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震蕩的2018理財江湖 不妨想想今年年終獎投哪兒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東方網記者夏陽1月22日報導:中國投資理財市場似乎進入了一場久眠不醒的「寒冬」。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先有中國股市的一跌再跌,P2P等互聯網理財的大量暴雷,後有外幣市場的大起大落、「幣圈」神話比特幣的暴跌、「房住不炒」思維逐漸確立,各類基金受池魚之殃難有賺錢效應,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下滑。有人開玩笑的說,2018年最佳投資方式是或許把錢存銀行買理財了吧。

在中國,把銀行理財成熱度之高,將其稱為「全民運動」也不為過,不僅普通市民關注理財,連財大氣粗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有媒體報導稱2018年有超過1200家上市公司購買了理財產品,認購金額高達1.37萬億元。

去年銀行理財市場也不太平,隨著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規則相繼出爐,市場規則一變再變,對投資者們不斷提出新的挑戰。站在2019年伊始,無論如何,最困難的2018年終於過去了,如今我們不妨回頭看看,或許對今年的路有所啟示。

樓市、股市、網貸各個行情不佳

圖片說明:2018年6月19日,滬指跌破3000點逾百股跌停,一位股民在電腦前查看行情。東方網記者柏可林攝

作為中國投資的傳統引擎,2018年股市和樓市雙雙表現「失靈」。2018年全年,滬指下跌24.59%,深指下跌34.42%,創業板跌28.65%。2018年中國A股跌幅僅次於2008年,而那年,發生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具體到個人,事實更殘酷,據中登公司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A股期末投資者數量為1.45億,以市值減少14.39萬億元計算,今年A股投資者人均虧損9.92萬元。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投資性剝離是當下中國樓市的側面。2018年的上半年,二、三線城市之間還是浮躁的:3月的成都,五萬人搶一千套房;4月的西安,五千人搶七百套房,有人連搖8個盤沒買到;5月的杭州,98歲老奶奶也加入了搶房大軍。下半年,樓市的畫風發生了大逆轉。先是全國性的土地流拍,隨後是二手房成交大跌,接著是新房的變相降價,樓市預期已經發生了全面逆轉。有些地方的樓市,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從千人搖號搶房到無人問津,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房住不炒,越來越多的人終於認識到這句話真正含金量。

去年也是外匯市場極為不平靜的一年,想要在這種「大浪滔天」的外匯市場中掙到錢,難。美聯儲完成4次加息,全球市場遭遇「美元荒」,新興市場國家一度出現「股債匯」三殺的局面。人民幣匯率在這一年的風風雨雨後,累計貶值約5.2%,雙向波動更加明顯,全年振幅創1994年匯率並軌以來最大紀錄。

2018年,網貸行業出現了歷史性轉折。在P2P浪潮襲來之時,「上市系」、「風投系」、「銀行系」、「保險系」紛紛加入弄潮兒的行列。毋庸置疑的是,當雙方「聯姻」後,各路資本也紛至沓來。而經歷了2018年的爆雷潮以及一系列監管整頓後,如今網貸行業只留下一地雞毛。

潮水退去之後,樓市、數字貨幣、網貸都露出了各自真實的成色。此時環顧四周,銀行理財成了去年投資界的「諾亞方舟」,雖然掙不了大錢,但是勝在風險小收益穩定。2018年銀行理財的變局,堪稱一場驚心動魄的「大劇」:保本理財的「告別演出」、結構性存款的「中場爆紅」、智能存款的「年末大戲」。

保本理財的「告別演出」 結構性存款戛然而止

2018年4月,一紙規定攪動了理財產品的「一池春水」。4月27日,央行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產品出現兌付困難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這標誌著銀行保本理財時代的即將落幕。

圖片說明:資管新規

隨著資管新規的推進,保本理財占比自今年3月起逐月遞減,與此同時,風險低、收益率尚可的結構性存款成功搶占了保本理財產品的原有市場,一路狂奔野蠻生長。幾個月後,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已突破10萬億元大關,比2017年末增長了43.84%。

就在這時候,風停了。9月底,《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下稱「理財新規」)落地,新規要求商業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應當具備相應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而取得這一資格並不容易,很多地方性銀行及民營銀行均無此資質。

理財新規阻擋了「10萬億元級」的結構性存款的瘋漲。10月份,央行數據顯示10月結構性存款規模共98867.96億元,較9月減少了2373.94億元,環比下降2.34%,同比增長43.24%。

春江水暖鴨先知。記者身邊一位長期購買銀行理財的朋友回憶,「去年年初時,買一款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理財產品很容易。即使歲末年初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有所回升,但如今接近5%的理財產品都不多見,更不要說是保本型產品。」

這種利差在去年末竟然「催生」出一個理財產品的轉讓市場。歲末年初,在理財收益率節節下滑的大背景下,此時不少轉讓出來的理財產品,因為利率高,成為投資者秒殺的香餑餑。去年底,央視在上海實地採訪發現,某家銀行理財轉讓區里,預期收益率5%以上的產品不少,而同期發行的新款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多在3%到4%。

