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最近,永升生活服務集團有限公司(01995.HK,以下簡稱「永升服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這是2018年內第5家、內地第11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物業公司,也「打響」了新三板退市轉戰港股的又一槍。
從2014年到現在,物業管理行業上市潮愈演愈烈。截至2018年12月下旬,已累計有74家物業服務企業(含已摘牌企業)登陸新三板,12家物業企業服務在主板上市。同時,也出現越來越多的物業服務企業從新三板退市轉戰港股的趨勢。
數據顯示,永升服務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依賴傳統的物業管理服務,對比同類物業公司,永升服務的毛利率還處於中低水平。對此,永升服務執行董事兼總裁周洪斌認為,永升服務的毛利率水平屬於相對合理的空間。毛利率應該分開來看,一個是基礎物業服務毛利率,另一個是社區增值服務毛利率。基礎物業服務毛利率在15%~20%之間是合理的,但提升空間有限,而社區增值服務毛利率增長空間能達到60%以上。
第三方市場面臨強勁競爭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永升服務在管理面積分別為977.6萬平方米、1612.2萬平方米、2647.9萬平方米,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64.5%。同期,永升服務收益分別為3.34億元、4.8億元、7.25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47.4%。
永升服務的三大業務包括物業管理服務、對非業主的增值服務和社區增值服務。但是,永升服務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依賴傳統的物業管理服務。2015年~2017年,物業管理服務分別貢獻總收益的62.6%、61.7%、65.1%;對非業主的增值服務分別貢獻30.1%、27.5%、19.7%;社區增值服務則分別貢獻7.3%、10.8%、15.2%。
2015年~2017年,永升服務來自第三方物業開發商的管理建築面積從104.8萬平方米增長至1330萬平方米,年復合增長率為264.7%。第三方物業開發商在物業管理服務中貢獻的收入比重由2.3%上升至18.6%。
周洪斌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永升服務第三方物業合作的面積大概超過50%,達到55%左右,這是一個現狀。第三方市場拓展會面臨更強的競爭,在價格上它會比旭輝地產給到的競爭要小一些,這是中國物業行業的現狀。但隨著消費者意識的普及,包括2018年做的市場拓展的價格,其實慢慢已經回歸到正常,越來越靠近大業主給到我們平均的價格,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小。」
相關數據顯示,永升服務的毛利率由2015年的16.1%增長至2017年的25.2%,但對比同類物業公司超過35%以上的毛利率來看,永升服務的毛利率還是處於中低水平。
對此,周洪斌認為,永升服務的毛利率水平屬於相對合理的空間。毛利率應該分開來看,一個是基礎物業服務毛利率,另一個是社區增值服務毛利率。基礎物業服務毛利率在15%~20%之間是合理的,但提升空間有限,而社區增值服務毛利率增長空間能達到60%以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記者表示,物業管理實際上還沒有找到盈利機會,所以短期看,不見得物業管理規模大的企業就有優勢,這也是類似房企需要注意的地方。類似上市也體現了一點,即物業公司必須走獨立路線,包括業務獨立和融資獨立,其實都是看重了未來存量市場的發展機會。
新三板成為物企上市「跳板」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12月下旬,已經累計有74家物業服務企業(含已摘牌企業)登陸新三板,12家在主板上市。其中,2016年~2018年,登陸新三板的物業服務企業數量分別為23家、26家和11家,2016年還沒有物業服務企業在新三板摘牌,2017年和2018年摘牌數量逐年增加,分別為4家和14家。
在這些2018年摘牌的企業中,就包括了永升物業,在當年3月時,永升物業就終止了新三板掛牌,彼時距離其2017年4月在新三板掛牌不足一年。2018年8月,永升物業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並改名為「永升生活服務集團」。
嚴躍進認為,上市本身也是為了搶占存量市場,上市帶來了品牌影響力,通過上市也帶來了融資管道的拓展。從上市情況看,也說明港交所對於此類物業公司的上市還是持認可態度的,至少審核方面沒有想像的嚴厲,這也體現了當前此類市場較好的發展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三板掛牌時,永升服務還曾計劃拓展社區教育、社區醫療、社區金融等增值服務,但目前來看,這些業務並沒有發展起來。對此,周洪斌坦言:「物業不是什麼都能做的,而應有所為有所不為。比如社區金融和社區教育,我們並不是完全放棄,我們可以選擇與成熟的垂直服務商合作去推動。」
以新三板為「跳板」,摘牌後再登陸主板市場,成為物企上市的「捷徑」。嚴躍進對記者表示,新三板在融資方面的意義不大,很多企業掛著新三板的名義,但其實沒有發揮作用。香港市場相對來說比較好。現在的物業公司整體上來講,在港股上相對有比較好的表現。後續其他物業公司可能也會有新三板退市的做法。
推薦閱讀
廣深2018年末掀供地高潮 土地市場現分化趨勢
格力地產融資「輸血」背後:償債承壓 市場掉隊
豐盛集團陷13億「債務風波」 短期償債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