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達在華另起爐灶,德國人問為何不選桑塔納?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溫馨提示:本文共3097字,21張圖,閱讀約需4分鐘。

相信大家也知道了。

為國人所熟悉的大眾捷達,在中國完成了一次歷史性轉身——2月26日,「捷達」在中國從一款入華30年的國民轎車,搖身一變,成為了大眾旗下的一個全新的子品牌,「JETTA捷達」。而大眾選擇「捷達」為新品牌命名,正正就是看中了30年來捷達在中國積累的深厚群眾基礎。

據悉,新品牌產品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在國內上市。自此,捷達品牌將與一汽-大眾、一汽-大眾奧迪平起平坐,成為大眾與一汽-大眾合作的第三個品牌。

關於JETTA品牌的產品信息,目前可以劃出以下4個重點:

1、產品研發、設計都會在德國完成,但銷售終端則定在中國;

2、新車全部來自MQB平台,由一汽-大眾成都工廠生產;

3、新車將不會掛大眾標,而是掛上以字母「J」變形而來的JETTA新標;

4、短期內不會推出電動車型,因為對於這個入門級品牌來說太貴。

捷達VS5

根據一汽大眾的規劃,品牌初期共布局了2款SUV和1款轎車。同時,品牌還發布了旗下首款緊湊型SUV捷達VS5,以及一款緊湊級轎車捷達VA3(預計將於今年9月率先上市)。未來,新品牌產品的售價主要覆蓋在6-15萬元區間。

捷達VA3

用大眾官方話術來說,它是「一個滿足年輕消費者購車需求的品牌」。但說白了,捷達就是大眾早在2015年就提及的廉價車計劃。

這一行業大事,瞬間引來中德兩國的媒體紛紛報導。就像在中國「縮水」了的桑塔納一樣,這次「大變身」後,此捷達已非彼捷達,捷達二字,從此在中國便有了和世界其它市場完全不同的定義和性質了。對此,海外媒體有什麼看法呢?

德國媒體《南德意志報》

《南德意志報》對該事件的報導標題為:Neu lackiert(粉刷一新)。耐人尋味的是,動詞「lackiert」在德語中,除了「上漆」的意思外,還有「欺騙、使上當」之意。

「中國市場對大眾來說非常重要。去年,大眾在華交付了310萬輛新車,同比下降了2%,但大眾反而把中國的市場地位提升了。因為中國依然是大眾的最大單一市場,大眾有約40%的銷量來自中國,如果中國的情況良好,將可以抵消其他市場出現疲軟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大眾搞這麼一個新品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呢?憑借新品牌,大眾集團就可以開辟除中高端大眾車型之外的市場,為一線大都市之外的消費者提供一些新產品,甚至可以嘗試在線銷售管道,這些在中國都相當流行,但換作是以前,大眾的經銷商們鐵定是不同意的。事實上,類似的廉價車計劃大眾在幾年前就在印度開始了。

此外,一汽、上汽兩個中國合作夥伴之間長期存在的激烈競爭關係,也是大眾需要顧及的問題。不同於上汽大眾有桑塔納、斯柯達,一汽-大眾一直沒有稱得上入門級的車型和品牌。如今和一汽成立全新子品牌,大眾日後就能繼續和這位能帶來豐厚利潤的夥伴維持長期合作關係了。

捷達可謂是大眾的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代名詞。在德國,雖然你已經買不到這車型了,但在海外市場卻不一樣:在美國,大眾正嘗試用新捷達,吸引中產階級以下的消費者,新車定價為18500美元;在中國,售價約8萬元人民幣的現款捷達,在技術層面上跟美國同名產品完全不是同一樣東西。

當然,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在新上任的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Herbert Diess身上也有所體現——這位高管剛剛當上了中國市場的負責人,更重要的是,這個崗位還是他自己要求做的。」

德國汽車媒體AMS

「目前,大眾並沒有打算在其他國家發布類似的子品牌,在中國這麼做,完全是基於其特殊的市場規模和結構。至於那些以為以後能在德國買到便宜貨的人,你們怕是要失望了,因為如果這個品牌想要進入歐洲市場,要付出的努力太大了——比如說,有望搭載在該品牌新車上的1.4T發動機就不符合歐6排放標準。此外,新車上許多缺少CE歐盟認證標識的零部件也要進行更換。」

汽車網路媒體《Automotive News》

「自1985年進入中國以後,大眾汽車一直是市場行業的主管者。未來,大眾希望讓自己的銷冠地位更加鞏固,成為一眾普通品牌中最具吸引力的一個。

目前,只有吉利、長安、長城哈弗為代表的三個中國汽車品牌,努力地縮小與西方汽車品牌的差距。但中國政府依然擔心本土汽車企業會失去優勢,因此他們依然迫使(原文用了「pressed」)本土車企與西方合作夥伴一起組建新品牌。

同時,品牌眾多的中國市場還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去年,雖然中國個人乘用車銷量接近2440萬台,但僅有6個品牌的銷量能超過100萬台。」

德國網友:大眾在中國搞廉價車?我酸了!

