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三廂緊湊型轎車的市場里,日產軒逸和大眾朗逸的競爭,上演了一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日產軒逸和大眾朗逸之間的競爭,也延續到了軒逸純電和朗逸純電兩款純電動的車型上。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1張

那麼,這兩款純電車型孰強孰弱,我們通過這一次對比實測找到了答案。

空間方面:電池鋪設形式有玄機,同樣的純電家轎,舒適度大不同

從產品構成上來看,無論是朗逸純電,還是軒逸純電,二者都是基於燃油版車型所打造而來的純電動車產品。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2張

不過,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朗逸純電是基於大眾MQB平台上打造而來的新一代朗逸家族的衍生車型。

相比上一代的朗逸,新一代朗逸進一步放大了車身尺寸,同時MQB平台的運用也使得車輛整體的豪華感和行駛質感得到了全面的強化,這些基礎優勢在朗逸純電上也延續了下來。

通過下表,可以明顯看到在帳面數據上,朗逸純電的重要空間參數是優於軒逸純電的。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3張

而我們在實際測試中進一步發現,真正坐進兩台車里的時候,軒逸純電的舒適性遠遠低於朗逸純電。

這是因為,軒逸純電電池的鋪設是一整塊直接「貼」在了車輛底部,為了滿足車輛底部電池組的布局需求,軒逸純電將地板進行了抬高。

於是,在車頂高度不變的情況下,軒逸純電的縱向空間被壓縮,使得其頭部空間的表現相比於傳統動力版的軒逸大幅降低。

而隨著地板高度的抬高,軒逸純電的座椅安裝位置也進行了抬高,抬高之後的座椅改變了乘員和駕駛者的坐姿,同時出於平台硬點的限制,車輛的方向盤、踏板的位置又與傳統軒逸保持一致。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4張

這就導致方向盤和踏板相對於駕駛者的位置過低,這種駕駛的姿勢就像是在一輛燃油版軒逸的座椅上再加上了一個厚坐墊,因而日產一貫的舒適性取向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還有一點就是,或許是受限於空間基礎,軒逸純電並沒有繼承燃油車上的「大沙發」優勢,座椅舒適度較於燃油車可謂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朗逸純電的空間優勢就很明顯。

在電池鋪設形式上,朗逸純電採用的是「土」字型布局,電池設置在前後排座椅下部以及中央通道下部,錯開了車廂地板位置。這樣的設計使得地板的空間得到了高效的利用,並不需要去刻意的提升地板高度來容納電池組。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5張

所以,在乘員的坐姿、後排空間表現以及空間利用的層面上都沒有任何的變化,將朗逸經典家用車的定位毫無保留的傳承了下來。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6張

加之新一代朗逸相比於上一代車型在空間上所進行的優化,坐進純電朗逸車型中,乘客並不會感到有所拘束或者壓抑,幾乎與傳統燃油版朗逸沒有差別。

駕控方面:朗逸純電還是熟悉的味道,軒逸純電需重新適應

實事求是的講,軒逸純電開起來的感覺並不好,以至於在整個實測過程中我更願意去選擇朗逸純電。

由於地板的抬高,軒逸純電的地板空間已經不再能夠為機械式的手剎拉線提供一個合理的布局空間。所以在軒逸純電上,駐車制動變成了腳踏式的駐車制動。同時,機械式的換擋手柄也因為電動機不再需要變速箱的緣故,變成了一個滑鼠式的電子擋桿。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7張

(軒逸純電滑鼠式電子擋桿)

顧名思義,滑鼠式電子擋桿就是類似於滑鼠式的換擋,這個設計基本上顛覆了所有開車換擋的習慣,要花很長的時間去適應和記憶這種換擋方式。

與此同時,這個滑鼠式電子檔桿的尺寸也明顯過短,使得它無法像正常擋桿那樣被完全握住,而是必須用一種「抓」的方式去控制。

這樣一種控制方式,讓軒逸純電的電子擋桿需要隨時關注其上方的擋位顯示。這對於倒車入庫這一類需要頻繁切換檔位的場景,人機操作並不友好。

另外,這個滑鼠式電子檔充滿了塑膠感和廉價感,這讓人在接觸這部車的第一時間,就從潛意識感到抗拒。

同樣,腳踏式的駐車制動無從談及使用舒適性。因為坐姿的改變讓踩踏踏板的過程,必須把左腳高高的抬起,然後小心翼翼的用腳掌找到踏板的位置,帶有一些吃力感才能完成駐車制動的開閉。

一個詭異的坐姿,奇葩的滑鼠式電子換擋以及腳踏式的駐車制動,讓軒逸純電不太可能成為一部有駕駛樂趣的車。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8張

