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我經常說華海制劑目前不賺錢,這里我解釋一下。
多數朋友都會覺得很難理解。確實說華海制劑整體不賺錢是很難想像的,因為:
1、按17年制劑已經26.4億的收入,還有67%的毛利率,毛利潤有18億;18年可能已經32億,毛利潤超過20億。怎麼會不賺錢?
2、按17年產能已經超過50億片,在美國已經自主獲批超過46個ANDA,其中16個高血壓藥。都這個規模了怎麼會不賺錢?
但是……嗯……確實……呃……現在制劑業務整體是不賺錢。
a、最簡單的算法是,如果僅僅做原料藥,華海17年該有多少盈利?
21.43億營收,45%毛利率,折合9.64億毛利潤。
如果僅僅原料藥業務,那麼華海不會有多少銷售費用(低於0.5億),也不會有財務費用;按照聯化科技或天宇股份等等去測算管理費用率,不會超過20%;這二家還都在培育新業務,如果老老實實只做製造型工業,15%差不多,即3億管理費用。
再考慮15%所得稅,這樣算下來僅僅原料藥就有5億淨利潤。再加上制劑代工什麼的,50億片代工,哪怕每片賺2分錢,也有1億,這樣就有6億扣費利潤了。
b、那為什麼制劑不賺錢呢?也很好算。
以17年為例,這18億毛利潤花在哪兒了呢?
首先1、總銷售費用9億里,銷售費用里有7.22億推廣費(國內制劑);2、實際銷售費用1.8億里,如果原料藥算0.5億的話,制劑有1.3億(大都國內制劑);3、10億管理費用里,如果歸原料藥3億的話,歸制劑則要背負7億了。4、研發還有些轉資本化的部分,需要分攤。
這前三項加起來已經15.5億。如果不搞制劑,華海原料藥就是現金牛,財務費用應該是負的,而不是1億多。這樣就可以接近18億了。所以,關鍵還是華海的制劑投入太大了。
c、上一篇文章提到國內部分的利潤貢獻,看起來不少但這個貢獻被整體制劑的投入所抵消了,比如母公司的研發投入、美國公司的虧損和生物藥的投入等等。下一步需要國內部分爆發性增長,才能出現明顯的制劑利潤邊際上拐。
上面可以看到,經過15年的制劑轉型,華海的制劑已經不虧了,但仍然不賺錢。那麼華海的制劑怎樣才會賺錢呢?
答案是前幾篇一直在說的:優秀靠整體,卓越靠國內。
像恒瑞18年國內近170億的營收,扣推廣費扣專利藥,也超過100億,這樣的營收規模,才是強大盈利的來源。
而華海17年國內出廠價口徑僅僅6億營收,僅僅恒瑞的1/15不到。未來哪怕國內只賣0.6元均價一片集采給醫保局,只要賣出50億片,整體利潤就飛上天了。(作者:舒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