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1張

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企業家只有回歸本質、苦練內功,才能破局而出。正和島特別推出《本質對話錄》,我們將邀請頂尖企業家和學者,為企業家和職場人士,提供一份「過冬指南」。

《本質對話錄》第一期,我們邀請到了清華大學教授,亞傑商會會長,中關村龍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原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

他是清華科技園的主要創始人,在他的推動下,清華科技園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學科技園。2012起,他擔任清華控股董事長,六年時間里,清華控股總資產由580億元發展到4300億元,並躍升為2018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37位。

以下是他對優秀企業家特質與企業長遠發展之道的思考。

口述:徐井宏中關村龍門投資公司董事長

原清華控股董事長

採訪:施星輝江濤

封面:視覺中國

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2張

徐井宏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3張

沒有對趨勢的清晰判斷

一定做不出好企業

企業家這個群體,近幾年才逐步形成——之前的經濟發展形態還不夠成熟。只有形成按市場規律推動的體制和機制,才會產生企業家,否則叫工作人員。

2006年年初,我在啟迪控股做工作報告時,提出了企業家的三大素質:學者智慧、商業思維、江湖行動。

學者智慧是解決判斷力的問題,在一個科技如此發達的社會,沒有對知識的深刻認知,對趨勢的清晰判斷,一定做不出好企業。這不像40年前,40年前賣大碗茶就可以。

商業思維是企業家和其他職業的本質差異,軍事家是軍事思維,教育家是教育思維。

中國特別要命的是,很多沒有商業思維的人來主管商業,就容易出問題,例如,用幹部的思維、行政的思維做企業,怎麼可能做好?你要懂市場,它解決的是什麼?是決策力,你要按商業規律和你對商業的判斷來決策。

接下來還要有江湖行動,為什麼用江湖這兩個字?

有個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矽谷,一個留美回來跟我搭檔的同仁,問了我一個奇怪的問題,他說:我做的這些都是多麼的對、多麼的正確,但是,為什麼在實踐當中就推不動?

我真的回答不了,我們講特別多的理論,但是落不了地,為什麼?十分鐘後,腦海里湧現出一個詞叫江湖。因為他同時做一個比較,你看誰誰誰,知識也不如我、思想也不如我,事兒都做成了,為什麼?我就憋出兩個字叫江湖。

什麼是江湖?就是有信譽、懂規則,在中國,得懂規則還得懂潛規則,當然咱們不要做違背良知的事兒。但是很多規則不是寫在紙上的,所以,江湖行動是解決執行力的問題。當一個企業能夠判斷力準確、決策力堅定、執行力完美,這個企業不就做好了嗎?

2009年,在清華科技園的19年慶典,我又加了四個字,並且放在了這幾個詞的前面,叫家國情懷。當時,清華科技園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學科技園,在做新的規劃。我在想,企業家和商人的區別是什麼?

商人就是賺一筆錢,做一個好生意,或者贏得了很多財富,但他不是企業家——只有那些有強烈的使命感,能通過帶領企業不斷創造,能夠讓社會更加美好,人類更加幸福的人才叫企業家。

所以,企業家和一般企業主管人的差異,或者和商人的差異,最核心的就是要有家國情懷,要有使命,這解決的是號召力或者感召力的問題。此時,你已經不是一家企業,你的客戶、你的合作夥伴、你的上下遊,都願意和你一起來推動一個事業。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4張

企業家必備的四大素質

我認為沒有家國情懷的企業主管人稱不上為企業家,這是企業家精神所必備的要素。當然,其他三項也很重要。所以,到今天我都不敢說自己是企業家,這個詞太「神聖」了。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5張

希望有一天,中國不再以成敗論英雄

企業是企業家的事業,企業在任何階段都是和某個人連在一起的,這是無法改變的。企業家是一個獨特的群體,只有充滿冒險精神,充滿創造能力和智慧,才能成為企業家。所以,沒有任何兩個公司是一樣的,因為沒有任何兩個企業家是相同的。

例如,比爾·蓋茨和喬布斯的性格不一樣,公司管理模式不一樣,找不出太多共同點。柳傳志、張瑞敏和任正非,找不出太多共同點。馬雲和馬化騰,有巨大的差異,小馬哥就願意憋在家里搞點產品,馬雲就願意到處接觸人,但都不妨礙他們在某個階段為社會做貢獻。

