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量化分析崗實習內推】在海外頂尖名校讀書和國內名校有什麼區別?
了不起的實習生(TheGreatCareer),是新銳實習內部推薦平台。專業內推券商投行部(IBD)、研究所(行研)、證券、基金、VCPE、四大、MBB咨詢、外資行等 (寒暑假)實習崗位。適合:留學申請、工作求職、背景提升。 2關注微信公眾號:了不起的實習生 ;即可內推;每天更新最新金融資料包。
一個特立獨行、意氣風發的少年,用在史丹佛讀書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美國頂尖名校的學霸們是怎樣的存在。他們優秀的本質並不是聰明和勤奮,而是對未知的熱情,對已知的不滿足。
筆者15歲高中畢業,GAP 3年,18歲就讀史丹佛本科, 物理和數學雙學位。
我可能大家都想聽聽從中國遠渡重洋來到美國的中國學霸是如何被從全世界各地聚集而來的各種學霸予以碾壓,先經歷自我懷疑,然後反思人生,再然後奮而努力崛起,發現世界各地學霸也沒什麼可怕的,並最終完虐北美高校的世界學霸的勵志故事。
可惜這種事情在我身上並沒有發生,雖然會讓大部分人失望,但希望我的故事能給各位一個新的角度。
我自幼特立獨行,對於學霸有天然的反感。我更欣賞的是獨特的人:有思想、有創造性、天馬行空、不拘一格。
可惜這種人是少數,所以當我來到史丹佛的時候,我心里只有裝X成功的激動,並沒有其他感情——我覺得世界名校無非就是學霸雲集的地方而已。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我沒有做好哪怕半點心理準備:
1
他們成績真的很渣
(比起中國學生而言)
大多數考試對中國學生來說,真心是探囊取物一般。不管是大一的基礎物理,還是大四的量子,甚至研究生級別的量子場論,基本都是秒殺全班的存在。本專業三個小時的考試,四十五分鐘做完,再花四十五分鐘從頭做一遍,然後交卷,是常常發生的事。這不是吹噓,而且我覺得這也沒什麼可吹噓的。當時最享受的就是考試時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交卷時候故意讓椅子發出一些聲音,然後一陣風一樣地從教室最後走到最前,交卷走人。裝完X就跑真刺激。連我這種在國內的學渣都能在分數上裝X,顯然世界名校的優勢並不在成績上。所以,請不要再用學神稱呼世界名校的學生,他們不是。或者說,大多數人不是。
2
他們腦洞真的很大
在國內,我一直是周圍人里腦洞最大的,並以此為榮。到了Stanford,我發現我引以為榮的腦洞開始被人超越。先是在基礎物理課上,有同學在課上跟教授叫板,說世界根本不存在,世界是由1001101的二進制數列構成的。教授沒怎麼搭理他,此君回家直接做了一個網站出來,管自己的理論叫Schweiz’s Theory,並把「完整」的證明貼在了上面(我並沒有看懂這個證明,因為是用匯編語言寫的),群發給了全班所有學生。後來某一天這個網站神秘地消失了,因為據說班上的另一個同學發現了他證明的漏洞。
Stanford本科物理系一直有一個很地下的比賽,我必須借這個機會安利一下。這比賽叫做Mock Researcher‘s Contest(虛假研究競賽,下簡稱MRC),據說是某個物理教授創立的。比賽每兩年不定期舉辦一次,委員會只會給他們看上的人發放邀請函,所以大多數人甚至並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比賽。被邀請參賽的人員需要在三個月內根據已知的數學、物理、化學甚至生物原理髮展出一個理論。這個理論完全來自腦補,但除了沒有實驗證實之外,它必須不違反已被證明的任何理論並在邏輯上自洽。比賽結束後擁有最少邏輯漏洞和最基礎的理論獲勝。
我曾經讀一篇文章,名字叫「最高級的想像力是不自由的」,意思是天馬行空事實上毫無意義,真正有意義的想像力是在規則限制之下的。自由的想像和不自由的想像的例子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和「高速參照系中時間會變慢」的區別:它們雖然最後結果相似,意義卻全然不同。一個只能服務於文學作品,另一個卻能在GPS衛星定位和宇宙探索中發揮重要作用。MRC大賽,事實上就是「不自由想像力大賽」。
