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難道人到中年,生活真的就像是看不見的下坡,不斷下滑還踩不住煞車嗎?
以下,Enjoy:
常識君|有話說
作者:黎響
來源:武志紅(ID:wzhxlx)
近兩年爆款劇《小歡喜》《我是餘歡水》等等,都集中關註了#中年危機#的話題。
《小歡喜》中,方圓中年被公司辭退,從小希望成為金庸武俠的男孩,中年跑起了出租。
而妻子童文潔即使爬到了財務總監的位置,也因為性騷擾和勾心鬥角被迫辭職——夫婦兩人雙雙遭遇人生滑鐵盧。
《我是餘歡水》中,男主角餘歡水,一名典型中年「社畜」:
工作不順利、比他資歷小的同事也當眾嘲弄他;婚姻不幸福,妻子打心眼裡就瞧不起他;表面的好朋友,借貸不還翻臉不認人……
更別提誤診癌症、遭遇車禍這些糟心事了,很多人都反饋「太慘了,真實得不敢看」。
根據一項全世界多國的藥物調查顯示,40-50歲的人群服用抗憂鬱藥的比例是最高的。
難道人到中年,生活真的就像是看不見的下坡,不斷下滑還踩不住煞車嗎?
《你的幸福曲線》一書的作者喬納森·勞赫的研究給予我們一絲希望。
他認為:50歲以後,我們會越活越幸福。
如果能早日認清真相,我們是否盡早獲得持續穩定的幸福?
01
中年危機與幸福曲線
多年以來,喬納森都在對多國人們進行幸福度的測試。
他發現:如果將各個國家的樣本合到一起,整體數據會形成一個「U形」線,幸福度的低谷在45-55歲之間。
而如果將各國的樣本獨自區分開,除了低谷對應的年份會有幾年的誤差之外,每個國家人民的幸福度也是完美符合U形分布。
財富雖然能夠稍微提高幸福度,但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他們的幸福曲線也是同樣的形狀。
這也很好理解:
當人們從青年開始成長時,不斷吸入新知識,增長新能力,也從中獲取了更多的成績,在這個階段的幸福感非常強烈。他們以為自己能夠用雙手創造幸福。
但隨著年齡增加,個人成長與工作升職加薪的速度會逐漸放緩,甚至遭遇瓶頸。供房子、養孩子的壓力,加上病痛和親人離世等現實問題都會減少幸福感。
不少人還會強烈的感知到死亡恐懼。
小說《當尼采哭泣》中,男主角布雷爾是一名醫學界享負盛名的精神科醫生,到中年後,他也開始感嘆自己已經走到山頂,接下來就是無盡的下坡路。
從他40歲生日起,他反覆多次做同一個夢:自己深陷40米的泥地裡,難以自拔。
這其實是他在想像自己被埋到棺材的景象。
在中年階段,人們對於新鮮事物的興趣逐漸降低。尤其是對互聯網、電子產品等事物整體接受度都比較低,甚至不願意接受它們帶來的生活便利。
而新資訊、新知識的減少,又反過來讓他們的生活變化得更慢,停滯不前。
但問題是:身體的機能只會越來越衰退,職業競爭力也是如此,為什麼過了50歲之後,人們的幸福感會急速上升呢?
02
幸福的預期
喬納森認為,人所感受的幸福度,除了受外部事件以及自身變化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我們對未來的預期。
作者進行了一項測試:邀請了一群人,讓他們先判斷自己目前的幸福水平,再預估5年之後的幸福水平。
結果發現,一個人越年輕,就越容易會高估未來的幸福度。
這種樂觀的判斷其實是有生理上的依據的。
一方面年輕人充滿生機,各方面都是向上增長的,他們很容易錯誤地認為未來也是會線性增長的。他們往往高估了以後自己的健康水平、事業發展和親密關係的幸福度。
另一方面,生物本能也驅使人追求更多(盡管並不是直接追求幸福,而是生存)。
為了保證個人機體不停止發展,一旦我們完成一些目標,就會得到一定的多巴胺獎賞,生物本能號召我們去追尋更高的目標,保持活動,不安現狀。
這種盲目樂觀與激進的態度,會最終讓人們對幸福感的預測,高到一個無法實現的水平。
例如,在校時的天之驕子,認為畢業後也會一帆風順,卻沒想到競爭過於激烈,形成心理落差,悲憤難過,甚至憂鬱。
反而那些表現平平的人,對未來的預期本來就不高,他們反而更容易接受現狀,滿足當下的幸福。
如果現實不如想像時,我們就不得不開始下調自己對幸福的預期。
立志30歲做到中高層管理,大權在握;但現在也有不少35+的資深程序員、創業者開始跑出租、送外賣,因為比理想更重要的是眼前的生活。
當過了中年幸福度谷底之後,50歲以上的人們會更傾向認為自己的生活會過得越來越差。
從樂觀轉變成悲觀,這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預期幸福感低於目前幸福感。
有不少年紀大的人,雖然已經很健康幸福地活了數十多年,但他們依然會保守地認為幸福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消失。
與此同時,由於生活經驗的增加,他們開始更加了解自己,明確自己的價值取向,對未來的期望變得更加貼合自己真實希望的狀態。
年輕的時候可能關註點會偏向成績和外部物質性的收獲。
