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和阿里真能塑造一個中國互聯網的眾神時代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騰訊和阿裡真能塑造一個中國互聯網的眾神時代嗎?

虎嗅註:這是一篇文字紮實、數據翔實的長文,文章以「中國互聯網的眾神時代」為主題,探討騰訊和阿里的爭鋒正在如何攪動並塑造一個中國互聯網「準巨頭」頻出的時代。本文作者笪興、董博琳探索了騰訊和阿里在主營業務明確的前提下,依然採取「多元化科技集團」模式投資策略的大背景,並將這種模式和以蘋果、Google為代表的矽谷巨頭相對集中的投資策略進行了比較,那麼中國科技巨頭們採取這種相對獨特的投資模式的背後原因和可能影響分別是怎樣的?虎嗅將作者全文分為三個部分呈現,本篇為第一篇——《騰訊和阿里正在如何塑造一個中國互聯網的眾神時代》 。

作者微信號:「xdatcb」

騰訊和阿里在科技領域的寡頭競爭導致它們不斷通過投資發動代理人戰爭,而新興科技企業利用了巨頭間的博弈迅速成長。當它們的股權分散到無法被控制時,這些準巨頭可能動搖騰訊和阿里對中國互聯網已經持續多年的統治。

一、2017年的中國互聯網,已經從BAT三足鼎立變為了騰訊和阿里的爭鋒。

先拋開印象,看一下冷冰冰的數字:從市值的角度,阿里和騰訊是市值分別是4500億美元和4000億美元,而百度是800億美元;從收入的角度;阿里和騰訊分別是240億美元和220億美元,百度100億美元;從利潤的角度,阿里和騰訊分別是65億美元和62億美元,百度17億美元。從企業經營的財務數據角度,百度已經被阿里和騰訊遠遠甩在了身後。

雖然BAT的簡稱仍然時常出現,但百度和前兩者已經遠不是一個量級的企業。

同時,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似乎看到中國互聯網的雙巨頭騰訊和阿里都在探索一種「多元化科技集團」模式。我們看到他們的觸角遍布中國和全球的社交、電商、娛樂、出行、文化、醫療、AR/VR、企業服務、線下零售等多個行業,我們看到他們在中國投資了幾乎所有你聽過的科技新興企業,中國知名的VC合夥人把這叫做「神仙在天上打架」。我們看到他們各自在互聯網特定領域內的準壟斷優勢,而這種優勢,借由資本操作,還在不斷放大。

讓我們看一下數據。

Mergermaket的報告顯示,騰訊過去5年總並購投資額為625億美元,其中2016年投資213億美元,即1400億人民幣,相當於拿其當年總收入的97%做了投資。阿里過去5年總並購投資額達419億美元,其中2016年投資135億美元,即900億人民幣,相當於其當年總收入的56%被拿來做了投資。如果做一個加總,我們會發現,騰訊和阿里在過去5年一共已經在全球投資了1000億美元。

這兩家公司的巨額投資都投向了什麼方向呢?VC Saas的數據顯示,騰訊投資額最大的5個行業分別是:文化娛樂(870億)、金融(302億)、電商(114億)、汽車交通、生活服務。阿里的投資比較平均,投資額最大的8個行業分別是:文化娛樂(302億)、金融(294億)、電商(223億)、生活服務、房產家居、汽車交通、企業服務、社交。

看到特點了嗎?這兩家公司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文化娛樂、金融、電商這三個領域進行集中投資並購。這是為什麼?

騰訊和阿里在這三個行業的競爭也許會決定中國互聯網接下來的20年。但是在具體研究這三個行業的重要性之前,我們必須先明白騰訊和阿里目前所處的位置與戰略。

從財報上看,這兩家公司的收入結構其實都比較簡單:騰訊2016年1520億人民幣收入中,700億來自遊戲(占46%),380億來自在線增值服務,270億來自廣告,170億是支付和雲業務;阿里2016年1580億人民幣收入中,1340億來自電商(占85%),67億來自雲服務, 147億來自視頻/娛樂,30億來自其他業務。

因此,從業務角度看,騰訊是一個社交+遊戲公司,通過社交平台獲得流量,然後通過遊戲、增值服務和廣告的方式賺錢。而阿里目前仍然是一個電商公司,雖然雲服務和視頻/娛樂業務增長非常迅速,但是電商仍然是其最核心的業務,沒有之一。

看到這里,我們會自然提出一個新問題,為什麼當這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相對明確時,還要進行如此廣泛的投資布局?VCSaaS的數據也間接展示了,除了共同的那3個重點行業,這兩家公司的投資還遍布物流、旅遊、硬件、零售、體育、AI、生活服務、地產家居、企業服務等多個行業(阿里投資加油站和騰訊入股特斯拉是它們近期的兩個跨行業投資案例)。

