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批發與食品零售公司麥德龍可能要賣掉中國的大部分業務了。
彭博社援 2 月 1 日引信源消息稱,麥德龍有可能出售中國業務大部分股權,80% 的股權都將出售給中國公司。這筆交易預計在今年 2、3 月份達成。
信源稱,麥德龍尚未確定出售中國業務的股權比例,這筆交易中可能還包括麥德龍在中國持有的物業。
針對傳聞,麥德龍的發言人確認,該公司正在搜尋新的戰略合作夥伴,但還在早期階段。麥德龍沒有確認是否確定了新的投資人,也沒有就出售股份的比例作出回應。
市場暫時也沒有麥德龍中國業務合作方的傳聞。去年有傳聞稱復星國際將以 4.26 億歐元入股麥德龍,但沒有確定是否在中國業務上有合作。
與大潤發、家樂福等超市不同的是,麥德龍有一半的客戶是中小型公司,另外一半是個人消費者。
這家公司在中國市場業績也在變差。麥德龍在中國有 95 家門店,2017-2018 年的營收約為 27 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 208.7 億元,同比增長 2.6%。麥德龍中國業務的營收增長過去幾年在逐步放緩。
過去幾個月,麥德龍就曾多次傳出出售部分中國業務的傳聞,但出售中國業務的股權比例在變化。
去年 9 月,同樣是彭博社的信源稱,麥德龍聘用了摩根大通、花旗銀行負責對中國業務進行評估,當時考慮的措施包括引入戰略合作方,或者出售少量股權。
這次彭博社的信源補充稱,麥德龍對中國業務的評估已經完成。這可能預示著,評估結果影響了麥德龍針對中國業務的最終決策。
與傳聞伴隨的是麥德龍官方聲明:不出售中國業務,但在尋找合作夥伴。去年 10 月,麥德龍 CEO Olaf Koch 稱,該公司「不會出售麥德龍中國業務」,要在中國加大發展。但他也談到,可能與本地合作夥伴以聯盟或者合資的方式進行合作。
Olaf Koch 稱:「我們現在的戰略,就是要將 O2O 發展到更高水平。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地探索食品配送領域業務的快速增長。」
麥德龍也確實在中國市場加大投資。除了在外賣配送上,麥德龍還在中國市場上嘗試更小的門店。去年 1 月,麥德龍在上海開出了新門店優品匯,占地面積、SKU 的數量都比普通門店要小。優品匯占比 2500 平米, SKU 數量從數萬個減少至 8400 個。
2018 年也被麥德龍視為大力投資自有品牌的一年。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Claude Sarrailh)稱:「我們希望通過開發高性價比和高品質的自有品牌產品,全面建立差異化競爭體系,提升顧客忠誠度。」類似的事情,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也都在做。
不過,麥德龍 CEO 的聲明也未必可信。去年 7 月,麥德龍 CEO Olaf Koch 曾在接受採訪時稱,不會出售虧損中的超市品牌 Real。但 2 個月後,公司正式宣布出售 Real 超市的計劃,尚未確定收購方。
出售更多的股權,有可能與捷克億萬富翁、麥德龍股東 Daniel Kretinsky 有關。Daniel Kretinsky 在逐步增加手中對於麥德龍的持股。
去年 8 月,捷克投資人 Daniel Kretinsky 從投資集團 Haniel 手中收購了 7.3% 的麥德龍股權。次月,Daniel Kretinsky 通過 EPGC 公司又買入了 9% 的股份。
EPGC 發布的聲明稱:「這項重大投資反映出,作為負責任的長線投資者,他們對麥德龍未來的發展有濃厚興趣,希望為麥德龍的積極發展作出貢獻。」
按照 Daniel Kretinsky 與投資集團 Haniel 之間的協議,Daniel Kretinsky 有權將手中的持股增加至 31.5%。屆時,德國法律將要求 Daniel Kretinsky 收購該公司。
但對於麥德龍而言,現在的問題是,即使出售中國業務的大部分股權,它也仍需要面對市場對於業務增長的擔憂。
「麥德龍將有吸引力的資產變現很顯然是有吸引力的。但麥德龍在出售這些有趣的增長型資產後,還剩下什麼?」Sanford C. Bernstein 的分析師 Bruno Monteyne 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最初對出價溢價的興奮,很快將被對業務被挖空的擔憂所取代。」
在過去幾年,麥德龍公司先後出售、拆分了多個業務,將主要精力聚焦在「現購自運批發商場」——麥德龍超市上。麥德龍公司先後出售了 Kaufhof 百貨商店,同時拆分了消費電子零售業務 Ceconomy。
如果賣出 Real 超市、中國業務大部分股權,麥德龍就只剩下歐洲,加上小部分的亞洲市場了。
題圖來自:Photo on VisualHunt,有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