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 於文 】「華為在歐洲大陸取得了一場小小的勝利。」《華爾街日報》17日如此評論德國聯邦政府16日批准的《信息技術安全法》。該法為所有參與德國5G網絡建設的設備製造商設定高標準,德國政府除了要對供應商提供的組件進行技術檢查外,還要對其信譽進行「政治評估」。英國《金融時報》稱,華為公司對該法表示歡迎,稱「我們相信,這意味著所有技術供應商都將有更高且統一的安全標準。」但有德國議員稱,該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執行,以及德國是否有排除華為的政治意願。
據德新社報導,《信息技術安全法》(也被稱為IT安全法2.0)要求製造商做出廣泛的承諾,特別排除出於破壞、間諜或恐怖主義目的的技術性能,並承諾任何數據都不會流向外國政府。德國網絡管理機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將引入統一的IT安全標籤。如果某個製造商被證明是不可信的,可以被完全排除在5G網絡之外。德國總理府與內政部、經濟部和外交部組成的聯合調查委員會將調查有關指控。
德國政府發言人塞貝特16日強調:「該法律從根本上說是關於我們IT安全性的問題,而不是關於單個製造商的。」「德國之聲」稱,法案下一步要由聯邦議院批准,聯邦議院可以要求進行小幅度的修改。外界普遍認為,表決通過不會發生意外。
該法究竟對華為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各傢媒體給出不同的解讀。德國《時代周報》稱,新要求「可能阻止華為在德國擴展5G」,華為被認為「有安全隱患」,專傢們擔心這傢中國公司「會進行間諜或破壞活動」。路透社援引德國政界的評估說,至少在關鍵網絡組件方面,華為「將難以證明其可信度」。
但也有媒體認為,該法律是「有條件放行華為」。《華爾街日報》17日評論稱,德國政府「朝著允許在5G移動網絡中使用華為的技術又邁進了一步,讓這傢中國公司在歐洲大陸取得了一場小小的勝利」。報導稱,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許多德國公司最大的市場。徹底禁止華為在德國可能面臨法律障礙,同時也威脅到德國在中國的可觀經濟利益。鑒於德國業界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柏林方面一直不願意完全與華盛頓站在一邊。德國一直在尋求一個中間地帶,允許華為在德國開展業務,但要有足夠的監控。《金融時報》稱,與美國、英國等國相比,德國沒有將中國公司完全排除在電信市場之外。特朗普政府一直向盟國施加壓力,要求對華為採取強硬路線,稱其設備可能被北京用來進行破壞和間諜活動。「但德國總理默克爾被證明可以抵抗美國的壓力,她更願意提高所有供應商的安全要求。」
雖然屢屢碰壁,美國仍繼續在全球散布謠言、打壓華為。路透社17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對多個太平洋島國發出「警告」,稱要警惕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參與該地區海底光纜建設「帶來的國傢安全威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7日表示,美方有關說法完全是對中國企業的抹黑,是為自己無理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編造借口。中國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通過安裝「後門」等形式為中國政府采集或提供外國的數據、信息和情報。中國華為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承諾願簽署無「後門」協議,也是唯一接受第三方檢測和監督的電信公司。恰恰是美方自己,從「棱鏡門」曝光至今,在全球範圍內對包括其盟友在內的國傢進行大規模的網絡竊密,是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和「竊密帝國」。前不久,丹麥媒體曝光美方有關機構對丹麥政府部門實施監控,對途經丹麥通信光纜上的隱私數據和信息進行搜集。美國這套污蔑別人、美化自己的伎倆世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無論美方如何抹黑,都掩蓋不了其對競爭對手進行政治打壓的事實,也阻擋不了中國企業發展壯大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