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月28日,天弘基金股票投資總監肖志剛做客今日頭條財經頻道線上微訪談欄目《投基方法論》,分享基金投資心得,把脈股市春季攻勢。以下是本次訪談的實錄。
肖老師你好,歡迎做客《投基方法論》欄目,一直都關注到你的文章,能否簡單向各位網友介紹下你的投資風格和理念?
肖志剛:這個市場總是在變,每個階段的主要矛盾都在變,我對自己的一個總結也是「變」。有一句話說的好,投資在本質上是認知的變現,這句話是對現象的靜態描述 , 如果從動態角度來講,基金經理其實應該盡可能提高認知水平,才能做到更持續、確定的收益 。
這些年不管是在網路上公開發表文章,還是在基金季報里不斷進行總結,我的目的都是提高自身認知,提高和擴大能力圈。
其實我做研究員的時候,大概6、7年前,我就模糊有這方面的認知,但表述沒有今天這麼清晰、準確,因此我一直沒有拿出一個方法來用。以前是不懂,現在終於懂了,整個投資框架可以比作一棟大廈,不斷地添磚加瓦,你只待在一樓,你不知道二樓的風景。我是在不斷蓋樓,爬上更高的樓層,不斷探索並完善自己。
投資是一個風險管理的過程,我更願意思考一些抽象的問題,如一家企業到底是賣產能、管道,還是產品,目前我還處於投資思路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一直在路上。我不太願意限定自己,給自己貼標籤,我在雪球上看過一句話,人把自己定義成價值投資者時,就說明他已經失敗了。所以我要不斷地去探索,從風險角度來說,我盡量不去虧錢。
開年之後行情很好,不少權益類產品今年以來淨值上漲超過15%,你管理的今年收益也很好,對於後市你是怎麼看的?
肖志剛:首先,大體來講,我對今年的主要判斷是,大盤已下跌三年,從估值等各種角度看空已經沒有太大必要,絕對一點來說,我認為從大盤5000點看多,或是從2500點看空都是沒有必要的。對市場而言,「L」型的一豎可能已經結束了(也就是說下跌可能已經結束了), 「L」的一橫剛開始,短的話三年,長的話不確定,相對確定的是,這期間市場整體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橫盤的過程對我們這些主動選股基金經理比較友好。
基於第一點,我的第二個觀點是,2019年或許將是主動基金經理顯著跑贏指數的一年。我預計,2019年的行情會與2013年相似,2012年底指數行情見底,一直在底部趴著不動,直到14年底見漲,經歷兩年低谷,本輪低谷兩年不夠可能到三年,2019年是第一年,所以指數大概率會在底部待著,個股崛起。
第三個觀點是針對哪些個股會崛起的問題。每一輪大熊市底部,市場在見底的那一刻起,半數股票已經提前見底,不會創新低了。2005年998點,2008年1664點;2013年的1849都是這樣。所以在大盤底部沒有必要糾結具體點位,這是一個區間。現在近3700只A股,2000只已經見底,去年10月份就是它們的底部,還有1600只仍會創新低,所以我確定會在2000只見底的股票中選,這是我們趨利避害應該做的事。
你提過今年看好次次新股,次次新股是什麼概念?
肖志剛:次次新股,即2015年下半年5000點後,以及2016、2017年IPO的股票。我認為這類股票大概率不會再創新低了。
5000點到現在IPO的股票大概有900只,不到1000只。首先,這些股票只經歷過熊市,沒有享受過牛市,2017年的牛市和它們也沒有關係,所以這些股票基本都很便宜。這類股票一直跌,估值足夠低,對於股票來說,足夠便宜就是最大的利好;其次,它們沒有商譽,完全不用擔心商譽減值,因為它們還沒來得及學壞。從監管角度來講,下一輪可能輪到它們用商譽、資產負債表來換利潤表,輪到它們進行資本運作,對它們來說是一個雙重的機會而非風險。還有,這類股票數量足夠多,去掉2018年IPO的也有600、700只,選出10%、盈利增速30%左右的股票,也足夠一只基金去配。
簡單總結一下,2019年像2013年,大家的第一反應是,2013年創業板漲的好,其實不準確,它們是次次新股,創業板是2010年下半年面世的,2010-2012年IPO的股票到了2013年它們上市兩三年,當年創業板牛,是因為它們正好是次次新的股票,現在還說創業板好,就是沒找到主要矛盾。我沒找到一個恰當的指數來代表這一類股票,我就說它們是次次新,準確的說就是16、17年IPO的股票。所以我大量布局這類股票,今年永定業績表現不錯,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為什麼2019年將是主動權益基金顯著戰勝指數的時期?