之所以說這是騰訊和阿里在探索的新模式,是因為這種在擁有主營業務的前提上還大量進行多元化投資的模式在科技領域非常少見。

美國的科技公司大多擁有較明確的主營業務,並圍繞主營業務進行投資或並購活動。

以Apple為例,2016年總收入2160億美元,其中手機銷售占63%,電腦+平板占21%,16%來自服務和其他,可以理解為一個電子產品公司,出售整合的硬件+操作系統,Apple過去幾年收購了30多家公司,包括Intrinsity 、AuthenTec、Beats等,大部分的公司被收購後都會終止自己的服務,然後將自己的業務納入蘋果的業務板塊中,Beats雖然保留了品牌是個特例,但是其產品定位(耳機)和品牌定位(輕奢)和蘋果都有著高度的協同效應,投資滴滴10億美元目前目的不明(蘋果一向不向外界透露其收購意圖),但是在中國市場關係、蘋果的汽車計劃、推廣Apple Pay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也不難看到其背後邏輯。

當然,Apple的文化一向是不傾向於對外投資或並購,其在創投和資本市場上也一向是看客,那我們看一下Google的投資邏輯。雖然Google以大量充滿奇思異想和前瞻性的內部項目聞名,但是其收入結構其實非常簡單,2016年903億美金收入,其中794億來自網路廣告(占88%)。Google的業務可以總結為搜尋+廣告。

在這種模式下,Google所做的幾乎所有努力都指向一個目標:讓更多人使用其搜尋端口,所以尋找更多的上網入口是第一要務。因此我們看到了它做了Android系統、做了地圖應用、做了日曆應用:都是為了尋找更多的入口。

Google歷史上最大的幾筆並購包括:摩托羅拉移動(125億美元)、Nest(32億)、DoubleClick(31億)、YouTube(16.5億)、Waze(10億)。這些並購的邏輯都非常明顯,摩托羅拉的價值是讓Google可以通過掌控硬件而更好地把控Android系統市場,而且通過獲得大量專利也可以給Apple帶來壓力;Nest則被認為是家居智能化的關鍵入口,可以為Google的核心搜尋業務帶來入口;DoubleClick是網路廣告平台,和其主營業務直接相關;YouTube可以帶來大量流量以及Google當時急需的帳號體系;Waze是在線地圖,符合Google的地圖入口戰略。

當然,Google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有完整的初創投資團隊(GV,原名Google Venture)和戰略投資團隊(CapitalG,原名Google Capital)進行系統化的投資布局,也的確對Uber、Medium、Jet.com、23andme等和主營業務關係不大的公司進行了註資。其創始人Larry Page和Elon Musk關係非常不錯,同樣對人類的未來有足夠的野心,因此這些在矽谷被稱作「moon-shoot projects/ventures」才得以出現在Google的投資列表里。

當然,Google也能充分認識到GV portfolio里的大部分公司(包括CapitalG里沒有被徹底並購的)是不會影響到Google的主營業務的,所以才在2015年實行了Alphabet的重組,讓其主營業務徹底清晰化。

二、那為什麼騰訊和阿里的投資策略和美國科技企業看起來有一些不一樣?

有三種可能:

1. 變局:中國科技/互聯網的發展程度整體仍然落後於美國,因此產業格局尚未穩固,新科技和傳統產業變革在互動作用中會在很短時間內產生新的獨角獸、甚至新的巨頭,所以現有巨頭必須防患於未然,廣泛投資,以防自身隨時被顛覆;

2. 競爭:中國科技行業的競爭局勢尚未穩定,巨頭間競爭激烈,引導它們在大量同質化產品上短兵相接;同時,激烈的競爭也促使巨頭在對外的主營業務上大量投資,以通過「代理人戰爭」做到牽制目的;

3. 瓶頸:中國的科技巨頭的主營業務瓶頸明顯,所以均在思考如何找到新的方向,因此通過跨行業早期投資尋求思路;這麼推斷的邏輯是,在成熟國家市場,當一個企業每年對外進行大量投資時,通常意味著這個企業的本身發展已近趨平穩,因此對外投資很可能代表公司在尋求轉型;

