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人民日報》曾發文怒斥還在沉睡中的大學生:
上課時,不是發呆、睡覺、就是玩手機,課餘生活只有吃零食、看劇、沉迷遊戲。圖書館里沒有你的身影,運動場你更是從不邁進去……
職場上,這樣的人也同樣不在少數。
上班時踩著點走進公司大門,下班前一小時就心不在焉。玩玩手機,刷刷微博,手里的工作能拖則拖。
實在拖不了就勉強自己加個班,但一定要發條朋友圈,問:「你見過深夜十二點的寫字樓嗎?」
自我感動到不行,卻忽略了這本是白天早就應該完成的工作。
- 「工作,不必認真,能應付上司即可;
- 能力,不思進取,不被炒魷魚就行;
- 至於薪水,只要心懷夢想,總有一天會漲的。」
這樣的人,不是真「佛系」,而是依然會羨慕別人升職加薪,卻拿著3千的薪水,做著月薪5萬的夢。
有些人,二十多歲就開始養老了。
一杯咖啡慢悠悠度過一整天,不再學習知識,看著別人加班工作,還要嘲笑一聲「傻子」,將安於現狀視為「知足常樂」。
而可悲的是,有多少月薪三千,就心滿意足的人,過著「歲月靜好」的生活,卻是依靠父母提供經濟支持。
根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統計,中國目前有30%的年輕人依靠「啃老」生活,65%以上的家庭存在著「啃老」的現象。
一些成年子女帶給父母的經濟壓力,甚至比他們未成年時更大。
今年7月,武漢一位81歲的老人向社會求助,稱自己的兒子已經在家宅了很多年了,不肯工作。
他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怕哪天離開了,兒子的生活就沒著落了。
老人說,他每個月有五千多的退休金,自己平日買藥和日常開支,也花不了多少,只是因為小兒子的狀況,家里日子過得非常緊張。
而面對老人的擔心,兒子卻表現得很反感,甚至指責老人「多管閒事」。
- 本該自立的年紀,不僅沒有能力給家人幸福,還要依賴父母才能生活。
這些患了「精神癌症的年輕人」,心安理得地「啃老」,卻不肯為自己的未來奮鬥。
不久前,一位已是兩個孩子母親的三十七歲女碩士在論壇po文求職。
她畢業於國內頂尖的大學,在外企工作近十年,因為部門關閉被裁員,只能重新找工作。
她的要求並不高,短期內月薪三千就可以。
她在帖子中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經歷:做過科研合作管理,但只是「打雜」;本專業的註冊證書沒考下來;考了個日語1級,卻不能口頭交流;英語還行,但也只是考研時英語成績過得去。
很長時間過去了,還是沒結果。
她說:「我承認我很失敗,沒有在這麼長的職業生涯里磨礪好我的翅膀,所以現在才這麼淒慘。」
有人評論:「在職場上混日子,遲早讓職場把你混了。」
不進則退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
- 所有成功的事業都是時間和汗水熬出來的,你偷過的懶,遲早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最近,中年危機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中國勞力關係學院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劉文軍認為,中年人容易被淘汰,主要是因為他們知識結構已經基本固定,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效率較低,轉型太慢。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在中年危機到來時一籌莫展,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即使遭遇職場危機,也能輕鬆化解。
蔡玉潔是一名一線生產車間的技術員,在不到40歲的時候丟了飯碗。
但她下決心重新出發,通過自學和參加培訓班,考取了會計和計算機相關資格證書。憑借這些新本領,她找到了一份會計工作。待遇甚至比原來還好。
在企業從事員工選拔聘用工作的肖成萍說:「社會發展這麼快,企業也要不斷求新求變。如果平時沒有憂患意識,放鬆學習,不管年齡是大還是小,被淘汰都是必然的。」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曾說:缺乏進取的精神,就意味著墮落。
BBC根據劍橋大學研究者的數據分析了 365 種職業在未來被淘汰的概率,AI技術越來越發達,「電話推銷員」被機器人取代的幾率接近100%。其次是打字員、會計、保險業務員、銀行職員……
淘汰率較高的工作都無需天賦,經過大量重復性、機械性訓練就可以輕鬆掌握。
而在「如何避免被機器人取代」的建議里,專家說,必須培養自己的終身學習計劃,提升職業技能。
在未來,有創新能力、更側重於人類本性的工作者才不容易被替代。
人比人能氣死人,可若是連和人比的資本和機會都沒了,豈不更慘。
微博曾上有一個反雞湯語錄,其中點讚很高的一句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舒服。」
還在懶著的年輕人,從葛優癱到悲傷蛙、從長腿的鹹魚到「佛系」青年,每天的生活都充斥著負能量。
「反正努力工作也未必能升職加薪,不如隨便應付應付,空出時間來看看電影逛逛街多舒服。」