民營銀行成為「黑馬」 智能存款年底「吸金」

從產品類型來看,2018年銀行理財行業經歷了短期、保本產品加速退出市場,結構性存款短期火爆,智能存管崛起。在此背景下,不少中小銀行上線了以「活期」、「保本保息」為賣點的「智能存款」產品橫空出世,其中又以民營銀行最為積極,由於年化利率基本在4%左右,遠超普通理財產品,頗受市場追捧。

圖片說明:眾邦銀行推出智能存款產品

為智能存款可以有如此高的利率?一位民營銀行人士對記者解釋,「智能存款之所以可以做到短期限內的高利率,訣竅在於「期限錯配」和配置資產的高利率。就是用「資金池」讓定期存款「活期化」。比如,消費者存入一筆智能存款,它就進入一個3年期的定期存款「資金池」,假如市場能接受的3年期資金利率是4.5%,如果在3個月時消費者要支取本息,這筆定期存款的收益權就會被轉讓給第三方機構,第三方機構將本金和4%的利息支付給消費者,等到3年到期時可以獲得0.5%的利差。」

有媒體報導稱,智能存款經過了幾個月的野蠻生長,央行擔憂引發金融體系的穩定,對個別銀行進行了窗口指導。近期,突然「爆紅」的智能存款已有降溫跡象。

以微眾銀行為例,該行推出的「智能存款+」產品自2018年12月20日起暫停存入;富民銀行推出的「富民寶」,現在每日限額發售;眾邦銀行推出的眾邦寶,目前實行限額購買。

銀行紛紛成立理財子公司 2019年路在何方?

2018年資管新規的出台,對銀行理財的影響無疑是巨大且深遠的,不僅打破剛兌,做到淨值化管理,同時規範資金池,降低期限錯配風險。更重要的是,資管新規一系列配套細則的出台改變了原有「資管行業」格局。

圖片說明: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截屏圖)

去年9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辦法》與「資管新規」充分銜接,共同構成銀行開展理財業務所需遵循的監管要求。同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辦法》明確了理財子公司和理財業務定義、基本原則和監管安排等,對「理財新規」部分規定進行了適當調整,使理財子公司的監管標準與其他資管機構總體保持一致。

對比銀行,理財子公司有什麼特別之處?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僅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還不在《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中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金額。子公司理財產品可以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代銷,也可以通過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雖然也要遵守關於營業場所專區銷售和錄音錄像、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風險匹配原則、信息披露等規定,卻不強制要求個人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進行面簽。在這一系列指導政策下,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破殼而出。

隨著銀保監會正式批准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申請,其他多家商業銀行也正在抓緊開展申報理財子公司工作。最近,銀保監會正式批准農業銀行、交通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至此,五大行中只有工商銀行還沒有獲得批准。

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招商銀行宣布擬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始,到1月18日上海銀行擬出資30億元設立理財子公司,已設立可能有意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數量達到三十餘家,註冊資本超過一千萬億。作為資管行業正本清源的產物,銀行理財子公司將在資管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預見的是,銀行系理財公司的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年終理財TIPS]

看完了2018年銀行理財的「年度大片」,還是要回到每個上班族都心心念念的問題,辛苦一年到頭得來年終獎要怎麼理財?如何理財能滿足兼顧穩健、安全、流動性、便捷、較高收益等的多重需要呢?為此,記者專程走訪了建行上海市分行的理財專家,聽聽他的專業建議。

建行的銀行理財專家提示,隨著金融監管以及市場的變化,傳統的銀行儲蓄又成為了老百姓投資新寵。第一,儲蓄存款產品安全等級高,寶類產品等貨幣基金投資也存在市場波動風險,但存款則不同,一方面存款相當於銀行信用保證兌付,另一方面根據《存款保險條例》,儲蓄存款還受存款保險保護,即使銀行破產,存款也可以得到部分保障。第二,可以養成強制儲蓄的習慣。如今許多白領掙得不少,卻總也攢不下來錢,儲蓄類產品則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費。第三,有助於獲得銀行增值服務。很多銀行根據客戶的存款金額進行評級或評分,評分高的客戶在轉帳、投資時可享受手續費優惠,在申請貸款和信用卡時也會更加便利。

除此之外,近期銀行為吸引客戶,在傳統儲蓄存款業務上也不斷創新,推出了許多收益較高、支取便利的特色產品。以建行為例,建行針對擁有閒散資金同時又想兼顧收益的客戶,推出「聚財」系列產品,客戶可享活期便利、定期收益,資金任意進出,收益全年365天不打烊,最高可達活期存款的6.5倍;針對有大額資金穩健投資需求的客戶,推出個人大額存單,利率上浮50%,可提前支取、質押;對於已在建行有定期存款的客戶,推出「智存通」服務,簽約後,消費、取現、信用卡還款餘額不足時,可自動支取定期存款補足,免除廣大儲戶投資定期存款的後顧之憂。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