肖志剛:我做過一個統計,把所有主動偏股型基金淨值表現和滬深300走勢做了一個對比,我發現,在2002年以來,也就是過去十幾年里,這類產品是長期跑贏市場的。它們主要在哪里跑贏的呢?以我自己為例吧,自從我管理天弘永定以來,已經有五年了,五年里跑贏滬深300大概30多個點,其中大部分是在2016年做到的,對一個基金來說是這樣,對整個主動型基金也是如此。
主動偏股型產品的超額收益大部分是在什麼時候做到的?據我觀察,是大牛市來臨前夜,熊市徹底結束之前,也就是熊市尾段,牛市前段,跑贏為主;其他時段,主動偏股型基金經理的業績最多跟市場持平,換句話說,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主動選股的基金經理都是跑平市場的。
對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得,主動基金經理多數是研究員出身,他們的投資、研究能力基本來自於選股,而A股歷史上有另外一個規律,每階段主導的矛盾不同,相應的,投資工具也不一樣。
在大牛市即頂點前後,主導收益的是倉位,在14年滿倉,5000點空倉就可以;2014、2015年則主要靠選股,板塊是沒有用的,07、08年同理,在頂部前後兩段基本靠倉位。倉位結束後,2016、2017年開始靠板塊主導收益。板塊配對就可以,其他的用處不大,主要矛盾在切換。同樣在08年大牛市結束後的09、10年,靠板塊。2001年的牛市後,2002大熊市,03、04五朵金花也是靠板塊,05、06 大牛市來之前是靠個股,12、13年也是靠個股,再往前也是如此規律,因此每個階段的主要矛盾都是不一樣的。
由此我判斷,2018年板塊沒有用,主要靠個股,2019年會把個股有效性發揮到極致。既然主動基金經理擅長的就是個股選擇,在今年這個市場環境下,優勢很可能會反映到業績上。
在投資界,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之爭從來沒有平息過,去年指數型基金髮展迅猛,是權益類產品中規模增長中最多的類別,你怎麼看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在中國的發展?
肖志剛:作為一名主動投資基金經理,感情上我當然更偏向與主動投資。就公募行業而言,主動股票類基金如果整體跑不贏市場,只能說明基金經理這個群體的投資水平沒有散戶高,但其實從歷史數據來看,主動權益類基金長期是跑贏被動型基金的。
在中國,主動股票投資基金經理經常「挨罵」,其中當然有主觀因素,但我覺得從客觀上找原因更有助於解決問題。客觀來說,中國的基金經理整體年齡都偏年輕,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
我認為,對主動投資基金經理來說,主要工作是做決策,而做決策的事情,依賴於世界觀,依賴於你對世界的認識、理解程度。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投資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行業研究員,在行業內進行個股選擇,在不同股票之間進行比較;第二層次是行業配置,在不同行業之間進行比較,然後進行配置;第三個層次是大類資產配置,這是在股票、債券、大宗商品、黃金、地產、現金之間進行比較,觀察不同資產之間的漲跌關係,做到資產的合理配置;第四個層次是全球宏觀配置,主要是在不同貨幣之間進行比價配置。基金經理至少要達到第二個層次上。
另外,要想成為一名及格的基金經理,至少要經歷一輪牛熊周期,這意味著需要花四年時間,目前很多基金經理甚至還沒有經歷過一輪完整的牛熊,更何況,在我看來,要成為一名稍好一點的基金經理,至少得經歷3、5輪牛熊周期才夠。
這個行業還是太新,沒有培養出足夠多的人才,要給基金經理更多的時間去成長,當老手越來越多,行業發展就會越來越好了。
你是一個勤於思考、喜歡寫文章的基金經理,也是少有的喜歡跟投資者、網友線上交流互動的基金經理,這種不同尋常的風格,給你帶來了什麼?
肖志剛:前面我也說過,投資本質上是認知的變現,要想提高投資能力,就要不斷完善自己認知。而我們日常的投資其實就是實踐,需要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才能實踐得更好。我在各平台寫的文章,其實是寫給自己的看的,通過文字來整理思路,總結經驗,提升認知。偶爾也會跟大家互動一下,圖個樂。
你經常會在社交媒體向網友發起一些小調查,咨詢網友的看法,這對於投資方面有一些幫助嗎?
肖志剛:發起小調查也是一樣,就是為了完善對世界的認識,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比較有限,利用互聯網這個手段可以比較便捷、高效的獲取到信息,之前我發起過關於微商、鹹魚、支付寶數據等方面的調研,網友們都挺給力的,貢獻了很多經驗和智慧,非常感謝。
基金經理這個職業都有怎樣的難處?
肖志剛:基金經理的本質是投資,管理風險,盡量不給投資者虧錢,努力為投資人創造合意的回報。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卻很骨感。現實情況是,投資者虧損與否,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股票基金基本上只能幫客戶解決選股的問題,而選時的權利或者風險仍然在客戶手里。市場上普遍存在追漲殺跌的情緒,因此很多時候熊市股票基金賣不動,牛市時則受到熱烈追捧,很多基金公司也會迎合市場和客戶,哪樣產品好就使勁吆喝賣哪樣。A股偏偏又是牛短熊長,結果很多投資者高位買套,好不容易風來解套了,又被忽悠去申購新基金,最終,我們看到,公募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規模過去11年不斷下滑,基金經理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感覺越來越難。
不同類型的基金經理所面對的壓力是不是也不太一樣?
肖志剛:基金是一種信托關係,接受投資者委托進行投資,本質在於信任,對基金經理來說,就是盡量給投資者錢,每個產品面對的市場環境不一樣,債券有債券的,股票有股票的,產品類型不一樣,導致面對的風險是不一樣的,壓力也不大相同。
最後一個問題,你今年對主動權益基金很有信心,覺得大概率能顯著超於大盤,就此還跟網友打賭,你現在的觀點有變化嗎?
肖志剛:目前永定的表現還在我的預期中,比起請大家吃飯,我更希望能為持有人賺取更多合意收益。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