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李薇
從2014年12月份成立第一家民營銀行至今,已經度過了四年時間,至此大陸已開業的民營銀行總量達到17家。一直以來,監管部門對於民營銀行抱有很高的期待,而如今讓人們耳熟能詳的、卻僅有業績排名領先與注重技術創新的幾家,譬如浙江網商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江蘇蘇寧銀行與四川新網銀行等。
本文梳理了近年來監管部門對於民營銀行的政策文件,發現2010-2016年出台了多項扶持政策,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而2016年底至今,金融監管對於民營銀行的設立批復要求逐漸提升,更注重對於差異化、特色化經營方向的管控規範。
在民營銀行成立4周年之際,零壹財經分為上、中、下三篇,為您解讀大陸民營銀行的發展歷程、業務發展困惑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以便對於民營銀行擁有更清晰的認知。本篇作為民營銀行系列的上篇,為您剖析大陸民營銀行的”前世今生”。
2
發展定位:監管部門設立民營銀行的”初心”
民營銀行的業務模式,並非一味地走純線上化、無物理網點的路徑,近兩、三年由於微眾、網商銀行的高利潤被反復報導,導致人們誤認為民營銀行都是純互聯網管道運作。下面讓我們一起解讀監管部門最早批准設立民營銀行的主要業務模式,並由四年來的發展變遷,來看看如何”回歸初心”。
1.民營銀行試點方案明確”4種模式”
2013-2014年期間,銀監會經過反復溝通,最終確定民營銀行試點方案,強調要遵循”成熟一家,設立一家”的發展原則,對於民營銀行批准設立的篩選條件主要有5點:一是有自擔剩餘風險的制度安排;二是有辦好銀行的股東資質條件和抗風險能力;三是有股東接受監管的具體條款;四是有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特定戰略;五是有合法可行的風險處置和恢復計劃,即”生前遺囑”。
在方案中,規定了民營銀行的4種經營模式——”小存小貸”(限定存款上限,設定財富下限);”大存小貸”(存款限定下限,貸款限定上限);”公存公貸”(只對法人不對個人);”特定區域存貸款”(限定業務範圍、區域範圍)。基於這4種經營模式,確認首批試點的3家民營銀行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銀監會最早確認的試點民營銀行是3家,而非5家。即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採用”大存小貸”模式,重點服務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溫州民商銀行採用”特定區域存貸款”模式,主要為溫州區域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小區居民、縣域三農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天津金城銀行採用”公存公貸”模式,重點發展天津自貿區的對公業務。
2.17家民營銀行逐步趨向”線上化”競爭
截至2018年末,大陸已開業經營的民營銀行合計17家。從下表所示的各家民營銀行發展定位來看,從試點初期的”4種經營模式”逐步拓展至發展產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等眾多創新模式。然而,看到微眾、網商等一批互聯網銀行的超高利潤後,多家民營銀行逐步偏離了最初的發展定位,轉向發展線上金融業務。
因此,17家民營銀行整體上可以劃分為互聯網銀行與非互聯網銀行兩大陣營。其中,典型的互聯網銀行包括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蘇寧銀行、華通銀行、億聯銀行、眾邦銀行、中關村銀行等;其餘非互聯網銀行則是通過線下營業網點來拓展客戶群,與多數城商行的經營模式類似。
就在2018年2月,首批5家民營銀行之一的天津金城銀行,因同業業務違規被罰160萬,天津銀監局開出的罰單指出:”買入返售業務標的不符合監管規定;同業投資業務投向不審慎;同業業務部分管理制度缺失;同業投資投後管理失職”。由此可見,脫實向虛的勢頭已經蔓延至民營銀行,與監管層最初設想的發展普惠金融的新型金融機構定位,已經出現了明顯偏差。
經過四年時間的發展,可以看到多家民營銀行一味追求線上用戶流量與業務規模的放大,陷入了與傳統銀行相似的、追求”大而全”的發展困境。在提供”存、貸、匯”金融服務方面,產品定價並不能完全被小微企業與大眾消費者接受,偏離了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理念,導致市場上仍存在大量的、未能滿足的金融需求缺口。鑒於此,2017年之後監管層的審批明顯趨嚴,因此2017、2018連續兩年並沒有新批復的民營銀行。
零壹財經·精彩往期回顧
1零壹財經重磅發布!這可能是最完整的P2P網貸合規備案進度全景報告
2互金整治辦發布《175號文》:明確對網貸機構施行名單制管理
3「相互保」引發保險與互助的界限之爭:確定性回報是關鍵
4智能投顧三方混戰:市場尚處中早期 新入局者寄望To B服務
5滴水貸VS微粒貸,誰更勝一籌?
了解更多新聞資訊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