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18年以來,資本市場持續低迷,與之唇齒相依的投連險亦難獨善其身。
根據華寶證券近期發布的投連險報告,在包括指數型、激進型、混合激進型在內的96個偏股型帳戶(投資股票基金比例在50%以上)中,僅光大永明進取型(6.57%)、北大方正平衡型(0.39%)兩個帳戶錄得正增長,其餘94個帳戶全線虧損。具體而言,6個指數型帳戶非常慘烈,表現最好的回報率僅為-17.87%。《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上述96個偏股型帳戶中,有41個帳戶縮水超過兩成,10個激進型帳戶占據黑榜前十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益率波動一向巨大的激進型帳戶中,太平價值先鋒型2018年以-39.49%的回報率墊底,此外,太平人壽旗下的太平策略成長型、太平藍籌成長型兩帳戶縮水均超過30%,拖累了這些帳戶2017年累計的淨值增長。據記者統計,激進型帳戶倒數5位中,太平人壽旗下的帳戶占據三席。
近半數帳戶縮水超兩成
按照華寶證券的分類標準,激進型帳戶投資股票基金比例在80%以上,混合激進型帳戶投資股票基金比例為50%-80%,此外指數型帳戶採用的是指數化策略。2018年,滬深300全年下跌25.31%,與資本市場高度相關的偏股型帳戶幾乎全軍覆沒。
2018年,在納入華寶證券統計的96個偏股型帳戶中,有41個帳戶縮水超過兩成,10個激進型帳戶占據黑榜前十名單。
黑榜前十分別為太平價值先鋒型(-39.49%)、新華創世之約(-33.20%)、太平策略成長型(-32.99%)、匯豐匯鋒進取(-30.92%)、太平藍籌成長型(-30.15%)、生命進取 II(-28.84%)、長生卓越成長型(-27.33%)、生命精選股票(-26.74%)、平安精選權益(-26.72%)、瑞泰財智進取(-26.19%)。
在業內人士看來,偏股型投連險帳戶表現與資本市場高度相關,若想取得較高收益率,判斷合適的買賣時點尤為重要。不過,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拉長投資的時間可以有效平滑資本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以兩年時間周期來看,雖然A股市場2017年表現較好,但不乏有公司沒能抓住市場上漲的機會,新華創世之約、生命精選股票兩個帳戶連續兩年回報率負增長,2017年兩個帳戶回報率分別為-3.99%、-16.36%。
倒數前五名太平占了三席
上述偏股型投連險帳戶收益率排名顯示,2018年投連險帳戶中跌幅最深的是太平價值先鋒型帳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官網注意到,太平價值先鋒型帳戶在2018年初的賣出價為1.5736元,到了2018年末淨值跌破1元,截至2018年12月28日,賣出價為0.9443元。事實上,由於太平價值先鋒型帳戶2018年回報率的負增長,也拖累了該帳戶2017年累積的淨值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人壽旗下的太平策略成長型、太平藍籌成長型兩帳戶也位列2018年投連險收益率最差榜單。激進型帳戶倒數5位中,太平人壽旗下的帳戶占據三席。
其中,太平策略成長型2018年回報率為-32.99%,截至2018年12月28日,該帳戶賣出價為1.6884元;太平藍籌成長型2018年回報率為-30.15%,其在2018年淨值也跌破1元,賣出價為0.7976元。
從上述三個帳戶走勢來看,顯示與A股市場高度掛鉤。以「黑榜」首位的太平價值先鋒型帳戶為例,該帳戶自2007年10月開始披露單位淨值,2014年滬深300指數上漲51.66%,該帳戶借勢開啟上漲之路,到了2015年中期,太平價值先鋒型帳戶賣出價最高升至約2.5元,在此後的2016年跟隨市場下跌。從操作策略上,據其投連險帳戶報告,跟蹤熱點、「結構調整,確認部分收益」是主要操作。
雖然2018年帳戶淨值大幅縮水,但2017年,太平價值先鋒型帳戶全年回報率為21.88%,同時上漲的還有太平人壽旗下的太平策略成長型、太平藍籌成長型兩個帳戶,2017年帳戶收益率分別為31.55%、26.38%。
上述投連險帳戶大幅縮水,也是去年保險公司投資端承壓的一個縮影。業內預計2018年保險業總投資收益率同比下滑。申萬宏源分析師表示:「預計全年(2018年)淨投資收益率4.7%,總投資收益率5.0%。」該分析師認為,短期來看資本市場波動對投資收益承壓。
潛在的利差損風險值得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在投資端承壓的背景下,今年保險業開門紅產品不乏預定利率達到4.025%的年金產品。據悉,4.025%的預定利率是備案類保險年金產品的預定利率的上限,在2013年8月普通型壽險產品費改之前,壽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2.5%的規定已執行了14年,由於低於不少理財產品收益率,在市場中明顯缺乏競爭力。
以某大型壽險公司為例,今年主打的開門紅產品即為預定利率為4.025%的年金保險。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此類以復利計息、固定利率的長周期保險產品,在市場上的理財產品中頗具優勢。」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此類高收益產品銷量的增加,險企投資端的收益率是否能覆蓋負債端的成本,潛在的「利差損」風險值得關注。由於保險產品在定價時會按照一個預定的收益率水平進行,而未來實際發生的收益率水平比這個預定收益率水平低時,就會對保險公司造成損失,這部分損失即為「利差損」。
此前某大型險企高管公開表示,從A股上市險企看,去年前三季度的年化投資回報率在3.4%-4.8%,同比下行明顯。而這一投資回報率,和現在產品的定價利率之間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特別是預定利率4.025%的產品。
上述分析師指出,對標台灣、日本和美國等成熟市場,險企可通過調低預定利率、調整大類資產配置做到利差益,未來股票市場企穩,股權投資行業限制放開,險企長期股權投資配置占比提升,投資收益可進一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