如果說何為偉大,那些對社會進步和人類幸福創造出巨大價值的公司,就可以稱得上偉大。例如騰訊,就是為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和便利,比如阿里巴巴所推動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華為用它的設備和科技,為通訊的提升提供了很多產品。

但這類公司都是階段性的,不存在永久的。例如,如果沒有英特爾,CPU的誕生會再晚幾年,但到今天,它已經不是一個舉世矚目的公司。我們更想不到,在十年前,哪有蘋果和三星?我們用的都是諾基亞或者摩托羅拉,而今天,這些企業已經不做手機了。再比如傑克·韋爾奇時代的GE和他在位前的、在位後的都不一樣。

所以,這個時代還會產生偉大的企業家,推動某個企業在某個階段對人類做出貢獻。但大家不必強求,永遠都要如何。就像今天很多人站出來批評聯想,我覺得完全是「混蛋話」。

聯想在某個階段,已經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科技產業的發展,做出過絕對引領性的作用。如果非得要求它今天還要怎樣,沒有道理。當然,我們也不知道,也許五年之後的聯想又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就像一些企業陷入低谷又再度輝煌一樣。

中國什麼時候能不再以成敗論英雄,就會好一點。

到美國你會發現,那兒的平常百姓,不像我們現在崇拜馬雲或者崇拜什麼,也不會像我們擠兌某個人一樣擠兌別人。他是他,我是我,我過得挺好,他帶來的東西,我很好用。

蘋果手機確實很好,給我提供了便利,我為此而驕傲,就夠了。當中國的社會文化,包括我們的國民都更加成熟,更加智慧之時,也是中國會發生更新的,質的變化和發展的時候。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6張

如果你的企業出現困難

一定是這4點出了問題

截止目前,我從事創業和創新服務,已近20年,經歷了很多行業和技術變革。世界的變化的確越來越快,但是,商業的本質卻從來沒有變過。那麼,什麼是商業的本質呢?無非四條。第一,產品和服務是好的;第二,成本是低的;第三,效率是高的;第四,傳播是快的、廣的。無論是蒸汽機時代還是電氣時代、互聯網時代,乃至今天所說的智能時代,所做的一切無非是讓這四條能做得更好。

我們應用互聯網技術、智能技術或者其他技術,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產品更好、服務更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讓我們的傳播更加迅速、更加海量。

無論是企業家還是創業者,都要好好反思一下商業的本質,如果企業有困難,一定是其中一條或幾條出了問題。

當然,在「本質」之前,還有一個詞要牢記,就是「常識」。除了知本質,還要懂常識。

為什麼很多企業會轟然倒下?就是違背了常識。比如,做企業的第一個常識就是要確保資金鏈健康,資金鏈斷裂都會死掉,比如今天的ofo,當年的巨人。當然,一些人可以再爬起來,但好多人就沉寂下來了。

很多倒下的企業都違背了常識,比如誠信才能讓你有生命力,而P2P卻爆發了很多問題。不是說這個商業模式不好,我相信這個領域在未來一定會湧現出特別好的企業,但死掉的是什麼?是沒有誠信的。所以,常識要和本質結合在一起,才能讓你持續走下去,然後成長起來,進而創造出真正的價值。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7張

你會做的才是風口

過去20年,我幾乎每年都會去矽谷,自然而然,會和中關村做對比。在2000年,中關村和矽谷還有巨大的鴻溝。後來,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但是,和美國創業者相比,中國創業者還是有距離的,到底差在哪兒呢?

1.創造力

中國每年誕生幾百萬個企業,大部分都沒有核心技術,大多是模式類的、互聯網應用類的,比如O2O、P2P。這些企業的生命力不會很強,因為它沒有最本質的、價值創造的部分。

這個時代最大的特徵,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推動世界的改變。而中國在關鍵技術、核心技術上,和美國、歐洲、日本、以色列等,還有巨大的差距。

例如,中國每年都會買大量的集成電路,進口額已經超過石油,躍居第一位。在2017年,中國付出了2700億美金,遠遠超過任何一個品類。

2016年,我在天津達沃斯論壇推出了清華控股的基石計劃,希望在若干年內,能推動一些原創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騰訊、阿里巴巴、華為這樣的大企業,也建立了基礎性研究的研究院。希望在未來,中國的科技企業能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2.誠信