這個比賽是我目前見過的對綜合能力,尤其是智商,要求最高的比賽。在我看來,各種國際學科奧林匹克競賽被它秒到渣都不剩。除了MRC,我沒參加過任何競賽,也不屑參加任何競賽。但是MRC真的吸引了我。決賽答辯震得我下巴都要掉下來了:有人設計出了完整的強相互作用力場基生命模型(構成生命的最基本單位不是以碳元素為核心的有機物,而是強相互作用力力場),甚至用程序模擬了該類型生命的歷史、社會形態的發展,最後以強力場基生命的世界大戰的demo作為完結;有人以經過強悍腦補後的量子場論反推了宇宙大爆炸起初的奇點內部模型,並且證明了奇點內部存在能夠預測宇宙爆炸後任意一點、任意時間粒子位置信息;我的理論是時間的誕生是由於Timion(暫且翻譯成時間子)的累積,並且證明了Timion是一種玻色子,並設計了幾個可能的探知Timion方法的實驗(顯然我必須把實驗條件設計得異常苛刻,否則教授評委就會說「那好吧,我們用SLAC做一下你說的這個實驗」,然後我就要輸了)。最後場基生命獲得第一(這個獲獎者甚至動用了遠在UIUC的超級計算機幫助進行模型計算,我輸得心服口服)、奇點模型獲得第二(大二學生已經自學完了全部量子場論和廣義相對論,展現了出眾的學習能力),我的時間子拿了第三。不管有沒有拿到名次,在這種水平的競賽中,和其他最強腦洞者進行激烈的智力交鋒,這件事本身就比名次和榮譽帶來更多快感。
為什麼史丹佛的學生能擁有這麼巨大的腦洞?原因是第三點。
3
他們懂你,他們也什麼都懂
小時候很叛逆,所以小時候很喜歡韓寒。韓寒說我們的社會不需要全才,不需要設計火箭的人放下扳手就能夠得茅盾文學獎。我曾經深以為然。
但是到了史丹佛,我發現他實在錯得離譜,這不怪他。
我很讚同魏寧格的話:「天才就是那種稟賦更複雜、更豐富、更多樣的人。一個人的個性能容納的人越多,他就越近於天才……在一段時期里,他喜歡在作品里表達哲學和科學的見解;而在另一段時期內,藝術卻對他產生了最強烈的影響。在一段時期里,他的興趣會完全指向歷史和文明的發展;而後來,他卻可能轉而去研究自然。」
不幸的是,史丹佛大學里大都是這樣的天才。
他們未必在所有方面都取得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優異成績,但是他們確實能夠在每一方面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史丹佛物理系的本科學生在歷史方面的造詣或許不如本校歷史系的本科生,但(不客氣地說)秒殺大多數美國二流院校的本科生和中國一流院校的研究生不在話下。你見過提筆能推導誇克-膠子等離子態表達式,拿起麥克風能當樂隊主唱,在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上發論文,同時在學校辦畫展的人嗎?史丹佛比比皆是。聰明當然是必要的因素,但在我看來絕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這里的所有人都對組成世界的各個元素擁有敏銳的好奇心和感知力。好奇心把他們帶入非本專業的領域,而感知力使他們意識到這些領域的相互關聯。他們的興趣在不同的領域之間跳躍,周而復始,不知疲倦。
我個人觀點,不滿足於對一個領域的探索,讓史丹佛學生比大多數其他地方的學生擁有了更優秀的戰略眼光,這是不言而喻的。在其他人都關注於某一個特定領域的細節時,他們能夠跳出領域的束縛,更多地關注跨領域間的相互合作(誰讓他們什麼都懂)。我猜這也是為什麼史丹佛比其他學校有更多的創業家的原因了。
4
熱情
這才是我認為優秀者最重要的因素,這也是美國人認為的最重要的因素,這更是中國人常常忽視的因素。
在大多數中國學生的思維模式里,成功似乎來源於各種背景的累積——你聰明,所以你學習好;你學習好,所以你能找到好工作;你能找到好工作,所以你成功。說白了,所有事情都歸結於一點——你聰明。所以很多大陸學生也給自己的懶惰找了借口——為什麼人家上了史丹佛,人家出生就聰明唄,我比不了,我只能膜拜他們。
我不喜歡這樣不負責任的態度。我認為如果這些人非要問問題,那麼與其問:「為什麼人家出生就比我聰明」,不如問:「為什麼人家對世界那麼熱情,我就沒有?」
他們的出色不在於他們有多麼聰明,更不在於他們有多麼勤奮——和大多數人所設想的不同,這兩點絕不是史丹佛學生引以為傲之所在。在我看來他們最出色的地方是,對未知的事物,他們擁有巨大的熱情,他們自由地、放縱地、無休止地探索生命、宇宙、社會、歷史、文化、音樂,以及他們所好奇的一切;對已知的世界,他們有著巨大的不滿足,被這種不滿足所驅使,他們擁有著強烈的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衝動。在這種熱情和衝動下,他們不斷地開拓著未知、創造著奇跡。
我以成為他們的一份子而倍感榮耀。
Die Luft derFreiheit weht.
願自由之風永遠吹拂。
我想我們都應該重新思考
上大學、過人生
你最原始地想要保持的態度
希望你多一些勇氣、熱情,和想像力
過得「浪漫」、再「浪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