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期導讀:
工作10年月薪5千和5萬的人,差距在哪里?常常會有人陷入認知錯誤,以為自己工作時間長,經驗豐富,就應該升職加薪,卻沒發現自己工作時間雖長,其實只是原地踏步。
-
工作10年月薪5千和5萬的人,差距在哪里?
-
「資深」員工,就經驗豐富?
-
「金三角」模型,讓你的將經驗「變現」
本文是2019年2月推送的第3篇乾貨,計3614字,閱讀時間7分鐘。
文 | 本刊特約通訊官 美樂和食集團 劉凱
來源| 培訓雜誌(ID:trainingmagazine)
工作中常有人說自己很有經驗,其中不乏誇誇其談者。
要麼是在一家企業做了很久,覺得自己工作熟練了,很有經驗。要麼就是另一種,覺得自己什麼工作都做過,也跳過很多公司,見多識廣,自視甚高。
要知道,很多人常常自詡的所謂豐富「經驗」,充其量只能算一點「經過」而已。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個話題——打拼職場多年,如何讓自己的經驗「變現」?
1
為什麼工作10年,
有人月薪5千,有人卻月薪5萬?
馬雲說:
「我出生在窮苦家庭,沒受過太好的教育,所有考試都考不過,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但後來我意識到,我沒錢,我不懂技術,我沒有好的背景,我和同齡人唯一可競爭的地方,是幹十年後。我相信十年後是可以比的。
所有我做的事情都是為了這一個目標,請為這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如果我只跟他們比眼前,贏不了的。」
所以,問問自己,有沒有目標?有樹立長遠的(階段性)目標嗎?
工作里輕描淡寫的各種努力,自然不會出現奇跡。
職場里,學會將目標和經驗分門別類,做好目標管控。
想在職場做到跨越式成長,必須在努力中學會持續積累經驗。
一個炸油條的老師傅,不用去考慮太久,憑經驗就知道每天準備多少面,用什麼樣的手法,做多少根油條,更重要的是,出品的大小形狀幾乎是一致的,這叫做心中有數。
一個的士司機,無需導航告知前方的路況如何,從起點到目的地,大概會花去多長時間?可謂輕車熟路。為什麼?每天都在同樣路程上來來回回,什麼路況或高低峰,如數家珍。
一個餐廳的老板,非常清楚自己的店里,什麼時候會有客人來?什麼時候來客數最多?低峰期是什麼時候?因為每天不同時間段的流量,老板心知肚明。
以上所講述的,炸油條的師傅、的士司機、餐廳的老板,都已是具備多年經驗的高手。同樣,身處職場中,如何把積累多年的經驗,價值外化出來呢?
經驗價值化的三問法:
-
哪一點是我可以拿來用的?
-
這一點自己打算用在哪里?
-
我將如何應用效能最大化?
工作中帶著這三個問題,進行自我實踐,往往會事半功倍。
在經過中沉淀經歷,把經歷轉化經驗,用經驗輸出有價值的方法論,持續指導實踐。
2
「資深」員工,就經驗豐富?
多數人的職場寫實大致如下:
身處各大城市,沒房沒車,存款餘額總是不足。工作換了N個,收入幾乎沒有實質性的增長。太清閒、感覺看不到未來,每天擠公交趕地鐵,才到公司又坐等下班。要麼加班是常態,要麼壓力過大甚至開始顯現各種焦慮……
一天天重復的你,前行的意義在哪里?某個瞬間,公司還會有人跳出來說:「這個崗位(工作)我做了十年了,你才多久?哼!」
這種人,往往是對經驗與能力出現了認知偏差,無法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只有膚淺的經歷,讓別人從何誇起。
擁有豐富的工作經歷不等於就有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經歷或者說經過,不一定產生價值。只有通過總結提煉,形成能用的方法論,才可能是有價值的。
經歷轉化為經驗有兩個標準:
其一,有沒有沉淀為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其二,提煉出來的方法論,是否可以跨場景應用(至少3個場景)。
別人的經歷,成不了自己的經驗。
很多事情告訴我們,只有自己碰壁後,靜下心來總結,然後思考下一次如何規避。無數次的經歷,如果不總結經驗教訓,那只是重復,不是經驗。
很多職場人,當自己從小白成為熟手後,就開始想當然,按照習慣的路數去行事,久而久之會失去繼續學習和提升的動力。
要知道,你那根本就不是十年的崗位經驗,而是同一個經驗反復用了十年。
結合自身實踐,思考後附上手繪圖一張,供大家參考交流:
工作時間長,徒有其表的經驗再多,也是「廉價」的。想要讓自己的經驗更有價值,你需要更深層次的驅動力指引。
比如,同樣是去公司上班,從大家的打卡狀態,就已知曉工作的水準:
有的人吃完早餐,8:45準點到公司打卡,清理好桌面衛生,泡杯熱茶,準備投入全新的一天;
有的人一定是8:59準時出現在公司前台,手里提著樓下買完的早餐,風塵仆仆往辦公位趕去;
有的人直接因為遲到晚點,低著頭一副見不得人狀,竄到工位上,還暗自慶幸,沒被主管發現。
上班打卡這麼一件小事,其實從側面也能反映一個人的工作狀態,甚至精神狀態。
有的人在努力打拼,有的人卻在揮霍光陰。
如果你已具備一定的職場經驗,卻似乎歲歲年年總相同,沒有實質性的升職加薪(階段成長),原因只有一個,驅動力差異!
