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埃及政府部門即將搬入一片沙漠之中。
自2015年以來,埃及政府一直在開羅以東沙漠地帶規劃建設一座新的行政首都,以疏解開羅因人口密度過高而導致的擁堵。
據新華社報導,新行政首都占地約700平方公里,預計轉移大約650萬人口以及政府機關和外國使館,還將創造175萬個就業機會。
埃及政府將從12月起前往新行政首都
據新華社報導,埃及總統府11月3日發表聲明說,根據埃及總統塞西的指示,埃及政府將從12月起遷往新行政首都。
總統府發言人巴薩姆·拉迪表示,待政府大樓等準備工作就緒後,政府將從12月開始遷往新行政首都,並進行為期六個月的試運行。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艾哈邁德·戈馬攝)
埃及首都開羅人口密度高,城市基礎設施不堪重負。埃及政府自2015年開始在開羅以東沙漠地帶規劃一座新行政首都,占地約700平方公里,預計轉移約650萬人口以及政府機關和外國使館。政府預計新行政首都還將創造約200萬個就業機會。
從埃及全國來看,每年增加的人口超過200萬,未來40年內埃及的人口將翻一番達到兩億人,而其中的大部分都生活在尼羅河沿岸,這部分土地僅占埃及全國面積的4%。大開羅市區目前的人口超過2200萬,已經嚴重超過了適宜居住的警戒線800萬人口,嚴重的擁堵、散亂的貧民窟和各類生活垃圾將這個城市束縛得喘不過氣。埃及希望,新行政首都建成後,開羅將恢復宜居的歷史文明面貌,突出其旅遊、休閒和文化屬性。
報導指出,這座耗資450億美元建造的城市是塞西自2014年上任以來啟動的大型項目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它建在開羅以東約45公里,其面積幾乎是開羅的兩倍,計劃可容納650萬人口。
埃及政府認為,需要建設新行政首都以吸收開羅迅速增長的人口。到2050年,開羅人口將翻一番,達到4000萬。塞西還表示,新首都從新建道路、住宅小區到蘇伊士運河擴建等其他項目吸引了投資者,並為該國1億多人創造了就業機會。
展開全文
美聯社稱,這座城市未來將容納總統府、內閣、議會和各政府部門。埃及政府還承諾要在當地建造一個約34公里長的公園、一座機場、一個歌劇院、一個體育中心和20座摩天大樓。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據埃及《金字塔報》報導,政府原計劃在2020年年中之前將5.23萬名政府雇員遷移到新首都,但新冠疫情暴發後推遲了該計劃。
今年早些時候,塞西表示,把政府遷到新首都將「預示著現代政府工作進入新時代」。美聯社稱,這是自7世紀以來,這個國傢第一次將權力中心轉移至開羅以外。
埃及政府解決人口爆炸危機的嘗試從1976年就已經開始,時任總統薩達特陸續推出了10多個沙漠新城計劃,如齋月十日城、薩達特城等,但最終這些項目都失敗了。到2014年,這些城市的總人口尚不足100萬。
新行政首都CBD由中企承建
值得一提的是,埃及新行政首都最重要的中央商務區(CBD),由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開羅分公司承建。計劃在約50.5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建成寫字樓、酒店、公寓等20個高層建築單體及配套市政設施,總建築面積約170萬平方米。截至今年5月21日,項目大部分高層主體結構施工接近尾聲,已有10棟高層辦公樓主體建築封頂。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即將完工的標誌性高樓,它是由中國承包商建造的,高度達到385米,完工後它將成為「非洲第一高樓」。目前大樓還未命名,建築代號為D01,埃及人稱它為標誌性高塔(Iconic Tower)。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隋先凱 攝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6月17日,「非洲第一高樓」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標誌塔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將進入精裝和機電施工的新階段。
據中建八局微信公眾號,標誌塔是一個集辦公、酒店、商業、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復合業態超高層建築。項目總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6.2萬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78層,結構高度373.2米,塔冠最高點385.8米。
標誌塔項目不僅創造了埃及新的城市標誌,還不斷刷新工程建造紀錄:38個小時完成1.85萬立方米超大混凝土底板澆築,高峰期單小時澆築量785立方米,一舉創造了中東和非洲建築史上澆築超大基礎底板的最快紀錄;核心筒共計施工808天,核心筒和鋼結構施工分別實現「四天一層」和「三天一層」的施工速度,創造了埃及施工新速度;超高層爬模技術、泵送混凝土技術和動臂塔吊安裝技術等,都開創了埃及當地超高層建築施工的先河。
埃及總理穆斯塔法·馬德布里(Mostafa Madbouly)曾稱讚建築過程是「絕對的奇跡」。
埃及新行政首都計劃建設包括埃及首條單軌列車在內的交通網絡,能把新城和大開羅區域的其他城市連接起來。根據計劃,單軌列車的第一階段將於2022年5月底完成,而第二階段將於2023年2月完成。
除此之外,埃及政府還計劃將對城內的基礎設施和建築進行電子監控,屋頂將覆蓋太陽能電池板,支付將採用無現金方式,並為每位居民分配15平方米的綠地。
編輯|孫志成 杜波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新華社、環球時報、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