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躁動」的節奏,你Get到了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昨天(1月21日)A股三大股指收盤全線上揚,滬指重上2600點。在連續上漲之後,A股市場春季躁動的預期再度升溫。

「春季躁動」指的是股票市場一般在1月至3月會有較大概率的階段性上漲行情,本質上是日曆效應的一種。其催化劑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年初流動性充裕,各大機構手里都有錢,摩拳擦掌準備博個「開門紅」。

其二,經濟數據的空窗期疊加開工旺季使得市場預期較為分散。

其三,從年初到兩會召開,歷來是政策密集發布的時間窗口,朦朧的利好值得期待。

正是上述三個原因,導致A股經常出現所謂的「春季躁動」和「春節效應」,以至於形成了規律。上證指數自2010年以來2月份上漲的概率接近80%。

不過,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春季躁動」行情並非依托於基本面發動的漲勢,其上漲動力更多來自市場情緒層面。

具體落腳到投資機會,歷史上的「春季躁動」行情在行業結構上比較容易把握,均集中在政策推動的行業及經典消費領域。

But,今年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在年報業績預告窗口期,要特別注意商譽減值對成長股業績帶來的不利影響。1月31日是所有創業板公司年報預報強制披露的截止日,在此之前,業績確定性較強金融、消費等藍籌板塊有望獲得更多資金關注。而2月份春節過後,伴隨創業板業績利空消化,成長股可能成為今年「春季躁動」的「接棒者」。總體而言,由於缺乏來自基本面的支撐,預計「春季躁動」整體行情空間有限,將呈現出大盤緩慢震蕩上行、各個板塊交替輪動上漲的節奏

歷史上的「春季躁動」帶來什麼啟示?

今年“春季躁動”的節奏,你Get到瞭嗎?

梳理2010年以來春季上證指數的板塊表現,大致經歷了周期-成長輪動期(2010-2012)、成長占優(2013-2016)、周期重返(2017-2018)三個階段,各階段的主導因素不同。

2010-2012年經濟調控政策與經濟基本面交替主導,經濟下行周期中擴內需政策推動周期板塊企穩,成長等後周期板塊在次年隨經濟基本面企穩而預期向好,漲幅居前。

2013-2016年在經濟基本面築底階段,流動性與產業政策成為主導因素,推動成長板塊在春季躁動中漲幅居前。

2017-2018年隨著經濟周期性築底回升,供給側改革與經濟基本面因素主導春季躁動,周期與金融板塊漲幅居前,並逐漸向中小創延伸。

總體而言,「春季躁動」行情在行業結構上比較容易把握,均集中在政策推動的行業及經典消費品領域。

總結

2019年以來,A股市場走出一波探底回升的行情。貨幣政策寬鬆及降準影響下流動性充裕,政策層面積極推動減稅降費、擴大消費、基建發力,以及風險偏好在內外部因素(中美貿易磋商等)邊際改善的情況下緩解。在此基礎上,今年「春季躁動」可謂是「激情滿滿」。

隨著近兩個交易日金融、大消費等藍籌連續發力讓滬指站上2600點,「春季躁動」行情繼續升溫。但要警惕1月中下旬商譽減值風險將對創業板等成長個股產生衝擊,在一定程度上或對春季躁動產生擾動。策略上,春季躁動關注經典消費品及政策推動的大基建板塊(包括部分周期及新基建)。

當然,從全年角度看,「春季躁動」只是其中的一段插曲,在期待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行情的變化。尤其是外部因素,美國政府持續「關門」的溢出效應、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取向以及中美貿易磋商的進展,這幾方面的變化都將對短中期市場風險偏好形成重大影響。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