第3種可能性可以初步排除,騰訊和阿里巴巴的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都在50%以上。無論是遊戲還是電商市場,在中短期內都不會有瓶頸之憂。當然我們後面會提到,在增長上,阿里(純上市公司層面)面臨比騰訊稍微更大的挑戰,因為無論阿里還是京東的GMV增速都在下滑,折射出電商在中國可能已經初步觸及了天花板,而阿里快速增長的雲業務占收入的比重還非常低,在短期內並不能彌補電商業務下降的隱患,當然,阿里把潛力巨大的支付和金融業務分拆成了螞蟻金服,這塊業務的增速是驚人的,所以阿里集團的總體增速在中短期內也不會成為大問題。

第1種可能性會引起的潛在質疑是,雖然美國總體科技行業發展時間較長、成熟度較高,但是新科技的湧現速度遠超中國(AI、AR/VR、大數據、fintech),大量新興科技的不斷湧現也會帶來新的競爭者,因此美國科技巨頭所面對的變局不一定小於中國企業。況且,相比於中國的雙寡頭(A+T,在泛科技領域可能還可以加上華為)局面,美國科技公司所面對的是一個更多等量競爭者的市場(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IBM、Intel、Oracle等),而且他們之間並沒有資本聯繫,而多競爭者會帶來更大的不平衡。

但是,如果我們看數據,會發現:的確,美國已經很久沒有出現新的巨頭了。Uber、Airbnb、Tesla、Netflix、Snapchat、Stripe可能是近幾年人們所記得的為數不多的科技新貴,但是他們的成立時間分別是2009年、2008年、2003年、1997年、2011年、2010年。

而在中國,美團、滴滴、今日頭條、蔚來汽車、摩拜、ofo分別成立於2011年、2012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4年。即使在騰訊和阿里「像神仙一樣在天上打架」時,中國 「準巨頭」出現的速度卻一點也沒有變慢。

也許,騰訊和阿里所面臨的競爭環境,的確是一個更加複雜的變局。

另一個相關的論點是,中國科技行業發展的速度太快,你無法預測明天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下一波風口可能會創造出什麼新的準巨頭,所以科技巨頭才需要更加焦慮地跨行業投資。

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對的,如果我們去看企業服務(SaaS)市場,中美兩國的市場規模和成熟程度差距是明顯的;但是除了企業級市場以外呢?社交、搜尋、門戶、電商、出行、旅遊、外賣、支付,在你能想到的消費級科技市場上,中國目前的成熟程度並不遜於美國,在某些領域(支付、社交、出行等)的規模甚至已經超過美國。況且,當出現一個全新的消費級科技產品時,美國市場的規模增速也是驚人的(回想一下Uber、Airbnb、Tesla、Snapchat在美國的早期增速)。

從這個角度上看,除了一些科技基礎設施產業更為成熟外,美國市場在面對一個新消費科技機會時,和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歐洲這些市場沒有任何區別:都會瘋狂增長。

但是,新興消費互聯網市場的增長對現有巨頭造成了實質威脅嗎?Uber和Lyft快速成長起來了,可是對Facebook和Apple造成了什麼衝擊?唯一的衝擊可能是對Google的無人車計劃,但是無人車顯然並不是Google認真投入的主營業務(順便說一句,當真的出現業務衝突的時候,Google在Uber的投資似乎並沒有起到什麼緩沖作用)。Tesla成長起來了,對Google和Apple造成了什麼衝擊?可能只是啟發了Apple也踏入汽車市場。

Snapchat是一個有趣的特例,它2-3年前給Facebook的主營業務造成了很大壓力,但是Facebook在收購未果只有反倒用「騰訊式」的方式壓制了它,Instagram Stories讓Instagram的日活達到了5億,月活達到了8億,而Snapchat的市值從3月份剛上市到現在已經跌去了一半。

第2點可能性:競爭呢?從事實上看,騰訊和阿里的確在各自的主場進行了大量的投資。騰訊投資京東是一個最好的案例,而且我們也需要記住,騰訊對電商行業的投資額在其所有行業的投資中是第3名,而且騰訊在東南亞投資的Shopee和印度的Flipkart也對阿里的國際化產生了足夠的狙擊效應。反觀阿里,在社交領域的焦慮和投入也一直沒有停下,投資陌陌、控股微博、強推來往和釘釘,都是對騰訊的社交領地主導地位的反撲。

在矽谷,類似的事情也有發生。但是,這種競爭導向的內生動作或外部並購很難說起到了效果。Google的社交嘗試已經基本偃旗息鼓,Facebook的移動操作系統計劃早已被放棄,科技巨頭們的更多精力和金錢仍然被放在各自的主營業務上。

