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7、為什麼房價上漲猛如虎,下跌如磨針?
房價上漲周期,常常一年能漲30%,可下跌周期,總是磨磨蹭蹭,好不容易看到有新聞報導「暴跌50%」,激動地打開一看,原來是「成交量暴跌50%」。
但是,成交量暴跌50%,說明買房子的人的確少了,可為什麼賣房子的就是不降價呢?雖然新聞動輒用「暴跌」這種刺激眼球的字眼,實際上你真跑幾個樓盤看看,雖然售樓處很冷清,售樓員很熱情,但都是「動口不動手」,房價頂多比最高點下降一些。
真奇怪,不是說開發商的資金鏈快要斷了嗎?現在開發商的融資利率動不動就上15%,為什麼就不願意打折促銷呢?
之前寫過一篇講「庫存周期」的《沒有一個經濟數據,一文看懂中國經濟周期的真相》(公號文章被有關部門刪了,知乎上還有),理論上說,房子賣不掉,就會有資金繃不住的開發商搶跑降價,出於「囚徒困境」的心理,你降一點,他降一點,最後就會變成奪命狂奔,房價就會暴跌式崩盤。
但實際上,「樓市空軍」預言中的這一壯烈場景從未出現,房地產下跌只有在「牛熊轉折期」稍快一點,那也是因為上一批樓盤開盤火爆導致定價虛高,即使所謂的「打折價」,不過是回歸正常價格(就算這樣也是要被砸售樓處的)。
但真的到了樓市最慘淡的時候,開發商反而不會降價,而是「臥倒裝死」——兩三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回頭一看,頂多從最高點降個20%,還沒到這一波上漲的起點。
其實開發商的資金壓力是實實在在的,但因此指望「清倉大甩賣」,卻需要滿足相當多的條件。今天我就分析一下,為什麼開發商不喜歡用大降價來解決資金問題?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多殺多」式的房價暴跌?
2/7、真降價與假降價
想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理解,同樣都是「大促銷」,卻有「真降價」和「假降價」的區別。
前幾年每到「春運」,就有人建議火車票漲價緩解供求緊張,每次都被人懟,於是有人感嘆,為什麼機票也漲價了,卻沒人罵呢?
原因在於,火車票平時賣「票面價」,節假日就要提價;機票平時基本都是「打折」,節假日漲價只需要恢復「票面價」。
從上面的例子可看到,機票的打折促銷,並不是「降價」,而是一種定價手段,
節假日走進商場,東西好便宜,大家都在打折,我們來分析一下,哪些是真降價,哪些是假降價:
服裝品牌全場6折(除部分新品):商場服裝品牌通常上新的標牌價是8倍成本定價,賣了幾個月就開始打折,下市前清庫存,五折三折都有,所以「服裝打折促銷」是定價策略的一部分,包括「江南皮革廠倒閉了」,都是「假打折」。
傢俱店某品牌的主力款9折促銷,因為淡季要到了,廠商給管道商更大的回款返點,促使經銷商加大促銷力度,是「真打折」;
超市品牌酸奶快到期的部分「買一送一」是「真打折」,而同時附贈的新品奶酪小包裝,就是行銷動作,是「假打折」。
總結一下:
標準化的產品,降價往往是因為供大於求,是「真降價」;而非標準化的產品,降價是一種定價策略,是「假降價」。
保質期短的產品,降價的打折力度大;保質期長的產品,降價是為了回籠資金,所以打折力度一般不大;
那麼房子呢?非常不幸,它屬於一戶一價的「極度非標品」,而且還是保質期特別長的產品。想要讓它大幅降價,還需要有很多條件。
哪些條件呢?比如說,高毛利的產品,其打折的空間也比低毛利的產品要大,那麼房子的毛利空間到底有多大呢?
