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TCL李東生今天說了什麼,很多民營企業家都炸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原創 TCL李東生今天說瞭啥,很多民營企業家都炸瞭

幾十年過去,他的精神還在,追求還在;他的那股勁,那口氣,也一直都在。

文 / 華商韜略出品人 畢亞軍

這是李東生能夠一直站在舞台之上的成功關鍵,也是所有能夠持續踏著時代巨浪破浪前行的中國民營企業家們成功的關鍵。

它不是空洞的詞匯,而是克服困難、甚至穿越苦難的支點,新一代創業者,應該好好體會和踐行這種信念和精神。

【1】

「堅定信念,就有信心。」

3月5日上午,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被問到關於民營經濟的問題時,如此擲地有聲。

他說,這個問題最近經常會被問到,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他對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充滿信心。而他認為,信心是來自信念,來自價值觀。

「40年前,中國沒有民營企業,我們這一代民營企業家都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今天的成就。」李東生因此認為,民營企業家要認識到自己取得的成功、創造的財富,既來自自身的努力和付出,也來自中國改革開放的機會,「民營企業家要感恩社會,主動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承擔責任、堅定信念,就有信心」。

李東生還在現場透露了TCL的未來投資規劃,也是進一步佐證了自己的信心:計劃在未來三年投資800億在半導體顯示、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智能製造領域,要努力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信心、信念,是很多民營企業家這兩年的高頻詞,也是社會關注民營企業家時談到的關鍵詞。在一些人眼中,這些詞匯多多少少顯得有些空洞,但對很多民營企業家,尤其從改革開放之初一路走來的民營企業家而言,信心、信念是他們能夠走到今天的根本。

企業家每天都是身處挑戰之中,至今依然在不少領域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民營企業家就更是如此。沒有這個堅定信念,沒有這個堅定信念支撐的信心,他們是很難將創業和企業道路走下去、走到底的,而事實上,也的確有很多走著走著就不見了的案例。

翻開中國民營經濟史,很多曾經風雲的事業都不見了,人也不見了。也有很多事業還在,人還在,但曾經的創業精神卻不見了,企業追求卻不見了,那股勁、那口氣也不見了。

從磁帶生產到電話大王,從電話大王到彩電大王,再到今天努力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李東生跨行業、跨時代,不但還能站在舞台中央,而且還能越站越高的很大原因,首先也是因為他的精神還在,追求還在,那股勁、那口氣,一直都還在。

20多年前,還在為加工作坊式企業之生存苦苦掙扎的李東生,在飛利浦總部大樓前,在拉斯維加斯CES幾平米展台前,憋著的勁和氣是:要辦一家中國人的世界性大公司。

今天,已經做成世界級企業的他,在世界媒體的聚光燈下,心里憋著的勁和氣,還是要在這匯聚雄心者與遠見者、夢想家和行動家的產業世界,打出一面自己的旗幟,屬於中國人的旗幟。

李東生說,實業強國是他們這一代企業家初入社會時就有的夢想。幾十年過去,他的這個夢想還在,所以他的精神還在,追求還在,他的那股勁,那口氣,一直也都還在。

所以,他的企業也還在,而且還在繼續攀升。

【2】

堅定信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中國民營企業家來說,更是如此。這其中,不但有必須跟上經濟和產業步伐,不斷自我否定與超越的考驗,也有社會環境和壓力的挑戰。

社會和環境壓力,對中國民營企業家來說,有時甚至是比經濟環境更大的事。

改革開放40年不容易,40年中的民營企業家一路走來更不容易。而這兩個不容易中都有一個最不容易:擺脫傳統輕商思想,陳舊社會觀念,甚至千百年政商文化積弊的掣肘。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生前曾委婉敬告中國的改革開放——「要在現在的知識型社會中取得成功,傳統儒家士農工商依次排列的階級觀念必須要改變。」

翻譯過來也就是,李光耀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缺少對工商,對企業家的尊重、保護和鼓勵的,如果中國要發展好現代市場經濟,必須改變這種文化。

李東生今天強調,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民營企業家的今天,這是客觀的事實。另外一個民營企業家們自己從來不會說出口、卻也是事實的事實是:民營企業家們對改革開放功不可沒。

40年來,中國民營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從不足1%發展到超過半壁江山。個體和私營企業如今已占市場主體總數的94.9%,並且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力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

但直到今天,李光耀當年所憂慮的文化觀念問題,也依然還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跳出來對民營經濟指點一番江山,甚至指責、聲討一番。去年,一篇名為《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應逐漸離場》的署名文章就曾廣為傳播,讓不少不明真相的民營企業家後背發涼,這也是一段時間內,民營企業家們的信心備受關注的緣由。

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重要性和貢獻力,顯然是有清晰而堅定的認識與堅持的,所以,很快有權威媒體紛紛介入,國家高層也不斷強調與重申「兩個毫不動搖」,包括今天的人民大會堂,也在繼續落錘定音:下大氣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心辦企業。

印象深刻的是,在那場民營企業被推到風口浪尖的風波中,李東生不但在外界的採訪中更加強調自己對改革開放、對民營企業未來的信心,也同樣以行動表達著自己的信心。

期間,TCL在波蘭成立歐洲研發中心,聚焦於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發和應用;而此前,公司已在美國矽谷設立美研所,在香港設立港研所,在國內深圳、成都、西安、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地設立了多個研發中心,共同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歐洲研發中心之後,李東生又帶領TCL在印度建設了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製造產業園,那也將是印度的首個模組和整機一體化彩電智能製造基地。