但是在中國,這種代理人戰爭似乎非常奏效。騰訊通過支持京東而讓阿里承受非常大的壓力(想像一下Google或Apple通過入股Ebay而讓亞馬遜倍感壓力的場景?),而阿里通過持有微博也在和微信在開放性社交和社交媒體等細分領域持續作戰,微博的市值已經超過200億美元,接近Twitter的兩倍,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阿里帶來的廣告業務的功勞。

但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激烈的雙寡頭競爭是否讓市場中的新玩家反而可以利用巨頭之隙借以成長,從而最終威脅雙寡頭的地位?這就把第2個可能性和第1個可能性聯繫了起來:會不會是寡頭競爭導致了更複雜的變局?在這種假設下,短期看似穩定的局面反而帶來了長期的混亂與不確定。

滴滴、美團、餓了麼、摩拜、ofo的成長最具代表性。他們在騰訊和阿里的眼皮底下成長起來,成為了價值數百億美金的準巨頭。如果沒有騰訊和阿里(及其嫡系資本)的註資和扶持,即使在美國,你也很難想像初創企業能以這樣的速度成長,無論是在業務上還是估值上。

說到這里,順便提一下今日頭條,這個公司目前還沒有接受來自BAT任何一方的投資。這實際上是一個恰當的局面,因為對這樣的一個體量的公司來說,無論是騰訊還是阿里,投資幾億美元,占其10-20%的股份都是無法對其做到控制的,而投入的資本以及可能附贈的流量或資源支持反倒會助推其的成長,更不用說為其免去的本該面對的激烈競爭。中國的傳統行業商業大多非常了解「小股東會被大股東宰割」的道理,輕易不會做少數股權投資,而在互聯網領域,由於活躍的資本注入,因為管理團隊通常也會被壓縮到小股東的地位上,所以這個道理並不是那麼顯而易見,但是對於今日頭條來說,張一鳴的股份和控制權仍然近似於傳統意義的大股東。這個時候任何巨頭對其進行少數股權投資,都不是一個好主意。

面對今日頭條對在線廣告市場的侵蝕(2016年前10個月的收入達到了60億,全年預計在80-100億之間),百度和騰訊應該只有兩個選項:

1. 對其進行殘酷的競爭(想想Facebook是如何用Instagram打擊Snapchat的);

2. 如果競爭落於下風,就全資並購,哪怕支付一些溢價(同樣,借鑒Facebook為什麼以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因為一旦騰訊或百度向頭條註資甚至提供流量支持,只會相當於養狼為患。而阿里壓根就不應該加入這張戰局,無論是業務上還是資本上。

在不斷的變化和激烈的寡頭競爭中,騰訊和阿里投入了數百億美元到這些新公司中去,但如果最終不能做到控股,最終可能會產生一群股權高度分散的科技新貴(準巨頭),它們既不屬於騰訊又不屬於阿里。這些科技新貴的股東包括科技巨頭、國有資本、國有企業、海外資本、傳統行業巨頭,最終導致了管理層雖然持股被降到了非常低的水準(5-10%以內),但是實際對公司可以做到控制。

這是一個什麼景象?雖然這些公司還沒有上市,但是在資本的倒逼和層層加碼下,已經和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差別不大了。

做個有意思的對比,騰訊通過在一級市場上投資滴滴,幫助其燒掉了幾十億美元,最終獲得了10%的股份;同樣,騰訊在今年初花了幾十億美元,現在持有特斯拉5%的股份。這兩種情景的差別是什麼?唯一對騰訊業務起積極作用可能就是前者在過去2-3年幫助騰訊普及了微信支付,但是問題是,就算騰訊和阿里在2013-2016年間不向滴滴和快的投幾十億美元,這些打車企業還是同樣需要微信支付或支付寶,同樣可以通過其高頻交易助推在線支付在中國的發展,只不過速度不會像現在這麼快。

目前騰訊和阿里各自持有滴滴約10%的股份,一旦滴滴做到上市,所有權結構更加分散,將不會為騰訊和阿里帶來顯著的業務協同效應,畢竟我們看不到打車和社交/遊戲的協同關係,也看不到打車和電商的協同關係;支付可能是一個唯一的聯結點,但就像之前所分析的,支付合作不需要股權註資才能做到。

事實上,阿里巴巴去年對美團的態度轉變印證了這種悲哀,根據王興的回憶,阿里巴巴對王興說:「滴滴的現狀對我們而言是失敗,所以我們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當然,以上一切都只是事後諸葛亮的分析,如果讓我們再回到4年前,所有利益相關方仍然會做出一樣的選擇:這是寡頭壟斷競爭天然所帶來的囚徒效應。

而這些新巨頭的成長,為行業帶來了更為複雜的變局。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