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每經記者: 張素書 香菱 每經編輯:劉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
成書於2500多年前的《山海經》,用「石涅」記載了陜西的煤炭資源。
而陜西的煤炭資源,尤以陜北榆林地區為盛。
許多人印象中,榆林的煤炭已成為財富代名詞。即使從未到過此地之人,也會浮現遍地「黑金」的幻覺。
真實情況卻是,43000多平方公里的榆林地區,並非到處有煤,也並非遍地是礦。更何況,這片廣袤的土地,因煤而富,也因煤而悲。
神木礦難的悲劇,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而此類悲劇,外界通常會誤以為本地民營小煤礦經營不善,卻忽視了該煤礦已托管給專業煤炭開采公司多年。
也因此,本文試圖理清陜北煤礦的一些脈絡,尤其是榆林、神木、府谷地區約260處煤礦背後的資本派系,揭秘頻發礦難背後的錯綜複雜血雨腥風的資本江湖。
央企及外省資本系
神華+中煤+山東系
在全國的煤炭產業中,陜西煤炭開采量連續多年穩奪前三甲,實力不容小覷。
如果就單個礦井產能而言,也足可傲視海內。
以「2018中國煤炭企業產能百強榜」為例,陜西共有21個礦井進入百強,占比超過五分之一。
並且,全國百強礦井的前五大礦井,全部位於陜北;前十大礦井中,陜西有7個入選,也全部位於陜北。
與大眾的認知稍有差別,全國前五大煤礦中,僅有1處屬於陜煤集團。進入全國前10大煤礦的7處陜西煤礦中,陜煤集團也僅有兩個席位,並且排在第4名和第9名。
作為陜西省屬煤炭企業龍頭,陜煤集團竟然占了下風,足見對方實力。
這個「對方」,正是頂級央企神華集團。
如果說陜煤集團在陜西的煤炭開采業屬於大戶,那麼神華集團則堪稱超級大戶。全國最大的5家煤礦都位於陜西,4家隸屬於神華集團。
圖片來源:編輯整理
需要提及的是,上圖所列國家能源集團,是由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於2017年11月28日合併重組而成。
不完全統計,神華集團在榆林地區的煤礦,分別位於神木、府谷等,均為陜北煤炭資源最富集區域。
此外,陜西華電榆橫煤電有限責任公司小紀汗煤礦,隸屬於華電集團。陜西南梁礦業有限公司則隸屬於中國中煤能源。
陜北煤礦的體系中,除央企神華集團和華電集團之外,還有其他幾個省份的國資系,控制著少數煤礦。
其中,陜西未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榆林金雞灘煤礦,位居全國煤礦產能第12位。該煤礦由兗礦集團控股。
陜西中太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朱家峁煤礦,則隸屬於濟寧礦業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濟寧市國資委。
上述兩處煤礦可以概括為山東系國資控股的煤礦。
來陜北開采煤礦的外省資本系不止於此。
位於榆林市榆陽區的沙炭灣煤礦,隸屬於山西中呂能源集團。子洲縣永興煤業有限公司由內蒙古蒙興投資集團控股。橫山縣天雲煤礦的大股東背後,有江蘇省鹽城市國有資產的投資。
省內國資系
陜煤+延長+市區縣國資平台
理清央企及外省資本系旗下的煤礦,再來看主場陜西國資系旗下的煤礦布局。
主場畢竟是主場。陜西省內國資系,又可細分為省屬國資、市屬國資、區縣國資平台等。
譬如,上文已提及的陜煤集團。
陜煤集團不僅在全國煤炭企業中,連續幾年位列前三,而且在省屬國企中,對延長石油集團的頭把交椅發起挑戰。
其在榆林地區至少有8處大型煤礦,屬於省屬國資系的大當家。
以石油為主業的延長石油集團,也分羹陜北的煤炭領域。橫山縣魏牆煤礦,便是由延長石油集團控股。
此外,上文提及,由山東系兗礦集團控股的陜西未來能源化工金雞灘煤礦,也有延長石油集團的參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陜西三大國企中的陜西有色集團,也不甘落後。它旗下擁有陜西有色榆林煤業有限公司杭來灣煤礦。陜西投資集團在陜北擁有涼水井礦業和馮家塔礦業等。
市級國資系煤礦,主要包括榆林市國資平台旗下的煤礦。其中,榆樹灣煤礦、楊夥盤煤礦、薛廟灘煤礦,隸屬於榆林能源集團。
再往下一級,則是榆林地區各區縣的國資平台煤礦。
僅舉幾例。榆陽區千樹塔煤礦,隸屬於榆林市榆陽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麻黃梁煤礦隸屬於榆陽區煤炭公司。橫山縣樊家河煤礦二號礦,隸屬於橫山縣煤炭局。
綜合榆林各區縣國資系煤礦來看,榆陽區、神木市、府谷縣、橫山縣等煤炭資源富集的區域,各自分別擁有相應的煤礦資源。
這些煤礦或是用於獨立開采,或是用於配套。
集體資本系+民營資本系
占比約八成
夾縫中求生存,或許也是集體資本系與民營資本系煤礦的一個註腳。
在與頂級央企、王牌省企,以及實力雄厚的地方國企競爭的局面下,它們固然有劣勢。然而,這兩類資本系煤礦,在數量上卻又占據著一定優勢。粗略可能,約能達到八成左右。
這些數量眾多的煤礦,一部分是屬於集體投資的煤礦,更多的則是民營煤礦。在這片土地上,四大資本系煤礦共生共存,構築起榆林煤礦的全景圖。
只是每當提及陜北的民營煤礦,一個繞不開的詞匯便是煤老板。
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30年前的陜北,往往與貧窮聯繫在一起。山大溝深、黃沙漫天,自然環境之惡劣,有目共睹。作為煤老板或「礦一代」們,也是生活在這里。
然而,在此之後,機遇不期而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他們的成功,如果說是時勢使然,想來不會有太多人反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因煤炭黃金十年的到來而財富暴漲。但是暴富之後的人生軌跡,卻也千差萬別。
在短暫的喜悅過後,能夠仍然保持清醒,做到成功轉型者,有之。
更多的,卻是未能合理規劃財富,或者肆意揮霍,或者不斷踩雷。風行一時的民間借貸,依然令人記憶猶新。
在煤炭經濟上半場盛宴散場,陜北煤炭經濟依舊難言樂觀的如今,煤老板們需要迎接的考驗依然很多。
毋庸置疑,下半場的煤炭經濟,即使付出更多的智慧與勤勞,也無法保證能夠取得此前幾年的成果。更遑論,那些依然不重視技術含量,只顧寄希望於碰運氣的經營方式。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