通常在土地拍賣之前,開發商內部就要根據土地規劃要求,和未來預期房價,根據一個合理的利潤率,給出土地拍賣的「出價」。
因為土地拍賣一般都是「價高者得」,所以最後出高價拿到地的都是那些「心理價格」最高的開發商;如果大家的「心理價格」都差不多,那麼拿到地的就是利潤空間壓得最低的開發商。
所以,高房價的利潤大頭都在政府賣地的環節上,而整個房地產行業遠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看看上市公司的報表就知道了,房地產行業的老大萬科的淨資產收益率,只有賣醬油的老大海天味業的一半。
非標品、長庫存周期、低毛利,房價打折的空間似乎都被封死了,但是,房地產開發模式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房地產開發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又極度依靠融資,如果賣得慢了,不能回籠資金,就有資金鏈斷裂的危險。這正是很多人認為房價緩緩下跌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雪崩的原因。
拿到地後的一兩年,出了高價的開發商可謂如履薄冰,一邊要提高檔次以保證高房價,一邊還要嚴格控制成本,以滿足當初壓下的利潤率。
為了防止高庫存而不得不打折出售,開發商只能把「非標品、長庫存」的產品策略發揮到極致。這就必然走向「行銷驅動」的道路,其「上策」必然在於「產品如何定位和定價」上。
3/7、歧視性定價
懂一點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同一樣商品的階梯性「歧視性定價」可以最大程度的獲取利潤。比如同樣的電、同樣寬帶網路,賣給居民的便宜,賣給企業的貴,因為前者會因為貴而少消費,後者只要能賺錢,就能接受高價格。
再加上房子本身就是非標品,開發商在規劃吋,就把「歧視性定價」原則發揮到極致。
通常一個樓盤的可售房源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占比最大的主力戶型,比如市場上最主流的90平米三房。因為它們是整個樓盤的「銷售擔當」,所以開發商在規劃中,一定要保證它們戶型也是最好的,什麼南北通透、三房朝南、戶型方正、超大面寬,等等,全部堆上去。
第二類是兩個極端,一端是市面上稀缺的小戶型、緊湊戶型,一端是個性化產品、特大戶型,包括整個樓盤位置最好的「樓王」,兩端的共同點是定價高很多,不同點是前者是熊市產品,後者是牛市產品,這一點後面再講。
但這就好像從一整張紙上裁下一個個完整的形狀,可以想像,那剩下來都是邊角料,怎麼處理呢?做成第三類產品。
第三類就是剩下來的有缺陷的戶型,網上常常有人吐槽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戶型,大多是這一類「邊角料」,邊角料一般只能定低價,但有時未必。
三類產品的成本區別很小,但定價相差很大,因為它們分別對應了「最主流性價比的」、「不缺錢但要求高的」和「追求低價且要求不高的」 三類支付能力和需求不同的客戶。
有人說,我就想知道房價會不會降,你跟我囉里囉唆講什麼「歧視性定價」,但正是有了這三類產品定價階梯,才讓開發商有了騰挪的彈性空間。
這三類產品不光對應了不同支付能力的客戶,也對應了不同資金狀況和市場狀況。
4/7、穿越牛熊的產品矩陣
一般而言,資金壓力大的開發商,一定要在第一次開盤時回籠大部分資金,那麼它可以選擇主力戶型中性價比較高的一部分房源。緩解資金壓力後,剩下的房源再通過提升配套、多多蓄客的方法,慢慢加大利潤空間。
這就是「低開高走」的推盤節奏和定價法。
如果是資金壓力不大的開發商,或者好不容易拿了一塊好地想賺一把就走人的開發商,往往第一次開盤會推出地段好,配置高的第二類產品,有的甚至先推「樓王」,目的是提高整個樓盤的形象定位和檔次定價,以爭取其他房源的定價空間。
這就是「高開高走」的推盤節奏和定價法。
你看,房地產開發是不是一個技術活?是不是唯有專業才能做得更好?
