來說,都將是一條充滿艱險的道路。
後疫情時代,
品牌如何重啟增長?
流量成本不斷上漲,
企業如何實現高效觸達?
如何以客戶為中心創新產品,
與客戶構建長期關係?
國產品牌如何突圍……
答案就在這裡⬇️
。END。
制作:崔允琰審校:高歡歡
[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