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今年共有35個項目成功申遺。此外,今年是聯合申報項目被列入名錄最多的一年。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太極拳」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與此同時,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同批通過審批,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消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傢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最終共有35個新項目被列入名錄(冊)。
除了太極拳和送王船,還有哪些國傢的項目今年申遺成功?
中國非遺項目知多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推特上宣布太極拳入選時介紹稱,太極拳是一種起源於中國中部地區,有助於培養正義、中立思想的傳統鍛煉形式。
中國「太極拳」。圖/UNESCO官網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推特上推廣太極拳,他表示,「很開心看到太極拳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是中國傳統的精華,對身體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太極拳起源於中國,如今將有益於整個世界」。
據央視新聞報導,在加入太極拳和送王船後,中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目前締約國共180個。《公約》設立了急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三個非遺名錄和名冊。
自2004年加入公約,中國有7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名錄,包括中國活字印刷術、赫哲族伊瑪堪等;34個列入代表作名錄,如二十四節氣、中國珠算、中國皮影戲、中國針灸、京劇、昆曲、書法、剪紙等;1個入選優秀實踐名冊,即2012年成功申報的福建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
展開全文
2020年還有哪些項目成功申遺?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消息,今年共有35個項目成功申遺,其中3個列入急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9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個列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
3個急需保護的非遺項目分別來自哥倫比亞、埃及和奈米比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還撥款近10萬美元,用於奈米比亞Aixan/Gana/Ob#ANS TSI//Khasigu傳統的音樂聲音、知識和技術。截至目前,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有67個項目。
韓國「燃燈會」。圖/UNESCO官網
新列入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29項,包括韓國的「燃燈會」、日本的「工匠之技」等。截至目前,共有492個項目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值得關注的是,芬蘭、馬耳他、巴拉圭和新加坡今年首次有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芬蘭的是「桑拿文化」,馬耳他的是傳統麵包Ftira,巴拉圭的是「馬黛涼茶」(Terere),新加坡的是「小販文化」。
新加坡「小販文化」。圖/UNESCO官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指出,今年是聯合申報項目被列入名錄最多的一年,共有14項多國聯合申報項目被列入名錄。這體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團結民眾、推進國際合作的作用。具體包括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瑞士和法國聯合申報的機械制表工藝,阿爾及利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突尼斯聯合申報的吉斯米(couscous)等。
除此之外,今年還新列入3項優秀實踐名冊,包括法國——馬提尼克島多槳帆艇,建造與航行實踐遺產保護典範;德國、奧地利、法國、挪威、瑞士——歐洲大教堂作坊的手工藝技術和慣常習俗、技藝、傳承、知識發展以及創新;希臘——伊庇魯斯多聲部大篷車,研究、保存和推廣伊庇魯斯的多聲部唱法。
截至目前,共有25個項目列入優秀實踐名冊。
法國馬提尼克島多槳帆艇。圖/UNESCO官網
■ 鏈接
申報非遺的項目有哪些標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約》中,只考慮符合現有的國際人權文件,各社區、群體和個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順應可持續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具體來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
各締約國申報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冊)的項目,須符合公約操作指南規定的列入標準,由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進行評審。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業務指南》(2018年修訂版),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的標準包括,項目屬於《公約》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後有助於對該項目的保護和推廣,同時已列入申報國境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某一清單等。
根據《公約》精神和申報規則,各締約國都有權將其領土上符合《公約》定義和名錄列入標準的非遺項目申請列入名錄,對同時存在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締約國領土上的非遺項目,《公約》鼓勵多個國傢聯合申報,每個國傢也可單獨申報,相互之間沒有先來後到的差別和從屬關係。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