然並卵,雖然每一個開發商都一萬遍地強調自己的「專業」,可實際這個行業信仰的只有兩個字:運氣。別怪他們;因為樓盤賣的好不好,專業的開發和行銷能力只占三成,70%的因素是看老天爺肯不肯賞口飯吃。
有些開發商很認真,請專業設計團隊精心規劃產品,反復修改,恰逢大牛市,大家都很有信心,配置一再升級,可等產品上市,調控政策也來了,法國大廚的拿手菜拿到大排檔賣白菜價。
有些開發商很懂行銷,標準化開發流程,半年樓盤就出來了,接下來半年拼命蓄客,正逢大牛市,五星級售樓處擠成了澡堂子,誰知政府限價,水果高級拼盤含淚賣成了批發價。
有些開發商什麼都不懂,偏巧拿地拿在熊市,賣樓賣在牛市,再爛的房子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但開發商們也不會聽天由命,頻繁的調控使它們練就成了一身對抗周期的本領,其中三類產品推盤節奏,就是最核心的武器。
房地產的銷售三甲「萬科、碧桂園、恒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推盤節奏快。從拿地到開盤,最快只要半年。這麼做,除了資金利用效率高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在規劃之初就能預見到銷售時的市場狀況,從而做出更合理的產品形態。
如果未來一年的市場狀況不樂觀,那應該先推出高性價比的部分主力房源,當然,開發商所說的「謹慎定價」,實際上只是在一波暴漲後,回歸正常的價格,遠遠沒有觸及開發商的底價。
如果熊市確定,那麼第二類產品中的「低總價緊湊戶型」只要單價稍微降個5%,總價就能下去15-20%,就成了主力擔當,所以稱之為「經典熊市產品」。
如果市場冷凍超預期,連所有戶型都無人問津時,那開發商還有「第三類產品」。之前,這些有缺陷的戶型,開發商往往希望趁行情好時混水摸魚賣掉,所以它們的定價並不低,很容易被賣剩下來,這些房源就成為熊市激活市場的法寶。
如果你看到媒體上大炒作的「跳樓價」,滿懷希望地跑到售樓處,你多半會失望,都是些原本就賣不掉的房源,而且數量很少,那些真正你想要的房源,降價幅度都是「毛毛雨」。
這正是開發商想要的效果,多少回籠幾個錢,還能借此吸引人氣。
就算是某些樓盤前期拿地成本過高,開盤又逢行情低迷到觸及成本價,開發商也有「死中求活」的辦法:
努力降低大部分主力戶型的成本,把節省下的成本和最好的配套、位置「堆成」一幢「樓王」,價格比均價高了一大截。然後,主力戶型以成本價快速回籠,而最後的「樓王」,開發商就採用「有價無市」的行銷策略,一路持有到下一輪牛市再兌現利潤——而「樓王」的利潤,就是整個樓盤的利潤。
你看,小小的一個樓盤,有牛市跑量的主力產品,有負責利潤的大戶型,有主打熊市的低總價緊湊戶型,有穿越周期「越陳越香」的樓王,甚至還有缺陷產品幫助你穿透牛熊……
當然,真正的嚴冬降臨,產品策略也是無效的。開發商的招數還遠遠沒有用完,至少還有建設上的「節流」招數,和融資上的「開源」招數。
4/7、一個鍋蓋十口鍋
一個樓盤的開發可以分成三期:從拿地到開工,從開工到預售,從預售到交房,其中資金最緊張的是第二階段,前期投入的土地款,再加上開工的大量流動資金;其次是第一階段,而第三段收到售樓款後,資金壓力就小多了。
一個大開發商,往往同時開工幾十個項目,分別處於不同的階段,想要玩「一個鍋蓋十口鍋」的遊戲,辦法就是盡可能縮短第二階段,延長第三階段。
縮短第二階段的結果就是,項目不開工則已,一開工就玩命地趕工期,一個集團大部分建設資源都集中在處於這個階段的項目上,而一旦拿到售樓款,資源又被抽走,建設速度又開始放慢——知道你買房後,為什麼遲遲不交房了嗎?
