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醫用內窺鏡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內窺鏡向小型化、微型化轉變【組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內窺鏡是醫務人員觀察人體內部病變組織直接、有效的醫療器械之一。大陸開展內窺鏡檢查及微創治療的時間較晚,內窺鏡行業還屬於新興行業,產業化進程整體落後於發達國家,但內窺鏡市場規模的增長卻相當迅速,2017年市場規模約為200億元。隨著技術不斷迭代升級,未來醫用內窺鏡將向微型化、4K成像轉變,且將被廣泛使用。

由「硬鏡」向「軟鏡」升級替代

內窺鏡是醫務人員觀察人體內部病變組織直接、有效的醫療器械之一。醫用內窺鏡主要分為硬管式內窺鏡、半可屈式內窺鏡、纖維內窺鏡和超聲與電子內窺鏡。其中,前兩者屬於硬鏡,後兩者屬於軟鏡,軟鏡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及分辨率。經過過年的發展,內窺鏡行業逐步做到由硬鏡到軟鏡的升級替代。

主要用於診斷和治療

內窺鏡是集光學、電子、結構、材料等多學科技術為一體的器械,技術壁壘極高。其核心技術包括圖像采集、圖像後處理和照明方式,分別對應於內窺鏡的窺鏡系統、圖像顯示系統以及照明系統。

目前醫用內窺鏡主要用於臨床診斷和治療兩個方面,包括消化科胃癌、泌尿科血尿、肺科氣道哽塞、婦科盆腔疾病、耳鼻喉科鼻炎等的診斷,以及配合闌尾切除術、胃腸息肉摘除術、髓核摘除術等手術的臨床治療。隨著內窺鏡技術的發展,內鏡下治療功能不斷拓展,在臨床應用十分廣泛,在不同的科室中,胸腹腔鏡占比最高,達到31%,且增速最快。

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雖然醫用內窺鏡發明至今已過去100多年,但是中國開展內窺鏡檢查及微創治療的時間比較晚。在中國,內窺鏡行業還屬於新興行業,產業化進程整體落後於發達國家。

但近年來,伴隨著大陸老齡化腳步加快,老年人群對醫療檢查和治療的需求不斷增大,醫用內窺鏡地需求也不斷加大。其次,國民對健康的關注度持續提高,尤其是在環境污染和食品問題之下,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發病率有所提升,疾病預防檢查的需求也隨之擴大。另外,大陸醫療體制改革正在不斷深入,醫藥衛生體系逐漸完善,基層醫療機構開始有條件引入內窺鏡設備,基層醫療器械市場也成為拉動內窺鏡需求的重要增長點。所以近年來大陸內窺鏡市場規模的增長相當迅速,根據中國醫療器械協會的數據,2015年中國醫用內窺鏡市場規模為156億元,2017年市場規模約達到199億元,接近200億元。

國外企業占主導位置

內窺鏡領域壁壘較高,且中國起步較晚,國內企業競爭力較弱。目前,中國內窺鏡廠商集中度較高,日本和德國廠商占主導地位,進口替代程度較低,國產產品總體占比不足5%。根據第八屆中國醫療設備行業數據發布大會統計,中國的硬式內窺鏡市場主要被外企卡爾史托斯、奧林巴斯、史塞克、德國狼牌等占據,設備市場占有率超過85%。軟鏡市場上,日企把持了基於CCD圖像傳感技術的內窺鏡技術,從而形成了長年的市場壟斷,奧林巴斯、富士占據超過90%的市場份額。

目前國產產品與進口產品在光學積累和加工工藝上存在較大的差距,進口替代過程較為緩慢。部分國產企業如上海成運、上海醫光有涉及消化道軟鏡,但是以較為低端的標清產品為主;開立和澳華近年來也推出了國產高清消化道軟鏡,性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目前客戶主要在二級及以下醫院採購為主,進入三級醫院存在難度。

醫用內窺鏡技術發展趨勢

——小型化、微型化:膠囊內鏡

膠囊內鏡舒適性更強,隨著成本降低,市場滲透率有望進一步加強。

——2D向3D成像和4K成像的轉變

目前成像分為2D和虛擬3D。虛擬3D有更好的景深,組織層次識別更為清楚,便於經驗不足的年輕醫生更快上手。成像更為清晰和逼真的裸眼3D和4K成像為下一步的技術方向。

——CMOS對CCD的替代

CMOS 有休積小、耗電量低、成本低、系統整合度高的優點,有望成為傳感器主流技術。目前奧林巴斯和Storz部分產品開始使用CMOS傳感器。

以上數據分析均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內窺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