德國媒體《明鏡周刊(SPIEGEL)》、《法蘭克福匯報(FAZ)》也就該事件進行了常規報導,但報導中並沒有作過多解讀。不過,不少德國網民卻有自己的看法。

在《明鏡周刊》的報導下,德國網友們炸開了鍋,有的甚至「檸檬精」附身,評論一股酸味,紛紛吐槽大眾在德國的車價還是太貴。

網友Andreas-Schindler:對德國市場而言,大眾的問題是只有過度征稅(太貴)的車型。如果大眾集團在德國不打算推出廉價車的話,最終可能會遭到市場的「報復」。目前,大眾在歐洲已經逐漸走弱,新車型銷量也未達到預期目標。另一方面,汽車電動化的潮流正從正面襲來。特斯拉正試圖靠電動車這波熱潮獲利。

雖然大眾未來幾年也將會在電動車上進行不僅限於資金的大量投入,但目前他們缺乏的是一些不含過多額外費用的小排量廉價車型,這些車型才能吸引到年輕消費者購買。還寄望於年輕人在買車時會考慮這些老款車?已經行不通了。

網友noch_ein_forenposter:大眾在德國的廉價品牌可能就是斯柯達吧。以該品牌最小的車型Citigo為例,起售價也就1萬歐左右。西雅特的整體價格反而還高一些。要說真正的廉價車型吧,可能還真沒有。

網友biggoldensun:現在中國路上的車型已經足夠多了,所以大眾最好是考慮別的更行之有效的辦法吧……

網友was_nun_machen?:真正讓我感到恐懼的是,大眾對中國的定位是否過於死板……在中國市場僅下降2%的情況下,(成立新品牌)會是一個不錯的策略,它應該能在這個最強大的市場中得到發展。但萬一有一天同比下降到15%呢?這或許只是時間問題。飽和的市場出現疲軟,屆時大眾就會很痛苦了,而且新品牌在德國的工作崗位也會受到威脅。想法是不錯的,但我幹嘛要在中國開一台捷達的SUV呢?

網友freespeedy:成立新品牌也改變不了什麼。「屬於人民的汽車」早就不存在了。大眾現在似乎對於競爭已經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了。達契亞(Dacia)則做了表率:汽車一定不能貴!如果每個品牌都成為一個豪華品牌的話……很好…那我將不會再從德國汽車製造商那里買車了(雖然這是不太可能的)。

網友Interzoni:捷達是有史以來最醜的車之一。這堆東西看起來就像是當年的瓦特堡牌汽車。現在,這台「爸爸的小浴缸」會變成什麼?當然是SUV。這確實是一項創新,也是一門備受歡迎的德國工程界藝術。

網友MartinS.:呃,捷達不僅在亞洲,在墨西哥和美國,也都算是非常成功的車型了。……但比較搞不懂的是,用這樣一款不咋樣的車來作為市場驅動力,大眾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們對消費者口味的解讀,會讓這一切成為最大的笑話……如果用Up!來成立新品牌,大眾會有多少勝算呢?可能真的要根據不同市場的偏好來決定吧。

網友mazzmazz:德國對於大眾來說似乎很特別,因為數十年來,他們的汽車光靠著簡陋的設計,以及脆弱卻複雜、對八成用戶都毫無意義的柴油發動機,依然能買個高價。於是,他們先後打入了日本、韓國市場,很快又敲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由於依賴進口),日本人和韓國人長期以來買大眾車都要承受高價。

隨後,捷達在美國生產,價格降低了40%;不過最近,福特、歐寶、大眾又打出了30%的折扣。由於汽車定價(越來越低)的原因,大眾似乎慢慢達到財政承受能力的極限。在商用車方面情況還好,但(因排放門)難以銷售的柴油車則已經導致一些經銷商活不下去了了。在我看來,現在作為私人車買家是最好的,因為大眾車的價格正在慢慢地回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網友GMA:有人這麼統計過,在德國賣一輛車利潤是300歐,在中國則高達3000歐。因此,當40%的銷量都來自中國時,對這個市場的極度依賴便會讓人產生焦慮。無論如何,在經濟層面上看,廉價車或許都只能發生在中國。誰都知道這個決定跟大眾在中國的利潤有密切關係——畢竟有50%的利潤會到德國人囊中。

而在《法蘭克福匯報》的報導下,則有德國網友對「捷達對中國市場的意義」產生了懷疑:為什麼選捷達,而不是桑塔納?

對於捷達的這一次轉變,你有什麼看法嗎?

文 | 謝子珺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