從實際的動態響應來看,軒逸純電抬高之後的車身讓懸掛行程一下子就變大了很多,側向支撐明顯減弱。而那個額外多出來的電池組,也總是會給人一種這輛車隨時都處於重載狀況下的尾大不掉感。

電動機恒扭矩恒功率的輸出,也讓軒逸純電每一次踏板的踩下,都會伴隨著一種車身剛性不足所帶來的急躁的輕浮感。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9張

相比之下,朗逸純電就會好很多,MQB平台的運用提供了一個高剛性的平台基礎架構,將大眾車歷來所傳承的駕駛質感延續了下來。

跟軒逸純電不同的是,朗逸純電並不是在挑戰你的駕駛習慣,而是迎合你的駕駛習慣。

從落座駕駛座的那一刻開始,朗逸純電所呈現出來的,都是熟悉的味道。

與燃油版車型完全一致的操作,讓我們不再需要專門花時間去學習如何掛擋。電子手剎也不再需要費力去操作駐車制動。

從實際駕駛的質感上來看,朗逸純電底盤反饋保留了大眾家族一貫的性能設定。懸掛行程沒有刻意的加大,於是側傾也就被抑制在了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源自地面的震動都會被隔絕在車身以外的地方,車尾的跟隨性也一如傳統的大眾車一樣給人以一種非常強烈的整體感。

另外,朗逸純電的動態響應一改軒逸純電那種「急躁而輕浮「的主觀駕駛感受,將電動機線性和迅速的扭矩輸出,平均的分配到了每一個加速的區間,整套動力系統的響應一如燃油車一般好上手。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10張

續航和充電: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續航里程對於純電動車而言,顯然是一個重要的關注點。所以,這一次的實測,我們也進行了一輪續航里程的實測體驗。

根據雙方給出的官方續航里程數據顯示,軒逸純電的一次充電續航里程為338公里,而朗逸純電的一次充電續航278公里。

為保證能順利完成測試回到終點,我們沒有把兩車開到完全沒電的狀況,而是行駛同樣的距離對比電量消耗程度的做法。

北京五環的總長度大概就是100公里,因此我們將兩台車都拉到了五環上在同樣交通條件下各行駛了一圈。

其中,滿電狀態下朗逸純電儀表盤顯示的續航里程為271公里,軒逸純電儀表盤顯示的續航里程為328公里,與理論的總續航里程略微有點偏差。

在經過了100公里的城市路況駕駛之後,我們停下來監測了剩餘里程數值。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11張

經過一輪測試下來,朗逸純電版的剩餘表顯里程為169公里,而軒逸純電的表顯續航里程還有173公里。所以按照這一數值,朗逸純電的續航里程準確度為98.83%,遠遠高於軒逸純電的76.55%。

實際上,朗逸純電的NEDC續航里程在兩款車中最小,但電池容量卻是兩款車中最大,同時它的綜合能耗在兩款車中也是最優。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12張

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果用更經濟的駕駛方式行駛,朗逸純電的續航里程甚至超過官方公布的278公里,這的確是一個不小的驚喜。

由此看出,德國人在標定續航里程這一方面,還真的是挺嚴謹的。

在充電上,兩車快充表現基本沒有什麼太多差異,朗逸純電更快一點。慢充,朗逸純電更快。

經過我們的測試,在快充模式下,朗逸純電從剩餘電量53%充到99%用了32min;軒逸純電從43%充到91%用了30min,前者比後者稍快,但兩者充電速度與官方給到的時間都比較接近。

售後質保:純電汽車最後的顧慮被這輛車一一擊破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13張

通過一次純電的體驗,我明白了為何軒逸依舊鬥不過朗逸! 汽車 第14張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整車後期服務項目上,朗逸純電也遠比軒逸純電表現得更優秀。個人用戶購買朗逸純電,可以獲贈價值18000元的e出行超級管家服務,像出險代步車、保養取送車等等服務都是豪華車型才有的,而朗逸純電則將這些超值服務帶給了消費者,從日常使用到售後服務,提供了全方位的解決方案,解除用戶的各種焦慮。我們從朗逸純電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可以看出,朗逸純電對服務細節的專注。一個大品牌對消費者的誠心,無形中也增強了朗逸純電的市場競爭力。

寫在最後:毫無疑問,在合資純電動車時代到來的當下,朗逸純電再次成為標桿式的存在。憑借合理的電池布局結構營造的空間舒適性、秉承大眾品牌一以貫之的駕駛質感以及更為真實可靠的續航和充電能力,朗逸純電依舊延續了均衡而實用的家用車取向。相比之下,作為對手的軒逸純電,如果不能做出有效的改進,那麼今後其和朗逸純電的差距或許就不只是一個身位那麼簡單。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