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金融「懸念」:2019穿透式監管下走向何方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騰訊金融「懸念」:2019穿透式監管下走向何方 財經 第1張

▲來源:原子新金融(Finatom) 作者:李靜瑕

幾乎所有關於2019年金融科技的預測中,都有一條是「金融科技巨頭將受到監管」。2019年,針對金融科技巨頭的穿透式監管,勢必成為監管重頭戲。

縱觀BAT的金融版圖,騰訊最為特殊,騰訊是金融牌照最為齊全的互聯網公司,然而外界對它隱秘而龐大的金融業務也有爭議。

一方面,在主營業務遊戲受監管、市場環境影響的背景下,金融業務正在成為騰訊下一個增長極。不過,當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將自己的金融業務獨立拆分出來之際,馬化騰依然堅持「不為拆分而拆分」。

另一方面,按照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思路,手握金融全牌照的騰訊可能會面臨多頭監管。在金融穿透監管越來越嚴的趨勢之下,騰訊金融(特指騰訊的金融業務)的神秘面紗能否完全摘取,依然是市場所期待的。

騰訊金融在「大而不能倒」的路上會走向何方?輕金融「金融科技巨頭解密」系列第一期為你解讀。

全牌照金融帝國

騰訊的金融業務發端於2005年財付通的成立,到如今已有14年的發展歷史,可謂一部金融牌照「收割史」。截止目前,騰訊成為BAT中率先斬獲全牌照的互聯網巨頭。

2011年,財付通獲得央行頒發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後騰訊再陸續獲得了銀行、保險、網路小貸、基金銷售、保險代理等牌照,甚至BAT其他兩家垂涎的證券牌照,騰訊也先後通過入股中金公司、和泰人壽等獲得,同時也持股富途證券38%獲得互聯網證券的牌照。

簡單來說,騰訊金融的本質是金融服務機構,利潤來源是以微信為切入點,從不同業務層面覆蓋傳統金融機構較難觸及的小微以及C端客戶。其最大特點之一,是所有牌照均使用微信支付作為核心支付解決方案。

不過,騰訊通過14年構建的金融帝國,在金融業務上面依然是「半抱琵琶半遮面」。騰訊的金融業務未拆分、不獨立,目前囊括了大部分與金融沾邊的業務的條線是其在2015年成立的FIT(騰訊支付基礎平台與金融應用線),如今品牌已經升級為FIT(Financial Technology)騰訊金融科技。

何為FIT騰訊金融科技?包含了理財(騰訊理財通、騰訊微黃金)、支付(微信支付、QQ錢包和財付通)、證券(騰訊微證券)、創新金融(一生保、騰訊徵信、騰訊雲、騰訊區塊鏈等)等。

在保險領域,僅將與騰訊與和泰人壽推出的「一生保」放在創新金融板塊。而微眾銀行、保險等業務並未囊括進入到FIT當中。

BAT的金融布局

騰訊金融「懸念」:2019穿透式監管下走向何方 財經 第2張

對於騰訊金融的未來,騰訊集團副總裁賴智明2016年曾對FT中文網表示,「從我們可能做出來的業務量、對於用戶的影響力、產生新的商業模式、以及為騰訊和社會創造財富的潛力角度講,不會比遊戲等領域遜色。」

「(保險、理財和互聯網證券)這幾個領域,未來都可以打造出千億美元體量的偉大公司。」在他看來,金融將成為騰訊未來跨越式發展的核心動力。

從近期機構們的預測來看,也給予了騰訊金融高估值。光大證券曾給予騰訊金融及雲業務的估值為7200億元,天風證券給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的估值也在1200 ~1440億美元之間。

無論從業務規模還是集齊全牌照,騰訊的金融帝國已然「大而不能倒」。

向B端轉型

回顧2018年,騰訊的日子並不好過。主營遊戲業務 新髮受阻、股價經歷雲霄飛車般的驚心動魄,都在考驗騰訊的「長跑」能力。層層重壓之下,一向低調的騰訊金融在2018年走到台前。

