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先說結論:未來的大趨勢絕對是新能源,但不是今天。
隨著近幾年國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技術,傳統廠商和多如牛毛般的「新勢力」造車統統將槍口指向了電動車市場。無論它們的動機是真切為全人類提供清潔高效的出行載具也好,亦或是僅為了自產自銷騙取高額補貼也罷。
總之,無數廠商都高喊著「創新技術」「彎道超車」「高效環保」等,你聽得懂或是聽不懂的口號,開始埋頭造車。
但如果要問它們取得了什麼階段性成果,那恐怕就只有全公司上下日益精湛的PPT水平和偶爾就會登上新聞報導的新車故事或是事故。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見證了電動車從誕生到蹣跚學步,再到蹣跚學步,到目前剛能走兩步的過程。同時隨著技術的突破,電池成本也隨之下降,消費級電動車得以使用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終於在續航里程方面接近了普通汽車半箱油的水平。
至此,部分沒有研發能力的廠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著電池成本進一步降低,以及大家議論紛紛,但從未見過,也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出現的「電池技術突破」。那麼眼看已經到了技術突破前的瓶頸期,廠商都會做些什麼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例如特斯拉這種第一梯隊依舊在埋頭研發,而第二梯隊的比亞迪、蔚來等廠商則在盡力依靠輕量化或是榨乾最後一絲密度來提升續航。至於生來就是為了騙取補貼的第三梯隊,一大部分割完韭菜早已退市大吉。
終於,在經歷「PPT造車」「明天回國」「馬上量產」等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後,國產新能源車型也終於達到了「能用」的級別,應付市內通勤或是偶爾周邊郊遊不是問題。當然這也僅限於風和日麗的季節,如果在冬季,恐怕使用體驗就差點意思了。
當然,如果你急於和電動車主斬斷友情,其實可以問他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續航怎麼樣啊?車里能開暖氣嗎?哎你為什麼開車穿著羽絨服啊?
一般情況下不出兩個回合對方就會把話題引向「你們家孩子成績怎麼樣?買房了嗎?買了幾套?升職加薪了嗎?」這種可以快速結束雙方友誼的話題。
不過這個辦法也有失效的可能,畢竟隨著電動車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主流電動車即便在冬天也能勝任代步通勤的工作。
但如果非要開長途,可能還是會有點和自己過不去。
總之以目前的狀況來看,雖然新能源產品正在快速發展,可仍舊達不到汽車本質上為人類提供高效便利的出行條件的初衷。至少相比燃油車型來說,續航短、保值低、充電不便以及偶發的嚴重質量問題都亟待解決。
而在技術瓶頸在真正突破之前,選擇一台純電動車型顯然並非是最優之選。(代步日常通勤除外)
可這並不代表著現階段我們就要完全捨棄電動機,許多廠商目前已經將戰略從純電動改為了混合動力。
這種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傳統的內燃機與高效的的電動機合二為一,低速起步使用電機,高速巡航使用燃油機,讓兩種能源皆在自己擅長的環境中發揮最大能效。
並且這項技術已經在在多款車型上證明了自己,從北京開到上海僅需一箱油的混動雅閣,再到百公里僅需2.4L的混動比亞迪唐,無一不再用自己的實力向世人展現了一個關於汽車發展的真正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目前地球上探明的頁巖油至少還夠使用2000年,可在政策與所謂環保的壓力下,內燃機最終的宿命很可能還是要推出歷史舞台。因此,無論你心中有多麼抗拒那些「沒有感情的電動殺手」,都不能阻擋它成為未來汽車能源的大趨勢。
但你大可放心,這一天還十分遙遠,V8的轟鳴和增壓的嘯叫暫時還不會離我們遠去。與此同時,在那一天的來臨之際,也希望純電動車技術能夠真正成熟。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