倪傑是同濟大學的學霸,他學的汽車系在當時是號稱「鐵飯碗」的專業,倪傑畢業後不久,卻選擇了轉行,用了一年多,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成為了一名律師。
2013年,他再次轉行創業,做起了手遊。
許多人不理解,覺得他「善變」,工程師也好、律師也好,都是很令人羨慕的職業,他卻一次又一次選擇轉行,甚至去自己創業。
倪傑在接受中新社採訪
而在倪傑自己看來,能看清上升空間的職業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做看不到上升空間的職業。
「善變」的他其實從來沒有變過。
他一直堅持著深入骨髓的「不安於現狀」。雖然每一次轉行,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正是這種勇往直前的心態,讓倪傑的路,越走越寬。
倪傑有很明確的目標,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有毅力去踐行決心,永遠不滿足現狀,永遠在沖破舒適區。
很多人,因為懶,時間一久就變得不敢這樣做。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我沒有上進心,有錯嗎?」當然,有人說,我就是有一顆平常心。生活嘛,過得去就好。
工作不肯較真,一時興起買來的技能書早就落了灰,列了無數個新年計劃,卻沒有一個執行超過三天。
體力和精力都足夠,卻在別人加班熬夜摳細節的時候,選擇睡覺玩遊戲。
只有領薪水的時候會滿腹牢騷,感嘆自己「懷才不遇」,卻在應該努力的時候告訴自己:「順其自然吧,安逸最重要。」
一邊喝著「毒」雞湯,一邊喊著「鹹魚翻身之後還是鹹魚」。
- 想努力卻害怕拼盡全力也不如別人,於是選擇放棄。意志慢慢消沉,頹廢成了生活常態,越懶越喪,越喪越窮。
網上曾有人做過一份針對60歲以上老人的調查:你這一生最後悔的一件事是什麼?
有75%的人為自己年輕時不夠努力,一事無成,所以感到後悔。
年輕的時候,人的身體、精神都處於巔峰狀態,如果不在這個時候拼命工作,等到體力、精力都不足以支撐你去拼搏的時候,再後悔,就遲了。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能派上用場嗎?」、「拼命工作有什麼用?你能比那些富二代更有錢嗎?」
也許都不能,但不可否認的是,越是月薪高的人,越不會容忍自己懶惰,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拼命工作,不斷學習,才能永不落伍。
雅虎曾調查過一些全球頂尖科技公司CEO的作息時間,結果顯示,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早起。
蘋果現任CEO蒂姆·庫克每天4:30就會起床處理工作郵件,之後是健身。在公司,他往往是第一個到的人。
雅虎前任CEO梅麗莎·梅耶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4到6小時。
有人問,已經成功了,幹嘛還那麼拼?對於這些成功人士而言,拼命早已成了一種習慣,這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方式,也是讓他們成為佼佼者的資本。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摩根·弗里曼被人稱為「美國最優秀的演員」之一,然而他是到了30歲才第一次出演歌舞劇。
雖然大器晚成,但他並沒有因為錯過了「青春飯」而懊惱。出道以後,他嘗試各種不同的角色,從仆人到總統,從囚犯到特工。
57歲時,他因出演《肖申克的救贖》而獲得第三次奧斯卡提名;68歲,憑借《百萬美元寶貝》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如今已經80歲的摩根·弗里曼,依然活躍在螢幕上。
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作家楊昌溢曾說:「後來我才明白,要過上簡單,安逸,自由的生活,前提依然是得賺到足夠令你安心的錢。這個世界是現實的,只有你用努力和自我,令它柔軟。」
你可以說服自己滿足於月薪3千,但你的身後還有那麼多人。
安於現狀的確很舒服,但想要給父母更好的生活、讓愛人不會為一件衣服猶豫不決,你必須拼命工作。
沒什麼需要怕的,因為年輕,就是允許失敗的資本。
你加過的班、讀過的書、學過的技能都不會白費,所以奮力拼搏吧,它們默默儲存下的力量,會在未來某一個時間出現,幫你度過難關。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霸」、「學渣」、「學弱」(有學霸的心,但總取得學渣般的成績)等一些名詞開始流行。那些年,你認為高考分數將決定你一生的命運,於是你拿著自己的高考成績尋找自己夢想的大學,把分數當做賭註,與夢想一決高下。可是後來,怎樣了呢?
清醒沒有發呆的多,發呆沒有睡覺的多,睡覺沒有玩手機的多;下課時,自修沒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沒有看連續劇多,看連續劇沒有遊戲多。如此這般,就業時的失敗怎能不比成功多?