在2018年10月份騰訊的戰略升級中,將原來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路媒體事業群(OMG)及社交網路事業群(SNG)重組成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騰訊第三次架構調整的最大方向之一,是從C端向B端轉型。

2018年以來,騰訊的金融業務仍然在布局加速。

一是支付打前陣。2018年騰訊「打造移動支付智慧城市」的計劃已經覆蓋了80個城市,馬化騰還親自為「乘車碼」站台,可見其對移動支付在出行的領域的重視程度。

二是開放與連接器。這也是騰訊總體戰略的布局,在金融方面則體現在,騰訊近期在加速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

三是金融雲勢起。目前,騰訊金融雲已經服務了超過6000家金融客戶。2018年12月底,騰訊金融雲正式了發布新一代移動金融開發平台TMF(Tencent Mobile FinTech Platform),整合騰訊在移動產品開發、測試、發布、經營上的成熟技術能力。

四是信貸產品上線。2018年,在理財通的「我的」頁面中,一款「周轉」的信貸產品悄然上線,單筆最高限額30萬。目前,微信支付入口的信貸產品已經有微粒貸、「周轉」,同時還有用於信用卡還款的信貸產品「微分樂」。

五是微信支付分上線。1月9日,微信支付分正式在微信公開課的活動上亮相,目前智能在小電科技和街電兩個充電寶租借場景中使用。經歷2018年1月「騰訊信用分」一天公測就被下線的坎坷,微信支付分成為騰訊試水個人信用的又一次邁步。

據界面稱,央行官員曾在閉門會中指出,通過「信用分」導致徵信濫用的問題,官方認為「信用分」應用場景應該歸類區分。有分析認為,微信支付分雖然避開了監管的敏感地帶,但是其作為個人信用的產品亦難以避開信用監管。

從支付的基礎入口開始,從雲端開放與連接拓展,再從信貸產品縱深,騰訊已經將金融科技服務擴展至財富管理、小微貸款及保險領域,要看清騰訊的金融布局並非易事。

肩負「補位」重任

過去5年,騰訊移動支付業務迅猛發展。從2014年微信支付推出微信紅包,開始快速搶占移動支付市場。2015年開始騰訊其他業務收入占比一路攀升,從2015年的5%上升到2018年9月末的25%,其收入也呈10倍增長。

通過騰訊2018年三季度財報,我們也僅能窺見騰訊金融布局的點滴數據:微信支付在2018年6月,月活躍帳戶超過8億個,到2018年9月,微信支付線下門店數達到數千萬家。

2018年前三季度,騰訊其他業務收入202.99億元,同比增長69%及環比增長16%,主要來自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的貢獻;9月末,騰訊理財通用戶量超1.5億,資產保有量超過5000億元;前三季度,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一倍,收入逾60億元。

一方面是支付業務,另一方面則是馬化騰提出「連接器」概念的雲業務,金融科技業務,被認為是未來騰訊發展的支柱之一。但進入2019年,騰訊金融面臨的挑戰並未減弱。

1月14日,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備付金100%交存至央行,並且撤銷在商業銀行的備付金帳戶,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取利息收入的模式終結。申銀萬國預計,該事件對騰訊2018年第四季度有10~15億元的負面影響,同時該業務利潤率將在 2019年繼續承壓。

在遊戲業務受衝擊的預期之下,騰訊金融在貢獻騰訊營收方面承擔著越來越大的責任,但騰訊金融利潤率低,對整體貢獻目前看還有限。

騰訊金融「懸念」:2019穿透式監管下走向何方 財經 第3張

說明:其他業務為支付+雲計算等

申銀萬國評價,騰訊金融「大部分收入仍然來自於交易傭金費用。鑒於經營利潤率低於以消費信貸為主的競爭對手, 我們預計騰訊支付業務的利潤率將維持同業最低水平。」

對於騰訊金融的未來收入增長空間,機構之間也存在較大分歧。

申萬仍對騰訊支付業務給出了高增長的預期:預計騰訊支付業務收入2018年同比增長64.2%至585億元,2019年同比增長34.2%至785億元,2020年同比增長47.4%至1158億元,金融科技業務將成為其主要支撐。