這也是李東生在更高層面的堅定信念:始終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充滿信心。

這些年,李東生不斷把自己置於公眾之中,一方面是為了帶頭貫徹TCL的大國品牌戰略,另一方面,就是要表達他對國家未來的信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他不斷鼓舞企業家,要主動肩負起發展好實體經濟的使命,挺起中國經濟的脊梁,不斷鼓舞中國企業創 新髮展的志氣——「未來全球創新和發展的中心在中國」,也不斷呼喚珍惜與感恩偉大時代——「生在這個偉大時代,是我們這輩人的幸運」。

今天在人民大會堂的採訪中,李東生也是強調:中國的民營企業只有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才能成功,只有在中國成功才能走向世界。

我想,也正是這種對國家未來的堅定信念,才讓他超越所謂的輿論風波和離場論鬧劇,真正著眼於未來和實務,不畏浮雲遮望眼,「安心搞經營、放心辦企業」。

而且,他還享受於此。他說:「做企業每一次成功都能夠讓我非常開心,我非常享受做企業這個過程,這種心態能讓自己長期堅守,所謂終一生,做一事。」

【3】

事實上,能在改革開放的中國持續發展並獲得成功的,無論外資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首先也都是靠了對中國未來持續向好的堅定信念。

這是一個大前提。因為,40年的改革開放和民營經濟一樣,也是道路坎坷,甚至同樣是一路都有人在爭論,在質疑;信念不夠堅定的,基本都在歷史進程中成為歷史了。

1978年,改革開放已是國策,但即便信心堅定的霍英東,也是每次經過首都機場都要看一看那幅表現少數民族歡度潑水節的壁畫《生命讚歌》還在不在。這幅呈現有少女裸體的壁畫被看作是開放的象徵,霍英東後來說:如果畫在,他心里就比較踏實。

之後,改革開放漸成共識,但依然不時就有各種風波的挑戰,包括意識形態專家趾高氣揚地要反和平演變、清理資產階級「流毒」,就像去年的民營企業離場論。

一個數據是,1997年在北京新註冊的外商代表機構只有652家,而主動撤銷辦事處的卻多達437家;1998年前兩個月,又有33家外商主動撤銷駐京辦事處,其中還不乏菲亞特、SONY、日立這樣世界知名公司。這些企業撤退的原因是:當時,非常多的經濟學家、企業機構和企業家,都看空中國經濟,認為中國經濟過熱,有硬著陸風險。

也就是在1997年,1996年年底正式出任TCL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的李東生,用抵押自己和父親的房子得到的貸款作為風險抵押金,與惠州市政府簽訂了為期5年的授權經營協議,邁開了TCL集團改制的步伐,也在後來成就出了國企改革的一個成功標桿。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中國經濟也一度被全球觀察者緊張,但剛剛帶領TCL從海外收購失利中復蘇的李東生卻在2009年作出大決定,投資數百億成立華星光電,揮師進軍面板產業,要以此掌握面板業的主動權,改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屏」的困境。

當時,中國彩電業被日韓面板巨頭扼住咽喉,已在面板領域投資巨大的京東方也還在持續的虧損中。若華星光電失敗,剛剛走出困境的TCL又會被拖入泥潭之中,甚至萬劫不復。但李東生堅定信念,建成了大陸首條高世代面板線,打破了日韓企業在半導體面板製造領域的長期壟斷,也在半導體顯示領域建立起全球性的領先技術和實力。

華星光電成功之後,李東生繼續踏著變幻的產業巨浪前進,及時啟動了TCL的智能化轉型和全球化品牌戰略,大步沖向「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也讓自己和TCL成為極少數跨越幾十年時空和產業變幻,依然還能站在舞台中央的人。

【4】

對國家未來的堅定信念,對事業夢想的熱愛與執著,以及始終力爭上遊的那股勁、那口氣,是李東生獲得跨時代、跨行業成功的關鍵。

但這又何止是他一個人成功的關鍵。這種以長遠信念和熱愛與執著,超越困難,甚至苦難的奮鬥,也幾乎是所有中國民營企業家,甚至所有企業家成功之路的縮影。

而事實上,如果只是為了個人或家人的生活與享樂,這些知名企業家中的大多數,早就不用再這麼辛苦,也早就不會這麼辛苦了。他們所擁有的物質和財富,早已足夠他們自己,以及多少代後人過上優越、甚至奢華的生活了。

李東生今天也是談到這一點,也算是他代表民營企業家的一個社會溝通與表達。

「過去幾十年,我們一直非常努力地工作,我們要面對各種壓力和困難,民營企業一開始就要面臨完全的市場競爭,今天我們還要和跨國企業同台競技。」

李東生說,他們這一代人都有強烈的家國情懷,有責任和擔當,願意奉獻社會。「不法經營、‘驕奢淫逸’的只是極少數。」

因此,他希望:「社會各界更多地理解和支持民營企業家,民營企業也是奮鬥出來的。」

還有一點印象深刻的是,李東生對國家如何更好發展民營經濟的建議,不是要國家對民營企業給出多少額外的關照和保護,而是建議進一步完善各種經營主體平等競爭的環境,進一步完善平等保護各種經濟主體的法律法規。

他說:「只要平等保護、公平競爭,就能夠為民營企業發展增加信心。」

包括劉永好等民營企業家,以及相當多的經濟學家,其實也都是這樣的態度:希望給民營企業一個平等的待遇,公平競爭的環境。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