所以你去看行業數據,樓市剛剛變冷時,房地產開工數反而是急劇上升的,相應的竣工數陡降。這就是「冬江水冷開發商先知」,趕在銷售還沒有完全凍結之前,急急蓋樓快快推盤多多回款。
房產調控期往往面臨著國家對房地產融資的「斷源」,但擅長「一個鍋蓋十口鍋」的開發商,也想出了資金需求「化長成短」的辦法,市場上那些高達15%以上的融資,其實都是「過橋融資」,不停地在諸多項目中滾動——如果真是這麼高的資金成本,開發商還不如「跳樓價」。
20年數輪樓市調控下來,無數資金鏈斷裂而亡的開發商的「冤魂」都為剩下的同行提供了無窮智慧與經驗,牛市滾利潤,熊市滾資金的方式,使得開發商抗周期的彈性很大,資金鏈緊而不斷,繃而不裂。
上面說的都是大開發商,那麼只有幾個項目的中小型開發商呢?他們確實是房價最薄弱的一環,每次調控都有幾家資金鏈斷裂的,但奇怪的是,就算是在最危險的時候,它們也很少用「降價」的方法回籠資金,這又是為什麼呢?
不是沒有人降,而是因為有人試過了,並用血的教訓告訴同行:降少了還是賣不掉,降多了沒必要!
5/6、降多少才是個大問題
買房有兩種需求,一為自住,一為投資。投資的心態是買漲不買跌,特別是在熊市後半場。唯有牛熊轉換期前,還停留在「牛市思維」的投資客會對看好的樓盤「逢低進場」,故而此時降價不失為好手段。
真正對降價敏感的,都是自住的消費需求。但效果有多大呢?
一次成功的降價,一定要能釋放出大量「不降價就不入場」的客戶,而不是那些「本來就準備要買的,現在歡天喜地地少付錢」的客戶。
衣服打折是因為「非當季」,大部分消費者並不那麼追求「新款」,所以一打折,這部分人的消費力釋放出來,銷量成倍上漲。
食品「量販型打折」,滿足的是那些「本來買三家現在趁便宜買一家」的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回頭看看房產打折,能夠找到這一類消費者嗎?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把這些「自住客」繼續細分為兩種:一種是首次置業,這是剛需購房,相當於柴米油鹽這一類生活必需品的購買,它的特點是一定要買,但只要擁有了,就能滿足需求。
對於此類需求,價格的高低只會改變你的消費時間,但不會改變你的消費量,比如看到大米促銷,你會多買一點,但不會晚飯多吃一碗。
所以對於首置剛需房,差不多都是市面上總價最低的房子,面對結婚大限,只有「付得起首付」和「付不起首付」的「支付門檻」的區別,不存在「太貴了不想買」和「便宜了多買點」的區別,所以降價帶來的新增客戶是有限的,不妨計算一下:
一套300萬的房子,最低首付3成90萬,打8折後,首付降到72萬,「門檻」只降了18萬,還不如「降低1成首付」少了30萬帶來的增量客戶多。
所以最有效的促銷手段是「首付貸」降低購買門檻,而不是降價。
有人說,不對啊,如果便宜我會買大一點的房子,沒錯,可超過一定面積的大房子就是另一類自住需求了——
第二類通常稱為「改善型置業」,目的不是有地方住,而是住得更好,並非是剛需消費,相當於汽車、餐飲一類的可選消費品:明明打算明年才買車,看到促銷,忍不住提前下手;炸雞翅加一元送一對,你就會多買一份。
從理論上講,「改善型置業」對價格的敏感性超過剛需房,促銷應該可以找到一大批「有便宜才出手」的消費者,但是,問題又回到了房地產的投資屬性上。
賣掉手里300萬的無貸款的剛需房,作為5成首付,換成600萬更舒適更大的「改善房」,為了生活條件的一點改善,你憑空多了300萬負債,無論如何不能用消費升級來安慰自己,唯一能讓你出手的理由是「升值」。
所以「改善型置業」同時又是家庭的投資行為,這兩種需求的比例是:房價越合理,消費屬性越強;房價越高,投資屬性就越強。
這就又回到了前面的投資心態問題——買漲不買跌。半年前你打98折時,個個都來搶,現在你打8折,大家反而不敢出手了。
