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基金經理為什麼不使用自己的資金賺錢而是需要籌集資金呢?
在支付寶里面買入基金的時候,每個基金都是有專業的基金經理來經營,那麼如果這些基金經理真的有能力,為什麼不使用自己的資金賺錢呢?而是籌集資金,使用別人的資金呢?
基金經理是個高收入的職業,肯定不是誰都能擔任的,起碼要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據統計,基金經理的平均年薪是169萬。沒有兩把刷子,誰會開那麼高的薪水。
他們基本都是名校畢業,甚至是海龜,才能可能應聘到基金公司就業。進入基金公司,也不是說有從業資格證書,就能直接擔任基金經理。一般都是先從擔任交易員或者研究員開始,然後逐步升級為投資經理、基金助理,最後到基金經理。這個過程最少也得要好幾年。
著名基金經理王亞偉1989年以安徽省高考狀元身份考入清華大學,1994年進入中信國際合作公司,開始接觸證券投資業務。1995年擔任華夏證券北京東四營業部研究部經理。1998年先擔任基金興華基金經理助理,後任經理。從接觸證券工作到擔任基金經理,也經歷了4年的磨練。所以說,基金經理不論是從學歷背景,還是投資經驗水平都要比普通人強很多。除非你是一個能在股市持續穩定賺取利益投資者,否則就不要輕易懷疑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
至於為什麼基金經理不自己投資,而要拿別人的錢來買股票。
一、從行業方面來講,每個行業的誕生,就必然造就一批職業人才。有了基金公司,就得有人來負責操作基民的資金來賺取利潤,也就產生基金經理這個職業。有本事的人都單幹,基金行業豈不是要消亡了。這肯定是不可能。還有很多行業也是這樣的,比如咨詢公司,負責給公司提出合理的建議意見,以促進公司的發展。難道說咨詢公司的人因為對經營公司比較善長,就都要去開公司嗎?公司有改善經營的市場需求,就產生了咨詢公司。一句話,有什麼樣的市場需求,就會產生對應的職業。
二、從個人角度來講,選擇自己投資還是任基金經理,不僅僅是賺錢能力的問題。首先是這個人的職業選擇。還拿基金和咨詢行業來舉例,自己投資和開公司,所要面對的問題和困難遠遠大於在一個公司擔任職務。到公司任職,工作任務相對單一,也更加專業。每個人都會做出是自己幹還是替別人乾的選擇。那麼就會有一部分人選擇自己地幹,也有很多人願意替公司或者單位打工。
再來看基金經理,自己投資賺錢和當基金經理的區別。只要能當上基金經理,不論其管理的基金業績如何,其收入就超越了90%的人。169萬只是個平均數,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經理收入可以達到千萬級別。如果自己投資,就算水平再高,賺的錢也最少受兩個方面影響,一是能有多少錢用於投資。就算有100萬本金(這樣的人有多少呢),假如年收益率達到30%(股神平均年收益率就20%多點),一年也只有30萬。與基金經理的薪水相比還是很可憐的。二是能股市賺多少,市場行情是決定因素。2018年上證指數從最高3587點跌到年終收盤2493點,跌幅為30%。絕大多數的股票都是跌的,你水平再高,又能賺到多少呢。
只要走上基金經理這條路,就不用擔心失業,每年都有新的基金公司成立,新的基金髮行,都需要大量的從業人員。而且基金經理的薪水與管理的基金業績不直接持鉤,不管基金賺或虧,基金公司都要收取管理、申購和贖回等費用,基金經理也照常拿著高額薪水。所以更多的人願意擔任基金經理。
事實上,基金經理也是通過業績競爭上崗的,能力肯定是有的,比大多數股民的投資能力要強,不要用自己的業餘愛好去挑戰人家的專業。
曾經公募基金一哥王亞偉,做私募這麼多年,這幾年業績也不咋地,因為市場不行。同樣的還有任澤松,公募一姐王茹遠,都在公募憑借自己的風格和市場波動賺到很多錢,而任澤松最終也虧了很多錢。成也創業板,敗也創業板。
公募的飯比私募好吃,但是在公募有名氣後,很多基金經理都私奔了。但最終能持續牛下去的卻很少。
為什麼公募容易出名?這其實也有套路的。很多都是先做一個明星基金,公司其他產品給明星產品抬轎,很多基金公司都這麼幹過。這算不算操縱市場呢?
我一直相信巴菲特說的話,一般的人,持續定投指數基金,一定能跑贏90%的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