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執掌躋身世界500強前列的兩大央企多年,傅成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成長環境和特點有著深刻認知。成為擁有大視野、大情懷、大格局、大擔當的企業家不是空談,是當代亟需的企業家精神。
文:陳茜
ID:BMR2004
「企業家要修身養德,遠比做成更大的生意還重要,否則以後懺悔還不如現在好好修行。」
在最近由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信義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三屆「信義講座」上,曾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的傅成玉如是說。
而傅成玉所提到的「修行」,並非關起門來空談,而是希望企業家們秉承「為天地立新、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氣脈,成為擁有大視野、大情懷、大格局、大擔當的時代性、人民性和實踐性企業家。
傅成玉相信,如果把發展維護好企業自身利益與發展維護好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人民大眾利益相協調、相統一,並視為已任,那麼,國家、社會和人民大眾的能量都會反過來助其成功。
敢闖的央企「掌門人」
從中海油到中石化,這位縱橫石油領域30多年的央企領頭人,是名副其實的「改革先鋒」,也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商業成就,獲得眾多國內外獎項。比如2011和2012連續兩年入選《財富》雜誌「全球50位商業人物」,被《華爾街日報》評為2012年「12位全球最值得關注的企業領袖」, 2013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傳奇商業領袖獎」等。
2004年,時任中海油董事長的傅成玉主導當時中國最大的海外收購,出價185億美元收購美國石油巨頭優尼科公司。由於美國強行把經濟問題政治化,這場收購最終未果,但極大促進了中海油的成長和強大,市值和國際美譽度大增,雖敗猶榮。傅成玉「一戰成名」,成為中國企業開啟國際化進程的推動者。
這位作風硬派、思想敏銳又兼具親和力的央企「掌門人」,歷經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大潮,他對企業家精神有著深刻而獨特理解。他相信,連續40年的商業大潮,塑造了當代企業家群體。企業家不是靠保護出來的,不是被「愛護」出來的,而是在大風大浪里經過「搏鬥」戰勝出來的;中國的企業家沒有抱怨、沒有悲觀、沒有等待。
他是國企混改的堅定支持者,曾旗幟鮮明地指出,「中石化不缺錢,缺的是活力」,通過混合所有制把國有經濟搞活,做到公司的真正市場化治理。在中石化在任期間,他曾積極推動這家石油央企「互聯網+」改革,與阿里雲展開雲平台建設合作。
2015年,從中石化退休後,傅成玉承擔起了更大的社會責任,曾擔任聯合國全球契約(UNGC)理事和中國網路主席。這是一家旨在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聯合國機構,已經有來自162個國家的九千多家企業加入。同時,他現在兼任兩岸企業家峰會能源和環保推進小組陸方召集人。從能源行業的主管者轉身做構建綠色生態文明的推動者,推己及人,可以看到,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家的重要精神特質。
企業家要直面時代問題
在這次「信義講座」以「企業家精神的時代性與時代的企業家精神」為題的分享中,傅成玉回答了兩個問題:企業、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基礎底蘊和當代中國需要什麼樣的企業家精神。
他指出,企業家精神的基礎底蘊可以總結為時代性、人民性、實踐性。首先是時代性。「企業家要順應時代的需要,發現並解決時代性的迫切問題。」他總結,當今社會面臨三大危機,分別是與生態環境和能源相關的生存危機,與人的物化有關的道德危機,以及與以破壞為代價相關的發展危機。
「人的物化的問題是當今越來越突出也成為最根本性的全球化問題。」傅成玉指出,由於在市場機制中每個人的生存都被拋向了市場,都面臨著社會和個人的壓力危機,因此追求個人利益,必然成為人謀求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觀念和手段。這些人的價值被徹底地物化,物化成為衡量和評價人的尺度。這就帶來了對商品和金錢的崇拜,成為一個時代的社會形態。甚至物化已經滲透到一些人的精神深處,使人的靈魂也被物化。比如很多企業在偷排偷放,生產造假、業績造假、學術造假等不誠信已經成為常態。
同時,傅成玉對發展帶來繁榮與危機並存有著深刻反思。人追求美好世界的目的性和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相結合,不斷地創造新的人們心目中的新世界。同時,也在製造著人類自身生存的危機和發展的極限。比如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等,這些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的因素,絕大部分來自於自身發展所導致的結果。「這就意味著過去的發展是意味著進步,現在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以破壞為代價。」
面對這些時代性問題,傅成玉提出,企業家不僅僅是生產物質財富,創造價值,還要明確財富和價值是能夠推動人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其次企業家精神的基礎底蘊是人民性。「企業家是社會的特殊群體,但是他們又是來自人民,因此必須回到人民群眾當中去,與人民大眾相融合,與人民大眾一起發現和解決時代的真問題。」傅成玉指出,發展是對人說的,離開人,發展就失去意義。因此企業家要在發展成果上做到共享,促進公平正義。企業家要和人民群眾一起把著眼點放在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人類社會或者是社會的人類,落腳點仍然是人,是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和一切人的自由發展。