考試時
不給範圍就不會考試,給了範圍也只是復印同學準備的答案。你如果是老板,會雇用你自己這樣的員工嗎?
畢業前
上大學前填報志願,你說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好吧,大學畢業找工作了,同樣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還有誰能認識你?
專業課
學技術不肯動手,學理論不肯動腦。等待你的除了失業還能是什麼?你說,你修完了《計算機基礎》,但真實水平卻連個PPT都做不好。你的競爭力在哪里?
你說,你修了兩年英語,然而,你的水平卻連與外國人日常對話都打怵。有哪家用人單位需要你?
你說,你修了《思想修養》,但你根本就沒聽。你敢說,除了課堂上睡眠的抗干擾能力得到提升外,在思想修養和道德品德方面,得到了應有的提升嗎?
你說,你修過《閱讀與寫作》,但你讀的是手機,你寫的是微信。對語文,自己都沒信心,你還想指望別人對你有信心?
實習要讓父母開假證明,評先進要讓父母找關係,補辦證書要父母跑學校。找工作的時候,你能有一分坦然和自信嗎?
雙休日你起來吃早飯嗎?連吃飯都不會,還有誰會相信你會幹活?軍訓的時候疊過被子,軍訓過後還疊過幾次?
唯一投入的是遊戲,耗時最多的是遊戲,而你的自薦信對此又只字不提。自己做的連自己都不認可,世界上,還有誰會認可你?
講大道理的時候你口若懸河,伸手要錢的時候你撒嬌耍賴。你可以欺負你的父母親,世界也能任由你欺負嗎?
離開了電腦你還能做什麼?離開了遊戲你還喜歡什麼?離開了家你還能到哪里去?離開了父母還有誰會給你送水端飯?對於這些問題,你都找不到答案,你還想找到前程嗎?
圖書館里沒有你的人影,運動場上沒有你的人影,公益場上更沒有你的人影。你退化的不是肌肉,你退化的不是責任感,你退化的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找工作時,在工作崗位上的最大價值在於不可替代。責任心、吃苦精神、寫作水平、做事能力、專業修養、操作技術、學問素養、人際處理,有哪一方面是你的看家本領?有哪一點是他人不可替代的?你不失業誰失業?
L同學本科就讀的大學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校。上大一的時候,身邊大部分的同學都是掙脫出高考枷鎖的飛鳥,渴望自由。大學對於他們來說,就好像是進了一個沒有人管的」遊樂場「,一進了」遊樂場「的大門,他們便飛奔進去,奔向各自想要玩的遊樂項目。
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又或者去光明正大地戀愛。只是,課本知識對於他們來說,只要不掛科,大學便是圓滿結束了。
你們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也有過這樣的同窗。
但總有一些人進了」遊樂場「,不是選擇先玩耍,而是選擇先苦練技能。而我們常常嘲笑這樣的人。L同學就是這樣的姑娘。從剛踏入校園的那一刻開始,她就和圖書館緊密相連。總之,在學校里見到她的時候,不是在教室的前排,就是在圖書館。
雖然她每一次都坐在第一排,但是很多科目,她常常沒有那些進了遊樂場就瘋玩的人強。同學們甚至會偷偷嘲笑她,花了那麼多的時間,不過是和大家差不多的分數,甚至還不如耍小聰明的同學。
「也許,看上去花了這麼多的時間,最後出來的結果相差並不太大,甚至看不出什麼差別,因為考試的偶然性很大。但是,我們不僅僅這一次考試,如果我們考一次試追求小聰明、考研也追求偶然性、找工作要偶然通過,那麼誰又會偶然給你高薪,偶然讓你過上你想要的生活呢?」
有時你會突然發現,當時看上去和你差不多的人,甚至是不如你的人,原來蘊藏著如此巨大的能量。
而這樣的能量,是無法用一次的考試成績,用她所在的大學,甚至用她的智商來衡量的。
而其他人,那些還在「遊樂場」里瘋玩的孩子,等到遊樂場打烊,等到燈光都熄滅的時候,甚至還沒回過神來,究竟發生了什麼。
L同學如願考上了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終於去了她想要的學校,過她想要的生活。再後來,碩士畢業,她找到了一份給應屆生的special offer,剛入職年收入就有30萬。
很多本科的同學都驚呆了,看著普普通通只知道死讀書的她,究竟是怎麼有了這麼大的能量,在四年後、六年後與其他人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旅途。
熬過的辛苦最後都換成了幸福。
有人說,大學是一場長跑,這四年時光,有的人從一開始就踏上了其他跑道,也有人擠到了前面的隊伍,是時間讓大家變得不一一樣。 素材來源網路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