拿著1萬的薪水,想著過3年薪水要翻一倍;住著出租房,立誓要5年內在大城市安家。
而到了中老年以後,受到挫折,進而反思從前的欲望時,反而開始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不想追求太多。
人本心理學認為自我有兩種:
虛假的自我,在乎的是外在的成績等事物。
真實的自我,關註的是「我」的存在和感受。
人生前半程,我們開疆擴土,追尋物質和外部認可。但後知後覺,發覺大多都是過眼雲煙,在追求途中還委屈了自己。
而中年後,很多人開始追求心靈成長,尋找寄托,目的就是為了接近更真實的自己。
從虛假自我到真實自我的過程,一個人開始能夠活得更加自在從容,而這往往是要到了人生的中後期才有機會領悟到。
他們會發現,無論是世界首富,還是平常人,一天也只吃3頓飯,睡覺也只用一張床。
當人們被生活「吊打」了一翻之後,調整了自己對未來的樂觀預期,也更有能力和智慧去理解生活和自己,以至於最終的生活幸福感會比預期高許多。
這也是為什麼調查結果顯示70歲的人感受到的幸福程度是人生中最高的:
因為他們有最多的生活知識,最合理的自我判斷,以及最節制的欲望。
03
如何走出人生低谷
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的幸福感會面臨U形的發展趨勢,但我們真的要這麼晚才能得到幸福嗎?
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獲取更多幸福?作者給予了一些建議:
第一條是「正常化」
人生的許多痛苦都具有不可預料性。
「為什麼會是我?」是他們遭受痛苦後經常會問的問題。
人們通常覺得的自己的發展呈線性,但事實上生命無常,有太多我們無法掌控的事物,唯有此時此刻是可以把握的。
同時,人們更傾向「好人有好報」的故事,覺得只要有付出力,就會有收獲。這也是我們樸素的社會道德預期。
實際上並不存在這種情況。我們無法預估未來,也無法控制未來。
當我們不再陷入求而不得和「為什麼是我」的痛苦中,就能夠更加冷靜地處理生活拋給我們的命題,接受它,在限制範圍內活得好一點。
第二條,是降低期望
年輕時身強力壯,覺得自己要征服世界的人,難以迅速接受中年時下滑的身體機能。
但到了老年,當他們都已經接受了衰老的身體,就會為自己今天還有力氣逛公園感到滿意。
在這個問題上,影響我們幸福感的不是客觀上的身體機能,而是主觀上的期望。
懷有越高的期望,我們就更容易陷入不幸當中;而期望越節制,當有可能活出「超預期」的水平。
這意味著我們可能要跟渴望不斷進步的生物本能相抗衡。
不妨給我們的未來設想3個檔次,像設計工作績效那樣:
最差的情況
最可能實現的情況
最好的情況
如果我們能夠接受最差的情況,準備好最差的到來,那麼無論現實結果如何,我們大多會覺得幸運。
這種對未來的預期也幫助我們做現在的規劃:如果我期望未來最差的情況是會生病,那麼我現在是不是應該多存款,而不是多揮霍?
第三條,加強社交聯繫
喬納森認為幸福感不是物質性的,而是社會性的,幸福來源於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聯繫。
在物質條件較為落後的國家,如果群落、團體之間有互相幫助、共度時艱的文化習慣,人們的幸福感會更高。
喬納森甚至認為,有更多的朋友甚至比身體健康更重要。
中年危機可能有不同形式:至親去世、離婚、失業等等。這意味著我們的父母、伴侶、同事可能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無法成為我們可以依靠的對象了。
而朋友是很特殊的關係,你並非只能有有限數量的朋友,他們能傾聽你的情緒,也能幫助你度過難關。如無意外,他們不會輕易離開。
所以很多人說女人結婚後,不要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家裡,要跟閨蜜保持聯繫。因為她們是快樂的分享者,也是痛苦的分擔者。
祝願大家都能能夠獲取更從容面對人生,獲取更多的幸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武志紅(ID:wzhxlx),微博:@武志紅。現於北上廣深杭廈門成都蘇州南京青島10個城市開辦了武志紅心理咨詢中心。
【延伸閱讀】 推薦語:歐亞隆流傳甚廣的經典之作!當名醫遇到哲學超人,演繹出心理咨詢的誕生過程。任何不曾殺死我的東西,讓我更強大。
【猜你喜歡】
【更多精彩】
在公眾號對話框發送以下關鍵字 查看更多優質內容! 德魯克| 稻盛和夫 | 陳春花 明茨伯格| 宋志平| 拉姆查蘭 戰略管理 | 企業文化|團隊管理|市場營銷|領導力 職場溝通| 時間管理| 情緒管理|學習方法|自我修煉 市場營銷|定位培訓| 華為| 女性領導力|書單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