最後是實踐性。「企業家要與社會大眾的實踐相一致,又說明要把改變世界作為實踐的目的和結果。改變世界就要主客觀相一致,目的性與規律性相統一。」企業家需要明確,企業發展的目的性不是為自己和企業自身,而是要為整個社會和社會大眾。
當代企業家應有之精神
關於當代需要什麼樣的企業家精神,傅成玉指出,思想力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優秀企業家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德標準,同時要擁有創新精神。
具體來看,傅成玉指出企業家最主要的主管力就是思想力。而思想力的主要體現就是優秀企業家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使命感就是積極投入到時代的改革發展大潮中,推動時代的進步。不要等待觀望,更不要指責、抱怨,優秀企業家是在市場上拼殺出來的。責任感主要是體現在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大眾要有更大的擔當,在應對社會危機和挑戰中當先鋒做表率,比如縮小貧富差距、建立社會誠信系統等。
同時,在新時代,依法合規經營、誠實守信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最低標準,而清潔發展、綠色低碳既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成為企業家的一項道德標準。
最後,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所在,也就是優秀企業家核心競爭力之一。隨著技術創新和技術迭代時間的不斷加快,企業將發生兩個重要的變化,第一,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組織結構以及相應的政策和制度的穩定期將會越來越短,企業要不斷變革,第二,未來更多企業家將來自於以技術創新見長的創業者。
傅成玉總結到,新時代的優秀企業家需要具備大視野、大情懷、大格局、大擔當。
具體來看,第一,視野有多遠,企業就能走多遠。大視野就是有國際視野,可以幫助企業家分析判斷未來技術發展方向和行業發展趨勢,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直覺和感性認知。企業家對未來世界發展的變化、方向、速度有多少的感知,其企業未來的發展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就有多強。企業家精神的核心精神是創新,而這種創新的基礎是來自企業家對未來世界的感知。感知的背後驅動力是好奇。企業家視野的不斷與時俱進,是優秀企業家創新創造的前景。
第二,有多大的情懷就有多大舞台。企業家是通過幫助別人成功而做到自身成功的。你能幫助多少人成功,你的成功就有多大。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提倡的「自覺覺他、自立立人」的精神。這也是中國優秀企業家的精神內涵。企業家只為自己企業著想,他的企業無論怎麼發展也無法做到對自身的超越。
第三,有大情懷就要體現大格局,踐行大格局要有大擔當,惟有擔當方成其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大潮中,「一帶一路」將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旋律,將成為全球經濟一體化大潮中的主流。中國優秀企業家不僅要積極參加這場國際大合唱,還要勇於擔當,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踐行者和推動者。
傅成玉指出,企業家要通過對自我的超越來做到對企業自身的超越,而與全體人民大眾的利益融為一體。這樣的企業不僅能做得到,而且更能行得遠。
打破所有制壁壘,國企改革在路上
在傅成玉看來,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肩負著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而在當代中國,最大的政治就是民生。
他指出,民營企業家群體支撐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要珍惜、要熱愛,而且要打破所有制壁壘,一視同仁,把兩個制度的優勢能夠充分地得到發揮。
國企改革事關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和基本經濟制度問題。目前,民營經濟占全國GDP總量已接近70%。傅成玉認為,今後這個比例還會增長,這就要求國有經濟、公有制經濟要更快速的高質量增長。而國有企業只有堅持市場化改革,與民營企業家在一個平台上,一個制度下公平對待,大家都能發展起來。同時,真正讓企業成為市場主體,國企的決策機制,運行管理機制,激勵約束機制等等必須適應經濟規律,滿足市場競爭要求。
正如傅成玉所總結的,企業家要把中國的社會責任扛在肩上,要把人民富裕的責任扛在肩上。這也是企業家精神的應有之義。傅成玉對中國企業家精神特質和基礎底蘊的深度解讀讓我們更懂中國,也將為中國企業家應對未來挑戰提供了思考方向。
(本文來自《商學院》雜誌2019年1月刊)
(版權聲明:「商學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5210618901,商務合作請加微信15210618901。)
獲取商界新鮮資訊、聆聽大佬主管「心經」
揭秘大公司里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學院校
這是一座開在你身邊的《商學院》
《商學院》已經入駐以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