動力不一樣,進而行為的表現是千差萬別。想要讓經歷成為簡歷,就得用危機驅動刻意練習。
問問自己,眼前的這份工作,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穩定、挑戰、薪資、平台、人脈……還是什麼?
3
如何將經驗「變現」,
形成指導實踐的方法論?
別整天喊著要努力,少說多做先積累
分享前幾天的一次親身經歷,大BOSS太忙,讓一位總監轉告我一句話:「下周二,有個參訪團,簡單接待下。」
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之前我沒有負責過類似的工作接待,怎麼辦?
靜下心後,我從三個方面,好好規劃並做足功課:
-
理清思路:跟那位總監溝通進行信息確認,參訪意義、來訪背景,時間地點人數。
-
明確流程:時時對接、抵達接待、參訪時長、環節要素、發言人員,會後事項。
-
死磕細節:會場布置,橫幅展架、桌面台布、點綴物品、背景畫面、筆記本電腦等等。
最終的結果,自己圓滿完成上級交辦的接待事務。
為積累經驗,我還抽時間為整個經過,做了復盤總結,收獲很多有價值的經驗。下次再進行此類事項,自然就輕車熟路,信手拈來。
縱觀職場風雲,你會發現,那些職場大神們都有各自的一套邏輯。但是,基本上有一招是共性的,那就是——聚焦問題思考法:
-
快速發現問題:面對同樣一件事情,總有獨到眼光抓到關鍵點,並指出其問題的本質。
-
精準分析問題:全方位多維度進行問題解析,面面俱到,有理有據有邏輯。
-
系統解決問題: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總結,並且是非碎片呈現,高度提煉,復制性強。
運用 「金三角」模型,打造職場能力資本
經驗是萬事之師,是用過去指導未來,但前提是你要讓經歷變成經驗,變成自己的職場能力資本。
用最快的時間,把對應要求抽象出來,抓住要點,匹配自己的能力資源,去進行有效達成。這是系統思考,以終為始,便於把經驗輸出為價值體系,打造自我競爭力。
唯有復盤總結的經歷,才能成為經驗。
定好核心目標(預期)後,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系統思考:
-
人員的維度:與對方的關鍵需求點匹配。
-
產品的維度:有技術壁壘,優質高品內容的輸出。
-
經營的維度:進行水平面和垂直面的業務連接,在節點上做好經營解析。
以前文自己接待參訪團的事情為例,我作為接待負責人,要對接服務好參訪團一行,應該如何來系統思考的?
-
人員:要清晰大家的行動目標。來訪人員都是行業內的老板(創業者)為主體,希望通過此行對一個成熟的品牌發展,進行結構上的認知深化,並進行經驗交流。
-
產品:要有條理來進行內容(傳遞的信息主體)表達。公司的品牌產品講述,定行業分品類談優勢,有條理有邏輯。
-
經營:要跟進好各個節點的細節服務。抵達前一天的信息確認、當天參訪的過程跟進、會場的提前布置、細節上的萬無一失,儀式感的塑造呈現也得把關。
上述三個維度做好後,好的工作結果呈現,就是水到渠成。
這個模型適合多種場景應用,比如銷售額改善提案、個人年度總結計劃、服務管理技巧等等。
「金三角」模型可以幫助我們,讓豐富的經歷不再只停留在低級的「經過」層面,而是升級成為經驗,成為通用的方法論,讓每一個成長都能「看得見」。
最後分享一個故事,與大家共勉:
一位畫家說:「我畫一幅畫用一天的時間,賣掉它卻要一年!」
猶太商人說::「倒過來試試。花一年的工夫畫,一天就能賣掉。」
「一年畫一幅,多慢啊!」畫家抱怨著。
猶太商人嚴肅地說:「創作沒有捷徑!」畫家接受了猶太商人的忠告,最後如願以償。
成長路上,沒有捷徑。該自己走的路,一米都少不了。
Tips:職場精英經驗變現的十大習慣
1.最重要的事情,永遠只有一件。
2.見識大於知識,經歷大於學歷。
3.持續積累職場資本,這是必修課。
4.所有未經整理的經歷,都不值一提。
5.誰解決的問題越厲害,誰就有更好的未來。
6.稀缺價值修煉,成為工作中難以被替代的人。
7.向高手對標看齊,堅持帶著問題去聚焦學習。
8.單位時間內,具備快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9.對工作保持熱情專注,享受心流,抗干擾力強。
10.記得要適度暫停,進行階段性工作復盤,再繼續。
本文來源於培訓雜誌(ID:trainingmagazine),作者:劉凱,筆名「職場逗伴匠」,美樂和食集團企業大學校長,美國ACI認證職業講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培訓雜誌」立場。
投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往期文章推薦
「減員」就能「增效」?真增效的辦法在這里!
休息都不會,談什麼奮鬥?
知乎7萬讚回答:厲害的人,是怎麼分析問題的?
孔子說的「為政以德」,其實是這個意思,許多主管者都理解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