不過國盛證券認為,騰訊金融等B端轉型起步,前景仍需觀察。截至2018年中,財付通用戶滲透率已經達到85.4%,財付通用戶數量增速未來將有所放緩;單用戶收入方面對標PayPal 50美元(2014-2015 年)水平,預計財付通未來單用戶收入貢獻將快速增長。

該券商還預測,騰訊金融業務(不包含雲服務)18-20年收入同比增長55.3%、26.3%、12.8%,收入增速在2019~2020年將出現較大的降幅。同時,由於獲客難度增大、競爭格局未明,未來毛利率將有所下滑,預計18-20年金融業務毛利率為29.0%、27.9%、26.8%。

在新的金融科技To B戰場,2019年無疑將會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銀行、互聯網巨頭、傳統軟件公司以及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都在紛紛湧入這個市場,騰訊的江湖地位依舊難以明晰。

「大而不能倒」

「根本看不懂騰訊的金融業務,非常複雜。」一位騰訊的投資者如此表示。

做金融一如織網,隱秘而龐大。騰訊一邊手握最全金融牌照,另外一邊金融布局散落在各個業務條線。例如,微信支付依然隸屬微信事業組,而微信支付的入口中,金融業務並不是主要的板塊,即便是FIT也沒有包括全部的金融業務。

難以理解的是,其他互聯網巨頭的金融業務都獨立了,為什麼騰訊金融還沒有?

馬化騰曾回應市場對金融業務拆分的疑慮:「對於騰訊來說,一部分投資的業務是在體外,比如說像微眾銀行,但是核心的支付、理財平台等都在體內。而這些業務跟平台耦合非常緊,沒有必要為了分拆而分拆。」

然而,隨著新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以避免金融業務在各個條線的盤根錯節,讓新金融的發展更陽光化,「穿透式」監管漸行漸近。

「‘大而不能倒’的現象不僅存在於銀行業,新興的金融科技行業也因競爭效率和收購兼並而形成,不能忽略其擴張規模的合理邊界和負面效應。」工行原董事長薑建清在2018年第九屆財新峰會上曾表示。

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中提到,「加快彌補金融監管制度短板,出台資管新規、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指導意見等,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穩妥處置重點金融控股集團風險。」央行還提出,建立機構的特別處置機制,防范「大而不能倒」風險。

此前,多家媒體報導,在招商局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北京金控集團、螞蟻金服、蘇寧集團等5家金控企業納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試點後,今年有可能會擴容到更多的機構。騰訊手握金融全牌照,其各項金融業務也勢必面臨對應的監管規定。

當下的騰訊金融面臨著兩難:一是面臨強監管,將金融業務獨立出來被認為有助於監管;二是獨立難。騰訊金融大部分業務依托於微信支付,微信的商業化以及微信在騰訊內部的強勢地位,使得騰訊金融想獨立發展並非易事。

關於騰訊金融,還有諸多問題待解,如果不獨立、不拆分,如何去做穿透式監管?面對未來穿透式監管趨勢,騰訊的金融版圖還能淡定的「深挖洞、廣積糧」嗎?是繼續歸類為「其他收入」,還是要給「騰訊金融」一個名份?

對整個金融科技行業來說,如何監管騰訊金融等巨頭也具有風向標意義。這是2019年金融科技行業的最大「懸念」之一,因為這不僅是騰訊需要權衡的問題,可能更是監管需要權衡的問題。

輕金融近期好文

1、吐血整理!中國金融體系主要指標大全

2、銀行業這十年!一位股份行員工的反思

3、招行與平安銀行零售、對公業務對比

4、銀行業「眾生相」(廣東地區)

5、金融雲大爆發!銀行與互聯網巨頭誰能勝出

6、銀行人為什麼不看好銀行救民企?

7、工行前行長道出融資難融資貴實情!

8、未來三年,大量農商行和城商行將被並購

9、銀行數字化轉型中的敏捷戰略

騰訊金融「懸念」:2019穿透式監管下走向何方 財經 第4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