當然,話也不能說絕了,價格作為終極武器,肯定是有用的,8折不行,也許7折就行了,總有一個折扣數會擊退消費者最後的心理防線。
可惜有人不會給購房者這個機會了,你等候的「超跌盤」早就被人抄了底——低於8折,就會有大買家出現「打包掃貨」,就是房地產TOP級開發商:拿到項目後包裝一下,換個名字,換成精裝修,再換一個物業,引進一些配套商業,等下一輪牛市加價20%賣給你。
每到牛市末期,萬科、恒大一級的開發商就開始減少市場拍地,因為熊市一到,就會有大量的「食屍」機會,這是周期性行業集中度上升期最常見的「逆周期投資」策略——在行情低迷時,進行市場份額的逆勢擴張。
因為目前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尚低,市面上的超級大買家至少有十家,那些「資金鏈斷裂」的中小開發商手中的項目,還是香餑餑,收購價格相當有吸引力。
這麼一來,降價幅度小,不一定能賣掉;降價幅度大,不如「打包賣項目」省事,「樓市空軍」預言中的「崩盤」,也就遲遲無法出現。
也正是因為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尚低,這個逆周期投資的趨勢也許會持續很多年。
那房價就真的刀槍不入了嗎?最後,我們不妨設想一下房價「崩盤」的極端情況。
6/6、房價「崩盤」與泡沫無關
第一種情況:出現「行業周期、經濟周期和金融周期」的「三周期共振」。
如果在房地產蕭條期,恰逢經濟蕭條期,又遇上信貸收縮,TOP級的開發商也拿不到錢,做不了資金鏈斷裂的中小開發商的「接盤俠」,反而要比賽出貨速度,那「崩盤」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日本樓市就是這麼崩掉的。
但這個情況幾乎不會在中國出現,因為中國政府的「逆周期調節」決定了經濟蕭條期一定會「信貸放水」,經濟過熱一定會信貸收縮,大開發商要麼樓好賣,要麼錢好拿,不可能出現「錢樓兩空」的絕境。
除非是極端情況下,放水的管道堵塞,進不了樓市,實際上就是下面的第二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買房需求萎縮,導致銀行對這個行業產生警惕。
房地產周期性向上的最大動力是「城市化」和「人口增長」,這個趨勢如果逆轉,標誌是一個地產下行周期超過5年(一般為兩到三年),庫存積累到一定程度,遲遲不見拐點,就會引起銀行的警惕,再遇上經濟衰退周期,就會出現「央媽不斷放水」,但「水」就是到不了開發商那兒的情況。
目前一二線城市「城市化」和「人口增長」幾年內還不會出現放緩的現象,但並不排除「三四線城市樓市崩盤將價格引導到一二線城市」,尤其是部分專注於三四線城市的大開發商。
從傳統意義上衡量房價泡沫的「租售比」指標看,三四線城市普遍高於一二線城市,這說明「崩盤」的真正壓力,不在泡沫,而在金融。
房地產行業是金融行業的「傀儡」,房價是金融價格的影子,有泡沫不一定會崩,沒有泡沫不一定不會崩。房地產周期雖然可怕,但總是「有驚無險」,可只要背後的銀行家一出劍,那就必死無疑。
吾恐崩盤之憂,不在蕭牆之內,而在金融也。
首發於「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微信公眾號,每周二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與「經濟觀察」相關的文章
應對失業,最該做的事,你可能一直都沒做
未來十年,忌創業,尤忌借錢創業
廣深,京滬,和其他二線頭部城市,哪兒更容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