不知道是整個社會環境還是法制環境造成的,很多創業者缺乏誠信,例如把投資人投來的錢,胡亂就花掉了。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對客戶也好,對合作者也好。真正的誠信精神,不是說沒有,而是遠遠不夠。

3.跟風

很多創業者,甚至媒體,經常會問低級問題:現在創業,哪個方向能做?我的回答是:你會做的才是值得做的,剩下的,就算有風口,和你也沒有任何關係。

我們還是太浮躁了,太急功近利了。運動似的、浪潮似的、跟風似的現象,也反映出中國社會還不夠成熟、不夠冷靜、不夠智慧。

捷徑有沒有呢?也有,還是之前提的四點:產品和服務好、成本低、效率高、傳播快和廣,這就是捷徑。違背它,只能摔得焦頭爛額。

2018年,包括2019年,很多人覺得是冬天,我覺得挺好。這是一種回歸,能夠吹散很多泡沫。但是,那些能真正創造價值的企業,仍然會過得很好。

從宏觀經濟角度看,的確有困難,包括我們的營商環境要進一步改善,法治建設要更加完備。

但反過來講,市場就在那里。我們的基數這麼高,這麼大的市場,不用增長6%、7%,增長1%就不得了了,你能不能把那1%拿到?你能不能創造出1%?

換句話講,過去依賴資源消耗和低效生產的企業,本來就應該退出歷史舞台。現在已經進入新時代,為什麼你的技術沒有跟上?為什麼你還沒有具備新的發展能力?這是企業自身的問題。所以我說: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企業。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8張

悖離生命意義的商業難以成功

人生是短暫的,即使活到100歲,也只有三萬多天,從這個角度講,人生好像沒什麼意義,你來了就得走。

但是,我認為,既然來到這個世上,既然是一個大寫的「人」,就得賦予它意義。只有賦予意義,你才有動力,在不算漫長的歲月,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走下去。而我,對生命賦予四種意義。

1.第一種意義叫探索未知

小孩一出生,睜開眼睛,充滿好奇,所以,他對這個世界充滿渴望。其實大人也一樣,無論到哪一天,能喚起你激情的,都是未知的東西,而不是已知的。包括企業家的創造,也是一種未知所燃起的激情。

遺憾的是,大部分人到一定年齡之後,好奇心和對未知的渴望,會大幅縮減。但是,活得好的人,會一直保持著好奇心和渴望。這樣的人,你會感到他渾身散發著激情,他的生命也比一般人更加多彩。

2.第二種意義叫創造價值

無論是讀書,還是實踐,所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我們希望它能釋放出來,能夠為世界的美好、人類的幸福去做一些事情。

雖然馬斯洛講人生追求有五個層次,但只要達到一定程度,每個人都希望能對世界有益,能對他人有益。這就是一種利他,以及為世界不斷貢獻價值的力量。無論是做企業,還是做其他事,其實都一樣。

這件事,可能很多人覺得特別難,但實際上,又特別簡單——我所說的創造價值,不是說一定要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做多麼偉大的企業或者當多大的官。在平平常常的點點滴滴,你都可以創造力所能及的價值。

3.第三種意義叫擁抱情感

我覺得這是人和其他一切生物的本質差異。這個感悟,是通過很多告別才產生的,比如母親的離開。但對我影響最大的是2012年,我的一位小兄弟,清華紫光副總裁的離開。

他一生都追求要幹一番大事業,在查出肺癌晚期時,還躊躇滿志,因為有信心,別人都說能治好,還能活好多年。實際上,七八月就離開了。最初,他還在規劃下一步該怎麼走。但在最後半個月,他嘴里其他的都沒有了,剩下的全是情感。

那時候說的,就是我不放心誰誰誰,不僅僅是親人,還有朋友,還有小兄弟。說他們還在成長應該怎麼做,然後說對不起,回想哪次批評了誰,或者跟誰鬧了矛盾,對不起誰,希望都能諒解——跟物質完全沒有任何關係,跟外化的名權利沒有任何關係,只跟情感相關。只有真誠的情感,才是他覺得最珍貴的東西。

所以,真正讓我們感到溫暖,讓我們感到這個世界非常美麗的,都和情感有關,而和物質沒有太大關係。擁抱情感這件事,核心在於付出,而不在於索取。只有你真正去愛這個世界,去愛他人,才能夠感受到整個世界對你的愛,情感可以賦予你力量。

4.第四種意義叫享受美好

中國人特別不願意說享受這個詞,覺得一享受就是沒志氣,沒有遠大目標。那我們是幹嘛的呢?我們做的所有東西,不就是為了能讓一切更加美好嗎?我們永遠喊這句話:要為下一代的幸福而努力。

這是對的,但是,中國每一代人都在為下一代的幸福而努力,下一代還是為了下一代。

當你忘了活在當下,可能就失去了生命的本質。享受美好的核心在於,你得擁有一雙能夠發現美好的眼睛。如果你看到的都是陰霾,都是醜惡,都是灰暗,還去享受什麼美好?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我們應該有一雙能看到更多陽光、更多美麗和更多美好的一雙眼睛,這樣你的生命才有意義。

很大程度上,商業也是為這四件事而存在的——幫助我們更好地認知世界、創造價值、擁抱情感、享受美好。商業的追求和人生價值的追求,應該是一致的,所有和人性,和生命意義所背離的商業都不會成功。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9張

採訪手記

記 者:施星輝 正和島研究院執行院長

江濤 正和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徐井宏是一個幫助別人成功的人,在迄今為止的生命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聚焦在幫助別人創新創業。

他是清華科技園的主要創始人,在他的推動下,清華科技園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學科技園,累計孵化創業企業近萬家。他主管的投資機構所投資的公司——展訊通信、中文在線、兆易創新、盛景網聯等——已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企業。

2012起,他擔任清華控股董事長,六年時間里,清華控股總資產由580億元發展到43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校企,並躍升為2018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37位,其研發強度在中國企業500強中位居前三。旗下包括紫光、啟迪、同方、誠志等綜合性科技集團和博奧、辰安、人居、慕華等行業領軍企業,控股十餘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形成了科技產業、創新服務、科技金融、創意產業、現代教育五大群組互動發展和創新鏈、產業鏈、金融鏈三鏈融合的生態體系。

2016年,他開始擔任亞傑商會會長。這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幫助創業者成長的公益組織之一。

早在2006年,亞傑商會就推出「未來科技商業領袖搖籃計劃」(簡稱「搖籃計劃」),美團的王興、聚美優品的陳歐、獵聘網的戴科彬、流利說的王翌、36氪的劉成城等,都是這個項目的學員。

徐井宏從第五期開始擔任導師,目前是帶學員最多的人,在「搖籃計劃」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徐家班」現象。

20年的歷練,讓他對商業和創業的洞察,像刀鋒一般銳利。

徐井宏當過多年老師,舉止儒雅。喜歡文學的他,還時不時賦詩一首。但是,對於不認可的行為或觀點,卻簡單直接,甚至「爆粗口」。

在兩年前的一次論壇上,他直言:今天有些估值高的公司,明後年屁都不是!

在訪談中,他說,企業家需要具備四個素質:家國情懷、學者智慧、商業思維、江湖行動。實際上,這也是他本人或者學者型企業家的成長路線圖:學術訓練讓他們擁有了知識和視野,並對未來的變化格外敏感。

於是,他們踏入商海,在新領域,他們需要完成從「學者思維」到「商業思維」的蛻變。而且,他們的腳要真真實實踩在地上,不是「觀察者」,而是「推動者」。這個過程不但艱難而且艱險,隨便數一數,有多少教授或者學者把企業搞死了?

最初,他們只想把事兒做好,把企業做好。到一定量級後,開始思考「商人」和「企業家」的區別,開始從「小我」走向「大我」。於是,「家國情懷」成為了他們的追求和新動力。

徐井宏笑稱,自己是一直在「本質」上行走的人。他說,我就是為創新創業而生的,只要還有一口氣,就一直會為創新創業而鼓與呼,而行動!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10張

《本質》——正和島年度巨作。

劉東華與陳春花教授首次跨界聯袂出品,一本書濃縮40年的商業本質!

匯集40年來馬雲、馬化騰、周其仁、陳春花等40位代表企業家與學者的40篇經典文章,力邀國內十大商學院院長獨家點評導讀。

助您探求中國商業的本質,把握決勝下一個四十年的心法!

按圖片二維碼,搶鮮閱讀,快來了解吧!

一位千億集團原董事長的忠告:別等公司出事了,才思考這4個問題 職場 第11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